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364

  只见王安抚着胡须说道:“殿下,我们虽然可以扶持石上氏和苏我氏,但对倭国也不是撒手不管,一定要派驻官员进来,将倭国的财政全部掌握在手中。第二是禁止倭国制造武器,所需要的武器全都要向齐王府购买,若是没钱的话,可以用人来抵债,毕竟咱们的各个方面都缺少奴隶。第三是在倭国全面推行汉化,而且必须强制执行,若是有人敢闹事,立刻派石上氏和苏我氏带人镇压,这件事北韩和中韩那里也要开始推行。”
  说到这里之时,王安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道:“最后一点则是要在倭国的百姓中挑起对两大氏族的不满,尽量让他们两族在国内的百姓中声名狼藉,使得他们除了依靠我们外,再无其他的选择,如此才能让殿下对他们有着强大的控制力,也能让他们更加忠心的办事!”
  听到王安提出的这四点,李愔是连连点头,特别是最后一点,更是让他十分满意,而旁边的武媚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不过听到王安提到这几点后,看向对方的目光中也带上一丝敬佩之色,同时心中暗道:平时看这位王傅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没想到却也是一肚子坏水,如此道貌岸然之辈,果然不愧是殿下的老师!
第三百八十一章
媚娘病了
  石见城主府中,李愔站在暖阁中面西而望,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思念之色。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本来李愔应该赶到泗沘城中,与文心、丑丑她们一起共渡春节,可是倭国这边的战事刚定,处处都还是一堆烂摊子,李愔根本就走不开,所以只得给文心她们写了封信,解释了一下自己不能回去,而文心她们也都十分理解,在特别在回信的时候,上面还有丑丑的小手印,这让李愔欣慰之余,心中对家人的思念更盛。
  今天的天气不太好,从早上开始就阴沉沉的,到中午时,终于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现在已近黄昏,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不过这雪却还是没有一点停息的迹象。
  暖阁中的炉火正旺,李愔坐在铺着厚厚皮毛的躺椅上,身边着的小桌子上放着几样小菜、一壶老酒,每当李愔将杯中酒喝尽时,旁边伺候的文儿立刻提起酒壶,为李愔满上。文儿也是从泗沘刚刚赶到石见城,因为李愔这次出来是打仗的,所以文儿和画儿这些侍女都没有带。
  不过文心在接到李愔的信后,知道倭国的战事已定,又担心天气寒冷,李愔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所以就让最贴心的文儿也随回信一起来了,只可惜文心并不知道,李愔身边还有一个娇媚可人的武媚娘,这大冬天的绝对冻不死他。
  李愔品了一口杯中的老酒,感觉一条火线从喉咙直入胃肠,身上也多了几分热气,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感觉格外的舒服。只可惜王安去了倭国的和州,这使得他连个一起喝酒的人都找不到,只能在这里自斟自饮。
  倭国天皇一脉被灭,苏我氏投降,整个倭国彻底的平定下来,而王安则赶去维持倭国的运转,同时全盘接收倭国。不过因为之前的战争,做为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飞鸟地区受到极大的破坏,杀人放火等事层出不穷,李愔身份尊贵,自然不能去那里冒险,所以王安主动请缨,赶到那里约束军队,并将战乱后的倭国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秩序来。
  苏我氏的投降让整个倭国都受到极大的震动,毕竟做为全国第一豪族,无论是实力还是声望,都是需要其他人仰望的存在,现在却向大唐的齐王殿下乞命,这让倭国的其他豪族在震惊之余,也纷纷做出明智的选择,开始派人与飞鸟地区的唐军联络,表达自己愿意臣服的决心。
  对于这个结果,李愔自然十分高兴,而石上氏虽然对苏我氏报着极大的仇恨,但是看到这是李愔的意思后,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是苏我氏投降后,军队也由前线的苏定方调遣,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苏我氏和石上氏的军队挨在一起,这使得两支军队之间龌龊不断,时不时的就爆发一声小冲突,导致两个氏族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
  说起来苏我氏本来有两万精锐,可是之前为了抵搞天皇一系的围剿,两万人足足伤亡了一半,现在只剩下一万人左右,而石上氏只有两万左右的杂牌军,战斗力极弱,不过占着人多的优势,倒是和苏我氏的实力相当,谁也压不过谁。至于李愔的那些草原人、昆仑奴等军队,则全都作壁上观,甚至连那一万五千人的新罗军队也不再听石上氏的调遣。
  想到倭国现在这种纷乱的局面,李愔却是有些头痛,倭国与新罗和百济都不一样,国内豪族林立,每个豪族都相当于一个小王国,虽然现在表面上向李愔表示了臣服,但谁也不敢保证,日后他们会不会生出什么乱子,毕竟这些豪族手中都掌握着多少不均的军队,这种情况让早就习惯了大一统王朝的李愔十分不适应,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王安能解决这种局面了。
  大过年的,这些烦心事还是放到一边去,最好能找点轻松的事来做。想到这里,李愔甩了甩头,而旁边的文儿十分贴心,看到李愔的样子立刻开口道:“殿下,今天都二十九了,虽然咱们与王妃不在一起,但是年却还是要过的,要不您写几幅春联,然后咱们一起把书房和卧室的门都贴上?”
  本来唐代是没有春联这一说的,春节时家家都是挂桃符,不过李愔穿越过来之后,就将后世过年的那一套带了过来,这两年齐王府里过年,都要贴春联吃饺子,红红火火的十分热闹,今天文儿看李愔在为一些事情烦心,所以就提出来贴春联,想让他放松一下。
  不过李愔听后却是指着文儿大笑道:“你这臭丫头,明不知道我的字难看,却还要我来写对联,若是贴在门上的话,那不是让人笑话吗?”
  文儿自然知道李愔的字难看,也知道每年的春联都是王妃文心亲笔写,不过她主要就是想逗李愔开心,所以只见她掩口笑道:“殿下,王妃的字自然写的极好,但是女子写字,都带着三分阴柔之气,而过节除旧迎新,挡住一年开头的秽气,男子属阳,殿下更是人中龙凤,身上的阳气更足,所以只有您写的字,才最适合在春节里贴。”
  听到小丫头说得头头是道,虽然明知道是哄自己开心,但李愔却也十分高兴,大手一挥道:“好,就冲文儿这一番话,本王今天就破例写上几幅字!”
  一见李愔答应,文儿立刻欢喜的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准备笔墨,不一会的功夫,就将写春联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而李愔将大红纸平铺在案上,然后拿起一支狼毫大笔,挥毫就写了几幅春联。
  说实话,李愔虽然来大唐也三年多了,但是这手破字却还是没有什么长进,这主要是他为人太懒,受不了练字的苦,甚至平时要写字时,一般也是找人代笔,结果可想而知,他笔下的字都像是喝醉了一般,东倒西歪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不过字难看没关系,要的就是个彩头,而且李愔虽然没什么文才,但是春联却还记得几幅,比如最常用的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虽然看起来俗,但要的就是这个喜庆劲。
  文儿早就对李愔的丑字见怪不怪,看到李愔写完,立刻喜滋滋的拿起剪刀裁切好,拉着李愔将能见到的门都贴了一遍。而这时李愔过年的兴致也被提了起来,贴完春联感觉还不过瘾,又让厨房准备好饺子馅,他要亲自包几个饺子。文儿看到李愔终于不再想那些烦心事,自然也十分高兴,立刻吩咐下人去准备了。
  厨房里的人都是随文儿一起来的齐王府老人,知道殿下过年要吃饺子,所以面和馅都是现成的,很快就送了过来,而李愔则兴致勃勃的和文儿一起揉面、擀皮,只不过李愔虽然好美食,但却不怎么会做饭,连个饺子皮都擀的方不方圆不圆,最后只得让文儿帮忙。
  包饺子看着简单,其实也是个技术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了的,李愔吃过的饺子无数,但是亲手包饺子却没有几回,结果这次搞的满脸都是面粉,包出来的饺子却是大大小小、奇形怪状,而且有些还没合好,只要一下锅,肯定成馅汤。
  看到李愔狼狈的样子,又看看那些样子古怪的饺子,文儿终于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结果李愔气极,叫嚣着罚她把自己包的这些饺子全都吃了,没想到文儿听到李愔拿他自己包的饺子当做惩罚,更是笑厉害。
  “咦,对了,今天怎么没见媚娘出来?”正在李愔和文儿包的正起劲时,忽然间他发现,今天一整天好像都没见到武媚娘了。
  听到李愔的问话,文儿急忙回道:“启禀殿下,武嬬人说身体有点不舒服,再加她比较怕冷,所以就一直呆在房间里。”
  文儿以前在长安时就见过武媚娘,这次来到石见城,才知道当初劫持武媚娘是李愔,而不是那位现在被赶到金城做总督的五皇子李佑。不过文儿是李愔最信任的人之一,再加上武媚娘迟早也要进齐王府的门,所以让她提前知道也没什么,甚至文儿已经对武媚娘以嬬人相称了。
  听到武媚娘身体不舒服,李愔这才想到,今天早上他起床时,武媚娘说身子困乏,而且天又冷,所以就懒在床上不起来。当时李愔也没在意,叮嘱她好好休息,然后自己就起来去忙了,难不成媚娘真的生病了?
  想到这里,李愔也不包饺子了,站起来就来到卧室,这里是他和武媚娘住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倭国,不方便带侍女伺候,现在武媚娘身边只有一个她自己的贴身侍女照顾。
  李愔赶到卧室的时候,武媚娘还是没有起床,正半依在床上,在侍女的伺候下喝粥,只是看她眉头轻皱的样子,似乎不太想吃东西。
  “媚娘,你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不早点让人通知我呢?”李愔看到武媚娘有些憔悴的脸色,当下不禁有些自责,同时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怪罪之意。
  “呵呵,媚娘没什么事,只是感觉身上困乏,没什么力气,难受倒是不难受,就是不想吃东西,而且夫君难得清闲,我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打搅你休息!”武媚娘感觉到李愔的关心,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
  “不行,这么冷的天气,说不定就得了什么病,文儿,快点找个大夫来看一看!”李愔看到媚娘精神尚可,心情也是一松,不过还是决定找个大夫看一看。
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要起名
  武媚娘卧室内,李愔一脸紧张地盯着大夫的脸,虽然武媚娘说自己病的不重,不过李愔还是有些担心,生怕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为武媚娘诊脉的是李愔带来的胡御医,专精跌打损伤,当然了,对其他疾病也有着不俗的手段。只见胡御医手扶着长须,闭着眼专心的诊脉,片刻之后,脸上就露出惊喜之色,急忙站起身来向李愔躬身道:“恭喜殿下,嬬人并不是生病,而是有喜了,从脉像上来看,最少也有一月有余了!”
  “真的!”李愔听后高兴的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都是不敢惊喜之色,他和武媚娘在一起也一年有余了,可是对方却一直没有动静,没想到现在竟然怀孕了。其实想想也不奇怪,虽然武媚娘和李愔已经在一起一年有余,但却是聚少离多,而且算算日子,武媚娘肚子里的孩子刚好是刚到倭国时怀上的,那时两人是小别重逢,天天腻在一起,怀孕也不稀奇。
  而武媚娘陡然听到自己怀孕的消息,整个人一下子惊呆了,紧接着一脸狂喜的再次对御医追问道:“胡御医,你能肯定吗,我真的怀孕了?”
  胡御医也能理解武媚娘的惊喜心情,当下笑道:“嬬人放心,胡某虽然只擅长外科,但好歹也行医数十年,是不是喜脉却还能分辨的出。”
  胡御医的话中虽然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但却十分肯定了武媚娘怀孕的消息,这下让她高兴的眼泪都出来了,而文儿这时也上前向武媚娘和李愔道贺。虽然李愔已经有了丑丑这一个孩子,但毕竟是个女孩,李愔可以不在乎男女,但是别人却不这么认为,比如武媚娘就希望自己先生一个男孩,虽然不是嫡出,但毕竟也是长子,想必李愔也能多疼爱一些。所以知道自己怀孕后,武媚娘真的是喜不自胜。
  胡御医给武媚娘开了个安胎的方子,然后又亲自抓了药,叮嘱武媚娘身边的侍女一些熬药的事项后,又对武媚娘交待了一些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这才转身离开。不过他在走之前,还特意小声叮嘱李愔,千万不能和武媚娘同房。这倒是让李愔十分郁闷,心想难道自己会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送走胡御医后,文儿和武媚娘身边的侍女下去熬药了,而李愔则小心的给武媚娘盖上被子,同时柔声说道:“媚娘,现在你肚子里的孩子最大,一定要好好休息,至于情报方面的事,你也暂时先交给杨十夫妇去做,千万不能再劳心了!”
  听到李愔关心的话语,武媚娘的脸上也涌起一阵甜蜜,手扶着还没有任何异样的小腹道:“夫君交待的是,媚娘一定会好好休息,不过情报方面的事一直都是由我来总把全局,若是骤然放手的话,我担心会给夫君带来一些不便!”
  李愔听后却是大手一挥道:“无妨,现在倭国已灭,暂时我们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所以情报方面可以放松一些,另外杨老先生他们一家也要从长安来到我这里,虽然杨老先生年纪大了,但暂时让他顶上一段时间,而且又有杨九和杨十他们辅助,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到李愔让杨老先生顶替自己,武媚娘终于放下心来,虽然她没见过那位杨十夫妇的义父,但是却也知道,杨老先生都已经九十岁高龄了,虽然身体健硕,但肯定不能长时间主管情报工作,以后自己生了孩子后,情报方面的事肯定还是自己来管。
  不一会文儿将安胎药熬好,李愔亲自喂武媚娘喝下,然后又陪着她说话,而武媚娘却忽然撒娇道:“夫君,你给咱们未出世的儿子起个名字好不好?”
  李愔听后却是笑道:“媚娘,你怎么知道是儿子,万一是个女儿呢?”
  “呸呸~,殿下已经有了一个丑丑了,怎么还想着要女儿?我偏要个儿子!”武媚娘抓着李愔的手再次撒娇道。李愔可以不在乎是儿子还是女儿,但是当娘的自然希望能一举生个儿子,这样她下半辈子就有指望了。
  看到武媚娘如此想要个儿子,李愔也就不再扫她的举,当下开口道:“好好,既然你想要个儿子,那咱们就生个儿子,不过这名字却有些麻烦,让我好好想一想!”
  李愔说完,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对他来说,起名字可是件天大的难事,当初为了给丑丑起名字,他可是费尽心思,起了几个都让惜君她们不满意,只勉强通过了丑丑这个乳名,最后还是让杨妃帮忙起了个‘安怡’的闺名,可是现在武媚娘又逼着他起个男孩名,这可真是难为他了。
  不过总算李愔还有几分急智,想到这个孩子是在倭国怀上的,而且现在倭国已经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最后灵光一闪道:“媚娘,这个孩子来的喜庆,为夫才刚刚平定倭国,就接到这么一个喜讯,所以干脆就将孩子取名为‘平倭’如何?”
  本来在李愔看来,这个名字极有纪念意义,武媚娘应该会同意。不过没想到武媚娘听后,却是秀眉一皱道:“名字里有个倭字,那也太难听了,咱们的儿子怎么能起这样的名字?”
  看到武媚娘不满意,李愔无奈之下只得再想,可是接连起了几个名字之后,却都让武媚娘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其实这也不怪武媚娘挑剔,本来李愔起名字的水平就差,第一个还像点样子,其他几个基本就和二蛋、狗剩之类的名字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武媚娘好歹也是国公之后,自然不可能同意让儿子起这样的名字。
  最后武媚娘看李愔实在起不出什么好名字了,只得自己开口道:“夫君,按你和媚娘说的,在完全控制住倭国之后,就相当于将您向外开拓的最后一块绊脚石给踢开了,从现在开始,将是您启程扬帆海外的开始,既然如此,那不如将我们的孩子取名为李启,这个名字不但好听,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您看如何?”
  李愔听到李启这个名字,立刻开口赞道:“还是媚娘有文才,咱们的孩子就叫李启了!”
  看到李愔一口答应下来,武媚娘却是抿嘴微笑,她知道李愔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起的名字好听,而是怕自己再让他起名字,当然了,她也不会当面点破。
  武媚娘怀孕的事虽然让李愔十分高兴,但却也给他出了个难题,那就是关于武媚娘名份的事,虽然现在文儿和一些下人都称其为武嬬人,但实际上武媚娘却还属于无名无分的那种,以前倒也罢了,可现在两人连孩子都有了,若是再不给武媚娘一个真正的名份的话,恐怕连李愔自己都会感觉过意不去。
  当初劫持武媚娘的事已经过去近三年时间了,除了当事人和武媚娘的家人外,恐怕连李世民都不记得这件事了,而当初的受害者李佑,现在也被李愔发配到金城,所以平时只要注意一些,武媚娘的身份应该不会再被人识破。
  想到这里,李愔终于决定光明正大的将武媚娘娶进门,不过名字却得换一换,而武媚娘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母亲的杨姓,名字也只取一个媚字,全名就叫杨媚儿,身份也好办,当初杨暕手下的判官杨烈,现在则受到李愔的重用,而且杨烈的身份十分保密,连家庭情况也少有人知,李愔就知会了杨烈一声,将武媚娘安排成他的女儿,准备礼聘入王府。对于这种情况,杨烈自然也会求之不得,毕竟虽然明知人家和自己没关系,但至少名义上也是自己的女儿,而自己在王府里有这么一个靠山,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武媚娘的身份安排好之后,礼聘入王府的事却要由泗沘城的文心办理,毕竟人家才是正牌的王妃,李愔想要在身边添加女人,必须经过文心的同意。不过这在李愔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文心也一直劝自己纳妾,现在自己主动提出要纳一个女子为嬬人,想必她肯定会答应。
  想到这里,李愔立刻动手给文心写了封信,不过因为信中不方便将武媚娘的真正身份交待出来,主要是怕落人口实,所以就简单的将杨媚儿这个编造的身份讲了出来,并且还告诉文心,这个女子跟随自己身边很长时间,而且现在还怀有身孕,所以自己想给他一个嬬人的身份,希望她能同意等等。
  本来在李愔看来十拿九稳的事,可惜他却没有想到,远在泗沘城的文心在接到他的信后,却是看了好长时间,最后还将惜君和金胜曼找来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三人共同执笔,给李愔写了一封回信,虽然信上并没有说什么太重的话,但是却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杨媚儿进门可以,但是嬬人之位不能给她,最多只能纳她为媵。
  接到回信的李愔第一次对文心动了火气,认为文心忌妒武媚娘怀有孩子,所以才故意在名份上难为她,毕竟文心身为王妃,到现在却还没能怀有孩子,现在看到一个没有任何名份的女子也怀了自己的骨肉,自然十分生气。
  不过等李愔冷静下来后,却又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最主要的是文心不是那种善妒的女子,可若不是这个理由的话,那又是因为什么让文心不肯将嬬人之位给武媚娘呢?
第三百八十三章
水到渠成之时?
  文心的卧室里,金胜曼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姐姐,夫君他第一次主动开口要纳女子入府,咱们就这么拒绝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文心听后却是摇了摇头,一边逗着已经学会走路的丑丑玩,一边开口道:“夫君要纳女子充实王府,本来也是好事,不过那个杨姓女子却品德有亏,还没有任何的名份,竟然已经与夫君怀下孩子,虽然这可能怪夫君,但身为女子,总归还是有亏妇德,咱们王府比其他王府多两个嬬人的名额,但那还是胜曼妹妹你挣回来的,总不能这么白白的给一个品德有亏的女子!”
  文心的理由可谓是十分充分,毕竟这个年代可不是像后世,未婚先孕可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而且无论什么样的理由,只要一个女子犯下这条,那么首先在妇德方面就不合格。远在倭国的李愔恐怕打死都猜不到,正是他把武媚娘怀孕的事写在信上,这才导致了文心拒绝接纳武媚娘为嬬人。
  听到文心的话,旁边的惜君也跟着帮腔道:“文心姐姐说的没错,咱们王府四个嬬人之位,我一个,胜曼妹妹一个,剩下的梦雪妹妹过了年也要进府,那最后一个嬬人的位置可要好好思量,绝对不能轻易许出去。”
  看到连同为嬬人的惜君也持支持的态度,金胜曼也不再争辩,只是心中却不禁涌上一股酸意。虽然她是嬬人之一,但却只是一个名分,自己与李愔根本没有夫妻之实,而且在对方面前,自己还要处处小心,生怕惹怒了对方,毕竟她和李愔的联姻只是出于政治目的,不像文心和惜君她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所以她们可以驳李愔的面子,自己却是不敢。
  文心看到金胜曼脸上的神色,以为她还对这件事有些犹豫,当下也是笑道:“妹妹不必担心,这件事我已经和外祖母说过了,她也觉得那个杨姓女子德行有亏,所以等夫君回来后,外祖母会亲自找他谈这件事,而夫君对外祖母也一向恭顺,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