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飞扬(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04

  屋子里十分黑暗,梁文挂了很厚实的窗帘,全都显示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流窜犯必备的“素质”。
  燕飞扬和李无归轻而易举就在靠墙的木柜子里找到了那个编织袋。
  很结实耐用的那种。
  打开编织袋,里面是一捆捆的百元大钞,还有不少五十元一捆的钞票,当时时间紧,银行已经下班,萧雄一时间凑不齐那么多百元大钞,其中许多都是用五十元一捆的钞票来代替。
  导致这个编织袋很沉重。
  简单清点一下,整整一百万,一分不少。
  燕飞扬和李无归相视一笑。
  “这下不但莱卡相机有了,连红外仪,伤痕探测器都有了着落……”
  李无归大喜。
  两人早就商量好了,找到这笔钱,不必还给萧雄。
  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他们需要消业,萧雄也需要消业。
  “把钱装上车,我们回吴山。”
  燕飞扬当即做了决定。
  “好咧。”
  李无归爽快地答应一声,随即胳膊叫劲,将编织袋提了起来,大步出了房间。燕飞扬很小心地将后门的门闩闩好,纵身从不高的院墙上翻了过去。
  两人迅疾消失在七拐八弯的街头小巷之中。
  在卫周市,吴山其实是一个大地名,泛指卫周市中部广大的山区。这是一片混沌的原始山林,纵算在最高等级的军用地图上,吴山深处也是一片空白,只大致标注了最高的几座山峰和海拔高度。
  自古到今,吴山深处就没有人全部探测清楚。
  不过在浩源县,吴山则是一个很具体的地名。
  浩源县吴山乡。
  云白县过去,就是浩源县。
  浩源县是卫周市公认的落后地区,全国贫困县,不要说和卫周市区没法比,就算和临近的云白县比起来,也相差甚远。
  浩源县有一小半的辖区,都是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
  吴山乡在地图上并不是浩源县最偏远的山区,却已经是最边缘地带的建制乡镇。吴山乡再往深处,就是原始森林了,那里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山民村落,一部分有登记,多数的山民村落,甚至在政府部门的册子里,都是没有记录的。
  统归吴山乡管辖。
  吴山乡是浩源县的“流放地”,几乎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吴山乡工作,连去挂职,蹲点都不愿意。
  实在太落后,太偏远了,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完全不搭界。
  在那里,不要说电脑,电影,KTV这些,连电视机都是稀罕物,甚至连用电都是限制供应的,文娱生活之贫乏,简直难以想象。
  只有犯了错误的干部,才会被“发配”到吴山乡去,基本上只要在吴山待上一年半载,所有“发配”来的干部都会痛哭流涕,向上级领导痛悔自己的错误,保证再也不敢了,领导指到哪就打到哪,绝不敢有二话,只求领导赶紧将自己调回城里去。
  只有苟乡长是个例外。
  苟乡长不是土生土长的吴山人,是十几年前自动自觉到吴山乡来上班的城里人,据说还是科班出身,老家是省城的。自从到吴山之后,苟乡长就在这大山深处扎了根,一扎就是十几年,当乡长也有七八年了。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硬生生扎成了快五十岁的中年人。
  曾经有上级领导同情他,想要将他调回城里去,也享几年清福。
  结果被苟乡长谢绝了,信誓旦旦地对领导说,下定决心扎根基层,为山区人民谋福利。感动得上级领导眼泪哗哗的,后来还派了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专程赶赴吴山采访,将苟乡长当成了好干部的典型来宣传。
  不过苟乡长固然精神可嘉,但他当乡长的这些年,吴山的改变还真的不大。
  哪怕苟乡长再有改变吴山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勇气,奈何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什么都免谈!
  浩源县也好,卫周市也好,乃至益东省,都缺钱。
  谁也不会将大把的金钱丢到吴山这个无底深渊中去的。
  苟乡长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搞些修桥铺路的工作,尽力为山民谋些福利。
  好在吴山的乡民并没有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自古至今,先辈们都是这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
  苟乡长,吴山乡政府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象征,表示这里也是有王法的,并非化外蛮夷之地。
  苟乡长的日子过得清静而悠闲。
  尤其是最近几年,他更是越来越“懒”了,过惯了闲云野鹤般的日子,连去县城开会都不怎么热心,除了非得要他这个一把手去参加的会议之外,其他不要紧的会议,总是委派自己的副手和下属去参加。
  当然,大家如果认为苟乡长是个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就佝偻着背,咳嗽不断的小老头,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苟乡长身高一米七五,比这里大多数山民都要高得多,无论什么时候,衣服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腰板挺得笔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颇有几分“土皇帝山大王”的威风。
  吴山乡的干部群众都很信服他。
  这一日,苟乡长点起一支烟,站在离乡政府不远处的浩源河岸边发呆。
  浩源河起源于吴山,流经浩源,再到市里,汇入更大的河流。
  这里虽然也算是浩源河的源头,却是水流湍急,岸边悬崖陡峭,一进入雨季,河水暴涨,生生将河对岸的乡民们隔绝在另一头,需要步行十几里地,才能从另一处吊索桥过河。
  苟乡长一直想在这里修条桥,就是没钱。
  这个事让他有点郁闷。
  直到一台桑塔纳忽然停在他身边,发出刺耳的刹车声,才将苟乡长从沉思中唤醒。
  “苟叔。”
  从车里跳下来的是燕飞扬和李无归。
  苟乡长就笑了。
  这两个小子,在吴山乡算是名人,居然不但考上了高中,而且考上了卫周一中这样的全省重点中学,简直就是吴山的骄傲。
  不过苟乡长和燕飞扬李无归的关系,可不止这么简单,他正儿八经算是燕老爷子的徒弟,跟着老爷子学了不少强身健体的窍门,不然那能显得这么年轻?和李不醉两口子的关系也处得非常好。
  燕飞扬和李无归,都叫他一声“叔”。
  “怎么,还在为修桥的事犯愁?”
  李无归笑着问道,递给苟乡长一支烟,自己也叼上一支。
  “可不是吗?上边已经答应拨款了,就是不知道钱什么时候能到位,等到了雨季,施工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苟乡长就着手里红红的烟屁股点起了香烟,深深吸一口,说道。
  燕飞扬将三枚重宝在手指中飞快地转动着,微笑说道:“没事,钱我们已经带来了,五十万,够不够?”
  “够。”
  苟乡长笑得眼睛都眯缝起来。
  两个读高中的小后生,一开口就说给他五十万修桥,这位乡长同志居然毫不起疑,连眉毛都不掀动一下,觉得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苟乡长的脑回路果然与众不同。
第69章
小姑娘的心思
  公孙兰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缓步向操场走去。
  眼下是下午放学时间,卫周一中校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多数老师同学不是忙着回家,就是往食堂跑。也有部分老师学生去往操场。
  尤其是这些日子,去操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原因倒也简单,天气渐渐炎热,正是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好时候,篮球场上变得特别热闹。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数个篮球场都会被占满,到处都是叫好加油之声,端的是热火朝天。
  每到春夏季节,卫周一中就要举办一些小型的篮球比赛,有正式的也有不那么正式的,不过每次比赛,都能吸引一大批人围观看热闹。
  除了本校的老师学生,外单位也有不少篮球爱好者跑到学校操场来打球。
  公孙兰在卫周一中已经成为一道极其靓丽的风景线,每次她走在路上,都能收获到最大限度的“瞩目率”,不但是学生,许多老师,无论单身的还是已婚的,都会有意无意地向这边看过来。
  公孙兰喜欢看打篮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