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364

  李愔一看对方一直没有现身,这让他更加肯定了对方是杨暕的猜测,当下心中也是暗暗着急,盘算着该如何让对方脱身?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只得开口强笑道:“外祖母,可能是哪个不懂事的小丫鬟,见到外祖母心中惊慌,所以才不敢出来,咱们还是快点进去看看丑丑吧!”
  萧皇后本来就起了疑心,现在看李愔也帮着掩饰,这让她更加好奇,到底花丛背后到底是什么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打算,萧皇后看了一下身边的老太监,这位老太监名叫吴良安,当初李愔和杨妃第一次拜访萧皇后时,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
  吴良安是前隋皇宫里的老人了,自然懂得萧皇后的意思,因此立刻向那边的花丛走去。李愔想拦却都来不及,毕竟花丛到小路只有几步远。看到这里,李愔也是无比焦急,这吴良安肯定认识杨暕,若是两人相见的话,那再也拦不住萧皇后与杨暕的相认了。
  “咦~”吴良安走到花丛后,却是发出一声惊讶的叫声,紧接着从花丛后面拉出一个人来。而当李愔看到这个人时,那颗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落了下来。只见被吴良安拉着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身上穿着一件华美的宫装,可爱的小脑袋垂在胸口,偶尔微微抬头看萧皇后和李愔一眼,马上却又低下头来。
  “采儿,你怎么在这里?”李愔故作轻松的开口问道,只不过在说话之后,轻轻的搓了下手,刚才紧张的两手手心里全都是汗。虽然采儿是萧皇后的亲孙女,但采儿是杨暕在台湾生活时才有的女儿,萧皇后根本不认识,只要采儿和他不说,萧皇后根本不可能从采儿身上联想到杨暕。
  “我……我来看丑丑!”采儿抬头看了一下李愔回答道,不过当她的眼角余光扫过萧皇后时,立刻又低下了头,显得十分的紧张。
  采儿本来是跟着杨妃学习各种礼仪学识的,可是因为杨暕的病还没好,采儿根本无心学习,所以就一直呆在府里,今天恰巧来看丑丑。采儿向来十分懂事,她也知道父亲不愿见祖母的原因,所以一听说祖母来了,立刻想躲出去,结果没想到还是被堵到院子里。本来院子这么大,她随便一躲就没事了,可是她却十分好奇,想偷偷地看看自己这位外祖母,结果被萧皇后无意发现,再加上她表现得十分慌乱,结果搞到现在这种情况。
  “哦?你就是采儿?”萧皇后上下打量了采儿几眼,十分感兴趣地问道。采儿这些天一直跟在杨妃身边,以杨妃的身份,身边突然出现一个小女孩,自然会吸引无数人的目光,萧皇后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外祖母,这就是采儿,当初我在南方见到她就感觉十分投缘,所以就带到长安来,没想到母妃一见采儿就十分喜欢,而且还收为义女,今天估计是来看丑丑,可是没想到遇到外祖母您了,采儿年纪还小,所以不懂得礼仪,希望外祖母千万不要怪罪!”李愔笑呵呵地说道。
  采儿跟在杨妃身边,自然得有一个来历,为此李愔还编造了一段谎言,说采儿是自己在南方遇到的孤儿,看她可怜就带在身边,结果被杨妃看中,而且还被收为义女。
  “嗯,不错!这丫头连我看着都喜欢,你母亲果然有眼光!”萧皇后听后总算不再怀疑,也是笑呵呵地说道。
  不过就在李愔想让采儿赶紧离开时,却见萧皇后走过去拉着采儿的说道:“采儿,老身第一次来这里,你带着我去看丑丑怎么样?”
第二百七十六章
相见不相认
  “好!”采儿回答的十分乖巧,她知道眼前这位就是自己的亲祖母,可是因为父亲身体的缘故,她绝对不能与祖母相认,所以尽管心中十分激动,但还是强忍着没有露出什么异状。
  李愔看到采儿的表现,倒也是松了口气,反正采儿和身份只要她自己不说,那么就算是和萧皇后走的再近,估计对方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小女孩就是她的亲孙女。
  乖巧的采儿拉着萧皇后的手向惜君的卧室走去,而萧皇后则笑吟吟地看着前面的采儿,虽然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女孩,可却不知为何,总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当初第一次见到李愔时的感觉。若是李愔知道萧皇后现在心中所想的话,恐怕会震惊的跳起来,估计那就是传说中血脉相联的感觉吧。
  三人刚走到门口,文心已经带着人在那里迎接,本来文心应该跟着李愔一起去大门前迎接的,可是萧皇后来的太急,事先没有通知,所以李愔只得自己先跑过去,而当文心接到萧皇后要来的消息时,又立刻让采儿躲出去,结果还是没来得及。
  文心看到采儿和萧皇后在一起,当时也是一愣,虽然她不知道采儿的真正身份,不过李愔曾经吩咐过,绝对不能让采儿父女和萧皇后见面,甚至连祖父萧瑀也不能通知,可是现在看来,还是晚了一步,所以她在向萧皇后见礼之后,立刻看向李愔,而李愔则做了个让她放心的手势,一切都按平常的来就行了。
  萧皇后进到惜君的卧室里,这时惜君已经可以下地,只是还不能行走,所以被侍女搀扶着,一见萧皇后立刻行了一礼,结果萧皇后笑呵呵地说道:“你就是惜君吧,果然是个可人儿,快点去床上躺下吧,站久了对你的身体不好!”
  “谢外祖母!”惜君再次盈盈一礼道,然后在侍女的搀扶下又到床上躺着。
  丑丑现在躺在惜君旁边的摇床里,不过这小丫头精神十分旺盛,现在两支胖乎乎的小手抓着一个拨浪鼓,不停的胡乱摇动,每当拨浪鼓两边的小珠子碰到鼓面发出‘咚’的一声响,丑丑就会咯咯的笑个不停,极其惹人怜爱。
  萧皇后快步走到摇床边,结果刚好看到丑丑正对着她笑,这下立刻让她大喜过望爱怜的将丑丑抱在怀里,然后亲了亲丑丑粉嫩的脸颊,结果又让丑丑发出一阵稚嫩的笑声。
  “外祖母,看来丑丑很喜欢您啊,我这个当爹的抱她时,她都没这么高兴过!”李愔一看丑丑高兴的样子,立刻开口说道,老人家嘛,自然都喜欢晚辈们的恭维。
  “那是,这可是老身的重外孙女,自然是喜欢老身!”萧皇后也是笑的极为灿烂,不过紧接着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轻轻将丑丑让文心抱着,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枚玉制的长命锁,神色复杂的抚摸了一下道:“六郎,这是当初你外公命人给你姨母打造了一枚长命锁,不过自从你姨母成年后,这东西也就用不上了,我一直带在身边,今天就送给丑丑做见面礼吧!”
  “这……,外祖母,这实在是太贵重了,丑丑怎么能收?”李愔听后一愣,随即推辞道。他没想到这长命锁竟然还有这种来历,只是萧皇后没说是哪位姨母的,不过以李愔的猜测,很可能是那位已经出家做了道士的南阳公主。
  “不行,一定要收下,不过是个小物件,根本不值什么!”萧皇后脸色坚决地说道。其实萧皇后自从归唐之后,虽然被封为国夫人,但多来的颠沛流离,让她身边并没有什么积蓄,最值钱的也就是些一直带在身边的旧物,比如杨广的遗物等等,所以遇到李愔这些晚辈,也只有这些旧物都拿的出手。
  当然了,随着李愔的势力越来越大,也帮着萧皇后府上治下不少的产业,所以相比以前,萧皇后已经很少再将当年的一些旧物送人了,毕竟那些旧物每一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除非是特别重要的晚辈,否则萧皇后还真不舍得将身边的东西送人。
  看到萧皇后态度坚决,李愔和文心对视一眼,当下也不好推辞,只得点头将长命锁收下来,而萧皇后更是高兴的亲手将长命锁佩戴在丑丑的胸口,结果这小家伙倒是十分高兴,紧抓着比她手掌还大的长命锁不放,而且还放到嘴里咬了几口,结果把锁上弄的全中她的口水。看着丑丑顽皮可爱的模样,李愔等人全都大笑起来。
  不过萧皇后既然给了丑丑见面礼,自然也不会忘了第一次见面的采儿。采儿现在是杨妃的义女,算起来也算是萧皇后的外孙女,所以这见面礼自然是必不可少,再加上可能是骨肉亲情的特殊联系,使得萧皇后对采儿是越看越喜欢。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只见萧皇后从手腕上摘下一串黑珍珠手链,然后拉过采儿说道:“采儿,你是九娘的义女,也就是我的外孙女,只不过这次来的仓促,没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这串珍珠手链还是你二表哥送给我的寿礼,我一直十分喜欢,现在就把它送给你做见面礼吧!”
  萧皇后说着,也不顾采儿的推辞,亲手将手链戴在了采儿的手腕上,说起来采儿皮肤较白,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手腕十分纤细,所以戴上这串黑珍珠做在的手链,黑白对比之下,显得皮肤愈白、珍珠愈黑愈亮,连旁边的文心和惜君也是不住的夸赞。
  “谢祖……外祖母!”采儿一看推辞不过,再加上李愔也示意她收下,于是对萧皇后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只不过在道谢之时,却差点把真正的称呼叫出来,这倒是让李愔吓了一跳,幸好萧皇后只顾着高兴了,根本没有在意。
  萧皇后今天的兴致极高,一边和李愔、文心有说有笑,一边还抽空逗着摇床上的丑丑,另外采儿在和萧皇后混熟之后,也露出了自己活泼可爱的本色,哄的萧皇后是大笑连连,一直到丑丑玩累了睡着之后,萧皇后才制止住众人,叮嘱惜君好好休息后,这才带着李愔他们了这里。
  不过萧皇后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在文心的带领下,到内宅中的花园里坐了会,顺便又拉着采儿问起她的身世,毕竟李愔只说采儿是他从南方带来的,但采儿具体的身份却没有人知道。幸好采儿也比较机灵,只是说自己的是南方一个势力头领的女儿,可是父亲不幸去世,所以才跟着李愔来到了长安。
  对于采儿的话,萧皇后倒也没有怀疑,而且旁边还有李愔在帮着圆谎,所以倒也将萧皇后的问话应付了过去。一直到晚饭之时,李愔夫妇再加上采儿,一起陪着萧皇后吃了顿饭,然后在萧皇后的要求下,李愔和采儿亲自将她送回府上。
  “采儿,这真的是你祖母送给你的?”在明亮的灯光下,床上半躺着的杨暕一脸激动的对面前的采儿问道。李愔和采儿送萧皇后回府后,立刻就赶到了杨暕这里,然后将今天的情形讲了一遍,结果杨暕一听母亲还给采儿一份见面礼,结果当时就拿过来观看,脸上也露出一种激动之极的表情。
  “是啊父亲,您今天没见祖母的样子,她见到采儿可高兴了,而且也十分的喜欢采儿,可惜……可惜……”采儿刚开始也是一脸兴奋地说着,可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难过之色,萧皇后明明是她的亲祖母,可是却无法相认。
  看到女儿脸上的表情,杨暕也是长叹一声,过了好一会才轻轻地把采儿拉在自己的身边,然后将手中的那串黑珍珠手链重新给采儿戴上,这才开口说道:“采儿,都是为父不好,让你无法与祖母相认!”
  采儿一看自己惹得父亲伤心,脸上也露出一种自责的表情,急忙开口说道:“父亲您别伤心,采儿知道您也是为了祖母着想,况且认不认亲也没什么,反正祖母十分喜欢采儿,而且还将采儿认为外孙女,以后采儿就代您向祖母尽孝!”
  李愔一看也急忙安慰道:“舅父您看还是采儿懂事,认不认亲也没什么,反正也只是一个称呼,而且外孙女与孙女其实也差不多,关键还是看孝心。”
  采儿和李愔的话总算让杨暕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只见他一脸慈祥的摸着采儿的小脑袋说道:“采儿你能有这份心,为父也可以安心了,以后多去你祖母府上走动走动,毕竟你两位表哥都比较忙,实在抽不出时间陪你祖母,而你祖母年纪大了,肯定不喜欢寂寞,所以这个任务就只得交给你了!”
  “咯咯~,父亲放心,采儿一定多去陪陪祖母,而且姑母还教过采儿一些厨艺,等有时间我去做给祖母吃……”
  看着面前乖巧的采儿与一脸慈祥的杨暕,李愔也是心中感慨,虽然他贵为大唐皇子,而且在国内更是权势涛天,可是有些事情却还是无能为力,眼前的杨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就在李愔为杨暕的事而伤神时,袁天罡却忽然找到他,说是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要给他看。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参观道学院
  平稳无比的马车里,李愔与袁天罡相对而坐,中间的矮几上,放着一把茶壶和两个茶杯,杯子里的茶水飘出渺渺的水气,眨眼间就消散在空中。
  “袁道长,你这么急着来找我,到底所为何事?”李愔品着茶,十分随意地问道。本来因为杨暕的事,他这些天除了拜访一些重要的长辈外,平时根本不怎么出门,当然了,这也和他的那帮狐朋狗友都不在的原因,程怀亮、李永等人都在军校里,平时根本出不来,而燕北和李景恒等人则留在台湾开垦种植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呵呵,殿下不要着急,到了道学院您就会知道。”袁天罡手抚着胸前的三缕长须,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说道。
  “哈哈,没想到袁老神仙也学会卖关子了!”李愔大笑道,不过既然袁天罡不愿意说,他也就不再追问,转而问起其他方面的事,“袁道长,现在你们的道学院发展到何种地步了,有没有研究出一些能进行工业生产的产品出来?”
  一听李愔问起道学院的发展,袁天罡立刻眉毛一挑,甚至有些神采飞扬的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们道学院自从今年二月份开学以来,已经招收了五千名正式学员,至于执教的老师,我也请了近两百名道学精深的道友担当,而且教材也正在完善之中,整个学院算是已经走上正轨了!”
  李愔一听也是大喜,拱手道喜道:“袁道长果然不愧是道门第一人,短短时间内就能召集这么多的老师和学生,等到几年之后,这些学员一毕业,肯定能让我中原大地的传统道教更上一层楼!”
  袁天罡平时虽然一副超脱世外模样,不过心中却还是有着将道教发扬光大的执念,所以才会对道学院如此上心。现在一听李愔的道贺,自然也是十分高兴,不过嘴上还是谦虚了几句。
  “对了,袁道长,不知你招收的这些老师和学生中,有多少是负责研究化学的?”李愔对道教的发展虽然关心,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借道学院发展出来的化工产业。
  “呵呵,殿下尽管放心,化学的事我自然没有忘记,不过现在道学院成立的时间还短,所以还没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在道学院的教学之中,除了学习各种道学典藏外,另外就是殿下您提供的那些化学基础,以及我们道教中人总结的化学经验,等到教学一年之后,学院就会让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以后主要的学习方向,所以您的这个问题问的有些早了!”袁天罡笑呵呵的回答道。
  李愔一听也觉得有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道学院第一年就招了五千名学生,相信肯定有不少对化学感兴趣的,到时自己再施展一些小手段,肯定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化学的研究中去。
  正在李愔想像以后化学产业的发展时,却听袁天罡这时又说道:“殿下,说起化学,现在虽然还没有分开教学,不过已经有不少对化学兴趣特别大的学员组成一个小团体,这个团体正在独力进行化学方面的研究,而且也有了几分成果,贫道这次请殿下来,原因之一就是想请殿下看看他们的成果有没有价值?”
  “哦?竟然还有这种事?”李愔听后也是十分惊讶,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教学,竟然都已经有化学兴趣小组了。
  “呵呵,其实这也不奇怪,上次殿下不是已经让我们研究过树胶的耐磨性问题吗?那次我就请了不少对炼丹制药方面很有成就的道友,他们现在也都在学院中任教,这些人得到殿下送来的化学基础后,都是十分痴迷,彼此之间经常研讨心得,在这种基础上,也带动了一些学习的学生加入,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学习化学的小团体。”袁天罡笑道解释道。
  “原来如此!”李愔听后也是微微点头,当初不但出资帮他们建起道学院,而且还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化学基础整理了一番,全都送到了道学院中,虽然这些基础根本不算什么,但它却是后世现代化学的基础,特别是化学元素符号和分子式的代入,虽然李愔根本记不全所有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分子式,但反正也只是一个符号,自己再创一个就是了,比如氧本来是O,可是在大唐,李愔可以随便写个符号代替O,反正知道是氧就行了。
  在两人的交谈之中,马车一直迅速前进,很快就到了道学院的大门前。道学院建在长安城的正南方。其实为了显示他们道学院的不同,袁天罡还向李世民请示了一下,经过对方同意后,竟然将道学院建在了长安城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道学院和李淳风的长安天文台正处于一条直线上。
  不过道学院离长安却没有天文台那么近,出了明德门后,一直向南再行十里,才会到达一个不高的小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也不大,但风景却是十分秀美,所以才被袁天罡选中,将道学院建在这座小山上,而且为了方便交通,还修了一条十分宽阔的登山天梯,山下还有一条水泥路与长安的水泥大道相联,交通也十分方便。
  当李愔到达道学院所在的小山时,立刻皱起了眉头,因为道学院建在山顶,而想要去道学院,必须通过面前这条十分宽阔的登山天梯,虽然天梯的坡度很缓,但是这么多台阶爬上去,估计是个人都得累的够呛。
  不过袁天罡却没有注意李愔的神态,反而有些得意的指着小山道:“殿下请看,这座山本来无名,年前为了建道学院,我们便将这座无名小山买了下来,并取名道山,面前这座山门是霍王捐赠的,通体用上好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可屹立千年不倒,而通过山门之后,就是道山的登山天梯,一共有九百九十九阶,这些则是由长安的信徒捐赠而成!”袁天罡十分兴奋的介绍道。
  李愔一听竟然有九百多级台阶,立刻气的一翻白眼,本来这山就不高,他们还建九百多级的台阶,每级的台阶还不到十厘米高,简直就是大大的浪费。至于袁天罡口中的霍王,李愔也知道,那是他老爹李世民的第十四弟,名叫李元轨,名声还不错,而且与魏征的关系很好,甚至还娶了魏征的女儿为王妃,李愔也见过几次,印象不怎么深。
  道学院虽然不是道观,但这里面聚集的也都是一帮道士,所以道观的那些规矩这里也是一样不差,比如想要上山,必须通过山门,然后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样才显出求道之人的诚心,道学院也不例外,李愔虽然不信佛道,但道教毕竟是他们老李家立下的国教,所以必要的态度还是要做的,因此无奈之下,只得跟着袁天罡一步步爬到山顶。
  到了山顶之后,李愔是累的真捶后腰,相比李愔的狼狈样,满头白发的袁天罡却显得十分轻松,只有额头上微微有些汗迹罢了。李愔看到这里不由得有些腹诽,难道这些修道之人都比较长寿,估计都是爬山锻炼出来的。
  道学院既然是传授道学之用,建筑方面自然也出自道教一脉,比如爬上山顶后,李愔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供奉三清的三清宫,进了三清宫拜了一下三清后,然后才能进入到真正的道学院中。
  相比李愔亲自监督建设的军校,道学院的建筑更是别具一格,甚至可以说,这里其实就是一座超大的道观,只是主要用来教学罢了。刚一进道学院,立刻就听到旁边的飞檐高楼中传出一阵阵清朗的诵读声,李愔唯一能听出的就只有一部道德经,其他的根本不知道楼中的道士在读些什么?
  “殿下,这里离三清宫最近,所以是学习道藏的地方,而穿过这里,就会到达后山,那里的建筑与这里截然不同,而是仿造军校那样,建造的一排排小楼,那里才是真正学习化学的地方,称为化学院,平时学生也都是分成两拨学习。”袁天罡听着旁边的诵读声,抚着胡须笑呵呵的介绍道。
  “哦,没想到袁道长不但相术惊人,而且还有如此高超的管理才能,实在是让李愔敬佩啊!”李愔也是笑呵呵地说道。这道学院才刚刚成立,竟然都能规划的如此井井有条,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袁天罡对自己一手创立的道学院也颇为满意,不过表面上还是谦逊了几句,然后这才引着李愔,穿着一层层的院落,向后山的化学院走去。当然这一路上也没闲着,一边走,袁天罡边向李愔介绍道学院的各个建筑功能,不过因为成立的时间太短,有些建筑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估计到今年年底时,所有道学院才会完全的建成。
  穿过最中间的居住生活区后,李愔他们终于来到了化学院,只不过在化学院的大门前,李愔却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站在那里,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一时间想不明白他怎么会在这里?
第二百七十八章
臭气逼人的化学院
  “参见殿下!”化学院门前的那人一见李愔,立刻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