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364

  “哈哈哈~,六弟你还真有心,这时候还不忘哄高阳她们!”李恪大笑道。看到李愔现在如此放松的样子,倒是让他对明天会面的担心也减少了许多。
  不过李恪大笑之后,脸上却露出一副郑重的表情,开口再次问道:“六郎,之前来的时候,我曾经询问过你,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可是你却不肯说,现在咱们马上就要与对方见面,你现在总该告诉我对方是何方神圣了吧?”
  李愔听后却是露出一副早知如此的微笑,这一路上李恪虽然没有再问过这个问题,但其实李愔也能看得出来,李恪很想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只不过李愔不说,他也不好意思再问,现在终于还是没忍住。
  “三哥,其实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只不过猜出一些关于对方身份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再加上对方的表现,所以我判断出对方对我们兄弟并没有恶意,只不过他为什么费大么大的力气引我们来?这点我就不清楚了。”李愔双手一摊,还是没有说出自己到底猜到了什么信息。
  看到李愔还是不肯说,李恪不禁有些气恼的反问道:“六郎,难道你对我这个三哥你还不放心吗?”
  李愔一看李恪生气,当下也不禁苦笑道:“三哥,不是我不肯说,而是我猜到的东西太过惊人,甚至连我也不知从哪里说起,所以最好还是见到那人后,听他解释一下自己的确切身份吧!”
  李恪仔细打量着李愔的表情,发现他的确不像是在说假话,又想到自己身为兄长,实在没必要为这点小事生气。想到这里,李恪刚涌起的火气就又落了下去,不过只见他叹了口气接着又道:“六郎,你不说也就算了,不过你要告诉我,这件事会不会牵扯到母妃?”
  对方送来那块前隋皇室用的印章,再加上只叫李愔和李恪两兄弟,却没让同为皇子的李恽和李贞前来,这样一来,意图就十分明显,对方应该和前随杨氏有着莫大的关联,而李恪最担心的,则是牵扯到母亲杨妃。
  李愔听到这个问题,眉头也是皱了一下,他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想想对方可能的身份,的确有牵连到杨妃的可能性。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李愔忽然下定决心,脸上也露出一股决然之色道:“三哥放心,对方虽然和母妃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无论他见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都不会容许他做出任何牵扯母妃的举动,否则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
  在白沙岛上的港口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李恪和李愔就早早的起床,梳洗完毕后,先乘船到了白沙岛的最东边,不远处就是会面的中墩屿,只是这时潮水还没有全部落下,与白沙岛中间还是被海水隔开。
  大概等到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两岛之间的海水终于退去,露出中间一段黄色的沙滩,而在沙滩上,每隔一米则铺着一块凳子大小的岩石,看来是方便两岸的人通行。
  亲眼看到这种奇景,李愔也不由大感有趣,和旁边的李恪对视一眼,然后这才带着十个护卫一起沿着石头向中墩屿走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另一个齐王
  屿本来就是小岛的意思,李愔他们会面的中墩屿既然有个屿字,自然也大不到哪去,整个小岛不过才两里方圆,再加上岛上也没多少植被,所以一眼就能看清岛上的全貌。而在岛中间的位置,则有一个刚建好没多久的竹亭,那里就是双方会面之地。
  在李愔和李恪登上中墩屿的时候,同时看到在岛的另一端,也有人登上了小岛,双方沿着满是山石的小路相对而行,距离越来越近。
  当两队人相距百十米的时候,李愔开始仔细打量对方,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只有两人,而前面的则是个身穿青布袍衫的中年人,身材高大挺拔,手中提着一个小食盒,远远看上去有四五十岁,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点点白星,三缕精心修剪过的胡子,同样也是黑白相间。
  当离的更近一些时,对方的五官也落入李愔的眼底,只见这个中年人长相十分俊朗,长眉星目、鼻如悬胆,无情的岁月虽然让对方的眼角和额头增加了几条浅浅的细纹,但却丝毫没有降低对方的魅力,反而更增加了一种成熟男人的味道。
  这位英俊不凡的中年人应该就是杨烈口中的主人了,只不过当李愔看到这个人时,却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太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倒是旁边的李恪看到前方的中年人时,却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看看对方再看看李愔,脸上露出一种迷茫之色。
  李恪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对面那个中年人和李愔长的实在是太像了,虽然年纪相差悬殊,但是在五官上,却足足有七八分相似,而李愔刚才看到对方时感到不对劲,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甚至若是对方再年轻个二三十岁,然后再把他和李愔、李恪三人放到一起,别人肯定说李愔和对方是亲兄弟。
  两边的人几乎同时走到了竹亭里,但更让李愔和李恪意外的是,对方的两人之中,除了中年人自己外,另外一个竟然是个小女孩,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极为可爱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看上去顶多十岁左右,身穿一件粉红色长裙,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巴,长长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珍珠般的大眼睛,正在眨啊眨的打量着李愔和李恪,眼神里满是说不出来的好奇。
  对于中年人不带护卫,只带一个小女孩的举动,李恪和李愔都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李愔最喜欢小孩子,看到那个小女孩长的如此可爱,不由得向对方眨眨眼睛,惹的小丫头对他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既然对方没有带护卫,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愔也让席君买等十个护卫出了竹亭,使得亭中只剩下他们四人。而中年人在看到李恪两兄弟,特别是看到李愔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神色。
  “坐吧!”中年人忽然开口,好像是一个相熟的长辈一般说道。
  “你……”李恪本来就对这个中年人的身份十分好奇,现在又见对方与李愔长的如此相像,自然是更加忍不住,张口就要问对方的身份。
  不过却没想到旁边的李愔一把拉住他,并对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问,然后又拉着他一起坐下来,而李恪虽然搞不清楚状况,不过事先已经说好了,他一切都听李愔的,所以想了想也没有抗拒。
  看到李愔的表现,中年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也拉着身边的小女孩坐下,然后将手中的食盒放到桌子上,打开盖子之后,一阵清香扑鼻,里面放的是几样别致的小菜。
  只见中年人将小菜一样样摆好,然后笑呵呵地说道:“远来是客,让你们两兄弟跑这么远来看我,实在是辛苦了,我亲手做了几个小菜,也不知合不合你们的胃口?”
  中年人的话越发奇怪了,话里话外都真的将自己当成李愔两兄弟的长辈,而且对于这次见面,也好像是也拉家常一般,丝毫没有谈判的样子。
  而对于中年人的表现,李恪只感觉十分的诡异,搞不清这个奇怪的中年人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倒是李愔却表现得十分坦然,丝毫也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也是笑呵呵地说道:“长者宴请,无论酒菜滋味如何,都是小辈们的荣幸!”
  听到李愔如此会说话,中年人也是仰天大笑,同时手指着李愔道:“李愔啊李愔,你果然不负齐王这个封号,也只有和老夫一样的聪明人,才有资格做齐王!”
  中年人的话一出口,李恪感觉更加摸不到头脑,怎么对方又和李愔的封号扯上关系,而且听对方话里的意思,好像他也做过齐王一般?
  而李愔听后却是惊的站了起来,双手扶着桌子急切地问道:“不可能,你不是早就被杀了吗?”
  之前在得知对方和前隋皇室有着莫大的关系,又能让四卫之一的净卫甘心受其驱使,而且杨烈在遇到自己这个正牌的四卫戒主人时,也不愿意吐露对方的身份,甚至不惜以死明志。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对方的身份几乎就呼之欲出,那就是杨广的直系后人。只不过他却无法肯定,对方到底是杨广子孙中的哪一位?
  所以李愔在来之前,特地向王安请教了一些关于杨广子孙的情况,因此他十分清楚地知道,当年杨广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的封号就和自己一样,也是齐王,只不过这位大隋的齐王在江都之乱时,就已经被宇文化及杀死了。可是眼前这个容貌和自己极为相似的中年人,竟然透露他就是齐王,这自然让李愔无法相信。
  “当年江都的事不提也罢,九妹她现在如何,姓李的那小子没有欺负她吧?”自称齐王的中年人似乎不想回答李愔的话,反而开始问起杨妃的情况,只不过他称杨妃为九妹,称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为姓李的小子,显然是坐实了他的身份。
  “你……你竟然是杨……杨暕?”李恪这时也终于听明白了,结结巴巴的开口问道。杨暕就是那位大隋齐王的名字,他是杨广的二儿子,也是萧皇后的亲生儿子之一,只不过据史书记载,当年在江都之乱时,他的确被宇文化及所杀。
  李恪的话其实是十分无礼的,虽然这个杨暕的身份还有待考证,但若他真的是杨广的儿子,那也就是李恪和李愔两兄弟的舅父了,身为外甥,直呼舅父的名字可是十分的无礼。比如旁边那个十岁的小萝莉就有些不满地说道:“父亲,这个大表哥好生无礼,竟然直呼你的名讳,采儿不喜欢他!”
  李恪听到小萝莉的话,也立刻醒悟过来,脸上也浮上一种尴尬之色,不过对于这个自称是自己舅父的中年人,却还是满心的怀疑。
  幸好这时李愔从深思中醒来,倒是及时帮李恪解了围,只见他深深地看了中年人一眼,开口回答道:“母妃她很好,而且在去年又给我们生了一个小妹,至于父皇,他宠爱母妃还来不及,哪里会欺负她?”
  中年人听到杨妃的近况,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只不过李愔虽然回答了他的问题,却回避了对他的称呼,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李愔心中对他的身份还是有些怀疑。
  想到这些,中年人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无奈,当下只得说道:“恪儿、愔儿,你们怀疑我的身份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当年江都之乱之事,早已经传的天下皆知,当时大哥已经早亡,三弟又年幼,所以我这个已经成年的齐王,自然是宇文化及必杀之人,不过凡事都有意外,况且乱臣贼子的话也是不可信的……”
  杨暕为了让证明自己的身份,将当初自己从江都逃亡的经历讲了一遍,原来当初杨广不肯回北方,身边又部分都是关中子弟,这些人思乡心切,结果被裴虔通和宇文化及等人利用,发动了江都之变。
  只不过杨暕当时已经察觉了身边的异动,本想禀报父皇杨广,可惜因为一些事情,他却被父亲杨广猜忌,所以对方根本不信他的话,结果当兵乱发动时,杨暕则事先在一些心腹的护卫下,只身逃出了江都。而宇文化及为了蛊惑人心,同时也想让天下对杨氏死心,所以才对外宣称杨暕等直系的皇子皇孙都已经被杀。
  “这不可能!”杨暕的话音刚落,李恪就立刻反驳道,“若你真的是杨暕舅父,那么在逃出江都之后,就应该立刻公开自己的身份,然后号召天下对杨氏忠心之人讨逆,可是按史书上的记载,自从江都之乱后,再也没有齐王杨暕出现过的消息,反而明明白白地写着,齐王杨暕被贼所杀!”
  李恪的话在表面上看来,的确很有道理,不过李愔听后,却是微微的摇了摇头。而对面的杨暕也露出了一丝苦笑道:“恪儿,看来你对当时的情况还不太了解,当时我杨氏已失民心,天下间群雄并起,若是我打出齐王的名号,只怕立刻会被别人挟持,成为对方争霸天下的一枚棋子,所以我不敢也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
  李愔一直在观察对方的表情,当杨暕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毕竟那场政变中,他不但父亲兄弟被杀,而且连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杀死,可是事后他却连报仇都做不到,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事更加痛苦和屈辱?
  “这个故事的确很有说服力,而且也合情合理,可是若只凭这个,恐怕还是不能证明你的身份吧?”李愔终于再次开口问道。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杨暕托孤
  其实听完杨暕讲完自己的经历后,李愔的心中已经相信了七八分,不过对方的身份毕竟非同小可,而且明明史书上已经记载被杀的一个人,现在却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这让李愔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听到李愔的质疑,杨暕微笑着摇了摇头,其实自从发现复国报仇无望后,他对自己的身份早就看淡了,甚至若非有一些难言的苦衷,他也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将李愔引来,然后花这么多的口舌让两外外甥相信,自己就是他们的亲舅舅。
  “你们母亲的左手背上应该有一条手指长的旧疤,那是她七岁时,骑马时不小心摔下来,结果被尖石划破的,另外在九妹的胸口偏右的地方,应该有一个指甲大小的胎记,那是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而且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几乎手不释卷,另外还从来不吃鹿肉,因为她有一次打猎,失手射杀了一只怀孕的母鹿,心中十分愧疚……”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杨暕干脆将杨妃身体上的一些特征和生活习惯都讲了出来,杨妃比他小十几岁,再加上兄妹两人的关系也比较亲密,所以对杨妃一些事情他都知道的比较清楚,如此一件件的讲出来,倒是让他又想起了当年的宫庭生活,脸上也露出一种神往之色。
  听到杨暕讲起母妃的事,李恪和李愔都是面面相觑,杨妃手背上的伤疤和不吃鹿肉他们是知道的,可却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的缘由。
  “六郎,母妃胸口的胎记你见过吗?”李恪忽然开口问道。他虽然是杨妃的儿子,但这么私密的部位,他还真没见过。
  “三哥,你这不是废话吗,我怎么会知道母妃胸口有没有胎记?”李愔白了李恪一眼回答道。
  “你可是被母妃用母乳喂大的,怎么会不知道?”李恪的脑子估计也被突然冒出来的舅舅给搞晕了,连这么白痴的问题也问了出来。
  “咦?”李愔一听母乳,倒是让他脑子中灵光一闪,当然了,他可不是想到婴儿时期吃饭的记忆,而是想到在前段时间,小升平降生之后,杨妃要经常给升平哺乳,而李愔又天天粘在那里,对于自己的儿子,杨妃自然没有什么避讳,因此都是当面哺乳,李愔虽然没仔细看过,但隐隐约约好像记得,杨妃右胸上好像真的有块胎记。
  当下李愔把自己想到的和李恪一说,结果连李恪也呆住了,其他的暂时不说,连胸口有胎记这么私密的事,甚至连他们两个做儿子的都不是很清楚,而对方竟然能说的丝毫不差,那么应该是看着杨妃长大的,而能接触到身为公主的母亲,那么对方只能是母亲的兄弟了,毕竟皇宫可不是一般男子能随便进去的。
  就在李愔和李恪发愣之时,杨暕也将杨妃的一些事讲完了,扭头看到两兄弟的表情,当时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道:“如何,现在总该相信我的身份了吧?”
  这时总算醒悟过来的李恪和李愔再次对视一眼,忽然一起站起来退后几步,然后跪倒在地说道:“甥儿李恪、李愔,拜见舅父!”
  看到两个外甥终于相信了自己的身份,杨暕也是抚须微笑,他花那么多的心力、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本想只把李愔引来就足够了,没想到竟然连李恪也来了,这倒让他有些意外之喜。
  “你们两个起来,我虽然是你们的舅舅,不过这么多年来,却根本没能帮到你们分毫,甚至这次为了一些私事,还给愔儿添了不少的麻烦,因此说起来,这个舅舅做的可是一点也不合格!”杨暕满脸苦笑地说道。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隋末群雄并起,他这个亡国皇子只能东躲西藏,直到跑到流求这里,才总算是有了一席安身之地,后来又巧遇分裂出来的净卫,杨烈以前见过杨暕,本身又是杨氏的族人,所以很自然的投靠了杨暕,再加上杨暕当初带出来的一些心腹,慢慢的才控制住台南这一片地方。
  只不过在流求建立起势力后,杨暕担心别人发现他的身份,所以就把自己的势力拆分成几个小势力,分别将几个心腹之人推到了前台,自己则在幕后掌控。可是随后看到大唐横扫天下,而且国力越来越雄厚,自己心中那点复国的奢望变得更加的渺茫,再加上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最后干脆死了心,安心在岛上做起土皇帝来。
  “舅父严重了,大家都是自家人,说什么帮不帮的?而且我以前也听母妃提起过您,说在众位兄弟姐妹中,就数您对母妃最好,因此说起来,我和三哥还要感谢您当年对母亲的照顾!”李愔笑呵呵地说道,他说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不过他的确听杨妃提起过她的这位二哥。
  “六弟说得不错,舅父大可不必为此而介怀,而且若是母妃和外祖母知道舅父的消息,肯定会更加高兴的!”李恪这时也开口说道。虽然自己这位舅父的身份十分敏感,若是让李世民知道的话,很还会引出天大的麻烦,不过人家毕竟是母亲的亲哥哥,也是外祖母的亲生儿子,所以无论看在谁的面子上,他们兄弟都得做足了礼仪。
  听到李恪提到自己的母亲,杨暕的脸上却是一黯,似乎是想到什么伤心事,语气也有些沉重地说道:“恪儿、愔儿,关于我还活着这件事,你们两个可以告诉九妹,但绝对不要告诉我母亲!”
  李恪和李愔听后大为不解,对视一眼后,才由李愔开口问道:“舅父,这是为何?”
  没想到李愔的话刚一问出口,旁边那个叫采儿的小萝莉竟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还往杨暕怀里钻,看样子好像十分的不舍。
  对于采儿的举动,杨暕脸上也露出一种悲伤之色,一边抚着小丫头的后背,一边对李愔和李恪两人说道:“刚才忘了向你们介绍了,这位就是你们的表妹了,今年才刚刚十岁,脾气虽然有些任性,不过却十分的懂事,日后你们兄妹相处,多替我照顾她一些!”
  李愔和李恪听到这里,都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了,自己这位舅父话中竟然有托付之意。当下李愔再也忍不住,脱口而出道:“舅父,你……”
  不过还没等李愔说完,就见杨暕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后接着说道:“这次之所以引你们兄弟来,其实主要是有两件事,第一就是把我这些年经营的势力交给你们,虽然有些微薄,不过总算是我这个做舅父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不要嫌弃。第二则是想把采儿托付给你们照顾,让她能快快乐乐的长大,然后再帮她找一个好婆家。”
  杨暕的话一出口,李愔和李恪都感觉到一种不详之意,而他们的小表妹采儿则哭的更加厉害,两只白嫩的小手紧紧地抓住父亲的衣襟,好像怕自己一松手父亲就会离开她一般。
  感觉到女儿的不舍之意,杨暕忽然黯然长叹一声,抬头用饱经沧桑的眼神扫了一下李愔两兄弟,然后缓缓开口道:“恪儿、愔儿,舅父一生蹉跎,饱受国破家亡之苦,对这世间的一切也早已看淡,直到老来得女,有了采儿之后,才感觉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本想看她慢慢长大,然后嫁人生子,舅父这一生也就足够了,可惜天不遂人愿,我的身体前几年就出了问题,虽找过不少名医诊治,但都没有任何的效果,而且近来我已感觉大限将至,所以才急切地把你们找来,交待一下后事,特别是采儿,你们一定要帮我照顾好她!”
  杨暕说到这里,脸色忽然变的如白纸一般,同时身子猛然前倾,双手扶住了桌子,脸上也浮现出一种痛苦之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