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364

  李愔虽然不清楚大唐发生经济危机的后果,但却可以肯定,绝对会造成社会各阶层的不稳定,甚至还会爆发武力冲突,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早早的就开始设计新型海船,而且积极开发新航路,为的就是增强大唐的海外贸易。
  不过若只是想要开拓海外贸易,却还根本用不着李愔推掉皇位,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举动,却是有着更长远的打算,虽然他的想法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有些太过杞人忧天了,不过李愔却知道,如果自己贪图一时安逸和快捷,而接下大唐皇位的话,那么以后恐怕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大的动乱!
第二百一十二章
资本怪兽
  李愔被绑架了,确切地说,他是被自己一手释放出来的资本怪兽给绑架了!
  当李愔开始炒茶酿酒的时候,他根本没想其他的事,只是单纯的想给王府增加一些收入,另外再和李孝恭、李道宗等人拉上关系,增加一些政治资本,使得在皇子们的争斗中,能保持一个优势地位,他不喜欢欺负别人,但也不喜欢别人欺负自己。
  可是自从他提出烧水泥修路这个建议开始,他慢慢发现自己被逼着扮演另一个角色,那就是成为工商业界的救火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要他去救火,资源、人力以及产品的销路问题,全都要他去操心,甚至他想拒绝都办不到,因为在他的身后,不但站着一群磨亮了刀叉,准备与李愔一起分享资本盛宴的资本家,而且还有无数靠着工商业为生的普通百姓。
  李愔虽然很想像刚穿越时打算的那样,靠着皇子的身份勾引几个美女,然后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既然是他将资本这头恶兽放出来,那自己就要负责到底,无论如何也要将资本引到一条相对安全的路上,至少不能让它在给大唐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成为大唐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这绝对不是李愔的杞人忧天!
  从秦朝建立开始,一直到满清灭亡,中原王朝虽然几经更替,但都属于封建王朝的范畴,加在一起整整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封建社会史,这在后世的世界史上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不过只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之所以能保持这么长的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李愔所在的初唐,儒家思想已经统治了中原王朝近七八百年时间,早已经深入到中原王朝的方方面面,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用另一种思想代替的,只要儒家思想存在一天,封建王朝的根基就一天不会消失。
  虽然李愔现在也和世家大族斗的不可开交,而这些世家大族从某种意义上来,也可以称之为是儒家的代表,不过他们之间的争斗,归根结底还只能称之为利益之争,根本还没上升到思想之争的高度。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仍然占据着朝堂上的高位,在社会上也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工商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触动儒家的统治根基。
  只不过李愔做为后世人,他很清楚地知道,当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资本这头怪兽的爪牙也开始长齐的时候,必然会与封建社会的固有统治阶级发生剧烈的冲突,封建统治越是牢固,这种冲突也就越加的激烈。
  比如历史上英国、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就让两个国家因此动荡了几十甚至是上百年,无数人因此而丧命,若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大唐这种封建统治更加牢固,国土面积和人口也更多的国家,其惨烈程度绝对会超乎想像。
  李愔的确可以接替李世民成为大唐的皇帝,可是成为皇帝之后呢,他就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一举灭掉资本的发展,消除自己皇权下的不安定因素。要么就是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并以皇权为保障,对国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以李愔的性格和远见,他必然会选择第二个。
  可是初唐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顶峰,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儒家思想也没有经过后世的阉割,无论是识字还是不识字的人,都在无形中受到它的影响。李愔想在这种国家搞资产阶级改良,简直是难比登天,哪怕有那些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可是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会受到极强的阻力,甚至可能他花费无数精力将改良推行下去,但却不能保证在他去世之后,这种改良还能继续下去,毕竟相对社会的发展来说,他的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推行资产阶级改良,必然会让李愔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国内,这样一来,在海外开拓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想想世界上那些还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若是少了李愔这个先知的指引,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甚至若是国内的资本受到打击,那么海外的开发还有可能成为一纸空谈,以后恐怕只能便宜了他人,这才是让李愔最无法忍受的事。
  也正是考虑到坐上皇位后,肯定会有这么多的不利因素,所以李愔对皇位一事,一直都表现得十分踌躇,而且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是指引着资本这头怪兽向外吞噬,然后用吞噬所产生的利益,慢慢地改造大唐,使得大唐在不知不觉之中,平稳的完成社会的转型与过渡,尽量避免资本与封建皇权的直接碰撞?
  可是资本这头怪兽可不是家养的宠物,根本不会听任何人的指挥,它只会依从自己的本性,将阻挡在自己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全都扫平,创造一个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这就是资本的本性,根本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讲。
  当然了,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对于资本这头自己亲手放出来的怪兽,李愔虽然不能完全驾驭,但却可以左右它前进的方向,不过这也仅限他一人,而且在控制这头怪兽时,他也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反噬。
  也正是考虑到以上的这些原因,李愔决定放弃皇位的争夺,专心驾驭资本这头怪兽,尽量不对大唐国内产生什么危害,至于大唐以外的地方,李愔只能说声对不起了,那里将成为他放养资本怪兽的牧场,所得收益会用来改造大唐,至于在当地所产生的恶果,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事了。
  以上就是李愔身不由己的真正原因,只可惜这里面涉及到太多关于资本运营的原理,整个大唐能够理解这些的,恐怕也只有王安了。
  至于李世民那里,李愔说的却又是另外一套话,他当初拿出世界地图,指着一块块的陆地告诉他,每块陆地上都有什么样的特产,每样特产又会对大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且还将大唐的领土与整个世界做了一下对比,结果一下子激起李世民的万丈雄心,野心勃勃地想要征服全世界。
  不过对于李世民这个不切实际的野心,李愔立刻泼上一盆冷水,亚欧大陆也就算了,海外的南北美洲以及大洋洲怎么办,以当时大唐的航海技术,连去一趟倭国都十分危险,更别说横穿太平洋了。
  作为一个征服欲望无比强烈的帝王,李世民眼看着世界这么大,自己却只能偏居于大唐这么一点地方,这让他十分的不甘心,不过再不甘心也没办法,大唐虽然强盛,可人力物力也十分有限,根本支撑不起他的野心。
  针对李世民的这种心理,李愔立刻主动请缨,提出大唐想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海洋,他做为大唐的皇子,愿意放弃皇位,先从大唐的临海开始向外发展,一来开拓海贸,为大唐积累财富,二来借助海外的资源,增强大唐的国力。
  对于李愔的这一举动,李世民开始表现得十分吃惊,因为他实在想不通,自己这个儿子明明有很大希望继承皇位,可现在却主动提出放弃皇位,转而孤身一人去开拓那些海外蛮荒之地,这不是舍易取难吗?
  对此李愔也提出了另外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不希望和其他兄弟争位,更不希望玄武门的那一幕再上演,所以才主动外出开拓,希望给日后的皇子们做一个榜样,告诉他们与其将所有目光都放在皇位继承上,还不如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拼搏一把。
  对于李愔的这个解释,李世民终于沉默了,经历过弑兄杀弟的人间惨剧,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几个儿子因为皇位斗的你死我活,因此李愔的这个解释深深的打动了他,终于让他下定决心,既然自己没有时间征服全世界,那干脆将这个机会交给自己的儿孙们,相信有李愔这个如此出色的儿子做前锋,终有一天,大唐的子孙的足迹,将踏遍世界上的所有土地。
  也正是被李愔的提出的创举所打动,李世民终于决定全力支持儿子,无论他想做什么,李世民都不会干预,当初李愔之所以提出要去登州,其实也正是想在大唐建立一个港口基地,做为日后向外开拓的支点之一。当然了,之所以选择登州,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离高句丽三国和倭国都十分的近,方便日后李愔的作为,灭亡高句丽只不过仅仅是个开始。
  只不过上面的两个解释,仅仅是让王安和李世民明白李愔退出皇位争夺的原因,现在整个长安城的贵族阶层,都在等着李愔的解释,对此资本这个最根本的原因,说出来根本没人能理解,至于对李世民说的那些,倒可可以拿出来忽悠一下,不过说服力好像还不够,幸好李愔在杨妃那里写好了文章,明天就能在报纸上看到。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愔的海外藏宝
  “好男儿,开拓去!”坐在位子上的李恪一拍手中的报纸,满脸赞叹地说道,“六郎,你这篇文章写的真不错,不但许之以名,而且还许之以利,连你嫂子读过之后,都说自己有一种想要驾船出海的冲动,更别说其他人了!”
  “吴王殿下说得不错,老夫这种残废之人,读过之后也是心潮澎湃,殿下蛊惑人心的本事的确是天下少有!”李恪的话音刚落,旁边陪坐的王安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哈哈哈~,三哥和王傅谬赞了,这还得多亏了母妃文笔好,否则我哪能写出如此精妙的文章来?”李愔笑嘻嘻的谦虚道。
  他写的文章名字就叫《好男儿,开拓去!》,文章一开始就吹捧了一下历史上开疆拓土的各位帝王,然后又追忆了一下他们的功绩,将开疆拓土之功极力夸大,指出大唐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疆域,除了有一位战功赫赫的皇帝外,还有就是继承了前人基础。
  夸完了上面这些人后,文章却是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起海外的富饶来,比如流求大岛上肥沃的土地,丰富无比的森林资源;林邑那边产量吓死人的稻米;爪哇岛上遍地都是金、铜矿产等等,李愔几乎就是将当初对李恪这些兄弟讲解的话几乎又重复了一遍,只不过着重介绍了一下离大唐最近的几个地方特产。
  描写完这些让人流口水的财富后,李愔的埋藏已久的野心终于开始暴露出来,指出这些地方虽然也有人居住,但是这些人不通教化,行径野蛮无礼,我大唐子民身负圣人教诲,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教化这些境外之民,让他们知礼仪、明廉耻,争取做一个文明的大唐人。所以李愔在最后直接引用标题,呼吁大唐好男儿备齐装备,随着他的脚步向外开拓去!
  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篇鼓动大唐百姓向外开拓的文章,而且写的也极为煽情,不但给了向外开拓者一个大义,而且还极尽诱惑之事。只不过这篇文章真正的意图,却是向大唐百姓打开了一幅海外藏宝图。而且在大唐上层贵族看来,李愔打开的这幅藏宝图,其实真正是想给他们看的。
  “殿下,你这篇文章一出,恐怕今天又不得闲了!”王安笑呵呵地说道。
  “哈哈,这倒是,我看了这篇文章立刻就跑来了,估计那些家伙也快到了。”李恪也高声笑道。他的话音刚落,外面就有人禀报,李敬业来了。
  李敬业比李愔还要小一些,不过现在也已经长成一个英伟的青年,只见他大步走进殿中,看到坐着的李愔三人,当下大笑道:“没想到我竟然是第一个到了!”
  “敬业兄,第一个到的应该是我才对!”李恪听后却是开口纠正道。
  “呃~,三郎你与六郎是亲兄弟,哪里算是客人?所以算起来还是我先到!”李敬业可不是个吃亏的主,脑筋也转的极快,立刻笑着反驳道。
  “哈哈~,三哥你和敬业就不要争了,谁先到后到又有什么区别,估计怀亮他们也要到了!”李愔看这两人如此无聊,只得插嘴打断他们道。
  还没等李敬业坐下,程怀亮和秦怀玉果然结伴而来,接下来燕北、李景恒等人也陆续到了,很快李愔平时的那帮狐朋狗友全都到齐了。只不过些人刚一见到李愔,几乎全都是问罪的,因为他们昨天来找李愔,结果全都吃了个闭门羹,心中都是窝着一股火,因此一见李愔全都发泄出来。对此李愔只得挨个赔罪,毕竟从朋友的角度上看,他昨天做的确不地道。
  安抚了这帮朋友之后,大家的身份都差不多,自然也论不出什么尊卑来,所以全都乱哄哄的坐到一起,三五成群的看似在说笑,不过眼睛却全向李愔身上瞄,毕竟他们全都在等着李愔给他们一个解释。
  只不过李愔却好像根本没注意到众人的目光,该怎么说笑还怎么说笑。最后还是程怀亮率先沉不住气,站起来开口问道:“六郎,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就真的这么放弃了皇位?”
  程怀亮这句话几乎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所以听完之后,所有人都停止说话,眼睛‘唰~’的一下全都集中到了李愔身上。只见李愔却是不慌不忙的一笑道:“程兄既然问到这件事,那么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那就是你们觉得自己家族掌握的财富已经足够了吗?”
  李愔的这个问题一出口,程怀亮他们都是一愣,这可不像是以聪慧著称的齐王李愔问出的问题,他们这些新兴贵族虽然掌握了不少财富,特别是跟着李愔进军工商业后,手中的财富更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可是所有家族自然都希望手中的财富越多越好,肯定没有人会感觉家族的财富已经足够了。
  看到程怀亮他们的表情,李愔和旁边的王安相视一笑,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除了极少数人外,很少会有人感觉自己手中的财富已经足够了。
  想到这里,只见李愔接着又道:“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咱们虽然都是朋友,可是大家背后却都站着一个甚至几个家族,所以我也就不废话了!”
  李愔说到这里时,忽然脸色一正,沉声开口说道:“关于我放弃大唐皇位的事,其中的确有一些不方便说的隐情,不过大家也不用乱猜,而且这件事也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打算,至于这件事的对与错,相信以后所有人都会明白。”
  脸色严肃地说完上面的话后,李愔的脸色总算放松下来,转而微笑着又道:“至于各位对我的支持,李愔也全都看在眼里,所以为了报答各位的无私支持,我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厚礼,想必大家也都已经看到了!”
  “六郎,你的事情我已经听父亲说过了,无论别人如何,我秦怀玉在这里发誓,日后这条命就全都交给你了!”李愔话音刚落,秦怀玉却首先开口道。
  李愔没想到秦怀玉竟然当场表示忠心,因此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估计自己忽悠皇帝老爷的那些话让秦琼信以为真,然后又转告给秦怀玉,结果让这个热血青年情绪亢奋,立志想和自己干一番大事业。
  “好!秦兄说得不错,大丈夫立于世间,自然要做出一番功业来,我李永以前是个混蛋,可是现在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继承长辈的功业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功业!”秦怀玉的热血也立刻感染了李永,做为李愔的铁哥们,他虽然对李愔不做皇帝感到可惜,不过他知道对方比自己看的远,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他依然无条件的支持李愔。
  “哈哈~,好一个大丈夫立于世间,算我程怀亮一个!”程怀亮也十分豪爽的叫道。其实从朋友角度上,无论李愔做不做大唐的皇帝,他都不应该说什么,只不过他背后除了程家之外,还有一个以崔玉为首的清河崔氏,所以这件事若不问清楚,他也没办法回去交待,现在既然李愔提出海外那么多让人眼馋的财富,而且还是送给他们的厚礼,这样一来,他回去也就有了交待的理由,再加上秦怀玉和李永的表现,所以他自然也表示支持。
  有了他们三人带头,无论殿中的人出于什么目的,最后也都纷纷表示了对李愔的支持,看到这里,旁边的王安总算露出了一丝微笑,同时对李愔也越加的佩服,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将这么多的权贵绑到自己的战车上,这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表过态之后,所有人都露出了本性,开始向李愔打探起他下一步的计划,以及海外到底有多少财富在等着他们?对此李愔自然是大吹物吹,几乎将海外描绘成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若是有后世人看到他的样子,估计会把他当成清末时招聘劳工的人贩子。
  虽然李愔说的夸张,不过程怀亮他们也都不是外人,知道对方话里肯定有水分,不过他们也知道,以李愔的性格,就算是话中有水份,但大部分还是可信的。
  一帮纨绔子弟聚在一起,特别是将正事说完之后,自然免不了吃吃喝喝,再加上李愔府上又是出了名的酒好菜好,所以当天齐王府自然免不了又诞生了一帮醉鬼,直到华灯初上之时,众人才陆续散去。
  李愔送走了众人之后,独自回到书房醒了醒酒,然后又从书桌上拿起一封信签,看着上面自己五姐长乐公主的娟秀字迹,一时间陷入了深思,明天就是三日之期,也是他要去长乐公主府拜访那位不好惹的五姐日子,只不过想到对方那复杂的身份,李愔也不禁感到一阵头痛,希望对方见自己的目的不要太过复杂!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宁可喜乐由心的少活几年
  长安城崇仁坊,这里紧挨着皇城,而且离尚书省又比较近,所以能在崇仁坊内居住的人,几乎都是大唐的顶尖贵族,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座府邸,而且这座府邸刚好相连,正位于崇仁坊的中心。其中正中间的那座正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世民的心腹长孙无忌的府邸。而在长孙无忌的府邸右侧,则是他的亲舅舅高士廉的府邸。至于左侧,则是几年前新建的长乐公主府。
  按大唐律,公主出嫁一般是不和公婆住在一起的,而是和皇子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府邸,驸马则和公主住在一起,只不过长孙无忌身份特殊,再加上长乐公主又倍受宠爱,所以长乐公主府就建在长孙府旁边,中间的院墙都是通的,方便公主和驸马在两个府邸之间走动。
  李愔府邸所在的安兴坊与崇仁坊刚好错对角,坐上马车片刻就到。他今天也是早早的起床,备好礼物来到了长乐公主府。
  李愔的马车刚到府门前,立刻有一个早已恭候多时的人迎了上来,这人身长七尺有余,长的是面如冠玉,极其的俊朗,只不过在这种俊朗之中,却依然带着股说不出的阴柔之气,让李愔一见就立刻想到了长孙无忌,不用问,这人肯定就是长乐公主的夫婿长孙冲了。
  “哈哈哈~,六弟一向可好,为兄可是等候多时了!”长孙冲表现的极其热情,李愔还没有下马车,他就已经迎了上去,而且还亲自将对方扶了下来。
  看着长孙冲这张灿烂的笑貅,李愔却是心中鄙视,当初这小子可是把以前的那个李愔给坑惨了,现在再次相见,他却表现的好像是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般,这种厚脸皮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想到这里要,李愔真想一巴掌糊在对方的脸上,看他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哈哈,自从上次一别,小弟可是与表哥好长时间没见了,真是想死小弟了!”李愔脸上虚伪的笑容都能把孩子吓哭,话虽然说的热情,不过语气却再着一股子寒气。打人的事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毕竟他今天是来做客的,若是不问缘由先把主人打了,那可就太失礼了。
  长孙冲和长孙无忌那种老爹,脸皮早已经不是一般的厚,对李愔冰冷的语气根本视而不见,依然十分热情的将李愔让进府中,而且路上没话找话,极尽主人之能事。
  李愔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不过他越走越奇怪,因为长孙冲好像不是要带他去大殿,当下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长孙表哥,五姐到底要在哪里见我?”
  本来满脸笑容的长孙冲一听李愔提到长乐公主,脸色一下子暗了下来,语气也有些沉重地说道:“六弟有所不知,自从那天从你府上回来后,你五姐的气疾又发作了,一连晕过去两三次,幸好及时将孙太医请来,这才控制住病情,现在人虽然没事了,但还在病床上躺着,所以只得在内宅里接见你了。”
  李愔听后却是一愣,有些着急地问道:“现在又不是夏天,五姐的气疾怎么又突然犯了?”
  李世民本身患有高血压,而且长孙皇后也有这个病,更糟糕的是,这个病还是家族遗传病,长乐公主和李治、兕子身上都有或轻或重的高血压症状,其中长乐公主的病情最重,几乎每年都要犯几次,只不过这个病有个特点,那就是比较怕热,一般只有在夏天时,才容易犯病,其他几个季节倒是十分安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