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64

  “看来这老神棍还是有几分本事,并不全都靠蒙人,难道这世上还真有如此神奇相面之术?”李愔喃喃自语道。李敬业在听到自己的命运也已经改变后,立刻变身成第二个李业诩,高兴的是连蹦带跳,只不过他与李业诩不同,程怀亮他们并不知道李敬业还有横死军中的批语,所以对于他‘过度’的兴奋,还以为他做为业诩的妹夫,在替大舅哥高兴呢。
  发泄完兴奋后,李业诩也没忘感谢袁天罡,毕竟他还要靠对方去说服自己那个顽固的祖父呢。刚好李愔这里又有最好的大厨和美酒,而袁天罡又是他的客人,所以李业诩也就借花献佛,请李愔摆下宴席,几人好好的招待了袁天罡一番。
  其实说起来,因为袁天罡当初的批语,让李业诩受了这么多年的苦,若是换成另外一个人,估计很难当场原谅袁天罡。不过李业诩向来都是个没心没肺的性子,无论对谁都不记仇,刚才还打的要死要活,下一秒可能就会和你称兄道弟,对此李愔他们也都知道,甚至所有人也都最欣赏他这一点。
  李业诩和李敬业两人算是众人中酒量最好的,不过可能因为太过高兴,这两人今天几乎是把酒当白水喝,而且来者不拒,谁敬他们都喝,结果总算是让李愔他们得逞了一次,宴会才进行到一半,这两人就全都躺在桌子上打醉拳了。
  宴会结束后,程怀亮和秦怀玉将两个醉鬼架出去,分别送他们回府,袁天罡今天刚回来,而且又有事找李愔,所以当天就住在他府上。宴会结束之后,李愔和袁天罡来到自己的书房,让所有人退下后,这才开口笑道:“袁道长,你怎么不声不响的就来到长安了,害的我都没事先准备,而且还差点让业诩冲撞了道长,实在是失礼之极!”
  “呵呵,殿下言重了,贫道只不过是个闲云野鹤,以殿下的身份,哪里还用得着准备。至于离开登州,一来是贫道性子散漫,不喜欢呆在一个地方太长时间,另外也是受小徒所托,向殿下禀报一下蒸汽机的问题。”袁天罡感觉今天李愔好像对自己客气了许多,不过他早就是个宠辱不惊的性格了,因此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依然笑呵呵地说道。
  一听对方是来向自己禀报蒸汽机的事,李愔一下子来了精神,上次为了解决蒸汽机漏气的问题,他派人来长安取走了不少的无花果树的树胶,现在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了?当下有些急切地问道:“袁道长,一帆怎么说,现在蒸汽机如何了?”
  “启禀殿下,那种无花果树的胶的确不错,不过在耐磨性上,还是达不到要求。”袁天罡前半句话让李愔一喜,后半句却又是一盆冷水泼下,幸好他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消息总算让李愔好受了些。
  “不过树胶虽然达不到要求,但也有一些效果,经过一帆改进后的蒸汽机,再加上用树胶密封,最大能达到五马力左右的功率,不过因为树胶很容易磨损,所以这种最大功率并不能保持太长时间,一般也就只能保持在三马力左右。”袁天罡依然不紧不慢地说道。他口中所说的马力与功率,都是在蒸汽机发明后,李愔将后世的新名词引入,除了参与蒸汽机设计的工匠外,整个大唐也只有李愔能听懂了。
  “三马力虽然少了点,不过能在短时间内将功率提高三倍,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李愔虽然口中夸奖,不过眉头还是禁不住皱起来,现在是蒸汽机的起步阶段,所以提高三倍的功率看似很多,但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越是往后提升功率才越难。
  袁天罡一生看尽人生百态,对李愔心中所想自然也是一目了然,还是笑呵呵地说道:“殿下莫急,贫道此次来长安,除了告诉您这件事外,另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办,而且这件事也和蒸汽机有关。”
  “哦,那是什么事?”李愔急不可耐的问道,同时心想,这个袁天罡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卖关子,有事干嘛不一下子全说完?
  “殿下,无花果树的树胶虽然在耐磨性上差一些,不过我们之前试验了无数材料,没有一样比这种树胶更优秀的了,所以我这次来到长安,就是想找一些道门的朋友帮忙,增强它的耐磨性,想我大唐能人异士无数,肯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袁天罡一脸自信的说道。
  在大唐这个年代,相比儒家与佛教,道教的影响力其他一点也不弱,甚至若是将道门中的力量集合起来,比来佛教和儒家的影响力也只强不弱,不过道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教派众多,大大小小的流派最少也在千家以上,每家的学说虽然都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不过道德经博大精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发展出来的流派学说也是五花八门,派中的弟子更是各有所长。
  也正是因为如此,道门其实更像是个百家学说汇聚之地,门中什么样的人才都有,比如孙思邈这种学医的,李淳风那种玩数学的,袁天罡这种搞相面的等等,另外因为道家盛行炼丹,火药就是那帮不怕死的练丹士第一个发明的,而且在炼丹过程中,道士们积累了大量的化学与物理知识,更搞出许多稀奇古怪,甚至连李愔这个后世人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所以袁天罡在遇到树胶耐磨性问题时,就想到了道门中的同行,想让他们想想办法。
  李愔听到袁天罡的想法后,也十分的赞赏,不过在听到树胶的耐磨性问题时,脑子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他记得在后世的化学课本上学过,在生产橡胶时,好像就是为了增加橡胶的耐磨性,所以必须在橡胶中添加一种东西,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无论李愔怎么样,却也想不起来那种添加剂是什么了?
  这下可把李愔给急坏了,虽然那种添加剂是在橡胶中添加的,如果加在无花果树的树胶里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不过那总归是个机会,毕竟橡胶说白了也是一种树胶,因此那种添加剂很可能也会对其他树胶起作用。
  不过所有人都有个毛病,那就是越急越想不起来。李愔都快把脑袋想破了,最后却还是没一点头绪,当下心大恨,当初自己为什么就不好好学习,现在终于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了?
  看到李愔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袁天罡几次想要开口询问,不过却都被李愔制止了。最后看到他终于沮丧的低下头时,袁天罡这才开口说道:“殿下,贫道刚一进长安,就听说殿下正在筹备军校的事,而且在城中时,我还遇到了孙思邈孙道友,听他说殿下还要成立一个大唐医学院,专门用于医学的推广,如此惠泽万民之举,实在是让贫道佩服,只是贫道由此也有一个想法,恳请殿下也能帮助一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道学院与化工产业
  袁天罡沉吟了一下,这才露出一丝苦笑说道:“殿下,贫道身为方外之人,本不该对一些俗事牵挂在心,只是身为道门中人,看着现今道门的情况,使得贫道忧心如焚,虽然现在皇室大力推广道教,但现在的影响力却还比不上外来的佛教,更别说与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相比了。”
  听到袁天罡的话,倒是让李愔有些惊讶,本来以他对袁天罡的印象,对方好像是属于那种世外高人,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没想到他对道门竟然还有如此火热的一颗心。
  只听袁天罡接着又道:“现在的道门流派众多,各家都有各家的学说,如此一来,根本形不成合力,若是任由现在的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道门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迟早都会被佛门排挤出去,不过殿下开办的军校以及医学院的设想,却让贫道灵光一闪,想到若是开办一个道学院,将各家学说融汇其中,然后培养没有门派之见的道学人材,相信百年之后,天下道门肯定再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袁天罡越说越兴奋,向来一脸淡然的脸上,现在却涌现出一股狂热之色,可见这个世上真正淡泊名利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执着所在。
  听到这里,李愔已经明白袁天罡找自己的原因了,开办道学院这种事,只要袁天罡提出来,李世民肯定会支持,只是这个支持也是有限度的,顶多发一道圣旨,给出一个正当的名义,然后划出一块地方做为院址,至于建造学院的经费,这个对不起,国库里实在空虚,至于李愔弄到的那笔钱,却是以朝廷的信用做抵押,向大唐百姓们借的,可以用来西征、建造军校这种国家大事,但是建造道学院却不行,毕竟这无关国计民生,传出去有损朝廷的威望。
  想清楚了以上这些,袁天罡来找李愔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请求他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肯定没有第二个原因,谁让李愔府中的产业无数,而且都是最赚钱的产业,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的齐王府,早已经有些落后了。
  做为大唐工商业的领路人,从一开始的炒茶开始,历经水泥、煤炭、渔业、罐头、玻璃、纺织等大大小小的产业,几乎每个产业都有李愔的身影,甚至在有些行业中,齐王府还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而从这些产业中赚取的巨额利润,早已经让李愔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大资本家,甚至连他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身家。
  只不过李愔明白了袁天罡的意思后,却立在书案后面陷入沉思。建立一个道学院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只是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却极为重大,因为这关系到佛与道的信仰之争,而信仰这东西说起来很飘渺,但其实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却是极为重要。
  李愔来到大唐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其实用后世的说话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对于信仰、道德这类的精神文明,除了最近才搞出来的报纸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插手,没想到今天却被袁天罡提了出来。
  沉思中的李愔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最后终于抬起头说道:“袁道长,建造一个道学院,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道长想过没有,道学院建起来后,你要怎么维持下去,甚至以后又该如何发展?”
  李愔一下子问到点子上了,维持一个学院,所需要的花费也十分惊人,他不可能一直无偿的捐赠。袁天罡听后也皱起眉头,想了想这才说道:“这件事我倒是和各大道观的人商量一下,可以让他们每年出一些费用,另外我道门也有不少信徒,他们也能捐献一些,这些加在一起,应该足够学院的运转了吧?”
  听到袁天罡的回答,李愔却是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微笑,开口说道:“袁道长,不是我说你,你说的那两个办法,对于学院来说,都实在太被动了,就拿第一个办法来说,大道观虽多,而且有不少道观的确能收到不少的捐助,不过大道观的开支也大,他们能拿出多少钱实在是个问题,至于信徒捐助,更是个碰运气的事,万一哪年你搞不到钱,那道学院还能办下去吗?”
  “这……”袁天罡有些哑口无言,不过当他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时,立刻躬身说道:“贫道驽钝,还请齐王殿下指教!”说起赚钱,自然没有人能比得上眼前的齐王殿下。
  “嘿嘿,其实袁道长是抱着金砖而不自知啊!”李愔笑的十分得意,因为他马上就要开创一个时代的壮举,“袁道长,你可知道,硝石提纯之法、火药的配方,以及各种贵重金属的冶炼之术,都是谁发明的吗?”
  袁天罡听后眼睛一亮,脑子中好像是抓到了什么,不过却一时又想不明白,于是开口说道:“启禀殿下,您所说的那些东西,虽然不能确定是哪位先贤发明的,不过可以确定,无论是火药还其他,都是从我道教中流传出来的。”
  李愔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只见他激动地拍案而起,兴奋地说道:“不错,你们道教中流行炼丹之术,至于能不能炼成那种让人成仙的金丹暂且不谈。其实在你们炼丹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许多物质的特性,而且还发明了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只是你们却并不重视,以火药来说,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火药是战场上的杀人利器,攻城时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你们道教发明火药之后,却只知道将其制成烟花取乐,如此浪费之举实在让人心痛!”
  说到最后一句时,李愔猛然转身,直视着袁天罡再次说道:“其实你们对物质特性的了解,可以总结出一科专门的学问,我将其称之为化学,化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数方面都能用到,比如硝石制冰、煤炭燃烧等等,都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且在化学的研究中,还能发明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这些都能直接转化为财富,有了这些,到时你们学院还用担心维持的问题吗?”
  李愔说话时,声音中满是诱惑。袁天罡想要发展道教,李愔则想借他之手,将道教的力量整合,然后搞起化工产业,两人的最终目标虽然不同,但是中间的过程却是一致的。
  “这……这能行吗?”袁天罡虽然也感觉有些热血上涌,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因此虽然李愔描绘的前景很好,但他却还是有点不太自信。
  “当然行,这次你不是要解决树胶的耐磨性问题吗,刚好这就算是你们道学院成立的第一个课题,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道学院的建设费用我全包了,而且另外还出一年的维持费用,只要你们在学院成立的一年内,再拿出有用的产品或技术,到时就算我不需要,大唐的工商业发展这么快,有钱的工商业主更是遍地都是,总会有人愿意花钱卖下你们的技术的。”李愔为了给袁天罡打气,当下拍着胸脯保证道。
  袁天罡在登州呆了近一年,对那里的工商业发展是深有体会,特别是他所在的科学院中,就有许多小组在搞新技术、新发明,所以对李愔所说的那种模式并不陌生,而且也知道一项新技术的发明,的确可以给发明者带来巨大的财富。
  想到这里,袁天罡终于坚定了几分信心,拱手对李愔行了一礼道:“谢殿下指点,贫道明白了!”
  看到袁天罡被自己给忽悠的上了贼船,李愔总算松了口气,有这帮道士搞化工,再加上自己时不时的指点,短时间内虽然搞不出太复杂的化工产品,但至少肥皂、甘油之类的东西总没什么问题,到时自己洗澡再也不用那种猪胰子了。
  和袁天罡又商量了一下道学院的细节,李愔又答应对方,以后道学院建起来后,他会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化学知识和概念,整理出来无偿赠送给道学院,对此袁天罡也是感激不尽,因为他知道,李愔所学很杂,虽然每样都不是很深,但对各种学问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得到他相助,想必他们在研究那门化学的学问时,也能轻松许多。
  把道学院的事情交待完后,已经是华灯初上,两人不知不觉之间,竟然聊了一个下午,中午宴会上主要是喝酒了,肚子根本没填饱,所以现在两人都饿了,李愔也懒的再去大殿,干脆让人将饭菜送到书房来,周围点上蜡烛,他和袁天罡相对而坐,像老朋友一般边吃边谈。
  就在这顿饭马上就要吃完时,李愔眼睛无意间扫过旁边的一枝蜡烛。可能是刚才掌灯的仆人不小心,让蜡烛离墙太近了,结果火焰烧到墙壁,将雪白的墙面烧出一片焦黑,看上去十分的醒目。
  “哈哈~,我想起来了!”看到这里,李愔忽然灵光一闪,兴奋地大叫起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室新成员
  正专心喝汤的袁天罡被李愔的这一嗓子吓得不轻,差点把汤喝到气管里去,等他用毛巾把胡子上的汤擦干时,却见李愔站起来,快步走到墙壁前,伸手在墙上被蜡烛熏黑的地方抹了几下,然后一脸惊喜的又跑了回来。
  “袁道长请看,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在树胶中加入这东西,应该可以增加树胶的耐磨性!”李愔举着黑糊糊的手掌,十分兴奋地对袁天罡说道。
  “油黑?”袁天罡疑惑地看了李愔一眼,他知道这东西可以制墨,但实在没想到这东西竟然还能和树胶加在一起。
  “没错,这东西又可以叫炭黑,你们在制作树胶的时候,不是要加进去硫磺之类的东西吗?炭黑也是一样,不过需要的量却比较大,具体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到时你们自己做实验就是了!”李愔从心底里感谢当初的那个光头化学老师,感谢在他的严酷教育下,自己总算记住了一点有用的东西。袁天罡对李愔倒是很信服,表示自己肯定会拿这东西做一下试验。
  晚饭结束后,李愔安排袁天罡在府中住下,第二天一早,他就和袁天罡一起赶到卫国公府,先把昨天答应李业诩的事给办了。不过李愔显然小看了李靖的顽固,哪怕是听过袁天罡的解释后,却依然不肯让李业诩进军校,这下李愔的驴脾气也上来,一看自己说不动,干脆进宫去求李世民。结果最后还是李世民出面,和李靖在书房里密谈了半天,这才说动了对方,只是从那以后,李靖看李愔的目光中也带上几分怪异。
  整个八月李愔都在忙碌中度过,过了一个中秋节,很快就到了九月份,军校那边的地基也已经打好,开始主体工程的建设,另外紧挨着军校不远,以孙思邈为校长的大唐医学院,也开始破土动工。
  不过相比军校那种宏大的规模,医学院却要小气的多,倒不是李世民他们不重视医学,只是相比较而言,医学院并不是现在大唐迫切所需的,所以朝中文武都不太想拨款,幸好李愔手中还有医护兵这个王牌,打着为大唐军队培养医护兵的招牌,总算通过了对医学院的预算,不过拨款却不是很多。
  对于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的短视,李愔是嗤之以鼻,他们不愿意出钱没关系,反正自己也不差那点钱。所以他就是朝廷拨款的基础上,又追加了近一倍的资金,不过这些资金是专门用来培养民间的医护人材,与医护兵分开教学。
  至于袁天罡的道学院,倒不由李愔费心,对方正带着一帮道士在长安周边乱逛,为的就是给道学院选一个山清水秀的院址。因为李愔的提醒,袁天罡和一帮炼丹的道士在树胶中加入了炭黑,果然使树胶的耐磨性大大增加,现在只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配方,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道学院已经开始前期的准备。
  三个学院都和李愔有关,甚至道学院的全部和一半的医学院都要由他出资,虽然在他看来,只要能将学院建成,出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可是这却引起惜君的极大不满,用她的话说,那些钱都是她给未来儿子的,哪怕是李愔这个做父亲的都不能乱花儿子的钱!
  算起来惜君怀孕也三个多月了,最初的危险期已经过去了,而且小腹也明显的鼓起来,平时到花园里散步,身边都有一帮丫鬟婆子伺候着。这道不是惜君娇气,而是做为王妃的文心有命,无论惜君在哪,身边最少都要有四个丫鬟陪着,生怕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闪失。
  相比惜君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低龄孕妇,已经三十多岁的杨妃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高龄产妇,而且产期就在九月,对于事关杨妃母子生命安危的这件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恪、李愔,自然都是十分重视,甚至李世民无论有多忙,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杨妃,至于李恪和李愔两兄弟,只要没有什么紧要的事,几乎整天都呆在望云殿里。
  不过李愔可没闲着,杨妃是四正妃之一,分娩自然是宫中天大的事,所以分娩用的产阁早早的就准备好了。不过李愔在看到产阁时,却是又气又怒,因为古代医学不发达,再加上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所以产妇分娩时,就有许多的禁忌,比如不能拿尖锐的东西,不能听金属声音,不能见风见光等等。
  其他的也就罢了,李愔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产妇不能见光?因为这个禁忌,整个产阁布置的密不透风,而且窗子全都被封死,屋子里漆黑一团,要点上灯才能看清里面的情形。
  李愔虽然不懂女人分娩,但至少基本的医学常识还是知道的,产阁是在杨妃怀孕七个月时就准备好的,这期间整间屋子都不见光也不通风,可以想像里面会滋生多少的细菌和病毒,女人在这种房子里分娩,受到感染的风险自然要大的多。
  也正是看到这间产阁,让李愔对大唐的接生技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幸好当时离杨妃生产还有段时间,所以他干脆将接生的稳婆找来,让她给自己讲了一遍接生的过程。
  给杨妃接生的稳婆姓刘,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听说已经从业近四十年,是宫中御用的稳婆,李愔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中,大部分都是这位刘婆婆接生的,甚至连李愔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宫人还是妃嫔,都对其十分尊敬。
  刘婆婆一开始听到李愔如此奇怪的要求,自然是不肯答应,毕竟女人生产在这个年代看来,是十分不洁与忌讳的,男人根本不允许参加,更别说像李愔这么光明正大的打听了。
  不过为了杨妃母子的安全,李愔却硬着头皮以身份压人,总算还是让刘婆婆将接生的过程讲了一遍,结果他一听之下,吓的是全身发麻,因为这位刘婆婆的接生过程,简直就是个医术与巫术的混合,在接生时还要拜什么床神,其间更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环节,有些甚至连刘婆婆自己都说不清楚,只说师傅是这么教的,都是老祖宗的东西,肯定不会有错!
  这下李愔再也坐不住了,从建造医学院的工地上把孙思邈拉回来,又找了一帮精通妇科的大夫,十几个和刘婆婆一样精通接生的稳婆,以及数个负责照料孕妇身体的医婆,一帮子杂七杂八的人组成一个接生技术突击队,在最段的时间内,搞出一套符合后世医学卫生条件的接生技术。
  不过在研究接生技术的过程中,也不知谁把这件事捅到了李世民那里。虽说李世民很宠爱李愔这个儿子,但是事关杨妃和孩子的生命,自然不能让李愔乱搞,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狠批了一顿。幸好杨妃知道儿子肯定不会害自己,所以对他倒十分支持,并且还亲自劝说李世民,再加上有孙思邈那帮大夫的保证,总算让他同意李愔继续研究新的接生技术。
  也正是因为杨妃的支持,新型的接生技术研究的很顺利,而且几个稳婆还用这种技术给宫外的女人接生,果然大大降低了风险,甚至还让几个难产的孕妇顺利生下胎儿。
  有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再加上杨妃的劝说,李世民最后总算同意,让杨妃也使用新的接生技术,而且还向孙思邈他们保证,只要杨妃顺利生下孩子,到时朝廷就会大力推广这种技术,而所有研究接生技术的人员,也将得到重重的嘉奖。
  有了李世民的保证,不但李愔放开了手脚,孙思邈他们这些接生小组的人也十分兴奋,一个个干劲十足。密封的产阁被拆开,窗子被李愔全都装上玻璃,变的明亮通风,而且整个屋子都撒上生石灰消毒,要不是怕酒精刺激性太大,李愔都恨不得把整个屋子都用酒精泡上几遍。
  至于接生所用的器械,全都进行高温杀毒,然后泡在酒精里,负责接生的稳婆也必须保持卫生,特别是在杨妃临近生产的那几天,刘婆婆她们几乎做什么都要洗手,有时甚至还要用酒精消毒,结果把几个年纪大的给折腾的不轻。
  就在李愔这个当哥哥的把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时,杨妃肚子里那个不知是弟弟还是妹妹的小家伙,终于呆的不耐烦了。
  贞观十二年的九月二十八中午,当时李愔和李恪两兄弟正陪着杨妃下棋,本来杨妃的棋艺最高,不过因为怀孕,孙思邈交待过不让她费神,所以下了几盘就让两个儿子下,她则在一边观战。
  李愔是个臭棋篓子,根本不是李恪的对手,一连输了七八盘,最后一局好不容易有赢的希望,结果杨妃的肚子却有了反应,一开始是隐隐作痛,慢慢的痛地越来越厉害,周围早有准备的医婆立刻让人将杨妃抬入产房,刘婆婆等一帮稳婆立刻就位,孙思邈等医术精湛的大夫也在产房外严阵以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