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64

  “父皇,现在才进行到一半,松赞干布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难免会有些紧张,所以就算留有余力,也很难超过程怀亮和李敬业这两个夺冠热门!”李愔看着紧紧咬着程怀亮和李敬业屁股不放的松赞干布,口中缓缓地说道。
  虽然嘴上说的强硬,不过李愔眼中也闪过一丝担忧,场地赛的赛程是12里,刚好绕着全场三圈,现在已经是第二圈了,而松赞干布却还是紧咬着前两名不放,参加过这种竞速比赛的人都知道,排在第一是最累的,反而是紧随其后的人只盯着前面人的背景,倒是不觉得太累,估计松赞干布就是用的这种办法,以此来积畜体力。
  赛场上排在第一的程怀亮也在骂娘,一边拼命的蹬着自行车,一边对旁边的紧紧跟随的李敬业怒吼道:“六郎也真的,干嘛把咱们比赛的规则都给改了,要是还按照咱们以前的规则,老子早就把后面的这个土包子给踹残废了!”
  其实也不怪程怀亮生气,松赞干布这家伙就跟在他的车轮后面,不但减少了风阻,而且还时不时的做出超越的姿态,让程怀亮大为紧张,不时的就要加快一下速度,为此消耗了大量体力。
  “程叔,实在不行你就先让那家伙超过去,反正还有一圈,到时养足了力气再反超过去就行了!”李敬业本来不想说话消耗体力,不过程怀亮一直在吼,他不得不回一句,好让他安静下来。
  “不行,咱们大唐举行的比赛,怎么能让一个吐蕃人排在第一,而且这又是冬运会的第一场比赛,老子绝对不能输!”程怀亮虽然嘴上说着不能输,可是说话之间,脚下难免会有几分懈怠,结果一不小心竟然被松赞干布反超,而这时他们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第三圈。
  场外的人看到第一被那个吐蕃国主暂时夺得,都不禁惊呼起来,一个个激动的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为程怀亮和李敬业鼓劲,希望两人能重夺第一的位子。
  “混蛋!”李敬业看着前面的松赞干布,禁不住低声怒骂道,同时脚下用力,把刚才一直积攒的力量全都用上,拼命的蹬着车子,最后终于和对方保持了一个齐头并进的局势。
  本来排在第一的程怀亮一下子落到第三,他自然是十分不甘心,拼命加速想要重夺第一的位子,可是刚才他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现在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两人却超不过去。
  第三圈跑到一半,前面的李敬业和松赞干布还是没有分出高下,而这时后面的选手看到终点就在眼前,也都开始发力,比如一直排在第四的李恪在眨眼间超过了前面的程怀亮,也冲到了和松赞干布并列的位置,三人开始你争我夺的展开冠军争夺战。
  观众席上的大部分人虽然都在关注着最前面三人,但是也有人注意到,在车手的第二梯队中,忽然有一匹黑马杀出,一个身穿蓝布短衣的青年在几个呼吸间超过了其他选手,眨眼间就冲到了第五的位子上,接下来更是毫不停留的超过了程怀亮,紧紧地跟随着最前面的三人,只可惜无论是松赞干布还是李恪、李敬业,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旁边两人的身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后面已经有人追了上来。
  而就在离终点只有百步远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毫无保留的拼命加速,而那个已经冲到第四的蓝衣青年更是双腿如飞,看上去几乎都快把自行车给蹬出了火花,轮子更是转的飞快,在距离终点不到三十米时,他终于超过了排在最前面的李恪三人,抢到了第一的位子。
  “哗~”看到这匹横空杀出的黑马,观众席上是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坐在李世民身边的李愔更是跳起来高声叫好,无论谁赢都可以,只要别让那个松赞干布拔了头筹就行。
  “铛~”随着终点裁判人员一声清脆的鸣啰时,那匹黑马毫无意外的冲过了终点,赢得了大唐体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冠军。
  “哈哈哈哈~,父皇,我大唐人才济济,没想到一个默默无名之辈,不但赢了敬业和怀亮这种赛车老手,连吐蕃国主也被服甩到后面,这全都多亏您治理有方啊!”李愔一脸得意地说道,不过为了给李世民一个台阶下,最后还小小的拍了一下对方的马屁。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在比赛的最后时间,竟然还会杀出这么一个逆转大局的黑马?再加上看到李愔得意的样子,一时间竟然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而场上无论是观众还是参赛的选手,所有人几乎都沸腾起来,比赛的乐趣不但是看着选手们你争我夺的竞技,最重要的还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当第一个选手冲过终点之前,你永远也无法肯定哪个才是真正的冠军?而今天这个青年的出现,就十分准确的体现了这一定律。
  蓝衣青年刚一冲过终点,立刻被终点等候的观众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打听这位青年选手的情况,其实在比赛之前,有关选手的信息已经张贴出来,只不过当时所有人都在注意吐蕃国主、李恪等这些人的信息,根本没人注意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
  至于李恪和松赞干布三人,则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不过据最后观察得出,松赞干布要比李恪和李敬业早一点冲过终点线,所以夺得了第二,而李敬业则位于第三,李恪则以毫厘之差没有进入三强。
  比赛结果一公布,李愔立身向李世民告辞一声,跑下去准备颁奖,做为这次冬运会的发起人之一,李愔抢下了颁奖的工作,本来这种事让李世民亲自去做的话,效果更加的好,不过冬运会毕竟只是一场试验,场面也比较乱,所以最后还是由李愔这个最受宠的皇子代劳了。另外做为颁奖人,李愔也想亲口了解一下这匹黑马的来历。
  不过就在李愔被护卫围着挤过人群的时候,刚好看到被一帮吐蕃人保护着,正在擦汗休息的松赞干布。而这时他也第一次见到了松赞干布这位历史传奇人物的真容,今年松赞干布才二十一岁,个子不是很高,估计最多在一米六五左右,身材却十分敦实,瘦长的脸庞,颌下留着一副小胡子,典型的高原人长相。不过可能是入乡随俗,今天的松赞干布无论穿着还是打扮,都是一副汉人男子的样子,只不过那他黑红肤色上,还是能一眼看出与汉人的不同。
  似乎是有所感应,当李愔正在近距离打量这位吐蕃国主时,对方也忽然一抬头,那双如狼王般的眼睛终于与李愔狠狠地撞到一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
  坚韧!冷静!睿智……几乎与上次在城外时见到的一样,李愔从松赞干部的眼睛中看到了对方的许多优点,不过唯独少了一样最重要的野心,看来对方在进到长安之后,已经十分明智的把自己的野心埋藏起来,毕竟他要面对的可是李世民这么一个千古一帝,暴露出太多的野心对他们吐蕃没有丝毫的益处。
  而松赞干布也在上下打量着李愔,他的记性极佳,上次在城外的偶然一瞥,就已经让他对李愔和李恪有着极深的印象,刚才比赛之时,他已经知道了李恪的身份,因此对李愔的真正身份也猜到了七八分。
  李愔用审视的目光将松赞干布打量了几遍,最后这才露出一个虚伪的微笑,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就离开了。只不过在离开之时,却在松赞干布身边发现一个熟人,就是那个在两年前被自己打成猪头的禄东赞,当初他因为出言污辱大唐公主的罪名,被判监禁两年,本来还没有到期,不过松赞干布来访,并且亲自向李世民赔罪,所以这才格外开恩,把禄东赞给放了出来。
  看到李愔转身离开,松赞干布这才扭头对禄东赞问道:“大相,刚才那个青年应该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齐王吧?”
  “启禀国主,此人正是齐王,当年也正是他挑头,引发了我们与大唐的那场松州之战!”禄东赞看着李愔离开的背影,目光中也露出一丝恨意,他被大唐监禁这两年,家族在吐蕃的势力大受打击,现在他虽然还是吐蕃的大相,但手中的权力却是大不如前。
  “哼!你还有脸提那件事?”松赞干布想到当年那场让吐蕃损失巨大的战争,心中也不禁涌上几分怒气,那场战争不但让吐蕃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更让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动荡,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平息,否则他也不会听闻大唐对高昌动兵后,立刻跑到大唐装孙子。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禄东赞御下不严所造成的。
  看到国主震怒,禄东赞在惶恐的同时,心中也不禁十分委屈,当初那个出口惹祸的家伙,并不是他的随从,而是松赞干布派来的官员,根本不关他什么事,可惜那个倒霉蛋当场被打成重伤,最后更是不治身亡,现在他想找人顶罪都找不到。
  比赛之后立刻就是颁奖,李愔找到那位夺冠的小伙子时,发现他正在被一群报社里的先生围着,满头大汗的回答着他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
  “周小哥,你这次夺冠之后,能拿到一笔四百贯的巨款,请问你拿到钱后,最想做什么事?”一个身穿工商报工作服的先生挤开身边的同行,率先开口问道。
  “我……我想用这笔钱给老娘治一下病,顺便再娶房媳妇!”被称为周小哥的蓝衣青年长相憨厚,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老实可靠的人,而且他的回答也与他的外表相呼应。
  “好!拿到资金后先给母亲治病,然后再娶妻生子,为家族传宗接代,果然是至孝之人啊!”问话的报社先生反应极快,一边低头记录一边大声夸赞道。
  只不过旁边的李愔却感觉对方有点胡扯,人家给母亲治病的确是尽孝道,可是把娶媳妇也扯到孝道上,这就有点过了吧?不过他也知道,做记者的都有这种毛病,不管什么不着四六的事,只要他们有需要,就能把这件事给扯到自己需要达成的目的上去。
  “周小哥,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骑车的速度这么快?”又一位大唐日报的先生问道,相比其他报社的先生,大唐日报问的问题还算比较靠谱。
  “我是城东驿站的驿卒,从一年前开始,每天就骑着朝廷配发的自行车送信,一整年都没有间断过,所以都习惯了!”一提起这个,这位周小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说道。
  原来如此!周围人一听,立刻都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人家骑车骑的那么快,原来都骑了一整年了,当然了,这位周小哥肯定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否则长安周围的驿卒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人家能夺得冠军?
  李愔听后也是十分惊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驿站这种古老的政府机构,已经增加了许多新的职能,比如因为道路的畅通,以及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书信的往来开始变得频繁起来,所以驿站本身的通信功能就开始增强,比如长安的驿卒就开始配备马匹,不过后来发现养马的成本太高,所以改成了自行车,没想到倒是培养出一个自行车冠军来,这世事真是奇妙如厮啊!
  等报社采访的差不多了,才由冬运会的工作人员把那位周小哥拉开,然后和松赞干布、李敬业一起,进行了冬运会的第一次颁奖,只不过这三人的身份天差地别,一个国主站在亚军的位子上,比驿卒周小哥低了一头,李敬业身为国公嫡孙,也是卫国公之位的继承人,却站在第三的位子,出身最低的周小哥则一脸不安的站在中间最高的冠军之位上,显然对身边的两个大人物充满了敬畏。
  李愔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有一个古怪的想法,因为这也许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第一次打破了身份地位上的差别,真正的按自身的能力进行排名,虽然台上的那三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相信在多年以后,平等自由的意识开始觉醒,肯定会有人对眼前的这一幕大加赞赏。
  李愔亲手为三人颁发了奖牌,这些奖牌都是成色十足的真金白银,而且全都是请长安的高手匠人纯手工打造,每一枚的造价都不低,再加上其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所以也被称为大唐运动会史上,价值最高的奖牌。
  自行车赛举行完毕后,接下来几场比赛同时进行,其中主要是田径运动,包括几种长短跑,以及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这几样都是李愔按后世的体育项目搬过来的,对唐人来说,实在太过新颖,因此只有一些长安附近的人早早得到消息后开始练习,所以参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比赛进行的也比较快。
  不过在这些比赛中,却忽然爆出一个冷门,那就是在短跑项目中,有一个吐蕃人参加,当时李愔看这个吐蕃人又矮又瘦,所以也没怎么在意,结果比赛刚一开始,这家伙简直就像是一头猎豹一般,将其他选手远远的甩出去一大截,而旁边观看比赛的吐蕃人则大声叫好。按李愔的估计,这家伙跑百米绝对能跑进十秒内。
  有这样的强人参赛,冠军自然毫无悬念的被吐蕃人拿下,第一天就拿到一个冠军,这让吐蕃人士气大增,毕竟只要拿到三个冠军,那么他们与大唐和亲的事就成功了一半。
  不过李愔却是暗中松了口气,因为准备不足,短跑的项目并没有分那么细,只是笼统的设立一个短跑,距离大概在两百米左右,其他的径赛还有一个千米长的中跑,以及万米长跑和接力跑。这三个比赛那个吐蕃人并没有参加,看来对方也就是爆发速度强,耐力并不是对方的强项。
  而在田赛中,吐蕃人也报了好几个项目,只不过因为这些田赛都比较新颖,吐蕃人又没有太过逆天的选手,再加上大唐的选手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参加的项目无一例外全都以失败收场。
  不过在推铅球的比赛中,李愔却发现了吐蕃人中的一个强力选手,这人的吐蕃名字太长,音译成汉语叫做蛮图,是一个可以和房遗爱相媲美的怪力男,一身恐怖的肌肉看上去如同岩石一般。他在推铅球的比赛中只以数步之差输给了房遗爱,这倒不是说他的力量不如对方,而是因为推铅球的姿势不对,导致力量无法全部用上,这才输了一点。
  上午的比赛完成之后,各个项目的冠军也都领到了自己的奖牌,下午举行的是三个项目中,其中两个是比较传统的比赛项目,一个是赛马,还有一个则是角力,最后举行的则是李愔提出来的标枪项目。
  吐蕃人对这三个项目也十分感兴趣,全都有人报名,其中在赛马这个项目上,吐蕃人一下子派出三个选手,都是顶尖的骑术高手,不过大唐更是高手如云,不少军中将领都忍不住参加了比赛,结果因为参赛的人太多,不得不分成两组,每组决出前五名,然后再进行决赛,结果最后还是大唐骑手技高一筹,被一名据说是玄甲军出身的将领夺得冠军,至于程怀亮和李敬业这些将门子弟,虽然也参加了,可是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赛马的比赛虽然大唐赢得了冠军,不过接下来的角力之战中,房遗爱却遇到了对手,那个在推铅球比赛中输了一筹的蛮图大展神威,一连将十几个选手给扔下了赛台,其中还有几个西域国家派来的高手,全都败的一塌糊涂。
  房遗爱表现的也毫不逊色,遇到他的选手几乎都是在短时间结束战斗,因此两个如史前巨兽般的蛮力大汉,终于不负众望的在决赛中相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吐蕃罗马人
  角力!其实就是徒手相搏,比赛形式和后世的摔跤有些像,不但要求选手本身有一定的力量,而且对技巧的要求也是极高,不过这种比赛形式其实真正算起来,还是一种力量的比拼,力大者就算是技巧不足,也可以用蛮力将对手击败,所以才有了角力这个名字。
  “呯呯呯~”实木搭建的角力台上,房遗爱与那个名叫蛮图的吐蕃大汉四条手臂绞在一起,两张大脸憋得通红,缓缓的转着圈想把对方给掀倒。现在两人都是赤裸着上身,下身只穿着一条牛鼻短袖,身上的汗水蒸腾,与这严寒的冬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房遗爱~房遗爱……”下面的观众也是十分激动,高声叫嚷着房遗爱的名字给他加油。本土作战就是有优势,下面的观众都是大唐子民,自然不会为蛮图这个吐蕃人加油助威。
  “虎力,这还得僵持到什么时候啊,我看遗爱兄好像有点不妙,早知道就让你上台了?”李愔站在台下,一脸担心地看着台上房遗爱说道。其实他对角力并不怎么在行,根本看不出场上的局面到底是好是坏?
  虎力一听却是呵呵笑道:“殿下不用担心,若是遗爱与对方在战场上相遇,那么他肯定是必死无疑,毕竟这个蛮图全身杀气凛然,是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根本不是遗爱这种愣头小伙子的能比的!”
  李愔本以为虎力会安慰自己几句,没想到对方竟然说出这么一段话来,刚想开口抱怨,却听对方又说道:“不过现在是角力,规则已经说明了,不准攻击对方的要害部位,而且连攻击手段也受到限制,如此一来,只剩下纯力量与一些近身技巧的比拼,在力量上,两人几乎不差上下,但是在近身搏斗的技巧上,那个蛮图根本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只是凭着战场上养成的本能在缠斗,开始还看不出什么,不过马上就要落到下风了!”
  虎力的话音刚落,就见台上的房遗爱忽然一个勾脚,把蛮图正在用力的一支腿勾的站立不稳,同时双臂猛然加劲,一下子把对方掀倒在地。趁着对方还没有站起来,房遗爱紧跟上去拉住蛮图的双腿,使劲向后拖动了几米后,然后猛然用力将对方给甩了起来。结果蛮图身体腾空,根本找不到借力的地方,只得双手乱抓,口中也气的哇哇大叫!
  台下观众看到台上的突变,在高声叫好的同时,也都十分明智的纷纷向后急退,而房遗爱看准台下的一块空地,双臂较劲将对方给甩了下去。
  “轰~”的一声巨响,蛮图沉重的身躯狠狠地砸到地上,荡起一阵灰色的尘土,不过对方显然也没受什么伤,身子一挺又站起来,嘴里怪叫着想要再次冲上台。可惜按照比赛规则,被扔下台就算是输了,所以台下有几个吐蕃人同伴立刻拉住了他,然后用吐蕃话说了半天,才让那个蛮图安静下来。
  台上的房遗爱以一招险胜对方,在台下观众的欢呼声中,满脸得意的他还没忘向台下的蛮图做了一个挑衅的姿势,结果把对方再次气的是哇哇怪叫,奋力就想往台上闯,毕竟他可是号称吐蕃第一大力士,从来没有在力量方面被人打败,没想到今天一不留神竟然被一个唐人连赢了两次,实在让他感觉无比的羞辱,幸好周围的吐蕃人差死命拉住,否则还真可能上演一出赛场斗殴。
  角力决出了胜负,接下来就是开赛第一天的最后一场比赛,只不过相比赛马和角力,标枪这东西会玩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在宋以前的王朝中,军队中很少使用投枪做为武器,即便是有人用,一般也就是做为打猎的工具,毕竟这东西杀伤范围小,而且只能一次使用,携带又不方便,所以很少有人特意去练习。
  李愔一开始并没有把标枪比赛引入到冬运会,只不过后来发现比赛项目有点少,所以只得拿出来凑个数,没想到报名的人还不少,毕竟相比其他项目,标枪的投掷要求很低,只要不踩线,其他的随便,只要能把标枪投出去就行。
  只不过当标枪选手上场后,李愔却是一愣,因为他发现参赛的吐蕃选手样貌十分古怪,虽然装束和其他吐蕃人一样,但是这家伙身材高大,棕色的头发卷曲着,高鼻深目瞳孔发蓝,一看就不是东亚人种,反而让李愔感觉像是后世的欧洲人。
  “燕兄,你看那个参赛的吐蕃人,怎么长相如此奇怪?”刚好燕北在旁边,李愔急忙拉过他指着场上的那个吐蕃人问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吐蕃和西域本来就离得很近,有不少西域人会到吐蕃经商或居住,因此吐蕃人中有西域人也很正常!”燕北显得毫不在意的回答道,在他眼里,西域那边的人都是长的如此模样,根本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对,这家伙绝对不是西域人!”李愔十分肯定地说道。得益于后世发达的信息技术,无论是电视、电视还是网络,让所有人都对自己国家以外的世界有所了解。李愔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对于各个地方的人种长相,还是能分辨出一些的,西域人虽然也是高鼻深目,但更像是后世中亚和西亚的阿拉伯人种,而眼前这个吐蕃人,却是一个标准的欧洲人种,甚至他还可以肯定,对方应该是南欧人,因为那里本来就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且与东方文明的接触也最为频繁,同时大名鼎鼎的罗马帝国就位于那里。
  想到罗马旁边,李愔忽然心中一动,好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但仔细去想的时候,却怎么又想不到,这让他有一种十分不妙的预感。而接下来的比赛中,也刚好印证了李愔的这种预感。
  标枪的样式是李愔按后世那种两头尖中间粗的设计的,这种样式可以延长标枪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使得投掷的距离更远。当然了,枪身不可能用铝合金,这个时代根本没铝可用,所以枪身主要还是用硬木制造,两端的枪尖都是精钢打造,与木制的枪身结合的十分平滑,不会增加风阻。
  虽然参加标枪比赛的人不少,但对于这种新式项目,很少有人能掌控住其中的窍门,所以大部分都只能投三四十步,个别的可以达到五十多步,这主要还是因为标枪设计的合理的原因,否则大部分人最多也就能投二三十步就不错了。
  不过当那个吐蕃欧洲人上场后,第一次就投出了六十步远,第二次第三次更是一次比一次远,最后成绩更是达到了七十二步,按一步等到一点三米算,那么这家伙的最远投掷距离已经达到了九十多米,差一点就要破除百米大关。
  看到这种情况,李愔也不禁有些后悔,没想到吐蕃人中也是人才济济,才比赛第一天,就已经拿到了两个冠军,早知道这样的话,他当初就应该多说几个。
  虽然心中后悔,不过对方既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赢得比赛,他也不可能耍赖,只得皮笑肉不笑的给对方颁奖,不过在颁奖之后,李愔特意的召见了对方,然后在燕北的帮助下,用吐蕃话进行了交流,虽然有许多地名和人名翻译不过来,不过还是让李愔搞清楚了这人的来历。
  正如李愔所猜,眼前这个人的确是欧洲人,而且也的确来自东罗马帝国,他的名字太长,燕北翻译不过来,只从发音上称对方为西罗,而且据这个西罗吹嘘,他出身于罗马伟大的克利斯普斯家族,同时也是个一个罗马贵族,只可惜在五年前,他所在的军队与大食人,也就是刚刚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交战时,不幸大部分战死,而他则可耻的做了俘虏,后来更是被卖给了前往东方的商人,两年前才流落到吐蕃,巧合之下参加了吐蕃平乱的军队,因为做战勇敢,而且个人能力突出,所以才被松赞干布的王廷卫队所吸收,这次更是随军来到大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