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364

  做为杨家的女儿,宇文家的媳妇,在江都之乱发生后,可想而知南阳公主的处境。后来她和儿子宇文禅师被窦建德抓住,当时宇文禅师才十岁,而窦建德却以大隋的忠臣自居,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要诛杀宇文家的人,而这就包括宇文禅师。当时窦建德也知道宇文禅师的特殊身份,所以就问南阳公主,该怎么处置她的儿子,结果南阳公主竟然大哭着同意杀死自己的儿子。
  暂且不论南阳公主当时的举动是对是错,不过身为一个母亲,却亲口将儿子送上了绝路,这对于任何一个女子来说,都是一种无法承受的伤痛。所以在归唐之后,南阳公主就出家为道,再也不理凡尘俗事。甚至后来她与丈夫宇文仕及在洛阳偶遇时,宇文仕及还要重续夫妻之情,却还是被南阳公主给拒绝了。
  对于这位苦命的姨母,李愔也是早有耳闻,不过他记得对方好像一直在南苍山修行,南苍山在后世的河北境内,离长安远的很,所以一直没有见过面,再加上对方又是修道之人,李愔也一直没有去拜访过,没想到对方竟然来到了长安,不过这速度好像也太快了点,按说就算是消息传到那边,可光来一趟最少也得十几天吧?
  心中想着南阳公主的事,不过李愔的动作却是丝毫不慢,急忙快步走到桥廊里,对着南阳公主跪拜道:“外甥李愔,拜见姨母!”
  “六郎之名可是如雷贯耳,九妹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南阳公主看到几乎与父皇一模一样的李愔,当下也是十分欣喜,急忙把李愔扶了起来,然后拉到身边让他坐下仔细端详,一边看还一边说:“像,真像!”
  李愔的嘴甜,一声一声的姨母叫着,很快就让这位出家的南阳公主大为开心,脸上的笑容也更盛了几分。而通过交谈李愔也才知道,原来南阳公主这段时间刚巧在洛阳,结果听到二哥杨暕还活着的消息后,立刻赶了过来,今天早上才到。
  正在李愔和南阳公主相谈甚欢时,忽然听到花园外一阵脚步声,看样子又有人来了。
第三百零二章
逃民
  “姐姐!”前面假山旁边的小路上忽然转过一位宫装丽人,当看到桥廊里的南阳公主时,立刻高呼一声,快步走了过来,正是李愔的母亲杨妃。她刚得到南阳公主来长安的消息,高兴的也没叫两个儿子,就兴冲冲地跑来了。
  南阳公主一见是杨妃,也立刻站起来笑道:“一别数年,九妹你还是那么美丽,可是我却快成老婆子了。”
  “姐姐哪里显老了,若是把这身道服换下,还不知道迷死多少王公贵族呢?”杨妃快步走过来,同时高声调笑道。她们姐妹的关系很好,所以彼此之间开些小玩笑也很正常。
  南阳公主还想再说些什么,不过却被旁边的萧皇后笑着打断道:“好了好了,你们姐妹两个就不要谦虚,无论哪个都不老!”
  一听萧皇后如此说,南阳公主和杨妃立刻反过来恭维萧皇后才是真的不老,肯定能活过百岁云云。对于两个女儿的话,萧皇后也是笑呵呵的与她们开着玩笑,一家人相处融洽其乐融融,让李愔看起来都倍感温馨。
  直到中午的时候,杨妃把李恪夫妇以及文心都叫了过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聊了一些闲话,然后萧皇后、南阳公主和杨妃母女三人,再加上一个小采儿,四个女人一起上街买东西了,李恪则被叫去当跑腿的,杨暕则因为身体不便留在家里,李愔在家里陪他。
  “六郎,你这次一走,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回来了吧?”依然是上午的桥廊里,杨暕端起茶杯品了一口清茶,然后这才开口问道。
  “嗯,这次的事情比较多,而且大哥和四哥他们也越来越不安分,我若是呆在长安的话,很可能会引出些其他的事端。”与杨暕相对而坐的李愔点了点头道,他之所以这么急着离开长安,虽然最主要是因为新罗和百济那边的事,但李承乾和李泰争位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虽然他已经说过放弃皇位,但是只要他在长安一天,就会让那两个哥哥不放心不一天,所以还是早早离开比较好,省得被卷进去。
  杨暕听后点了点头,他来长安时间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长安各方面的局势也十分了解,特别是皇子之间的事,更是十分清楚,在他看来,无论李愔是不是真的放弃皇位,现在躲出去一段时间都是个英明的选择。
  不过紧接着杨暕又想到一个问题,脸色郑重的提醒道:“六郎,我知道这次杨烈他们也随咱们一起回来了,净卫虽然好用,而且有时候也能帮你彻底的解决一些麻烦,不过这毕竟不是正途,所以还是少用为妙!”
  杨暕手中的力量全都给了李愔,那支专门负责刺杀的净卫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这次也跟着他们回到长安,这让杨暕有些担心,以为李愔是想用净卫的力量,在暗中除去一些对手,所以才出言提醒,毕竟现在李愔的声望极好,若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损伤自己的声望的话,那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李愔一听却是哈哈大笑,摇着头解释道:“舅父你多虑了,这次我之所以将杨烈他们带来,主要是想让他们多招募一些人手,另外他们又都是阎王杨老先生的旧部,顺便也让他们相聚一下。而那些招募的人都会被带到台湾去做特训,而且训练出来的这些人也不是做杀手!”
  “不做杀手?”杨暕感觉有些想不明白了,净卫本来就是一群职业的杀手,让他们招募人手训练,除了做杀手还能做什么?
  看着杨暕疑惑的表情,李愔却是心中暗笑,在杨暕送给自己的手下中,除了那个陈宫外,最让他看重的就是净卫了,不过若是只将净卫当成一个杀手组织那就太可惜了,李愔对它早就有了其他方面的安排。
  杨暕看李愔没有细说,他也就没有再问,毕竟他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特别是想李愔这种身份的人,更是有许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
  直到杨妃她们回来,李愔这才离开了隋国夫人府,因为他还有一件事要处理,而且这件事得去皇宫面见一下李世民才行。萧皇后她们也知道李愔要离开长安,肯定有许多事,所以也没有留他。
  说起来李世民这个做皇帝的也真可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几乎天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政务,所以想要在皇宫中找到他的话很简单,一般都会在两仪殿里。
  “六郎,你都准备好了?”李世民头也不抬的问道。他的面前堆放着如小山般的奏折,本来他也不用这么忙的,不过房玄龄这两天生病,本来也可以让其他人处理,不过李世民却不放心,所以本应是房玄龄的政务全都压到了他的头上。
  “启禀父皇,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有一件事还需要父皇帮忙!”李愔微笑着答道。
  “哦,什么事?”李世民听到儿子需要自己帮忙,这下总算抬起头来,将面前的奏折合上,然后扔到一边问道。同时李世民心中也有些疑惑,他这个儿子一向不怎么求人,甚至对他这个父亲也极少提什么要求,今天却跑到自己这里如此说,那自然是有解决不了的麻烦要自己帮忙。
  “父皇,想必您也知道,儿臣正在开发台湾,可是那里地广人稀,整个岛上的人口还不到二十万,这极大限制了岛上经济的发展,所以儿臣希望父皇您能给儿臣提供一些帮助。”李愔一脸郑重的躬身施礼道。
  李世民听后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六郎,当初我不是已经答应过你,只要你有本事,随时都可以从国内征集大批的人口到海外,当然了,前提必须是这些人都是出于自愿的,你绝对不能用强迫的手段。”
  不过李愔却是苦着脸说道:“父皇,您的确答应过儿臣这件事,可是现在台湾那里都还是一片荒芜,再加上遍地都是野人生番,除非是被生活所迫,否则谁会愿意千里迢迢跑到那里?而现在我大唐国富民强,很少会有人真的吃不上饭,所以现在儿臣就算是想招人,可也不好招啊!”
  李愔向李世民是大倒苦水,他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向台湾移民这方面,的确有些麻烦,毕竟台湾与收复的高句丽还不同,高句丽再怎么说也是大陆,而且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汉代的疆域,再加上那个土地置换,所以移民很顺利。可是台湾却不同,那里孤悬海外,而作为一个纯正的大陆民放,汉人很少会愿意去那里定居。
  不过李世民听后却是大笑道:“六郎,这个问题我可就帮不了你了,毕竟台湾现在是你的私人领土,并不是大唐的国土,虽然你是我的儿子,但是国事与家事还是要分开的,我做为大唐皇帝,绝对不可能强行下旨让百姓迁到台湾去,毕竟现在天下初定,人心也才刚刚凝聚,我若是用强的话,对我大唐的江山社稷也会有些影响。”
  “父皇您误会了,儿臣并不是让你强行迁移百姓去台湾,而是希望你能允许儿臣,在大唐境内招募逃民到台湾。”李愔一脸讨好的说道。
  “逃民!”李世民听到这两个字时,脸上立刻涌现几分不悦之色。所谓逃民,就是指大唐境内那些没有户籍的百姓。逃民的组成有许多种,比如因为战乱而躲避在山林之中,很少有外界交往,比如也有些人是因为不愿意交税,所以主动逃跑做了逃民,也有一些因为历史遗留原因,被动的做了逃民。
  大唐开国之初只有两百多万户,到了李世民登基之时,大概已经有了三百万户,估计应该在一千五百万人左右,不过这只是拥有大唐户籍的人口,没有户籍的游民并不计算在内。而若是有人想问大唐境内的逃民有多少,恐怕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只能说绝对不在少数,粗略估计最少也在几百万上下,甚至数量很可能还会更多。因为哪怕是到了武媚娘在位时,国内的逃民数量有时还会超过注册户籍的百姓数量,由此就可以看出逃民的数量之多。
  唐初时的逃民主要是在隋末战乱时,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入山林之中,虽然战后这些百姓出来一些,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注册户籍,另外在长江以南地区,大唐对那里的统治较为薄弱,对户籍的统计更是十分松散,所以逃民数量更大,而李愔早就看中了这了些逃民,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迁移更是方便,只不过这却要先征得李世民的同意。
  李世民想到逃民时,心中也是生起几分恼火,大唐是按人头收税,这些逃民没有上户籍,自然也就不用交税,国家的收入也就少了,所以大唐对于这些逃民,只要一经抓住,立刻就会遣返回原籍,不过大唐国内逃民数量巨大,根本抓不胜抓,所以他只能白白看着这些数量巨大的逃民干瞪眼。
第三百零三章
帮李世民处理罪犯
  李世民沉思良久,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反正这些逃民呆在大唐境内,也不会给朕交税,反而还会占用我大唐的国土,只要你有本事,你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吧!”
  看到李世民终于答应,李愔总算是松了口气,其实真正说起来,逃民并不比普通的百姓好招募,因为有些逃民躲在深山老林里,根本就找不到,有些逃民虽然可以找到,但是一般都是数量较大,而且十分排外,特别是对官府的人,更是深有戒心。不过这些对于李愔来说,却早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况且他也不是要把所有逃民都招募过去,只要能在几年内招募个几十万,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从李世民要到逃民的招募权后,李愔却没有离开,因为他还有件事要说。只见他笑嘻嘻地对李世民再次深施一礼道:“多谢父皇答应儿臣,做为回报,儿臣也愿意帮父皇解决一个大麻烦!”
  “哦,六郎你能替为父解决什么麻烦?”李世民微笑着问道。他知道李愔的鬼主意最多,而且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举,既然他说能替自己解决一个麻烦,那应该不会骗人。
  “启禀父皇,我大唐疆域广阔,每年发生的各种案件不计其数,而犯下这些案件的犯人一般都会处以刑罚,比如以关押为例,我大唐就要修建和维持各州县的监狱,这些费用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行政开销,所以儿臣提议,不如将这些案犯全都交给儿臣,儿臣让他们在海外以劳作赎罪,如此一来,我大唐日后不用再为安置这些案犯而发愁,儿臣的海外也能增加一些人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愔说着说着,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丝阴笑,用监狱里的罪犯去殖民,这个主意他已经考虑了很少时间了,既然敢犯罪,那么这些人大部分肯定都是胆大包天之辈,而向外开拓正需要这样胆大包天的人,比如当初台湾岛上那些陆青的同行,李愔之所以留着他们,就是想让他们驾船向外开拓的。
  李世民也被李愔这个大胆新奇的想法给惊呆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随即就思考起李愔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其实在李世民这个古人看来,李愔提出来的这提议也不算是太新奇,因为在大唐的律法之中,本来就有流放之刑,将罪犯交给李愔,让他们在海外劳作,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流放,只不过这种流放更加残酷,若是没有得到释放的话,狂人永远不可能回来,毕竟那可是隔着茫茫的大海。
  “好,六郎你这个提议不错,为父答应了!”李世民最终还是同意道,毕竟这件事对大唐的确有利,而且还能支持儿子向外开拓的步伐,他这个做父皇的,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谢父皇!”李愔一听大喜,立刻谢恩道。李世民当初就对李愔向外开拓的事十分支持,所以现在又勉励了几句,这才让李愔离开。
  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不过长安城却依然没有平静下来,运动会已经举行了大半,剩下的也只有一些小项目,以及最后的环城自行车赛了。而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为了表示对运动会的支持,特意恩准在运动会期间,长安城没有宵禁。这个命令一出,使得运动会变成一次全民狂欢,整个长安城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简直天天都像是上元节。
  李愔这次特意没有骑马乘车,身边带着几个便装护卫,信步走在热闹无比的长安街头,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听着身边的欢声笑语,李愔感觉无比的满足,因为这里是盛世大唐的都城,而他则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李愔也不急着回府,而且马上要离开长安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他打算好好看看这座长安城,将这里的繁华记在心中,日后自己在海外也要建一座比长安还要繁华的大城!
  李愔带着几个护卫一直走了将近大半个时辰,这才感觉肚子有些饿了,今天中午还是在萧皇后那里吃的饭,晚饭却到现在还没有吃。
  “君买,附近可有什么好一点的酒楼吗?”李愔随口问道。
  “这……殿下,这附近好像真没什么象样的酒楼。”席君买看了下周围的环境,有些无奈的回答道。刚才他们是从皇城的朱雀门出来的,现在已经快走到了东市,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附近刚好没什么酒楼,毕竟好一点的酒楼全都开在东市里。
  李愔也仔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发现这里虽然热闹,但是的确没什么相像的酒楼,他们左手边倒是有一家小门面的酒店,里面坐着一帮衣着粗陋的汉子,端着一个个大海碗在豪饮廉价的薄酒。虽然李愔不在意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但是看到店里那些都可以起泥的桌椅时,还是止住了脚步。
  “咦?哈哈~,那边倒挺热闹,而且还有不少卖吃食的,咱们就在那里吃算了!”李愔忽然指着不远处笑道。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集市,聚集着不少的商贩,而在集市的头尾两处,都有几个卖吃食的摊子。
  街头小吃有时可比大酒楼里的东西还美味,特别还是人感觉饿的时候。李愔举冲冲的走到这些吃食摊边,和护卫们每人买了一个脸大的胡饼,又切上几斤熟羊肉夹在饼里,然后到卖豆腐脑的小摊子上,每人叫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一口胡饼一口豆腐脑的吃着,感觉无比的香甜。
  就在李愔他们吃的正起劲呢,却忽然发现这个小集市里的气氛一变,刚才还挺热闹的集市里忽然安静了不少,紧接着中间的人群纷纷向两边闪,七八个身高体壮的家伙从中走来。这几个小子年纪都不大,估计都在十七八岁左右,为首的一个身上穿的粗布短袍敞开着,露出肌肉发达的胸膛,手持横刀,看上去十分的骄横,后面跟着的家伙也都和前面这人差不多,只不过手中没有带刀。
  这些人一出现,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的人,目光全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特别是那些卖东西的摊主,有些人已经在偷偷收拾东西,看样子是准备离开。
  为首那个带刀的家伙斜着眼睛看了看集市,然后对身后的人一摇头,结果那些人立刻分散开来,开始挨个向那些小摊子索要钱财。有些机灵点的摊主溜了,不过大部分的摊主却根本跑不了,而且又不敢反抗,只得乖乖把钱交给这帮人。
  李愔看到这里,已经明白这帮是什么人了,看来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流氓小混混都不缺少生存的土壤,而且收保护费这个行业还真是年代久远,在大唐这种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君买,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李愔一边吃着胡饼,一边开口问道。他还真的想知道,看看大唐的古惑仔会有什么样的组织?估计应该不会有洪兴之类的名字吧?
  席君买看了看那群趾高气扬的家伙,一脸不屑地说道:“殿下,这帮人自称游侠儿,平时好勇斗狠,不过在属下看来,只不过一是帮欺压良善的无耻之徒罢了!”
  席君买为人忠义公正,最看不惯这种恃强凌弱的事,若不是要保护李愔的安全,实在不便惹事的话,恐怕早就冲上去给给他们一顿老拳了。
  李愔听后也是冷哼一声,这种小混混竟然也敢以侠相称,简直是污辱了这个字眼!
  想到这里,李愔刚想让身边的护卫上去教训对方一顿,不过就在这时,却在旁边的人群中忽然冲出三人,上去对收保护费的这几个小混混就是一顿暴打。
  “好!”李愔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见义勇为,立刻忍不住高声叫道。
  只见冲出来的这三人虽然人少,但个个却都是悍勇之辈,几下就把七八个年轻体壮的小混混给打得鼻青脸肿,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对于这三人的义举,周围的人自然也都是大声叫好,不过当李愔看清出这三人的长相时,当时就愣住了。因为他实在没有想到,见义勇为的三人他竟然都认识。
  这下让刚站起来的李愔又坐了下来,这三人绝对不是什么见义勇为的主,他倒要看看,这三人和这几个小混混过不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只见那三人把小混混打倒后,也没理会周围的人,而是向旁边一招手,立刻有一辆马车赶了过来,然后三人拖起地上的小混混,像是扔死狗一般,几下就全都扔到车子上,然后三人跳上马车,看样子马上就要离开。
  看到这里,李愔再也忍不住了,当下高声叫道:“杨九,快给我过来!”
  听到李愔的一声高喝,三人为首的那个全身一激灵,当扭头看到是李愔时,脸上立刻露出一个苦笑,这人正是杨十的哥哥杨九,当初以酿酒师的身份呆在李愔手下,其实却是阎王杨老先生的义子之一,而他旁边的两人也是同样的表情,虽然看上去是在笑,但却比哭还难看。
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次离开长安
  “参见六公子!”杨九带着身边的两人,若着脸向李愔深施一礼道。李愔现在还坐在豆腐脑的小摊子上,周围都是普通人,杨九也知道不能暴露李愔的身份,所以就以六公子相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