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64

  “来来来~,这位是翼国公之子秦怀玉,这位是房相之子房遗爱,这位是英国公之孙李敬业……”李恪喝了不少酒,脸色红的像猴屁股似的,一边傻笑一边向李愔介绍众人,李愔则不停地说着‘幸会幸会’。这些人要么是将门之后,要么是朝中重臣之子,那个房遗爱李愔上次见过,没想到他竟然还和李恪相熟?
  不过当李恪介绍到程怀亮时,两人都有些尴尬,而周围的人却都是一脸看好戏的表情,毕竟上次程怀亮将李愔打成失忆,虽然对外宣传说是李愔失足落马,但这里的人一个个都是消息灵通之辈,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行了行了,两个大老爷们有什么好尴尬的,不就是上次打了一架吗?这次给三哥一个面子,把手中的酒都喝了,以后还是好兄弟!”李恪估计喝了不少,喷着酒气对两人说道。
  “哈哈哈~,三哥说得不错,上次是小弟有错在先,还请怀亮兄多多包涵!”李愔也是洒脱的一笑,举起酒杯说道,“来,咱们‘相逢一笑泯恩仇’,小弟敬兄弟一杯!”
  “好!好一个相逢一笑泯恩仇,六郎既然如此豪爽,那兄弟也就不矫情了,干~!”程怀亮也是个爽快人,一看李愔如此豪爽,当下也不推辞,举杯和李愔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然后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哈哈哈~,别人都说六郎已经脱胎换骨文采非凡,某本来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到李愔和程怀亮杯酒释恩怨,周围的人都是大声叫好,秦怀玉更是高声赞道。
  恩怨既然已经化解,大家又都是年轻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再加上美食与美酒助兴,不一会的功夫,李愔和众人打成一片,相信很快就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可,到时才算是真正融入到这个顶级纨绔小圈子里。
第二十二章
女眷们的诗会(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会慢慢的进入了高潮,文人们吟诗作对听歌赏舞,武将则角力比武大声吹嘘自己战场上的英姿,高官显贵们拉帮结派四处打理关系,或男或女的侍从们,如同穿花蝴蝶般在人群中飘过,送上各种各样的美食与美酒。
  李愔他们这帮年轻人更是宴会上的活跃分子,根据各人爱好不同,角力、投壶、拼酒、跳舞等等,反正做什么的都有,而且这些游戏都有彩头,相当于变相的赌博了。不过他们年纪有活力,那些年龄大的有些事情放不下架子,但他们就没什么顾及了,想起什么就玩什么,只要不做的太过火,就没人管他们。
  李恪这家伙兴趣广泛,再加上有了七八分醉意,拉着李愔和几个同伙,什么事情都要玩上几把,还真别说,这家伙称得上是多才多艺,投壶、跳舞什么的玩的都很好,还赢了不少的彩头。可惜李愔就惨了,这些东西没几样行的,几圈下来输了好几贯钱。
  “不行了,再输下去我可要去当裤子了!”李愔十分无奈地说道,就在刚才和一帮人玩投壶,他在第一轮就输了。投壶这游戏很简单,就是在不远处放一个大壶,然后用投箭向里面扔,中的算赢,这种游戏简单有趣,而且一次可以多人玩,所以深受大唐贵族的喜爱。李愔他们这帮年轻人玩的时候有点特别,每人都要拿出一定的钱做彩头,然后在相同的距离投壶,不中的人被淘汰,中的人则将距离拉远进行下一轮比赛,一直到有决胜者出现为止,所有彩头当然也归决胜者所有。
  “六郎,谁不知道你府上的新式茶叶卖的火爆无比,每天都有近百贯的进项,这点小钱算什么?”旁边的李敬业喝了口果汁笑道,在新认识的这帮人中,李敬业的年龄最小,甚至比李愔还小几个月,不过这家伙却最活跃,而且投壶的技术极好,刚才那场投壶最后就是让他给赢了。
  “屁,小孩子家懂什么,每天收入近百贯是不错,但却要扣除里面人工、场地、材料等各种成本,能有一半的纯利润就已经不错了。”李愔一脸鄙视的说道,刚才就是李敬业撺掇自己跟着玩投壶,结果输的钱全到这小子的口袋里了。
  “什么小孩子?人家敬业可不小了,今年年底就要结婚了,肯定比你小子早当爹!”正说着呢,李恪笑嘻嘻的数着钱和程处亮一起走过来,刚才他们两个设局与人角力,一连赢了十场的彩头,最后一场时李恪设了个赌局,所有人都押程处亮赢,但却没想到程处亮故意放水输了一局,结果钱全都归了李恪,现在两人来这里正准备要分赃,刚好听到李愔的话。
  “不是吧,才十四就要结婚?”李愔十分惊讶地说道,看看李敬业那没长成的小身板,真担心这么早结婚会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
  “切~,这有什么可惊讶的,今年我的贴身侍女都已经给我生了个儿子了。”李敬业一脸骄傲地说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将李愔震的目瞪口呆。
  “唉,可惜我要等着清河,要不然我的儿子说不定都会叫爹了?”程怀亮一脸理所当然的感慨道。古人结婚的年龄都特别早,有些男子十一二岁就结婚了,到十三四当上爹的比比皆事,以前的李愔不也早早的就和几个侍女胡来?所以根本不用大惊小怪。
  “那倒是要恭喜敬业了,女方是哪家的小姐,长的漂不漂亮?”李愔十分八卦的问道,可能是年龄相仿的原因,他和李敬业很谈的来。
  “嘿嘿,对方是卫公的孙女,只听业诩那小子吹嘘,说他妹妹如何如何的漂亮,可惜我还没见过!”李敬业摸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李业诩就是卫国公李靖的孙子,李敬业要娶的就是他的亲妹妹,不过这次宴会李业诩却没有来,听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被卫国公提着棍子打成重伤,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可怜的家伙!
  “对了,今晚那位李小姐肯定被卫公带来了,要不我们去大殿里看看,也好让敬业心里有个底!”李恪忽然一拍大腿,十分兴奋的提议道。
  “好主意啊!今天整个长安城的豪门贵女几乎都来了,咱们即可以帮敬业把把关,又能大饱眼福,简直是一举两得啊!”程怀亮这色狼一听要去看美女,立刻两眼放光,他除了爱喝酒打架外,最喜欢的就是欣赏美女。
  还没等李愔反对,被程怀亮的大嗓门吸引过来的秦怀玉等人也都围了过来,高声叫着‘同去~同去~’。毕竟都是年轻人,爱美之心又人皆有之,所以一听说看美女,个个都是眼冒绿光,就差直接变身成人狼了。
  “去是可以,但我们最少得有个理由吧,总不能直接告诉人家说我们来看美女的?”李愔一看这情形,知道根本劝不住,干脆又拿出一个难题出来阻止道。
  但李恪一听却是大手一挥,醉眼蒙眬的说道:“这个好办,今天我和六郎还没向母妃请安,咱们现在就过去,至于在场的都是兄弟朋友,当然也要一起去请安!”
  “好计!”下面的众人高声赞道,虽然理由有点牵强,但反正只是一个理由,能说得过去就行,再说了有李恪在前面顶着,出了什么事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在李恪的带领下,李愔只能十分无奈的跟着众人向大殿走去,他大概看了看,这帮人估计得有二十多个,都是和李恪、李愔平时交好的年轻人,留在会场的也有不少,那些都是和太子李承乾或李泰交好之人。
  他们的会场就在大殿的前面,所以出了会场转个圈就到了大殿。现在天色已经微微发暗,大殿中升起了火烛,整个大殿内灯火辉煌,再加上不时传出的女子笑声,显得十分的热闹。
  大殿内现在正举行一场诗会,名门贵女之中,有不少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女,也不知道谁先起的头,会场中只要能作上几句诗的女子,现在都参加了诗会,而地位最高的杨妃和几位贵夫人则做为评判。
  李愔等人一进大殿,立刻吸引了所有女人的目光,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李恪和李愔,李恪已经有了几分醉意,脸皮处于无敌的状态。李愔却只觉得脸上发烧,毕竟无论是前世还是在大唐,他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的女人同时盯着看。
  “儿臣参见母妃,给母妃请安!”一进大殿,李愔就看到杨妃和一群贵夫人,围着一个火锅,一边吃一边和身边的贵妇交谈,显得十分的惬意。李恪和李愔急忙上来行礼,身后的程怀亮等人当然也不例外。
  “呵呵,你们快点起来吧!六郎你让人弄的这个火锅可真不错,为娘和几位夫人都十分喜欢!”杨妃看到李愔十分高兴,拉过他就说个不停,接着又将身边的几位贵妇介绍给李愔,一脸的得意之色,显然是在向各位夫人显摆她的好儿子。
  这些夫人要么是王妃要么是长公主,最差的也是国公夫人,都是李愔的长辈,结果他只好一个劲地行礼,感觉光这圈礼下来就比办这个宴会还累。至于李恪和程怀亮等人,早就将眼睛放到周围年轻美貌的女子身上,个个都是一脸的猪哥相。
  “六郎你来的刚好,我们的诗会上可是出了位大才女,你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大诗人,快来评一评这首诗如何?”刚把众位夫人介绍完,忽然就听河间王妃说道,并且将手中的一首诗交给李愔。
  李愔还有些搞不清情况,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经过杨妃的解释后他才明白。原来这场诗会发起后,在场所有人都在纸上写了自己的诗,并且不留姓名,让杨妃等几个评判选出一首最好的,但没想到的是,这些诗中竟然出了一首难得的佳句,杨妃正想要这首诗获胜,并找出写诗之人时,李愔他们就进来了。
  “娘亲,这你可找对人了,六郎可是有大才,不如评过这首诗后,让六郎也吟上一首如何?”李永这小子起哄道,他到处向人夸耀李愔的诗才,虽然有《将进酒》那三首诗词做证,但仍有不少顽固之人,根本不相信是李愔所做,刚好趁这个机会让李愔露一手,看以后还有谁敢怀疑。
  “好办法!早就听闻六郎的诗才,今天终于可以见识一番了!”李永的提议立刻得到身后秦怀玉等人的共同赞赏,场中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兴奋的满脸通红,李愔的那几首诗可是勾走了不少女子的心,今天能当面看听李愔吟诗,也难怪她们兴奋。
  “好好好~,愔儿你快品评一下手中的诗,然后再作上一首,让为娘看看你的诗才!”杨妃也很高兴,对于儿子的诗才虽然还有些怀疑,不过既然儿子能做出将进酒那样的好诗,今天如果再做出一首佳句,那他的才学就将得到所有人的共认,凡是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是,儿臣遵命!”李愔气的瞪了李永一眼,他哪有什么诗才?万一今天找不到应景的诗句,那他可就丢大人了。
  明月何时圆,今且问青天,不知天宫里,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去,身无羽罗衣,执酒且一醉,夜半冷无依。
  随着李愔的轻声诵出,周围的人也渐渐安静下来,整个大殿中将近两三百人,都在盯着场中的李愔。不过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一个少女在听到这首诗后,脸却忽然红了起来,特别是读诗之人还是李愔,更让她羞涩中又隐隐带着几分期待。
  “好诗,好意境,全诗直白易懂,但却意境深厚,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孤苦无依的闺中女子勾勒出来,的确是一首难得的深闺佳作!”李愔庆幸的说道,幸好这首诗没什么艰涩难懂的字和词,他都能看的懂,而且这诗竟然和苏试的水调歌头有几分相似,所以李愔倒是能说上两句。
  “呵呵,愔儿说得不错,为娘和几位夫子也都是如此评价,今天这诗会,当以此诗为第一。”杨妃看李愔说得头头是道,心中更是放心了几分,笑着向众人说道,其他参加诗会的人听到这首诗后,又拿自己所作与之相比,发现果然在意境上差了几分,一个个都点头附和。
  “不错,此诗是何人所作?还请上前来让大家来认识一下你这位才女!”丹阳公主也开口笑道,这位丹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为人很有才学,可惜嫁给了一介武夫薛万彻,为此这位公主还使过小性子,不愿和恭万彻同床,后来经过李世民调解后两人才合好,她也是这次诗会的评判之一。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丹阳公主一连问了几遍,竟然没有人站出来。
第二十三章
女眷们的诗会(下)
  “这可奇了,自己写的诗一举夺魁,竟然还没有人承认,难道这诗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丹阳公主十分惊奇,同时还有点小气愤,毕竟她问这么多声,竟没人回答,让她有些尴尬。
  诗会上发生了这样的奇事,周围的人都在交声结耳,杨妃等评判也没想到会遇上这种事,所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愔忽然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高声说道:“此诗的意境虽好,但未免太过凄苦了一些,读之让人心酸,所以虽是佳句,但却只能算是二流之作,与那些流传千古的句诗相比,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李愔此话一出,场中立刻静了下来,刚才他还满口的称赞此诗,可一转眼却又对诗进行了贬斥。不过有些年龄大或心思缜密之人都已经猜到李愔的用意,面带微笑的等着作诗之人自己跳出来。
  “哼,小女子的这首《问月》,虽比不上梁王殿下的两首咏梅之作,更无法与《将进酒》这样的豪爽诗篇相比,但还不至于像殿下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果然,李愔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羞怒交加的清脆声音说道。顺着声音看去,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身穿着浅绿色长裙,虽然身段还未长成,但五官精致眉目如画,犹如天宫仙子一般,一时间大殿之中的灯烛也为之失色。
  “是她?”杨妃看到这个少女时眉头一皱,这个少女她认识,正是李愔的未婚妻,萧瑀的孙女萧文心。杨妃本来就对李愔的这桩婚事不满,今天宴会开始时,她对萧文心就十分的冷淡,同样都是自己的亲儿媳,李恪的蜀王妃杨氏就一直陪在她身边,但做为准儿媳的萧文心,开始时被萧夫人带着参见杨妃时,杨妃却表现得十分冷漠,不但没有让她陪在身边,甚至连正眼瞧都没瞧上一眼。
  李愔也没想到,这首诗竟然是萧文心所作,想想刚才为了激她出来说的那些话,李愔不禁心中大汗,要是别人也就罢了,但为什么偏偏是萧文心?这下可好了,从见面到现在一句话还没说,竟然已经将人得罪了。
  女人都是八卦动物,今天参加宴会的女人就有六七百人,除去在两个偏殿的,大殿中最少也有三四百人,有不少人认识萧文心,再加上她和李愔、杨妃三人的复杂关系,一时间大殿中窃窃私语之声不断。不过一些未嫁女子看向萧文心的目光中,却满是嫉妒与羡慕。如果李愔还是以前那个不学无术的梁王也就罢了,但这些天李愔的表现,却让不少有心人看在眼里,特别是他所表现出来诗才,已经让不少妙龄女子芳心暗许。
  “呵呵~,怪不得你不站出来承认,却原来是六郎的小妻子,女孩子家的脸皮就是太薄!”丹阳公主一脸的笑意,本来她看下面众人的反应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身边知道内情的人告诉她后,这才明白过来,不过这位长公主并不是小气之人,不但没有怪罪萧文心,反正十分大度的调笑道。
  萧文心脸色一红,以她的性子,本不想参加这场诗会,但架不住身边姐妹的怂恿,所以只好作了一首交上去,没想到却被评为第一,而且李愔还亲口点评了几句。
  萧文心对李愔的感情很复杂,以前只是单纯的厌恶,就算被指为梁王妃,她也十分的不愿,可惜在家族的压力下,她无力反抗罢了。直到后来看到李愔作的那几首诗词后,心中却不禁又有些迷茫,能作出如此佳作的人,怎么可能是那个无恶不作欺男霸女的梁王呢?今天来时她又遇到了李愔,虽然被李愔盯着自己看搞的有些生气,但通过女儿家的敏感心思,她能感觉眼前站着的这个李愔,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虽然长相没变,但谈吐气质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这让萧文心不禁有了几分欣慰。
  虽然对李愔有了几分好感,但女儿家的复杂心思,让萧文心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李愔,所以丹阳公主一连问了几句,她也没好意思站出来,直到李愔出言相激。她虽然有才学,但毕竟年龄太小,而且又是个高傲的性子,所以才忍不住站出来反驳。
  “哈哈~,那个……”在萧文心清澈无比却又不失愤怒的眼神注视下,李愔一脸的尴尬,求救的向周围看了看,想找个人帮自己解围,可周围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看戏的表情,最可能帮自己的李恪却被他的表姐嫂子拉到一边教训,杨妃则是一脸的冷淡,显然萧文心表现出来的才学仍然没有改变她的看法,李永这小子倒是够哥们,可他就是一个草包,啥忙也帮不上!
  “六郎,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别让一个小女子给问倒了!”杨妃看到儿子在萧文心的注视下手足无措,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在偷笑,不禁有些气恼的说道。
  萧文心听到杨妃的话脸色一黯,她当然能感觉到杨妃不喜欢自己,以她的聪明,也明白杨妃讨厌自己的原因,但这件婚事是由她祖父萧瑀和太宗李世民定下的,她根本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从萧文心的角度来讲,其实她也是这桩婚姻的受害者。
  “咳咳~,儿臣遵命!”李愔有些头痛,他对萧文心这个小美女十分满意,但杨妃的态度也很重要,现在这个儿媳妇还没过门,两人就已经有矛盾了。
  “其实萧小姐的这首诗不是不好,但格调却显得有些太过悲苦,萧小姐还如此年轻,以后还有大好的人生,何苦执着才一时的伤感,凡事还是乐观积极一些才好!”
  李愔话音刚落,立刻引来全场一阵大笑,而他也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萧文心以后是要嫁给自己为妻的,他却说人家‘以后还有大好的人生’,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人家:我以后会对你好,你嫁给我一定没错的!相当于间接向人家表白了。天地可鉴啊,李愔刚才说话只不过想安慰萧文心几句,根本没想那么多。
  萧文心被李愔的‘表白’羞得满脸通红,想躲又没处躲,周围的人都笑的前俯后仰,一些年轻的女孩子更是笑的没一点淑女形像,让萧文心又羞又恼。
  程怀亮等人都向李愔投去敬佩的目光:敢在这么多人面前表白,六郎果然不是一般人!李敬业和李永这两个年纪小的,更是一副看老大的敬仰之情,可杨妃却是满脸的不高兴。
  “咳咳~,其实我不是……”李愔连连摆手想解释,可根本没有人想听,最后他心一横,干脆不解释了,反正萧文心是他未来的老婆,向自己的老婆表白怕什么,虽然围观的人有点多,不过后世这种事多了,而且围观的人越多越好,这些人真是少见多怪!
  过了好一会的功夫,场上的笑声才停了下来,江夏王妃捂着胸口喘气道:“六郎行事果然不同凡人,就是太大胆了一些,也不为人家女孩子着想一下!”结果又是引发一阵大笑。
  “好了好了!大家笑归笑,不过六郎刚才答应的诗还没有作呢,我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了!”可能是看到杨妃的脸色不好,一直没有说话的长广公主开口说道,这位长广公主是高祖李渊的第五女,算是一个苦命之人,第一任丈夫名叫赵慈景,可惜在李渊起事后战死了,算是大唐第一个战死的驸马。长广公主后来由李渊做主又嫁给了杨师道,听闻现在夫妻感情不错。
  听到李愔要作诗,总算是把众人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李愔和杨妃都感激地看了看长广公主,算是欠人家一个人情。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李愔扬了扬手中萧文心的诗说道:“呵呵,萧小姐的这首诗太过悲苦,但却激发了小子的灵感,我就以此诗为引,做一首相仿的长短句吧!”
  李愔说到这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才高声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场的人开始听到李愔又提萧文心,不少人都忍不住窃笑,连萧文心也有些羞恼。但随着李愔这首《水调歌头》的诵出,场中立刻安静下来,这首长短句的内容和萧文心的那首《问月》很像,但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截然不同,虽然诗中也有抑郁惆怅之感,但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达出一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将萧文心诗中的那种凄凉悲苦一扫而光。而且词中充满了人生哲理与情趣,意境豪放而阔大,诗句更是浪漫、潇洒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一种极为健康的美学享受。
  其他人也就罢了,但萧文心却从这首水调歌头听出一种别样的滋味,特别是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简直就像是李愔在当面向她表白问候一般,而且还是用如此优美的词句。甚至萧文心觉得,这首长短句就像是李愔专门为她所做一般。想到这里,这位心思细腻的少女,忽然间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许多,脸上更是红的想要滴出水来一般,眼睛再也不敢看向场中神采飞扬的李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