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364


第五百二十五章
采儿的急智
  “九哥,你要不要尝尝船上大师傅烤的八爪鱼,真的很好吃啊!”兕子两手抓着竹签,竹签上串着几只烤好的八爪鱼,小嘴中虽然已经塞满了,但却还在不停的啃着竹签上的八爪鱼,小嘴周围全都是油亮亮的。
  “呕~,拿走!拿走!呕~”李治一看到竹签上面那些弯弯曲曲的八爪鱼,就想起鬼哭岛上解剖出来的那些肠子、内脏,接着又想起那些被开膛破肚,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这让他一下子推开兕子的手,然后跑到船舷处爬在那里干呕。
  看到九哥的样子,兕子是满脸的不解,自从昨天九哥和那位陆先生出去了一趟后,回来就再也吃不下饭了,现在都已经中午了,九哥却已经是四顿饭没有吃了。
  而这时采儿来到甲板上,身后的侍女端着托盘,盘上着一个不大的碗,碗上还盖着盖子,看不到里面盛的是什么?当采儿看到李治干呕时,立刻跑上前拍着他的后背,等到李治不再呕了,然后又让人拿来水漱口。
  李治强打着精神漱了一下口,然后一屁股坐在甲板上的椅子上,从昨天中午到现在,他是一粒米都没有进肚,整个人都快饿的虚脱了。昨天的参观让他心中已经有了阴影,所以吃什么吐什么,哪怕是喝白粥也不行,而且现在肚子里也不感觉饿了,全身松垮垮的没有一点力气,只是坐在那里喘气。
  看着李治虚弱的样子,采儿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心痛,招手让旁边的侍女过来,然后将托盘上的碗取下来,然后轻声对李治道:“九郎,人不吃东西怎么行,这是我在登州买的藕粉,加了点白糖煮了一下,最适合身体虚弱的人吃,你尝一尝吧!”
  “采……采儿,我真的没胃口!”李治有气无力的道,他这是心病,刚才船上的御医也看过了,只是开了一些开胃的药,可惜暂时还没什么效果。
  “九郎,你还是吃一点吧,藕粉没什么异味,喝起来就像是白水一样,想必你应该不会再吐了!”采儿再次劝说道。她知道昨天李治和陆洪出去,肯定是见了一些什么东西,不过李治不愿意说,她也就没有多问。
  “九哥,藕粉你吃不吃,要是不吃的话别浪费,让给我吃好了!”兕子这时笑嘻嘻地道,她手中的烤八爪鱼还没有吃完,这时却感觉有些渴了,因此才会如此说。
  李治气的瞪了没心没肺的兕子一眼,抬起重若万斤的手接过藕粉道:“我当然吃,不过兕子你要转过身去,不要让我看到你吃八爪鱼!”
  这倒不是李治故意找茬,而是他真的受不了,八爪鱼的样子本来就不好看,软粘粘像动物的内脏似的,再加上又是肉类,更让李治感觉不舒服,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要求。
  “转过去就转过去!”兕子向李治做了个鬼脸,然后一口又吞下了一只小八爪鱼,结果让李治又感觉一阵恶心。
  好不容易等李治平复了肚子中的恶心劲,然后这才把藕粉放在嘴边,先是轻轻的品了一小口,结果发现果然如采儿所说,这东西清清淡淡的,没什么异味,而且采儿放的白糖也不多,尝起来和白水差不多。
  李治虽然吃不下饭,但是水却还是能喝下的,所以这碗白水似的藕粉倒让他没有再吐,而是几口就全都吃了下去。结果一碗热乎乎的藕粉下肚,让李治感觉全身一下子恢复了些元气,手脚也不像刚才那么软绵无力了。
  看到李治真的把自己做的藕粉吃完了,采儿也是十分高兴,激动的站起来边往回走边道:“九郎稍待,我回去再给你做一碗!”
  李治本来饿的狠了,已经不感觉饿了,但是这一碗藕粉下肚,却把肚子中的饥火勾了起来,因此听到采儿的话,也没有阻止。倒是转过身正在吃八爪鱼的兕子听到后,立刻市场喊道:“采儿姐姐,给我也做一份!”
  “知道了!”采儿的话音未落,人已经冲进了船舱,不一会就端出几碗藕粉,结果大半全都被李治吃了。等有了精神后,李治这才想起来,陆洪那边的情况估计和自己差不多,于是就向采儿要了些藕粉,让人给陆洪送去。
  鬼哭岛之行,给李治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比如一直等他们的船到了金城,李治还是只吃素食,对于荤腥是半点不沾,而且这个习惯还有保持下去的趋势。
  金城是李治在三韩的最后一站,相比泗沘城,金城虽然是原来新罗的都城,但是却发展缓慢,与当初李愔到达这里时的景象差不多,只是城中的道路大都换成了水泥路,另外也建了几座水泥建筑,其他的大都变化不大。
  李治我金城不远的一片小港口下了船,然后由乘车到了金城,而就在他们的马车马上就要到达金城时,与李治同乘一车的兕子却开口道:“九哥,你说五哥会不会欢迎我们?”
  “他?”李治听后一撇嘴,“他的脾气我还不清楚,这次咱们到金城,估计连他的面都见不到,哪怕咱们主动去拜见,估计他也会躲着咱们!”
  当初李佑可是对皇位十分垂涎,甚至不惜造反,可惜最后他和李承乾、李泰都是竹篮打水,太子之位反而落到了他的头上,双方若是见面的话,肯定会让李佑十分尴尬,再加上李治熟知李佑的性子,所以他才敢断定,李佑肯定不会见自己。
  “咦~,这是为什么?”兕子虽然聪慧,但毕竟年纪还小,而且对人情世故也不太了解。
  李治刚想说话,不过采儿却给他使了个眼色,然后拉过兕子的手笑道:“这个原因很简单,当初蜀王殿下一时糊涂,做了对不起皇家的事,这几年早已经知错,只是他心中羞愧,所以不愿意见皇族中人,别看他现在表哥这里担任着总督一职,但平时却经常躲着表哥,更别说咱们了!”
  李治听到采儿的话一愣,紧接着就明白过来,知道采儿不想让兕子知道他们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免让兕子那颗天真善良的心灵蒙上一层灰尘,所以才说了上面的那些谎话。
  “哈哈,没错,五哥这个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若是他能向父皇写份认罪书,然后再让六哥求求情,说不定父皇早就赦免他的罪了。”李治想到这里故意大笑道,同时看向采儿的目光中满是感激,兕子是他最疼爱的小妹,他自然也希望兕子每天都生活的快乐,所以这些宫庭之中的丑恶还是让兕子少接触一些为好。
  兕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过了好一会才道:“既然五哥都知错了,那兕子这次回去就告诉父皇,让父皇不要再生气了,早日将五哥召回长安才是。”
  “兕子你可不要多事,还是让五哥多在这里呆上几年才是!”李治一急忙连连摆手道。虽然现在他这个太子之位已经做稳了,但是李佑这家伙却是个二百五,万一兕子真的说动了父皇,把他召回长安的话,还指不定搞出什么事呢?
  “为什么?”兕子一脸的不解。
  这次还是采儿开口笑道:“我们的兕子怎么糊涂了,现在蜀王在表哥手下担任着总督一职,总管着北韩与中韩,身上的现任重大,若是兕子说动了陛下,将蜀王召回去的话,那表哥这里就无人可用了,兕子你总不想让表哥为这件事发愁吧?”
  兕子听到采儿的话,立刻调皮的吐了吐舌头,然后笑嘻嘻地道:“兕子倒是忘了,既然是六哥需要五哥,那就让五哥再多呆几年便是,反正六哥对谁都很好,肯定不会让五哥他们吃苦的!”
  看到自己的娃娃如此好骗,李治也不禁有些好笑,另外也十分佩服采儿的急智,只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些政治方面的事自己并没有向采儿说过,但没想到她却对这其中的关节如此清楚,看来有些人的政治敏锐性的确是天生的。
  果然如李治所料,就在他们的车队来到金城时,早就应该接到消息的李佑果然没有前来迎接。只是让李治和兕子都有些意外的是,李佑的妻子韦氏,带着嫡长子李道却来到城门外迎接他们,这让兕子十分的高兴,特别是见到比自己小两岁的李道时,更是兴奋的不得了,一边逼着对方叫自己姑姑,一边把带来的零食送给对方。
  而李治对此也有些意外,虽然现在来的是韦氏与李道,但这却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母子肯定是得到了李佑的许可,否则绝对不可能出来迎接他们。这个发现让李治有些奇怪,因为这根本就不符合李佑的性子,难不成在海外呆了几年,李佑真的改了性子不成?
  不过无论李治再怎么奇怪,礼节还是不能废,特别这里不是大唐,所以他这个太子的身份也不怎么重要了,因此他先是向韦氏行礼,然后又送给侄子李道几样礼物,这才一起进了金城,只是不知道这里又什么收获等着自己?
第五百二十六章
汉化的成果
  金城是仿长安而建,所以在景观上并没有什么可看的。李治他们进到金城后,就住在原来的新罗王宫中,不过现在这座王宫已经被改成了总督府,李佑一家也住在这里,只是李佑却对李治他们避而不见,只是让妻子韦氏出城迎接了一下,然后又在府中设宴款待。
  对于李佑的避而不见,本来就在李治的意料之中,而且他也本来就不想见李佑,毕竟当初在长安时,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就不太好,其实不光是李治,李愔、李贞等人全都与李佑的关系很差,现在两人的身份又都很特殊,所以不见也好,免得大家都尴尬。
  说起来李佑身为北韩与中韩的总督,从职责上来说,可以说军政大权一把抓,不过当初李愔之所以让李佑来做这个总督,无非就是借着他的名头,来安定这些三韩人的民心,所以他这个总督也是名不副实,并没有太大的权力,两个州的政务大权都是由各自的刺史负责,至于军事方面,李佑更是插不上手。
  李治三人在总督府中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就由陆洪陪着,一起参观了一下金城周围的纺织厂与食品加工厂。出于对三韩人的防备,北韩与中韩两州根本没有任何的重工业,主要的经济支柱为农业,另外还有纺织业与食品加工厂。
  其中纺织业主要是毛纺织业,羊毛主要出自三韩西边的安东都护府,那里遍地都是大牧场,每年出产着大批的牛羊,其中产出的羊毛大部分都被送到北韩与中韩二州,由这里的纺织厂纺出精美的呢子或毛毯等,然后向大唐及海外销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纺织厂里做工的虽然都是三韩人,但是背后的老板却大都是汉人。
  而除了毛纺织业外,食品加工业则是北韩与中韩的第二大轻工业,制作罐头的原料同样来自于安东都护府,那里的羊肉、猪肉等大都会运到这两个州中,然后做成各种肉罐头,另外还有一些两州出产的农作物,有些也会做成罐头销售,不过销量最大的还是肉类罐头。
  李治在大唐国内游历时,就曾经到过太原,在那里也见到过毛纺织厂,知道这种厂子最麻烦的不是纺织,而是对羊毛的清洗,这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清洗药水,味道十分的呛人,而且在清洗过程中,还要控制水温,并且不停的搅动,可以说十分的麻烦。
  “呸~呸~,好臭!”还没走进要参观的工厂,兕子就已经捂着鼻子受不了了,旁边的采儿也同样皱起眉头。这里是金城的东南角,有一处官办的毛纺织厂,厂子里用的三韩人最低也是三等异族,汉语说的十分流利,不会影响交流,所以才被陆洪选为参观的目标。
  “早就告诉你们不要来了,可你们偏偏不听,现在吃苦头了吧!”而李治听后则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当初在太原时,他们才刚出来没多久,兕子见什么都感觉新鲜,来到太原这座大城里,自然急着游玩,所以并没有和李治一起去,自然受不了羊毛清洗时的那股味道。
  “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臭味吗,九哥你能受的了,兕子也能受的了!”兕子捂住口鼻,一脸倔强的道。
  “呵呵,你们兄妹就不要吵了,想必陆先生早有准备,不会让咱们就这么进到里面的!”正在这时,采儿却忽然微笑开口道。
  结果李治和兕子也发现,陆洪正面带微笑的让人送上一盘东西,然后对他们三人道:“殿下,这是微臣让人准备的口罩,可以暂时遮挡异味!”
  陆洪说着,伸手从盘子中拿起一个口罩,然后戴在了脸上,而李治和兕子、采儿也都依样学样,拿起来戴在脸上,只是他们很快发现,这种口罩上面散发出一种强烈的醋味,刚好让他们闻不到外面那种难闻的味道。
  几个戴着口罩的人进到工厂的纺织车间里,入目满是忙碌不停的纺织女工,这些女工全都是当地的三韩女子,当初三韩人因为战争损失了大量青壮男子,不少家庭都吃不上饭,幸好李愔让人开办了这些工厂,让这些女人以工换粮,总算是没有发生太大的饥荒。
  李治进到纺织车间中转了转,发现这座号称中韩最大的纺织厂还是用的水力,不像大唐或登州那里的纺织厂,已经大量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不过这里相比大唐和登州那里,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人力便宜,而且人手也足够,所以这里的生产效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产量却并不低。
  另外在参观的过程中,李治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整个工厂里用的全都是汉语,而且无论工种如何,工人的汉语都说得不错,特别是一些管理人员,他们的汉语更比普通的工人要流利的多。
  对于这种现象,李治还特意向陆洪请教了一下,结果陆洪笑呵呵的告诉他,这就是推行汉化的结果,金城这里做为原新罗的都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很大,城中原来的贵族阶层以讲汉语为美,甚至连一些普通百姓也有通汉语者。
  也正是有这么一个好基础,所以当初齐王府制定推行汉化的策略后,三韩这里是汉化最顺利的地区,而金城则是三韩汉化程度最深的地方。比如以这个工厂为例,厂子中的所有工人最低都是三等异族,对于汉语的掌握已经达到能听能说的地步,而一般的管理人员则都是二级异族,他们都已经会写两百以上的汉字,并且懂得一些简单的算学,甚至在更高一级的管理人员中,还有一级异族的存在。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对异族的划分,每一级都是与各人的工资相挂钩的,比如以三级异族为例,他们做纺织工时,拿到的工资是大唐汉人纺织工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而四级异族则只能拿到四分之一,不过若是二级异族的话,则是能拿到一半,至于一级异族,他们一般是不会做纺织工,最少也会成为工厂的管理人员,拿到更高的工资。
  除了工资和福利上的待遇不同外,各级异族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待遇,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三韩人都在拼命的学习汉语,平时也穿汉服、改汉姓,将自己当成一个汉人,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等级。
  另外还有消息称,齐王府正在拟定一项规定,那就是若两个一级异族成婚,并且生有孩子的话,那么就能在他们的孩子中,挑选一个成为汉族。这项规定对于所有异族们来说,都是无比的诱惑,因为无论等级再高的异族,也无法与真正的汉族相比,所以他们做梦都想成为汉族。
  听到陆洪的解说后,李治也惊讶于三韩这里的汉化程度,同时也对同化异族方面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脑子中也隐隐约约像是抓到了什么,只是脑子中的思绪太多,必须要找个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下才行。
  另外李治还发现,纺织厂清洗羊毛的污水排放到旁边的河道中后,将一条本来十分清澈的河流染成了棕黑色,下游的农田都不敢用这种水浇灌农田,更加不能饮用。看到这种情况,李治不禁心有所感,难怪当初在太原见到毛纺织厂都建在人烟稀少的荒地上,而且还征收重税,估计就是因为这个污染的原因。
  不过金城这边的毛纺织厂却是随处乱建,而且污染的河水也有不少,看样子六哥他对三韩这边还是没放在心上,否则也不会将污染巨大的毛纺织厂全都设在这里。
  在参观了纺织厂后,李治又参观了旁边紧挨着的食品加工厂,这里同样是一片官办的工厂,而且规模也是极大,厂子中的情形与纺织厂差不多,同样全都是用汉语交流,工人的素质也都一样,只是干的活不同罢了。另外相比毛纺织厂,现在的食品加工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污染,顶多产生一些油污排入到河水中。
  对于这两个工厂的参观,让李治深深的体会到推行汉化的成果。这对他也有着极大的启发,现在的大唐吞并了北方草原,另外还对占据了西域的广大地区,但这两个地方都还不太平,南方的吐谷浑更是早就被占领,却还无法完全溶入大唐。
  本来对于上面的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加强武力方面的控制,但是今天在金城见到的这些,已经给李治打开了一道窗子,心中对于解决上面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
  而陆洪看着马车上苦思的李治,脸上却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别人都以为李治能成为大唐的太子,只是因为他的运气好,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陆洪却已经敏锐的发现,李治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而为了让李治的体会更加深刻一些,接下来陆洪带着李治又来到金城中一处十分重要的地方。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吐了与收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李治刚一走进这片宽阔的建筑中,就听到一片育读三字经的声音,虽然口音略有怪异,但用的却是纯正的汉语。这里是一处金城开设的学校,在这里学习也都是金城本地的孩子,而且受到的也全都是汉语教育。
  这所名为金城汉语学校占地五十亩,建有十五座四层小楼,全都是用的水泥混凝土建筑而成,十分的坚固,而且每座小楼从一楼开始,教授最初的孩童学习汉语汉字,每年上升一个楼层,学习四年后毕业。一般来说,只要努力学习,到了毕业之时,就能成具备一级异族的汉语能力。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汉语能力,想要成为一级异族,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必须改汉姓,每年的纳税额度等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格,而且每提升一级,还要缴纳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财,因此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日后能否提升更高的等级,就全看他们家中的财力以及自己的努力了。
  李治三人随陆洪在学校转了一圈,兕子和采儿倒是对这里的教育十分感兴趣,让人找了几本学生的课本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上面除了普通的识字外,其他还有大量赞美他们那位六哥李愔的词句,特别是对几年前,李愔以工换粮消除三韩饥荒的事,更是大写特写,好像若是没有李愔的话,所有三韩人都会死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不会来临,甚至连夸张的说,三韩人的所有一切都是李愔赐给他们的等等。
  这些夸张的词句在采儿和兕子看来,都只不过是李愔的自吹自擂,而且她们也只是感觉十分好玩,因此是边看边‘咯咯’直笑。不过旁边的李治在看完书上的内容后,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说来也巧,就在李治他们把学校转了一圈,刚巧到了午饭时间,这座学校的收费不算很贵,普通人家就能上的起,而且中午还提供一顿午饭,这倒是让李治提起了兴致,因为之前在泗沘时,他也参观过当地的学校,只是那里上学的都是汉人的孩子,学费十分便宜,每天中午也提供一顿午饭,因此他想将汉人与异族孩子的饮食做个比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