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364

  另外对于李世民在西域修建公路网的计划,李愔也尽全力帮忙,比如台湾各地的水泥产量,就将优先供应大唐的需要。
  其实这也算是李愔和李世民达成的一个交易条件,大唐在最初时援助波斯,而李愔则出人出力帮大唐建造交通网络,以此来加强大唐对西域的统治,至于李贞和李恽那里,他们的力量暂时还太弱小,所以现阶段还是以发展自己的实力为主,什么时候他们将整个天竺统一了,什么时候也就具备了参与针对大食计划的实力。
  对于大食的崛起,李愔从一开始就抱着足够的警惕,这个政教合一的大帝国在历史上不可一世,领土横垮亚欧非三大洲,甚至在后来还击败了大唐的军队,取得了中亚地区的统治权,若是任由大食像历史上那种发展的话,肯定会对大唐和李愔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威胁。幸好现在的大食还处于向外扩张的起步阶段,所以他还有时间将对方的扩张势头给扼杀掉。
  不过李愔也知道,大食不是类似西突厥那样的末路帝国,而是一个朝气无限的新生帝国,想要打败这样的敌人,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的海军已经开到了非洲的东海岸,随时可以威胁大食的腹地,大唐也挡在大食东进的道路上,也不是现在的大食可以招惹的。再加上天竺的李贞和李恽也发展神速,等到他们也成长起来后,就可以和李愔和大唐从三面夹击大食,到时无论他们再怎么强大,恐怕也只能含恨收场。
  李愔将遏制大食的这个庞大计划敲定后,总算是松了口气,然后又将精力投入到爪哇岛的瘟疫上面去了。不过爪哇岛的瘟疫虽然牵扯了李愔的大部分精力,但是这段时间台湾还是做出一个重大的决议。
  台湾也制定了一个和大唐类似的发展计划,那就是解决各地的交通问题,不过与大唐修建道路不同的是,李愔的势力范围内大都是海岛,所以交通自然是靠船只,而蒸汽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应用,已经经历了数次的改进,现在的蒸汽船不但速度更快,而且船体也造的更大,装载的货物也更多,已经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也正是为了大规模的推广蒸汽船,李愔在各个重要港口都进行改进,比如在每个港口都储藏了大量的煤炭和淡水,以方便蒸汽船的加煤加水,另外蒸汽船的生产厂也扩大规模和开设新厂,使得蒸汽船的产量越来越高,成本却越来越低,已经具备和风帆船只竞争的优势。
  不过蒸汽船的推广还是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像一些远洋船只,因为煤炭的补给问题无法解决,所以还是必须用风帆船只,比如像前段时间的第二次美洲航线探索。虽然前一次的探索,的确让吕万他们到达美洲,但是很快李愔发现,第一次探索出来的航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六百零六章
第二条航线
  吕万他们第一次到达美洲的航线,是借助东去的赤道洋流,但是这条洋流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风向一般都是迎面吹来,幸好吕万他们的船是特制的,使用的是硬帆,可以逆风行驶,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船只前进的速度极慢,吕万他们当初他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到达美洲,路上甚至差点因为断粮而饿死。
  也就是说,想通过赤道洋流到达美洲,必须使用和吕万他们一样的船只,而且航行速度奇慢无比,若是船上装载着货物的话,肯定就需要减少食物和淡水的量,这使得普通的船队根本无法穿越太平洋,更别说绝大部分的海船性能根本无法与吕万他们的特制船只相比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吕万发现的第一条通向美洲的航线虽然意义重大,而且也带回许多美洲的特产,但是却不具备商业价值。也只有一些极个别胆大的商人,他们才会特别订制和吕万船队一样的船,然后冒险通过这条航线奔赴美洲,不过只有一半的船队能安全归来。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吕万主动担出再探索一条新的航线,而这条航线早在他们第一次探索美洲之前,就已经被吕万怀疑过,因为那也是一条向东的洋流,只不过它位于北太平洋上,可以通过倭国的港口到达那里,只是当初吕万他们认为赤道的洋流更加可靠一些,所以才没有选择从北太平洋洋流过去。
  对于吕万他们的主动请求,李愔自然也乐于找到一条通往美洲的商用航线,所以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吕万他们再次乘着船从台湾出发,进入一条动能强大的洋流,这条洋流一路北上,刚好可以到达倭国的奴港,然后吕万他们在那里找到一条向东偏北的洋流,再次启航向美洲而去。
  其实吕万他们从台湾到达倭国的那条洋流,就是后世被称为黑潮,也可以称为日本暖流的洋流,这条洋流从吕宋起源,然后到达倭国后与南下的千岛寒流相遇,形成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东而去,一直到达北美洲的西海岸。
  北太平洋暖流的流速并不比赤道洋流快,但是在这一路上却都是刮的西部信风,而且风力相当的强,这也使得船只的前进速度极快,最后吕万他们只用了八十多天就到达了北美洲,一路顺利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同时这也让吕万他们心中暗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选择这条航线,否则也不用吃那么多的苦了。
  第二次到达美洲,吕万他们显得从容了许多,他们在北美的西海岸一边向曼萨城的方向前进,一边与遇到的土人交流。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太友好的美洲人,吕万他们却不会像对待曼萨城那么有耐性,而是第一次对美洲露出獠牙。对于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船队的船员大都是捕奴队出身,用杀人如麻来形容他们最合适不过,所以在面对一些敌视他们,而且实力还很弱的美洲土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友好的行为发生。
  不过大部分的美洲人还是十分好客的,特别是当看到吕万他们拿出的各种精美商品时,他们也十分愿意拿出一些部落里的土特产与船队交易,只是吕万发现北美洲的土人明显不像中美洲的玛雅人那么富裕,他们能拿出手的交易物品,除了一些动物皮毛外,顶多就是一些零星的宝石或黄金,数量少得可怜。
  当然吕万他们也不是毫无所获,比如他们在北美洲的西海岸附近,就发现一个规模不小的露天煤矿,而且距离这个煤矿不远,还有一个自然条件相当不错的天然港湾,这个发现让吕万他们兴奋无比,立刻在地图上标注下来。
  吕万之所以为一个煤矿而兴奋,这主要是因为他他知道,在他们出发之前,李愔已经在计划使用蒸汽船到达美洲,当然这需要在沿途建立许多的港口,以便蒸汽船补充淡水和煤炭,而从吕宋向东,路上有无数的岛屿可以建立港口,煤炭也能从台湾和大陆上运过去。
  但是从夏威夷再向东,却有一个海岛的空白地段,若是在夏威夷补充足够的煤炭和淡水的话,那么倒是可以直接到达美洲,但是到了美洲却需要重新补充,而这就需要在美洲有一个煤矿,现在他们在北美发现的这个煤炭虽然有些远,但无疑是个好兆头,哪怕是在中美洲找不到煤矿,也可以从这里开采运输,无非是增加一些成本罢了。
  不过吕万他们显然太小看中美洲的矿产资源了,就在他们的船队再次到达曼萨城和吕万港后,受到曼萨城主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为船员产下孩子的玛雅女子,更是手抱着孩子迎接情郎的归来。而当吕万将煤炭的样品让曼萨城主看过后,对方很肯定地告诉他,就在曼萨城东北方向约四天的路程处,那里就有这种黑色的石头。
  曼萨城主的话让吕万他们万分振奋,吕万港已经初步建成,现在又有了煤矿,这已经具体了让蒸汽船停靠的基础,只要在航线上再修建几座港口,自然可以用蒸汽船来往于两大洲之间。
  另外船队的人在吕万港中还见到一支同样来自台湾的船队,这支船队是沿着他们发现的赤道航线而来,船队中本来有六艘船,不过在路上损失了两艘,现在只剩下四艘,人数倒是很多,足有两百五十多人。
  这支船队隶属于台湾的一位大商行,他们来这里是要运一批辣椒粉回去,上次吕万他们带回去的辣椒大受欢迎,但是因为种子有限,所以产量很低,几乎都是按克来卖的。再加上辣椒又有一个三年的种植权,其他人根本无法种植,所以辣椒的价格堪比黄金,哪怕对方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跑到美洲来,但是只要运几船辣椒回去,也依然有天大的利润。
  这支船队能在美洲这种异国他乡遇到吕万这位大名人,自然都是十分高兴,特别是听说吕万他们又新找到一条通往美洲的航线,来回只需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喜讯,甚至有不少船员想到来时死在路上的那些兄弟,还禁不住抹了几把眼泪。
  吕万他们在曼萨城并没有停留太久,毕竟这次他们主要是探索新航线,不用再收集作物的种子和幼苗,所以在吕万港休整了一段时间,并确认了煤矿的存在后,立刻就装满了补给上船,然后顺着上次的北赤道洋流回航,终于在两个月后再次回到台湾。
  北太平洋洋流的发现,让中原与美洲之间终于有了一条更加安全快捷的通道,让中原各地的货物可以大量的向美洲贩卖,同时李愔也开始在美洲的沿海地带建立据点,虽然这些据点大都很简陋,而且人数也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美洲的开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民到这里。
  另外这条航线的发现,还直接促进了倭州的发展,同时也有更多的汉人迁移到这里,这使得李愔对倭州的统治也越来越牢固,再加上汉化的推行,倭人的汉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甚至一部分年轻的倭人,已经将自己做为汉人的一个分支,并以这个身份为荣,相信再过个几十年,这里将不会再有倭人这个民族。
  另外最让李愔感到高兴的,还是在美洲发现煤矿的事,因为这也标志着,他可以将蒸汽船的应用推广到美洲,这将会大大的方便两大洲的交通,为日后大规模的开发美洲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就在吕万他们第二次从美洲回来的同时,波斯王子卑路斯也带着四万大唐的军队穿过西域,然后到达葱岭以西的波斯地界,并在那里找到波斯的末代君主亚兹得格尔德三世,只是这位波斯的末代君王实在是太过凄惨了。
  当卑路斯和契苾何力、薛万彻找到对方时,亚兹得格尔德三世身边只剩下一支百人左右的王宫卫队,占据着一个小村镇,这个村镇的总人口还不足千人,而且粮食产量也很有限,这也使得亚兹得格尔德三世连粮食都征不齐,只得和手下的侍卫一起挨饿。
  身为儿子的卑路斯看到消瘦无比的父亲,当场是痛哭起来,然后又将契苾何力和薛万彻介绍给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结果这让对方为之狂喜,当下拿出身边仅有的一些财物送给契苾何力,并痛哭流涕指责大食人的残暴,希望大唐主持公道等等。
  对于这位丢失了自己王国的亚兹得格尔德三世,契苾何力和薛万彻虽然心中有些看不起对方,但却还是好言安慰,而且还当场保证,一定将入侵波斯的大食军队赶出去,还波斯一个公道云云。
  只是契苾何力和薛万彻等人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刚刚找到亚兹得格尔德三世时,一支万余人的波斯军队也得到了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的藏身之处,现在正在飞速的向这边赶来,只是他们却并不知道大唐军队赶到的消息,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也正是在这种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发生了。
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
  契苾何力在战场上一向以冷静谨慎出名,只要是他所带的军队,无时无刻都会派出精锐的斥候,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那支赶来捉拿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的大食军队距离村镇还有二十里时,就被唐军的斥候发现,并且飞快伯报于契苾何力知晓。
  结果契苾何力和薛万彻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是兴奋不已。大食人只带了一万军队来抓捕亚兹得格尔德三世,根本不知道他们这里有四万大军,这让他们有了一个全歼对方的机会,而且也可以趁着这次交锋,估量一下大食人的真正实力。
  当下契苾何力命薛万彻带着两万军队迎敌,他们这次带来的四万大军全都是骑兵,其中只有一万是汉人,其他三万则全都是突厥人、铁勒人等草原胡人,这支胡汉交杂的骑兵是唐军中的精锐,不少人都参与过当年的灭西突厥之战,实战经验十分的丰富。
  薛万彻带着两万人来到村镇外面,他虽然性子不好,但却极会用兵,哪怕现在他的兵力优于对方,薛万彻还是选择了伏击,将两万人分成数队埋伏起来,打算在大食军队进入他们的埋伏圈后,再一举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支军队的确不知道唐军的存在,他们接到有人举报,告诉他们亚兹得格尔德三世就在前面的一个小村镇内,所以立刻就带着军队冲了过来,而且为了能一举抓住波斯的末代君主,波斯将领还将自己手下的所有军队全都带来,可惜却一头扎进了薛万彻为他们准备的包围圈内。
  现在的大食军队主要是以轻骑兵为主,兵器则以弓和矛,另外一般还会装备一支大食短剑和波斯长剑,至于闻名后世的阿拉伯弯刀,因为产量和习惯的原因,还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骑兵,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大食骑兵队伍中,才能见到弯刀的影子。不过这次来追捕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的大食骑兵显然是一支普通骑兵,士卒手中的武器也以长矛和弓箭为主,另外也有几个小队用波斯长剑。
  薛万彻看到这支毫无防备的大食骑兵进到自己的包围圈中,立刻数支骑兵尽出,打算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大食人也的确没有想到会被伏击,因此一开始也显得有些慌乱,不过那个大食将领却显得十分有才能,大声呵斥几声就让队伍安静下来,然后在他的指挥下开始防卫与反击。
  不过这支波斯骑兵无论是人数还是士气、装备上,全都不是两万唐军精锐的对手,再加上薛万彻埋伏地很巧妙,可以将自己骑兵的马速提起来,当冲到大食骑兵面前时,刚好达到了最大速度,这让骑兵借助马力,冲锋的力度也是极猛。
  大食骑兵与大唐的骑兵刚一接触,立刻就呈现出不支之色,战场上血肉横飞,大食的骑兵很快就被唐军的偷袭杀的乱成一团。而看到这种情况,薛万彻也是兴奋不已,指挥着几支骑兵在对方的军阵中穿插,打算将这支骑兵切割成数段,然后再一股股的吃掉。
  不过他对忽略了对方骑兵将领的才能,只见对方那个身穿皮甲,满脸大胡子的大食将领呼喝几声,立刻将身边还未被冲散的骑兵聚集成一个小队,然后他以这支骑兵小队为主,在敌军中四处冲杀,收拢被冲散的队伍,很快就聚集起数千军队。
  看到这个大食将领如此的有才能,薛万彻也有些惊讶,当下立刻命人挥舞令旗,调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向那个大食将领冲去,准备将对方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队伍再次打散。
  不过让薛万彻没想到的是,那个大食将领也是个果断之人,看到手下已经聚集了数千骑兵,立刻返身向他们来时的道路冲去,那里本来是包围圈防守最严密的地方,但是现在埋伏的骑兵都已经冲上来,所以那里的防卫反而已经变得有些薄弱了。
  那个大食将领也可能正是看出这一点,所以指挥着手下的几千骑兵猛攻一点,至于身后被其他唐军杀的溃不成军,他却丝毫不在意。也正是在对方这种果决的态度下,包围圈防守的唐军终于顶不住数千大食骑兵的轮番进攻,结果被他们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看到包围圈终于被打破,那个大食将领高呼一声,带着手下的几千骑兵就冲了出去,至于包围圈中的几千人,却也顾不得了。虽然这种断臂求生的方法有些残忍,但是在被优势唐军包围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个极为高明的决定。
  甚至薛万彻在气恼没将对方一网打尽的同时,对那位大食将军也十分的佩服,毕竟若是换成他自己处于那种情况下,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在战后薛万彻才知道那位将军的名字——侯栽法?叶曼。
  也许侯栽法?叶曼在后世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对于波斯人来说,却是大名鼎鼎,因为在几年前,正是这个人带着数万大食军队,将波斯最后聚集起来的十五万大军打的大败,从那以后,波斯人就再也没有组织起象样的抵抗,甚至连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也不得不开始了四处逃亡的生活。
  也正是那一战,让侯栽法?叶曼成为波斯人心中的恶梦,而大食也十分懂得利用这种优势,很快就任命侯栽法?叶曼为总指挥,负责剿灭波斯的剩余抵抗力量,只是没想到这次对方竟然亲自出马来抓捕亚兹得格尔德三世,可惜最后还是让对方逃了,否则若是能抓住他的话,那么肯定会让波斯人大为振奋,日后波斯复国也将会更加的容易。
  不过这一仗虽然有些遗憾,但总的来说却是一场大胜仗,侯栽法?叶曼带来的一万余人死伤三千,俘虏了四千,最后逃出来的绝对不超过四千,而且对方还是由侯栽法?叶曼为主将,所以这个消息一出,不但让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精神大振,而且连一些已经绝望的波斯人也为之振奋,对复国也生出几分希望。
  不过大败而回的侯栽法?叶曼也很快查明了真相,当他发现袭击自己的竟然是大唐的军队时,脸色也一下子变得十分的凝重,身为波斯战区的总指挥官,他自然知道大唐前几年刚刚灭掉了强大的西突厥,现在整个西域都已经落入到大唐的掌控中。
  而且据一些去过大唐的商人说,大唐真正的核心区域在中原,那里富饶无比,遍地都是丝绸和瓷器,而且在军事方面也是强大无比,建国几十年却已经连灭数国,可以说以现在大食的国力,的确不易主动招惹大唐这个强敌。
  不过不主动招惹,却并不代表大食会惧怕大唐,更何况这次还是对方伏击他们在先,因此侯栽法?叶曼一边将大唐介入波斯的事情上报,一边召集分散在波斯各地的大食兵马,很快就聚集起大量骑兵,准备与大唐军队决一死战。
  而趁着侯栽法?叶曼召集军队的这段空档,看到复国希望的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终于振作起来,在契苾何力的支持下,开始大力召集被打散的旧部。
  说起来波斯毕竟是一个有着上千年传承的古国,虽然这些年波斯被大食打的很惨,大部分国土都被占领,但是心怀故国的人还有不少的,再加上又有大唐的支持,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十几万人聚集到亚兹得格尔德三世的麾下,兵力更是达到两万余人。
  另外契苾何力的军队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唐军分成数股四处出击,趁着大食兵力分散的机会,将大量波斯故土夺回,最后一直将战线推到尼哈万德一线才停了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波斯十五万人的军队就是在这里,被大食的数万骑兵以少胜多,从而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所以尼哈万德对于波斯人来说,是一个即耻辱,又让人神伤的地方。
  不过契苾何力的大军在推进到尼哈万德一线后,后方矿长的补给线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向前推进了,再加上侯栽法?叶曼这时也将大军召集起来,一共是八万大食骑兵,已经开赴尼哈万德的前线,两军对垒阵前,大战一触即发。
  这场被称为第二次尼哈万德战役的战争在一开始时,的确像所有人想像的那样惨烈,两个几乎同时崛起的大帝国在中亚这片战场上,开始了铁与血的较量,开战仅仅三天,就已经有数万人倒在了战场上,总的来说大唐的装备和训练上更胜一略,但是大食军队在数量和气势上却占着上风,所以这场战争进行的惨烈无比,方面数里的地面几乎全都渗满了鲜血。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场战争马上就要进入高潮,并分出一个胜负时,大食一方却忽然主动退后,并提出一个和谈的要求,这让唐军和波斯人都十分的惊讶。
  契苾何力在见识了大食军队的战力后,也知道哪怕这场战争他能打赢,恐怕也是惨胜,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对方和谈的要求。
  不过就在两国刚刚开始和谈时,契苾何力在军营中见到一个人。也正是这个让他终于知道,大食为什么这么急着选择和谈了。
第六百零八章
罗马大使的传奇
  “尊敬的契苾何力将军、薛将军,使臣西罗代表伟大的罗马皇帝向您问好!”一位满头棕发,高鼻深目的东罗马人走进军营的大帐,然后用标准的汉语,向主位上的契苾何力和旁边的薛万彻躬身行礼道。
  而契苾何力两人则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东罗马使臣,就在昨天下午,一支自称是东罗马帝国使者的队伍来到尼哈万德的唐军军营中,要求与契苾何力面谈,并且他们手中还拿着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斯二世的亲笔书信,经过卑路斯父子的辨认,可以确定对方的确是东罗马派来的使节。
  在确定的对方的身份后,早就将西亚与南欧的局势了然于胸的契苾何力和薛万彻立刻明白了东罗马人的来意,同时也终于明白之前,大食人为什么那么急着和谈的原因。
  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大食在打败了波斯人后,就与同样是文明古国的东罗马征战不休,而且还将东罗马的南部和东部行省全都给占去了,可以说东罗马帝国和波斯是同病相怜,只是他们的情况无疑要比波斯强的多,至少帝国的首都没有丢掉,军队的建制也还算完整,同时在地中海上,他们还有一支相对来说十分强悍的海军。
  既然知道了上面的事,那么这批东罗马帝国使者的来意也就不言自明了,肯定是来要求结盟,然后共同对抗大食的。对于这点契苾何力和薛万彻昨天晚上已经和卑路斯父子商谈过,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毕竟现在大食的实力最强,东罗马只有自卫的实力,而波斯却需要大唐的军队支撑,所以实力都不强,现在联起手来对大家都有好处。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所以今天契苾何力就在大帐中接见了这位东罗马使节,而且卑路斯父子也坐在旁边相陪。说起来现在的亚兹得格尔德三世和卑路斯都十分的知足,而且他们也十分明白自己的身份,在面对契苾何力等人时,也摆出一副属国的姿态,这也让大唐对他们父子很是满意,援助波斯也进行得很顺利,比如现在他们正在扩建当地的一座城市,取名为光明城,而在夺回首都泰西封之前,光明城将会暂时成为波斯的首都。
  这位自称西罗的东罗马使者在与契苾何力等人见礼过后,然后双方分宾主落座,不过让契苾何力等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位西罗使者不但会说汉语,而且对唐人的礼节也好像十分熟悉,从进门开始到落坐,竟然是礼节十足,没有丝毫的失礼之处。当然若是对方是大唐周边的小国也就算了,可西罗偏偏是远在极西之地的罗马人,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了。
  不过契苾何力再怎么惊讶,却也不好在这种正式场合提问,而且对方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开口就将他们皇帝陛下希望与大唐和波斯结盟的意思提出来,而且还分析了一下三国结盟的好处,并将大食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极尽夸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