资本大唐(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364


第七百三十五章
六哥你没病吧?
  两仪殿后的御书房内,李治与李恽、李贞三人随意的坐在椅子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李愔。
  十几年过去了,李恽已经是个年过三十的中年人,身材也有些发福变形,哪怕是坐在椅子上,也能看到凸起的肚子。至于李贞则显得越发的健壮威武,个头比李愔都要高出一些,身上穿着军服,肤色黝黑目光锐利,浑身散发着一种凌厉的杀气,让人一见就感到一股两军交锋时的那种压力扑面而来。
  “七哥,现在你们天竺的情况怎么样了,听说自从上次八哥带兵镇压了一批反抗者后,再也没人敢反抗了?”李治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对李恽问道。
  “除了你八哥杀的人太多,导致天竺的矿工和农夫严重不足外,其他的倒没什么问题了!”李恽无奈的看了旁边的李贞一眼道。
  当初李恽和李贞为了配合大唐和大齐的行动,一起向大食施压,用最短的时间占领了整个天竺,虽然占领的过程十分顺利,但是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对各地的统治也就有些不太稳定,因此各地不时的爆发出各种冲突与起义。
  对于这种情况,李贞立刻带领大军进行镇压,结果一时间整个天竺大陆是血流成河,所有参与起义的人全都被军队抓了起来,然后像历史上的白起一样,挖个大坑活埋。虽然没有官方统计过,李贞在这场镇压中活埋了多少人?但是据后世一些学者的考察与估计,被活埋的反抗者最少也在两三百万。
  虽然李贞的这种屠杀显得十分血腥与残忍。但是却也极为有效,在最短的时间内。他将自己毁灭之皇的威名传遍整个天竺,所有婆罗门教徒都坚信,李贞肯定是毁灭之神湿婆的转世,他来到天竺就是为了毁灭一些旧秩序,然后让保护之神毗湿奴的转世李恽,重新建造一个更符合神之意愿的新秩序。
  也正是靠这种武力与宗教相结合的方式,李恽与李贞借助这次对国的镇压,不但没有被各地的起义乱了手脚。反而再一次的增强了对国内的统治,特别是随着新婆罗门教的扩张,几乎九成以上的天竺人都已经转信新罗门教,这让天竺政教合一的统治也终于走向成熟,成为继罗马、大食之后的第三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李贞听到李恽埋怨自己杀人太多的话,却是撇了撇嘴道:“七哥你这就不对了,天竺那边的情况你比我清楚。咱们靠着手中的那么一点人,统治着天竺那么大的一块地方,若是不用这种血腥的手段镇住他们,日后还说不定会出现什么乱子呢?”
  说到这里李贞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而且你看现在的效果不是挺好吗,所有天竺人都变得老老实实。再也没人敢反抗,对咱们推行汉化的事也不再抵触,甚至连城市中的卫生条件都好了许多,这些可全都是我的功劳啊!”
  对于李贞的狡辩,李恽却是哭笑不得的道:“你这通大杀。让天竺的人口急剧下降,一些城市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卫生条件自然比以前那种屎尿遍地的情况好多了。”
  这时李治也被两个兄长的话逗的哈哈大笑,同时也担心他们真的吵起来,急忙打断他们道:“七哥、听说天竺那边很热,刚去的人连饭都吃不下,所以不少人到了那里后,都会变得又黑又瘦,比如像八哥,虽然壮了许多,但的确比以前黑了,但是我看你却刚好相反,不但没有瘦,反而还胖了许多,难不成你有什么秘诀?”
  听到李治问起这个,还没等李恽回答,李贞就抢着开口道:“九弟你有所不知,七哥可是个会享受的人,每天都呆在一座特制的宫殿内,宫殿四周的夹墙可以放硝石降温,根本不担心被晒,哪像我们这种带兵的人,每天都要骑着马在军营里转,怎么可能不被晒黑?”
  “你个混蛋,得了便宜还冤枉我!”李贞的话音刚落,就被李恽笑骂道,“你要是觉得我是在享受的话,那咱们可以换一下,你来替我处理政务,我带着军队去开疆拓土!”
  “嘿嘿,那就不用了,我还是觉得骑兵打仗更适合我一点,让我坐在椅子上处理政务,那还不如杀了我!”看到李恽有几分生气,李贞立刻服软讨饶道。
  天竺的政体与大唐、大唐都不同,实行的是双皇制,这点倒是和罗马的某些时期有些相似。其中李恽主内,负责国内的行政与经济,而李贞主外,统率着全国的军队。两人的分工不同,这点从他们的体型上就能看出来,比如像李恽,天天呆在皇宫中处理政务,一坐就是一天,去个厕所都要算一下时间,这种生活过上几年,人若不发胖那才是怪事。
  就在三个人正聊的热闹时,书房的门一开,李愔从外面走进来,看到里面的情形先是一愣,紧接着走过去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笑道:“你们聊什么聊的这么高兴?”
  “六哥,我们正在聊七哥的身材,你看他现在的样子,我估计过不了几年,就和四哥有得一拼!”李贞率先开口调笑道,在众位皇子之中,要说起肥胖,第一个就要数李泰,他胖的连走路都成问题了,李恽现在虽然还远没胖到那种程度,但若是再这样胖下去,还真有可能变化第二个李泰。
  李愔闻言也打量了一下李恽的体型,接着也是笑道:“七弟你也的确该减一下肥了,人太胖了之后,就会容易引起一些富贵病,比如像四哥他,年纪也比咱们大不了多少,但是听说这几年他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动不动就生病,甚至这次父皇召他回长安,在半路上又病倒了,到现在都还没能赶到。”
  对于李愔的话,李恽自然是不敢不听,况且对方还是关心他的身体,因此只见他也是笑着点头道:“多谢六哥,也是我这几年太懒了,日后我无论有多么忙,也会每天抽出点时间锻炼一下,至少也得能骑得动马,否则当初在跟着父皇学习的骑术就全都废了。”
  听到李恽无意中提到父亲李世民,李愔和李贞三人也一下子沉默下来,想到父亲的身体,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心情也都是颇为沉重。
  “七弟、八弟,今天你们见到父皇,他的精神怎么样?”感觉到气氛有些沉重,李愔第一个打破这种沉默开口道。
  只见李恽和李贞对视了一眼,然后由李恽首先开口道:“父皇见到我们十分高兴,而且还对我们天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另外他还问我们一些家事,聊了许多我和八弟小时候淘气的事,看的出来,父皇他对生死已经看的十分坦然了。”
  “嗯,我也感觉父皇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而且他也更多的关心我们的家事,反而对国事方面只是略有提及,甚至在我们面前,也没有了往日那个帝王的形象,反而像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一样,这让我和七哥也感觉十分放松。”这时李贞也接着开口道,同时脸上也带上一种怀念之色,自从他十岁时离开皇宫后,就很少从李世民身上感受过父子之间的温情,但是现在李世民病重后,父子之间的相处反而更加的融洽了。
  本来李愔开口打破沉默,是想活跃一下气氛的,但是一提到李世民,他们之间的气氛反而变得更加沉重。李愔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急忙再次岔开话题道:“九弟,刚才我在来的时候,顺道见了一个人,然后和他聊了几句,你和七弟、八弟猜一下,我去见了谁?”
  听到李愔转移话题让他们猜谜,李治三人都是精神一振,其中李贞再次抢先说道:“六哥你认识的人最多,但是现在不少老臣都去世了,剩下的几人中,和你关系最好的自然是河间王叔了,你不会是去见他了吧?”
  李孝恭不但是李愔的长辈,同时也是李愔铁哥们李永的父亲,再加上在李靖去世后,李孝恭就成了大唐军校唯一的副校长,这些年大唐军校与大齐军校展开过不少的交流,李愔与李孝恭也经常通过书信联系,因此李贞才会第一个想到他。
  不过还没等李愔回答,李治却抢先否定道:“六哥既然让咱们猜他去见了某人,那么就说明他见的这个人不合常理,所以才需要我们去猜,而在满朝文武中,就数舅舅与六哥最为不合,所以我猜六哥你一定去见了舅舅!”
  看到李治一下子猜到了答案,李愔也露出几分满意的笑容道:“九弟的分析合情合理,而且也与事实相符,我的确去见了长孙大人,而且还劝说对方主动放弃相位,这样不但可以保全他们长孙氏的性命,而且也能让九弟日后的改革减少一些阻力。”
  对于李愔去见长孙无忌的事,李恽和李贞显然都是十分意外,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几眼,然后异口同声道:“六哥你没病吧,光靠一张嘴去劝说长孙无忌放弃家族的利益,他怎么可能会答应?”
第七百三十六章
文心的请求
  听到两个弟弟的话,李愔却是笑骂道:“去死,什么时候你们见过六哥我去打没把握的仗?”
  “这……这倒没有。”李恽和李贞听后也是对视一眼,然后一脸讨好的笑意道。别看他们两个在李愔面前嘻嘻哈哈,但其实心中已经想到,自己这位六哥的确不是冒失的人,他想要做一件事情,事先肯定已经有了成全的万全的准备。
  “六哥,你真的有把握让舅舅主动放弃相位?”正在这时,李治也是两眼放光的问道。刚才他也是有些不信,不过现在听到李愔的话,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几分希望,若是真的能让长孙无忌放弃权力,那么他推行改革也就少了一个最大的阻力。
  看到李治焦急的样子,李愔却是笑了笑道:“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过长孙大人他是个聪明人,我也将眼前的形势给他分析一遍,再加上咱们那位长孙表哥的影响,想必他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的!”
  听到李愔话中提到了长孙冲,李治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纷纷开口询问他到底是怎么说服长孙无忌的?李愔对此也不隐瞒,将之前自己与长孙无忌交谈的过程讲了一遍,另外还特别提到长乐公主在去世之前,托付自己照顾长孙家的事也讲了出来。
  在听到这件事时,李治也长叹几声流出几滴眼泪,说起来长乐公主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关系比李愔还要亲密。而且自己身为大唐的太子,更方便照顾长孙家。但是长乐公主却舍近求远的向李愔求救,其实就是考虑到他的身份,知道长孙氏很可能与他走到对立面上,因此才不想让他为难。
  李恽与李贞也是感慨万分,他们对长乐公主这位姐姐的印象不深,只知道对方的身体柔弱,但是没想到这位柔弱的姐姐竟然还有这样的心思,不但考虑事情十分周全。而且到死也为夫家着想,那个长孙冲也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气,竟然娶到五姐这样的好妻子?
  书房中李愔四兄弟中有三个皇帝,唯一剩下的李治也是大唐未来的皇帝,因此他们四人坐到一起,无论聊到什么,最后都会转到国事上来。
  比如李恽和李贞代表的天竺。他们提出要大量出口粮食、矿物等原材料,以换取大唐和大齐的工业制品,另外还有人口引进等等。李治则希望在对大唐的改革中,能够得到三位兄长的支持。李愔的大齐是人商业国家,他则希望和大唐、天竺之间,建立一个规范的商业秩序。降低各国的进口税率等等。
  当然了,以他们四人的身份,对这些事情也只是提一个大概的意向,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他们就会交给下面的人商谈细节。
  兄弟四人也是好多年没有聚在一起了。彼此都有许多的话要说,所以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外面的宫人也不敢打扰他们,所以直到四人都感觉肚子有些饿了,这才发现外面都已经夕阳西下,马上就要到晚饭的时间了,他们竟然聊了大半天。
  看到已经这么晚了,李愔他们也不由得大笑几声,然后李治安排人布置晚餐,兄弟四人简单的吃了一些,最后李愔和李恽、李贞三人这才结伴离开了皇宫。
  当李愔回到自己的王府中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文心她们也知道李愔今天去了皇宫,所以晚饭也没有等他,李愔回来时,文心她们都已经用过饭了,其中武媚娘和惜君等人都聚在文心的房里聊天。
  只不过让李愔奇怪的是,就在他进来没多久,武媚娘和惜君等人就都借故离开了,房间里只剩下他和文心两人。
  “她们今天都是怎么了?”李愔一边更衣一边奇怪的问道,在回到长安后,惜君和武媚娘等人也都闲了下来,所以每天晚饭后,这帮女人就会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个没完,直到困的不行了才会回去休息,今天这么早离开,实在有些奇怪。
  “那是因为妹妹们知道妾身有事要和夫君商量,所以她们才提前离开了!”文心微笑着帮李愔脱下外衣,一边命人准备洗澡水一边笑道。
  “哦?什么事还要单独和我说,不会是文心你想再帮我生个孩子吧?”李愔没个正形的调笑道,做了十几年夫妻,他和文心之间的感情也是日渐深厚,特别是在李愔登基称帝后,在外面他是威严无比的大齐皇帝,但是在文心面前,他还是当初那个油嘴滑舌的李愔。
  “都当爹的人了,还是没个正形!”文心听后却是又好气又好笑的道,“若是夫君想要孩子,那就多去画儿和绿珠房里,几个姐妹之中,就她们两个还没有孩子,前几天绿珠和我说起来,都急的哭了,你也不知道心痛一下。”
  李愔现在有一后七妃,其中文心是大齐的皇后,然后王惜君、金胜曼、武媚娘和崔梦雪是四贵妃,仅在文心之下,另外还有文儿、画儿和绿珠三人,她们也是皇妃但却不是贵妃,地位比惜君四人差一些,再加上李愔纳她们为妃的时间较短,现在只有文儿孕有一子,画儿和绿珠却还没有生育。
  “嘿嘿,为夫知道了,以后一定和画儿、绿珠多交流一下。”李愔说到‘交流’两个字时,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猥琐的表情,若是现在有外人看到他的样子,打死对方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竟然是大齐的开国皇帝。
  虽然文心早已经习惯了李愔没正形的样子,不过现在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再联想到‘交流’这个词更深一层的涵义,让她也禁不住暗中啐了一口,脸颊也有些发烫。
  不过文心紧接着又想到正事,当下急忙收住心神,郑重而又带着几分哀伤的对李愔道:“夫君,我有一件正经事要和你商量!”
  看到文心的样子,李愔也是十分惊讶,当下拉着文心坐到自己身边,然后轻声问道:“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了事情?”
  只见文心这时轻叹一声,眼圈也变得有些微红的道:“夫君,我们十几年没回长安,虽然每年我都派人给父亲扫墓,但身为女儿,却是这么多年没能来看一看父亲,妾身实在心中有愧,所以明天我想让夫君陪我去父亲的墓上祭祀一番!”
  听到文心说的是这件事,李愔也不禁松了口气,同时伸出手抚摸着文心的青丝道:“原来是这件事,说起来也是为夫的错,一直无法分身来给岳父他老人家扫墓,这样吧,明天我们去把岳母也接来,另外还有冕儿和悠澜也带上,想必岳父之灵在天有知,见到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也肯定十分高兴。”
  听到李愔考虑的如此周到,文心也是十分高兴,不过紧接着她又有些担心的道:“夫君,我的身世毕竟还是个秘密,咱们这样大张旗鼓的去祭祀父亲,会不会不太好?”
  李愔听后却是有些自傲的笑道:“放心,你的夫君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齐王,而是一国之君,谁敢对我们说什么,而且文心你的身份也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等到咱们回到台湾,我准备把你的真正身份公布出去,免得一些人老拿你的出身说事。另外你若是不反对的话,我也想将岳父的墓迁到兰陵或台湾,这样也方便以后的祭拜。”
  文心真正的身世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现在她虽然贵为大齐皇后,但是她庶女的身份却仍然是个洗不去的污点,不少人都认为她的出身实在不配做大齐的皇后。当然了,这种话表面上肯定是没人敢说,但是暗地里人家说什么,李愔就算是知道也不能拿对方怎么样。
  对于李愔的话,文心也低下头沉思了片刻,最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夫君,我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是你的妻子,夫君对我的好,我也全都记在心里,对我来说,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人说什么,我并不在乎!”
  说到这里时,文心的脸上也露出一种少有的坚毅之色,紧接着她又接着道:“另外夫君你想将父亲的墓迁走,这件事太过重大,我想还是和母亲商量一下,看看她是什么意见?”
  听到文心吐露出自己的这些心里话,李愔也不禁怜惜的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在他身边的女人之中,文心没有惜君的商业才能,也没有武媚娘的头脑,政治大局观上比不过金胜曼,更没有崔梦雪的医术,但是她却是一个贤淑的好妻子,无论李愔做什么,她都会默默的背后支持,因此在李愔心中,文心无疑占据着一块最重要的位置。
  虽然文心说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但是李愔却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委屈,况且当年萧铣被杀一事,也引起很大的争论,现在南方的不少百姓都还念叨着萧铣的恩德,所以李愔觉得,自己有必要将文心的身世公布出来,这也算是他代表李家给萧家的一点补偿吧。
第七百三十七章
梁皇山
  今天一大早,李愔就和文心坐上马车,同时带着他们的一对儿女李冕和悠澜,车队先是去了宋国公府,将文心的母亲周夫人接到马车上,然后顺着宽阔的街道来到长安城的西郊。
  贞观二十八年的长安城,早已经与十几年前的长安城大不相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安城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以前的长安城以城墙为界,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城,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长安城中开办了大量的工厂,这些工厂一般都需要占据相当大的区域,城中的土地根本不够,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厂迁到城外,形成一片又一片的工业区。
  也正是因为这些工业区的存在,使得长安城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墙之内,城墙外的一些区域也自发的形成一些住宅区或商业区,再加上那些繁华的工业区,于是一片新城出现在长安城外,这些地方被长安百姓统称为长安新坊。
  长安西郊也不例外,当李愔的马车出了延平门后,发现城墙内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行人也同样密集,除了城门口的几百米内因为不允许出现建筑,所以空出一段空地外,其他地方全都建造着密密麻麻的房屋。
  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文心和母亲周夫人坐在一起,正在低声的说着话,其中李冕和悠澜偎依在周夫人怀里,不时甜甜的叫上一声“外祖母”。惹得周夫人‘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满脸都是溺爱之色。
  十几年过去了。周夫人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美艳的成熟妇人,现在的她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头发也是黑白参半,虽然从眉目间依稀还能看到她年轻时的风采,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周夫人现在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步入暮年的老妇人。
  “母亲,夫君想为父亲迁墓。女儿不敢做主,所以想问一下您的意见?”这时文心开口问道,对于迁墓这件事,她也拿不定主意,因此想问一下母亲是何看法?
  周夫人听后却是笑眯眯的看了李愔一眼,然后开口道:“六郎倒是费心了,对于迁墓一事。就算是文心你今天不说,我也要主动提出来,你父亲的墓也是时候迁走了。”
  听到周夫人的话,文心和李愔都是满脸的不解,不明白她为何说萧铣的墓是时候迁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