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364

  “全部射杀!”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各个船只上的士兵或普通船员全都拿出自己的弓箭,然后瞄准海中的哥特人一个接一个的射杀。不要和他们提什么人权,这个时代的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更何况还是哥特人主动招惹李恪他们,因此这些哥特人也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海中的那个家伙果然是独耳将军,不过当岑长倩派人将他打捞起来时,这家伙已经半死不活了。他的那艘五桨座战船是哥特战船中最显眼的目标。因此吸引了不少火炮的火力,结果最后被生生的轰烂了,而独耳将军也被一根炸飞的木条插到大腿里,而且很可能伤到大动脉,鲜血一直不停的流,而且在救上后就昏迷过去,到现在都没醒。
  王方翼看着甲板上的独耳将军。将腰刀解下来递给岑长倩道:“长倩兄,这个家伙看样子是活不成了,我看趁着他还没死,你直接给他一刀,也算是为之前的事报仇了!”
  不过岑长倩听后却是推开王方翼的腰刀,一脸诡异的微笑道:“一刀杀了他也太简单了。在海上就要用海上的规矩解决。”
  王方翼听后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笑道:“长倩兄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就按海上的规矩,把他的手脚捆住,然后扔到海里去,若是这样他都能不死的话,那也算他命大。”
  听到王方翼和岑长倩的对话。周围的士兵也都是一阵哄笑,海上的确有这个规矩,那就是对于敌人或犯了死罪的船员,在被抓到后,都会用王方翼所说的办法处罚,而且若是对方能从绳索中逃脱,并且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一块陆地的话,那么他的船队的恩怨就会一笔勾销。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逃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独耳将军被捆成人棍,然后由岑长倩亲手扔到海里。而且在岑长倩在甲板上拖动对方时,这个之前还嚣张无比的独耳将军刚好醒了过来,结果在看到现在的情况后,大声向岑长倩求饶,可惜岑长倩可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当场不顾对方的哀求,直接将对方扔到了海中喂了鲨鱼。
  消灭了这支哥特人的海军后,李恪立刻护送吕万他们出了直布罗陀海峡,然后进入一条由北向南的洋流。按照他们的估计,这条洋流很可能会在赤道附近转而向西,到时他们就能顺着这条洋流到达美洲的东海岸。
  送走了吕万他们之后,李恪带着以四艘军舰为主的船队返航,而且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四艘军舰找到丁吉斯港的海军驻地,然后一字排开照着军港内一顿猛轰。虽然军港中的战船已经在之前的一战中让他们几乎全歼,但是军港的港口设施还在,这些东西被掉后,也足够让城中的西哥特人心疼的了。
  不过也正是这次炮击,让李恪他们忽然萌发一个想法:反正他们日后也要与西哥特王国为敌,那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尽量的削弱对方的实力,并将李恪的名号传扬出去,也好为将来统治这里打好基础。
  这个想法得到岑长倩等人的一致同意,接下来他们驾驶着四艘军舰,开始沿着与地中海相临的伊比利亚半岛前进,每当见到一个西哥特王国的港口时,就用火炮进去乱轰一通。
  只不过因为军舰上的弹药有限,所以每次轰击的时间都很短,破坏的港口设施有限,不过却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甚至西哥特王国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宙斯权杖”称号,专门代称李恪的这支船队。
  之所以有宙斯权杖这个称号,主要还是因为火炮在发射时,又是火光又是巨响,简直和雷电没什么两样,而宙斯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王,掌管着宇宙中最具威力的武器雷电,而他手中的权杖不但是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他的武器,这点倒是和李恪船队中的火炮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李恪他们才有了这个称号。
  随着李恪他们对西哥特王国沿海港口的炮击,自然也引起了西哥特王国的怒火,只不过他们王国中的海军本来就不多,上次李恪在直布罗陀海峡中消灭的那支海军,已经占了他们海军数量的三分之一,剩下的海军则分布在沿海的各个港口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集结起来,甚至有少数哥特贵族担心,哪怕是剩下的海军全部集结,也未必是宙斯权杖船队的对手。
  事实证明那些少数的哥特贵族还是十分有远见的,在炮轰丁吉斯的十天后,几个港口的海军被集结起来,开始对李恪他们进行围剿,可惜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海军数量虽然比之前的独耳将军要多一些,但因为配合等问题,实力还不如独耳将军他们,所以很快被李恪击溃。
  也正是这次围剿的失败,让西哥特王国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与李恪他们的实力差距,所接下来西哥特王国的海军,再也没敢再与他们交手,甚至在炮击港口时,这些战船也只是龟缩在军港中不出来,有些海军担心对方会冲进军港里破坏一番,所以事先连军港外面的航道都暂时堵上了。
  凭借着四艘主力军舰,将一个实力相当强大的西哥特王国打的不敢还手,如此辉煌的战绩,这可以称为整个地中海历史上的第一次。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恪他们的身份也慢慢的被人查了出来,直到这时他们才忽然发现,原来罗马人口中传说的大唐竟然如此强大,仅仅是一支派来护送皇子的小舰队,就能将西哥特王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若是再多几支这样的舰队的话,那岂不是连罗马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当李恪他们炮轰西哥特王国的消息传到东罗马帝国时,也在整个帝国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轰动,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在庆幸,他们有大唐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特别是伊琳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在为李恪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不少大贵族也开始刻意拉近自己与皇后一系的关系,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恪和伊琳娜的特殊关系。
  与此同时,大食也接到了李恪进入地中海的消息,并且也知道了李恪与西哥特王国之间的战争,只是与罗马人的兴奋相反,大食上层却对此忧心忡忡,在陆地上他们已经被大唐压过一头,但没想到大唐的海军也如此强盛,而且这还仅仅是一支小舰队,听说与大唐同出一脉的大齐帝国,他们的海军更加强盛,大食有这样的对手,实在让人郁闷的要死。
  也正是李恪在地中海的战绩,使得他们在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时,受到了大食人的热情接待。而且这时李恪也不需要再隐藏身份了,毕竟与来的时候不同,大食之前可以阻止他进入地中海,但现在却不敢阻止他回大唐,否则就等着承受大唐和大齐的怒火吧!
  另外李恪在与大食官员接触时,还故意表露了一下,自己希望下次若有机会,将会再次进入地中海的愿望。结果不出他的所料,大食上层虽然表面上表示十分欢迎,但是却又多方面暗示他,地中海将是他们与罗马人的战场,不欢迎外人的到来。
  对此李恪也根本没有在意,更不会将大食人的威胁放在心上,更何况等到他下次再来时,也不会像大食想像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出使罗马帝国,而是要在地中海生根发芽!
  只不过想要让大食不在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上卡自己的脖子,这件事还需要大唐和大齐,甚至是李贞和李恽两兄弟帮忙。因此李恪在离开红海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台湾,打算和李愔商议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第六百六十五章
兄弟之间的交谈
  当李恪赶到台湾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贞观二十三年的冬季,而且让李恪意外的是,李愔并没有呆在台湾,而是在前段时间带着全家去倭州了,而且连他的妻子儿女,以及清河和高阳也带着孩子们去了,听说是要去玩滑雪。这让李恪无奈之下,只得乘着蒸汽船北上,几天之后终于到达了倭州本州岛的北部,因为李愔自身对倭州报有相当的看法,所以在征服这里后,一直没有引起他的重视。而且倭州本身也是资源贫乏,除了有些金银矿和硫磺矿外,其他几乎没什么可用的矿产。至于农业方面,虽然盛产水稻,但因耕地面积有限,所以产量也不是很高,倒是渔业十分丰富,但因为台湾和南洋等地也都是渔业丰富的地区,所以这里也并不是十分起眼。
  正是因为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在占领倭州后,李愔一直将这里当成一个劳力提供地,最强壮的倭州男子被编入军队,成为李愔军中的炮灰部队,次一等的男子成为劳工,地位比奴隶高一点,进入种植园或工地工作,最次一等的呆在倭州,除了种地挖矿外,还要负责生儿育女,提供下一代劳工。
  相比之下,倭州女人则多了一种选择,就是那些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可以去奴港旁边的香城,至于是做什么的,估计是个男人就能猜到。值得一提的是,香城不但在倭州打响了名气,甚至连南洋和大唐内陆也都知道香城这个销金窟,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已经从单纯的嫖,发展成吃喝嫖赌一条龙服务,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
  特别是在前两年,吕万发现了通向美洲的第二条航线,而且这条航线刚好以倭州的东海岸为起点,这让倭州东海岸的港口一下子热闹起来。其中奴港不但位置好,而且设施也最为完备,再加上旁边又有香城的帮助,使得奴港很快就成为倭州的第一大港。
  这也刚好印证了当初李愔的目光,当初他修建奴港时,曾引来不少的争议,认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但是现在看来,奴港的规模却还不够大,甚至当地的官员已经在计划扩建港口了。
  李恪赶到奴港的时候,刚好李愔他们也从倭州北方滑雪回来,甚至他们还偷空去了趟虾夷岛,带着特制的猎枪去猎熊。还真别说。有了火枪之后,打猎就变得简单多了,甚至连清河和高阳等几个女人也猎到两头熊。
  只可惜清河她们的枪法还有待提高,两张熊皮被打的到处都是枪眼,连王府里的御用裁缝也拿它们没办法,最后只好做了几对熊皮手套,几个女人各自拿了一副做纪念。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让她们十分兴奋,毕竟相比猎杀那些小动物,还是猎熊更有成就感。
  奴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城中的汉人占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大多是当地的倭人,另外也有一些少数的三韩人、草原胡人或西域人,甚至还有波斯和天竺人。他们主要是来这里经商,也有些人是想要去美洲,暂时在奴港停留一下。
  李愔在奴港郊外选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然后建了一座别院,并在别院中种满了樱花,说起来樱花还是他从泗沘城移植过来的,现在已经在倭州流传出去。估计再过上几十年,倭州的樱花也能成为一处名胜,这也算是李愔为倭州未来的旅游业做出的一点贡献。
  可惜现在是冬天,奴港不比基隆。这里的冬天可是相当的寒冷,树上连叶子都掉光了,更别说鲜花了。刚巧李恪刚到奴港,就遇到一场大雪,虽然这场雪给城中的交通带来一些麻烦,不过对于这几年一直居住在台湾的李愔等人来说,却也是一件让人值得高兴的事。
  别院后花园的一座暖阁中,李恪和李愔相对而坐,两人面前的石桌上,摆放着一个不大的炭炉,炉子上面放着一个砂锅,砂锅里炖的是狗肉,现在正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阵阵白色的蒸汽漂浮在炉子上空,整个暖阁中都是狗肉的香气。
  “在这种大冷的天气里,最适合吃狗肉,三哥你快尝尝,炖狗肉的时候我让人加了一些鼋肉同炖,这样做出来的狗肉才最好吃,据说当年刘邦就最喜欢吃这种狗肉。”李愔抄着筷子,一脸馋相的对李恪介绍道。
  昨天李恪来到奴港时已经很晚了,再加上李恪和妻子杨氏也是分离许久,小别胜新婚之下,李愔做弟弟的,也不好拉着李恪秉烛夜谈。不过在下了一夜的大雪后,今天早上天气忽然晴朗起来,所以李恪和李愔被一帮孩子拉到后花园,现在孩子们正在暖阁外面的枯草地上打雪仗,他们两个则偷懒躲到这里吃喝。
  李恪早上也没来的及吃早饭,而且昨天晚上他和妻子久别重逢,自然是激情无限,现在正需要进补一下,狗肉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却有壮阳补肾的效果,正适合他现在吃,说起来这也是李愔的一番心意了。
  只见李恪挟起一块鲜嫩的狗肉放到嘴里嚼了嚼,感觉醇香味美,肉烂而不腻,更难得的是没有一丝的土腥气,因此也是大赞道:“不错不错,去了一趟罗马,也品尝了不少美食,其中有不少都十分稀有,不过与这锅狗肉比起来,在味道上却还差着几分!”
  李愔听到李恪的夸奖也是得意的大笑起来,虽然狗肉好吃,但一般不会用来款待客人,不过李恪和李愔是亲兄弟,根本不是外人,再加上外面雪铺满地,正是吃狗肉的好时机,因此李愔才让人做了一锅与李恪一起品尝。
  李愔两人吃着狗肉,开始闲聊了几句,很快李愔就开始问起李恪为什么会这么快回来?若是他去美洲的话,最少也要再过半年才能回来。
  李恪听后露出一个微笑,然后缓缓的将自己在到达罗马后的事情讲了出来,特别点明自己想要在伊比利亚半岛立足,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的计划。
  李愔开始还对李恪在罗马的艳福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方竟然勾引到罗马皇后,这让李愔是羡慕嫉妒恨,早知道罗马皇后如此美艳,自己就该比三哥早一步去罗马转一圈,说不定能把罗马皇后给拐带回来。
  不过当李恪开始讲地中海的形势时,李愔就已经猜到了几分,毕竟以他对李恪的了解,若是易地相处的话,恐怕他也会萌发同样的想法。而当他听到在直布罗陀海峡时,那个西哥特将军自己撞上来送死,更让李愔是抚掌大笑,同时对李恪后来的报复行动是赞叹不已。
  “三哥你这一招实在是太妙了,炮击西哥特人的港口不但为自己扬名,而且也能震慑西哥特军队,日后三哥你带着大军登陆伊比利亚半岛,遇到的抵抗也就小多了。”李愔在听完李恪的经历,最后开口赞叹道。
  “呵呵,其实那些哥特人的情报我也收集了一些,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这些哥特人除了作战勇猛外,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是处,甚至将领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也不懂,当初若不是西罗马人自己贪图享受,雇佣了太多的蛮族军队,也不至于被这种野蛮人灭国。”李恪有些不屑的道。
  李愔听后也是一笑道:“三哥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真是一针见血,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一国之军权绝对不能落入到异族手中,就好像是我的大齐,真正的主力军队永远是汉人,那些异族军队最多只能做为陪衬,永远也不能成为主力,这点我已经准备写入宪法,让所有后世子孙都不能违背!”
  说到这里时,李愔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那些蛮族的战斗力,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听三哥你的分析,想必也强不到哪去,不过三哥你最好也不要大意,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却一定要重视对手,狮子搏兔也需要用尽全力。”
  李恪听后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下道道:“倒是为兄有些大意了,之前我就有些看不起那些蛮族,后来更是用四艘军舰打败了整个西哥特王国的海军,心中对还真升出几分轻敌之意,幸好六哥你提醒,否则日后真的可能吃大亏。”
  李愔也露出几分微笑,之前他就发现李恪的话里话外,都有些轻敌对手,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因此这才出言提醒,幸好李恪不愧是皇子之中最像李世民的人,果然能够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
  紧接着李愔又想到李恪现在面临的困难,当下开口道:“三哥,你选择在地中海发展自己的势力,这点我没有异议,那里的文明程度比较高,发展起来也比较容易,再加上那里虽然势力繁多,但却都十分弱小,因此你在那里立足并不是很困难,只是却有两个前提需要解决!”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食的软肋
  “两个前提?”李恪听后一愣,暂时想不到李愔口中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只见李愔放下筷子,然后伸出依次伸出两个手指道:“第一:交通;第二:人口!”
  李恪听后却有一点不解,当下开口道:“六弟,我以为你要说交通和军队,怎么会是交通和人口?”
  只见李愔微笑的摇了摇头道:“交通就不用说了,三哥你想要在地中海立足,必须需要后方强大的支持,这点我和父皇都可以提供,但却需要经常大食人把持的苏伊士运河,这相当被他们卡住了脖子,必须想个办法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第二个为什么是人口而不是军队,第一是因为军队也是出自于自己治下的百姓中,所以三哥你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人口,而且其中的汉人百姓必须占相当的数量。第二则是因为,军队虽然可以帮你打下一块大大的土地,但是想要完全控制这场土地,却需要大量的汉人来稳定统治,因此人口的重要性远比军队重要。”李愔最后缓缓的说道。
  李恪听完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同时对李愔也更加的佩服。虽然他在大唐担任过刺史,治理过一州的百姓,但是却没有独力在海外立国的经验,因此在一些方面考虑的也不是很成熟,李愔今天说的这些,对他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六郎,你说的我记下了,只不过这两个前提条件却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不知道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李恪虚心请教道。
  “嗯。”李愔思索了片刻,立刻露出一个笑容道,“对于人口方面,我可以在大齐国内发布公告,只要三哥你出的条件足够高,应该可以吸引一批人,只是数量我不敢保证。不过最少也能召集到几万人,另外以三哥你的影响力,应该也能在大唐召集一批跟随者,另外还有父皇那里,作为一个父亲,怎么说也得支援三哥你一批人手,听说这两年北方草原的胡族人口增长很快。那些可都是天生的骑兵啊!”
  李恪听完李愔的话后,却露出一个为难的神色道:“六郎,你送给我人手我也就不推辞了,但是父皇那里我怎么好开口啊?”
  “三哥,你还真得去见父皇一次,因为除了这件事。另外想要让大食人不敢卡你的脖子,也需要父皇出面,我和七弟、八弟他们在一边协助才行!”李愔民有些无奈的说道。他知道李恪的脸皮薄,不好意思向李世民开口,但是想要解决人口和交通这两个前提,还必须要李恪亲自和李世民谈才行。
  “哦?看样子六郎你是有办法让大食人乖乖的放开苏伊士运河,任凭支援我的物资船队畅通无阻了?”李恪听后眼睛一亮道。
  人口虽然是个大难题。毕竟无论是大唐还是大齐,虽然一直在鼓励生育,但人口的增长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此暂时都处于紧缺状态,所以李恪也没奢望自己能召集到多少人跟随,大不了汉人数量不够的话,再用草原胡人甚至是李愔手下的三韩人填充。但是对于大食人可能卡他的脖子这件事,李恪却颇有些束手无策。这一路上想了多种办法都感觉行不通,因此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愔身上了,现在看来,李愔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李愔听后则是一脸郑重的分析道:“其实想要解决这件事也并不麻烦,无非就是借势威逼罢了,大食人崛起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国内的民族混杂。这让他们的国家缺少一种凝聚力,只不过因为大食一直以来都在打胜仗,给人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这让他们不但对外作战时占尽了上风。而且也让国内的异族不敢有异心。”
  说到这里时,李愔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接着又道:“不过大食现在遇到了我们,父皇的大唐在陆地上的征战中,几乎同样是战无不胜,而且上次的交锋中,也让大食十分清醒的看到,若是真的和大唐交战的话,他们得胜的机率很小,更何况还有我的海军,可以直接威胁大食半岛,若是真打起来的话,他们必然会遭到重大的败绩,这样一来,就会打破他们不败的神话,而这对于现在的大食来说,却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大食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开战!”
  听到李愔说到这里,李恪也是拍案而起道:“原来如此,大食的软肋是不敢交战,担心万一战败,会让国内百姓好不容易树立的信心崩溃,到时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致命影响。那么我们只需要做出一番进攻的姿态来,只要让大食感到恐惧,那么接下来就办到我们提条件了,开放一个小小的苏伊士运河更是不在话下!”
  “哈哈,还是三哥反应快,威逼大食这件事还需要父皇出面,毕竟他不但能代表大唐,同时也代表了我的大齐和七弟他们的天竺,只要三方联合行动,不怕大食不服软,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更大的好处!”李愔十分痛快的大笑道。
  他有时也真的佩服自己,本来只是想要帮李恪,但这件事经过他这么一闹,就变成了大唐三国共同威逼大食争取利益,帮李恪反而变成次要的了。
  接下来李愔和李恪开始商量大唐三国要如何行动,才能让大食感到最大的威胁,同时又不会让对方觉得必死无疑,免得真的弄巧成拙,到时大食与他们鱼死网破。若是真到了这种地步,哪怕是真的灭了大食,对大唐三国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李恪和李愔兄弟二人都是才智过人之辈,威逼计划很快就制定成型。为了保险起见,李愔还特意将计划送给王安和陆洪等几个老成持重的大臣商议,最后他们也觉得虽然冒有一定的风险,但若是实施顺利的话,还是相当可行的。
  这份计划敲定之后,李恪和李愔又在奴港呆了几天,不过倭州这种地方小住几天还行,接连发生的地震却实在让人受不了,特别李愔还是一个十分惜命的人,他可不想哪天稀里糊涂的死在一场地震里,所以他很快就带着清河等女眷回台湾。至于李恪,他则乘船去大唐见李世民,亲自寻求他的帮助。
  在李愔和李恪敲定的计划里,一共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由李恪和李愔去完成。李恪已经去见李世民,李愔自然也不能闲着,他将家眷送到基隆后,立刻也乘船离开了台湾,先是到达狮城,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第二次去了天竺大陆。
  因为这次时间比较紧急,所以李愔一路上都乘座的是蒸汽船,现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不但南洋各个航线上都已经开始普及蒸汽船,甚至连通往天竺或非洲等比较远的航线上,也开始有蒸汽船的身影,甚至李愔的海军中,已经在试制蒸汽战舰,若是能够成功的话,那么海军的实力将再次出现一个飞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出了马六海峡之后,进入天竺海湾这段航线上海盗横行,给过往的船只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李愔早就想清理一番了,可是因为南洋方面的事,一直没能腾出手来,去年才总算组织起大量的海军开始清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