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64

  通过拉马桥后,就是后世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主要人种就是泰米尔人,现在这里主要受帕拉瓦王朝的统治,只是值得一提的是,帕拉瓦王朝在这里的统治也只是名义上的,王朝内部分裂成无数的小邦国,各个邦国之间征战不休,比中原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还要乱。
  李贞他们登陆后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小邦国,这个名叫乔拉王国的小国,总人口约在六十至八十万之间,兵力达到了一万余人,占据着一条狭长的海岸线,同时还对泰米尔纳德邦的中部丘陵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在海岸线上建有两座比较大的港口城市,一个名叫乔拉城,也是他们的都城,另外一个则叫桑加城,规模与乔拉城相当,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集中在这两座城市中。
  对于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型国家,李贞和李恽已经在锡兰岛上总结了经验,比如之前的泰米尔王国和僧伽罗王国,只要将他们的都城占领,那么整个国家就可以算是灭亡了,所以李贞他们的大军登陆后,立刻挥兵军乔拉城进发。
  李贞和李恽手中有两千五百名火枪兵,以及五百人的火炮部队,本来大唐的火器部队有一万多人,但是李贞和李恽的实力有限,李世民哪怕全都借给他们,他们也没那么多的火器给部队用,所以暂时就先借了这么多,剩下的可以实行轮换。
  火炮部队有一百多门火炮,虽然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有限,但是这么多的火炮齐射之下,整个天竺都没有什么城市的城墙能挡得住,乔拉城只是一个小邦国的都城,城墙也厚不到哪去,因此在几次齐射下,乔拉城的城墙倒塌一片。
  乔拉王国也是泰米尔人组成的国家,与锡兰岛上的泰米尔王国的关系十分亲密,当初李贞和李恽灭掉泰米尔王国时,有不少王国中的贵族乘船逃到了乔拉王国中,因此乔拉王国上下都对李贞和李恽的大军有所了解,知道这支外来的军队装备精良,而且十分的凶悍,同等数量的泰米尔人军队,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更别说乔拉王城中只有六七千人的守军。
  六七千人的泰米尔守军,对上五万有余的草原骑兵,而且城墙已破,根本无险可守。面对这种绝境,乔拉王国很明智的选择了投降,结果李贞他们毫不费力的就将乔拉城掌握在手中。
  紧接着两人分出一部分骑兵,带着乔拉国王的命令,十分轻松的将另外一个桑加城也拿了下来,然后王玄策等人立刻参考李愔治理殖民地的办法,再结合他们本身的情况,开始对乔拉王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治理,这里将成为他们侵蚀天竺大陆的桥头堡。
  李贞和李恽占了乔拉王国,总算是在天竺大陆上有了一块落脚之地,不过周围的其他王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会惶恐不安,虽然他们与乔拉王国的关系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还是世仇,但他们毕竟都是泰米尔人组成的国家,信奉也都是婆罗门,以前也只算是内斗,现在有了一个外来势力插手,而且也不是婆罗门信徒,因此他们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看着,现在这些周边的邦国正在相互串连,很可能会对立足未稳的李贞和李恽发起进攻。
  对于李贞和李恽的表现,李愔并没有太大的意外,甚至对于他们周边邦国的串连,李愔也丝毫不担心。历史上的王玄策,只靠着向吐蕃和婆罗尼借来的万余军队,就将整个天竺搅的天翻地覆,更另说李贞和李恽做了万全的准备,手中更有着五万草原骑兵,以及攻击力强悍的火器部队。可以说只凭着这支部队,若是不考虑占领的话,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天竺大陆血洗一遍。
  不过李贞和李恽来这里并不仅仅是宣扬武力的,他们要的是彻底的占领与统治,将整个天竺完全的吞并,成立自己的王朝与国家。因此他们不可能像历史上的王玄策那样,不管不顾的灭国无数,但之后却还只能退回去。
  “打下一地容易,但想要将一个地方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将那里的臣民变成自己的助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就全都要看你们自己的统治手段了!”
  这是事后李愔送给李贞和李恽的一句话,李愔和李贞、李恽这两方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那就是李愔可以从大唐移民,国内的主体民族还是以汉族为主,其他异族为辅。但是李贞和李恽远在天竺,而且大唐也没有那么多的汉人可以移民,所以他们两人的统治下,肯定是以天竺当地民族为主,想要在这种没有民族基础的地方统治下去,这就需要李贞和李恽两人拥有较高的统治手段,否则迟早会被赶出去。
  不过李愔现在却没时间关注李贞和李恽对乔拉邦国的统治了,因为就在李贞两人发兵天竺的同一时间,马六甲海峡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狮城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马六甲沿岸各个王国的经济利益,只是一开始慑于李愔手中强大的海军力量,他们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动。
  不过随着狮城港口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多的海船愿意到狮城停泊,这就让以末罗游城为首的各个港口日渐萧条,再也不复往日的繁华。对于这种情况,末罗游等国开始还能忍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收到的税收越来越少,再加上暗中派出去的海盗不断的被狮城舰队剿灭,这让他们的财政更加枯竭。
  正所谓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末罗游这些国家在忍无可忍之下,最后由末罗游牵头,开始暗中结盟,准备集结所有人的力量,将狮城一举灭掉。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就通过武媚娘的情报系统传到李愔手中。
  对于末罗游这些小国的动作,李愔早就有了防备,甚至若不是现在分不出太多的力量,无法彻底清剿末罗游这些金洲小国的话,他早就派人把整个马六甲掌握在自己手中,哪里还需要辛辛苦苦的修建狮城?
  不过他虽然没有力量主动清剿,但却想出一个被动的办法,那就是在狮城修建之时,大肆撩拨末罗游等国的补缀,断了他们的海上经济来源,如此一来,他们肯定会出兵进攻,但是中间隔了一条海峡,所以对方肯定是出去水军,到时自己刚好可以用海军将他们消灭在海上,现在果然不出他所料。
  也正是之前早有定计,所以李愔在接到末罗游他们蠢蠢欲动的情报时,非但没有感到意外,而且还十分高兴,甚至还命令狮城的陆青,加强马六甲海峡的清剿,彻底将几国支持的海盗剿灭,以此来进一步的激怒末罗游等国。
  接到命令的陆青自然不敢怠慢,二十支主力战舰被他编成十支清剿船队,对整个马六甲海峡进行新一轮的清剿,结果不但许多海盗被消灭,甚至连末罗游等国偶尔外出的水军,被他们遇到时,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狮城的这一系列举动,使得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性直线上升,来往的海商们都知道这是狮城的功劳,所以更多的海船愿意到狮城港口停泊,这下几乎让末罗游等国的港口彻底失去了税收的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以末罗游为首,日渐强大起来的室利佛逝等国为辅,在末罗游城外的港口集结了两千艘战船,兵员达到了十万余人,于贞观十九年的五月向狮城发起进攻,而狮城总督陆青尽起二十艘主力战舰,以及数百艘辅助船只迎敌。
  本来两千对二十,这场战争应该没有任何悬念,但是海战却不是以数量取胜,末罗游他们的战船大都是十几步,最多三十几步长的小船,与陆青他们的每艘都在百步以上的主力战舰相比,简直就像是玩具一般,哪怕是不动用船上的火炮,光是用撞也能把对方撞成碎片。
  更何况陆青他们还有数百艘辅助战船,其中大部分的辅助战船比对方的主力战船要大的多,甚至有些辅助战船上还装有火炮,攻击力仅在主力战舰之下,因此陆青他们对这场战争是信心十足。
  末罗游等国也知道,他们在战船性能上的劣势是无法弥补的,哪怕他们的战船数量占着绝对优势,但却也没有信心能在海战中战胜对方。不过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并没有打算在海上与对方硬拼,而是想到一个分手之计,以一半的战船拖住陆青的海军,剩下的战船则直扑狮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狮城攻打下来,到时没有狮城这个据点,陆青的海军再强大也没有用。
第五百四十一章
狮城海战
  “点火!”
  “轰~轰~轰~”
  “放!”
  “嗖~嗖~嗖~”
  一枚枚弹丸与床弩射出,目标直指对面将海面都铺满了的上千艘小战船,每当被击中,战船上都是木屑纷飞,船上的士卒被这些木屑击中,纷纷是惨叫连连,甚至有些倒霉的,被炮弹或长矛般的弩箭直接射中,整个人全都被砸的四分五裂,连个全尸都找不到。
  这些小战船自然就是末罗游等国集结起来的水军,不过他们在火炮与床弩的打击下,已经沉没了不少战船,海面上的碎片与浮尸处处,海水中都隐隐透着一股血红色。
  平海号主力战舰之上,陆青手执望远镜,一边观察对面敌人的船队变化,一边十分果决的吩咐道:“命令北韩、中韩、南韩三艘战舰,从左侧突入敌人船队,冲击对方的阵形,务必要让对方的船队大乱!”
  “喏!”旁边的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刻将命令传达给顶上的旗手,然后通过旗号将命令传达给三艘主力战舰,而接到命令的北韩三舰,也立刻鼓起风帆加速前行,眨眼之间就冲进了敌阵,然后船上的火炮与弓弩齐射,将身边清理出一大片空旷的海面来,同时对方的船队阵形也被打乱。
  不过敌人的小战船实在太多了,足足有一千多艘,而且来之前已经得到死命令,任何人敢于后退者,船员家属将会被全部处死,所以哪怕已经有十几艘战船被打成碎片,但却没有一艘船敢退后半步。因此北韩三舰的身边很快就又围满了船只,而且他们在失去了速度后,只凭火炮和床弩等武器支撑,实在是危险到极点。
  不过就在这时,陆青又派出三艘主力战船接应,结果有这批生力军的加入,立刻将重新聚集起来的敌方船队杀的大乱,然后伙同北韩等三支战舰再次前冲,很快就将对方的船队切割成两半,队形更是大乱。
  借着这个机会,陆青立刻命令全军前进,趁乱冲入敌阵,结果使得末罗游等国的战船是乱上加乱,各个战船都是各自为战,再也无法对陆青他们的主力战舰形成威胁,最后在陆青他们的坚船利炮之下,末罗游等国的船队已经处于败亡的边缘。
  “陆将军果然是海军名将,海战指挥之法实在让人大开眼界!”就在这时,平海号陆青的身边,忽然有一个面如冠玉的青年将领站出来说道。
  “李校尉出身名门,再加上又是长安军校毕业,相信只要熟悉了海军作战之法,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陆青却对这个身穿校尉军装的年轻人笑道。
  这位年轻的校尉正是李愔当初在长安的狐朋狗友之一的李敬业,他和程怀亮等人之前都在军校中学习,本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毕业了,但是因为大唐与薛延陀的战争爆发,他们这帮即将毕业的军校学员全都被派上战场,经历实战的洗礼,结果李敬业直到一年前才脱开身,然后只身一人来到台湾,结果自然受到李愔的隆重欢迎。
  另外除了李敬业外,程怀亮、李嗣业和秦怀玉等人,也都早就说定了,要来台湾帮助李愔,可是他们现在都还在漠北的军队中呆着,根本脱不开身,只有李敬业走了他爷爷李绩的路子,所以这才第一个来到台湾。
  李敬业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他在了解了李愔手中的军队结构后,十分果断的放弃了他学习的骑兵专业,而是在台湾的海军军校中呆了大半年,给自己打了一个海战基础后,就说服李愔,让他把自己派到海军中服役,一直跟在陆青身边学习海战之术。
  正在陆青和李敬业谈话之时,一个奇快无比的车船靠近平海号,然后一位传令兵飞速上船来报道:“启禀将军,敌军的另外一支船队已经离开了末罗游港,正在绕过战场向我们背后的狮城出发!”
  “哼,早就在等着他们了,命令港口中的舰队做好准备!”陆青冷笑一声道。
  狮城舰队一共二十艘主力战舰,现在全都在这里与对方交战,虽然现在已经将对方的船队阵形冲乱,只要不出意外的话,对方应该再无翻盘的可能,不过对方毕竟是一千多艘战船,哪怕是排着队让他们击沉,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而这也正是末罗游等国的诡计,他们以为陆青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船只,所以只派了一千多艘战船迎敌,然后等到两军胶着,陆青他们无法脱身之后,剩下的战船载着大量的陆军士卒,绕过战场偷袭狮城。然而很可惜的是,武媚娘的情报系统无孔不如,陆青也是足智多谋之人,怎么可能会看不透对方的打算。
  早在半月之前,林邑驻扎的十五艘主力战舰已经伪装成商船,分批进入到狮城港口之中,现在他们已经在港口外等着对方的偷袭船队。虽然只有十五艘主力战舰,但是偷袭船队却主要以运输军队为主,船上装满了人,如此一来,势必会大大削弱战船的战斗力,因此他们在面对全副武装的战舰时,根本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屠杀。
  李敬业也知道狮城那边已经埋伏好了舰队,就等着对方上钩,而且带领舰队作战的还是他在台湾学习时的海军学校校长周龙。
  说起周龙,他在李愔手中算是一个万金油般的人才,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只要是需要人的地方,他就能顶上。这个人虽然长相凶恶,但却是一个全才,冲锋陷阵他比不过虎力,统率大军他比不过苏定方和薛仁贵,海上争锋他也不是陆青的对手。但是周龙却有周龙的优点,比如说到练兵,他可以说是李愔手中第一练兵大家,另外他对陆战、海战都很有研究。
  也正是周龙的这个特点,他在军队中主要负责练兵一事,前两年李愔效仿长安军校,在台湾也开办了一所军校,分为海军和陆军两个分校,而周龙则兼任两个分校的校长,这个职位对他来说,最合适不过,只是这次为了彻底掌控马六甲,李愔让周龙再次上阵。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现在海军正处于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老一代的只有陆青和周龙等人可用,年轻的一代的虽然有朱冲等人,但却人数极少,所以海军中能用的人才极其有限,不过等到海军学校中的学员毕业后,相信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李敬业站在陆青的身后,仔细观察海战之中的各种战术,遇到不解之处,还会向陆青询问,而陆青也会悉心解答,虽然现在李敬业还只是他手下的一个校尉,但是陆青却知道,以对方和齐王殿下的交情,以及这个年轻人的才干,日后肯定会受到重用。
  陆青以坚船利炮对付末罗游等国的这些小战船,简直就像是壮汉在欺负一帮婴儿一般,更何况这些小战船还是以接舷战为主,而陆青手中的战舰却是以火炮和床弩对敌,根本不会对方靠近的机会,因此这场海战几乎没有任何的悬念。
  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千,末罗游等国的一千战船损失过半,剩下的水军在这种打击下,终于选择了撤退,本来陆青若是追击的话,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不过他却没有这么做,反而命令舰队返航。
  这并不是陆青仁慈,而是之前他已经接到周龙的战报,偷袭狮城的船队已经与他们交上了手,虽然他们的战舰占了绝对的上风,但想要将对方全歼,却根本不太可能,所以陆青才选择与周龙前后夹击,将偷袭的船队消灭了再说。
  陆青之所以想要将偷袭船队全歼,这主要还是遵从之前制定的战略,因为这一战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末罗游等国的有生力量,为日后占领末罗游等国打下基础,而相比已经被他们打残的船队,后方的偷袭船队载着大量的士卒,只要将他们全歼在狮城,才会让末罗游等国元气大伤,再无抵抗的力量。
  当陆青带着船队回到狮城港外时,刚好遇到正准备撤退的偷袭船队,结果他与周龙前后夹击,将这些偷袭船队消灭大半,剩下的也都选择了投降,只有个别船只才侥幸逃过陆青舰队的堵截,只是当他们把偷袭船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带回去后,以末罗游为首的联盟全都感到一种彻骨的惊惧,整个联盟不攻自破,再无一个势力敢向狮城挑衅。
  狮城外港之一战,彻底奠定了李愔在马六甲的霸主地位,而李愔也在狮城设立海关,向来往的船只征收税收,船只交过税收之后,就可以悬挂一面齐王府颁发的商旗,凭着这面商旗,他们的船只就能来往于马六甲到大唐沿岸之间,绝对不会有人敢为难他们。
  不过就在李愔刚刚接到狮城海战的战果,正准备集结兵力,将末罗游等国完全占据之时,大唐那边却又有一个消息传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愔沉思半晌,最后却忽然一笑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唐备战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堂!”李治将讲台上的书本与粉笔收拾干净,然后笑呵呵的对下面的学生说道。而学生这时立刻起身,向李治躬身一礼道:“先生慢走!”
  李治对着学生们点了点头,然后夹着书本离开了教室,而直到这时,教室里肃立的学生才开始放松下来,有些调皮的学生打打闹闹的笑个不停,有些则结伴去厕所解决个人问题。
  现在李治已经将横波造船厂的搬运工作给辞了,因为他在工厂学堂里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师,而每当旬日,都会有外界的老师到工厂学堂里教学,一来二去的,李治就认识了不少学校的老师,而他的学问又很扎实,所以不少老师在知道李治的情况后,都纷纷推荐他去应聘老师。
  对于这个建议,李治考虑了一下后,立刻决定听从别人的建议,将工厂里的活给辞了,然后应聘做了一位老师,这倒不是他嫌工厂里的活太苦,而是因为他在工厂里已经呆了一月有余,身边的环境已经引不起李治的兴趣,所以他才想换个环境。
  对于李治的这种做法,当时正忙于应付马六甲局势的李愔,也并没有反对,甚至他还感觉很高兴,因为按照他的计划,本来就没打算让李治一直做工人,而是会安排人给他换另外一些工作,现在李治能靠自己的能力,主动找到工作,这不但让李愔节省了气力,而且也证明李治自己的主动性也变得越来越强。
  李治应聘上正式老师后,被教育院颁发了一份正式教师证书,然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李治就被分配到基隆城南三十里外的一座小镇上担任教师,这座小镇周围全都是甘蔗园,而且这些甘蔗园也是台湾第一批开发完成的甘蔗园,所以这座小镇也被命名为甘蔗镇,镇上有一所小学,同样也被命名为甘蔗小学,李治就是在这所小学里担任语文老师。
  本来以李愔在后世的经历,是想将小学也定为六年,中学是初中加高中,算起来也是六年,然后再加上四年的大学,一共是十六年的学习时间,不过他的这种想法遭到了教育院上下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拿不出那么多的东西给学生们学习,所以小学只定了四个年级,中学则只有三年,大学同样也是三年,加在一起刚好十年,倒是应了十年寒窗这句话。
  李治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语文,本来小学中的老师都是随着班级走的,比如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教他的老师是不变的,不过甘蔗小学以前的那个三年级老师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另外一所新建的小学担任校长了,所以才由李治这个新老师顶上。
  “李老师好!李老师好……”
  李治顺着走廊向自己的办公室走时,不时有认识他的学生向他打招呼,而李治也一一点头微笑。他来到这所学校也有将近一个月了,学校中十几个老师中,除了他以外,全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大步,所以他这个才十七八岁的年轻老师自然很惹人注目,再加上他的性子随和,和学生们也能玩到一起,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呆板,因此在学校中颇受欢迎。
  整个甘蔗小学一共分为四个班级,其中一、二年级都是一个班,三年级则是分成两个班,四年级暂时空缺,因为这所小学一共才成立了三年,而三年级之所以要分成两个班,主要是因为第一年招收学生,好多年纪大一些的学生也都来报名,比如李治教的那个班,就有几个都已经十五六岁了,几乎和李治差不多大,而这也是李治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学生们的眼中,这位老师和身边同学的年龄差不多,对他自然没有什么畏惧。
  李治顺着楼梯下到一楼,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们的办公室都不大,一般是两人共用一间,比如李治这间办公室除了他之外,就是同样教授三年级语文的余老师,这位余老师年纪在五十岁左右,以前就是私塾里的先生,长的有些黑瘦,性子也很死板,对学生更是十分严厉,动不动就打学生戒尺,学生在背后都叫他余阎王。
  李治拿着教材推开门时,刚好看到板着一张脸的余老师要出去,下一节有他的课,因此李治笑着顺口说道:“余老师,您要上课了。”
  余老师听后瞥了李愔一眼,鼻子里发出“嗯”的一声,算是和李治打了招呼,然后抱着教材出了办公室。对于余老师这种冷淡的态度,李治也不禁苦笑一声。
  说起来他和余老师同处于一个办公室,关系应该不错才是,但是他太过年轻,性子自然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跳脱,平时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有时还会带着学生外出游玩。但是余老师却是个极其古板的人,对他这种教育方法根本看不上,认为李治这是在误人子弟,结果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对李治的态度也慢慢变得不怎么友好。
  不过李治对此倒不怎么在意,平时该有礼数还是要做,而且他也从余老师身为体会到一件事,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自己,只不过以前他身为太子,别人对他只有敬畏,哪怕是真的不喜欢自己的人,他们也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