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855

  许夫杰微笑说道:“真是抱歉。这次书记的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待会还要去拜访社科院的岑老夫子。知道你今天肯定在首都,所以让我给你打电话,请你过来聊聊。”
  范鸿宇诧道:“书记怎么知道我今天肯定在首都?”
  许夫杰笑着答道:“今天是令尊范部长的生日,书记说你肯定会在首都的。”
  范鸿宇不禁呆了一下。
  竟然连他父亲的生日尤利民也记得那么清楚,果真是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处。也由此证明,尤利民对他的关心,是何等之甚。
  “范书记,请!”
  许夫杰也在心里暗暗感叹。他知道范鸿宇是尤利民的前任秘书,也知道尤利民看重他。但看重到如此地步,依旧让许夫杰有点“羡慕嫉妒恨”。尤利民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迄今已逾二十年,跟随过他的秘书人员,至少有几十上百人之多,仅仅只算大秘书,应该也不少于七八位。独独对范鸿宇这样破例,可见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实在是给尤书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范鸿宇跟着许夫杰前往尤利民下榻的客房。
  尤利民如今的职务是政治局委员兼黄海省委书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一般来说,进京公干会住在安保设施更加严密的京西宾馆。不过尤利民自己却还是喜欢住驻京办。这是尤利民的老习惯,以前在青山省工作的时候,赴京办事,都住在驻京办,现在也不曾改变。
  范鸿宇和许夫杰来到尤利民下榻的一号套间之前,门口站着一位神情彪悍的年轻男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保卫人员。
  许夫杰虽然是尤利民的大秘书,依旧很客气地跟保卫人员做了说明。
  保卫人员公事公办,向范鸿宇伸出手,说道:“范书记,请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政治局委员的保卫级别很高。
  范鸿宇微笑着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交给他,保卫干部接过去,很认真地验看,又抬头察看范鸿宇,确认他和照片上的齐河市委书记是同一个人,这才将证件交还,说了声“谢谢”。
  范鸿宇点点头,微笑说道:“不客气。”
  许夫杰并未先行通报,径直领着范鸿宇进了一号套间,低声说道:“书记,范鸿宇同志来了。”
  尤利民正坐在客厅沙发里阅看一份文件,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进来吧。”
  范鸿宇大步上前,来到尤利民身前,欠了欠身子,说道:“书记好。”
  尤利民将文件搁在茶几上,抬起头,打量他一眼,微微颔首,说道:“什么时候到的?”
  “今天上午。”
  “陪你爸爸吃过饭了吧?”
  “刚吃过。谢谢书记关心。”
  这句客气话,那是一定要说的,不是为自己说,是代自家老子向尤利民表示感谢。
  “嗯,坐吧。”
  “是。”
  范鸿宇也不多言,在一侧的沙发里坐了。
  许夫杰便为他奉上香茗,又给尤利民面前的杯子里续满茶水,这才轻轻退了出去,在外边带上了房门。
  尤利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随口问道:“齐河的情况怎么样?洪水有没有造成大的灾情?”
  他去年刚刚调任黄海,在此之前,尤利民主政青山超过十年,对青山省有着极深的感情,一开口就问齐河的情况,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范鸿宇忙即答道:“齐河的情况还不错,损失不大。对各项工作和居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嗯,你在齐河,每年都修大堤,难怪你敢跟总理立军令状。”
  尤利民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显然对范鸿宇在齐河的工作表示很满意。
  “嘿嘿,当时主要是不想让总理担心,所以就拍了胸脯,其实说起来,是有点不谦虚了。”
  尤利民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调侃道:“呵呵,范书记居然懂得谦虚了,不错嘛,有进步。”
  范鸿宇便嘿嘿一笑,也不尴尬。
  在尤利民面前,他一贯很放得开。
  而且有关他“口出大言”不谦虚的情况,据说总理前不久在一次最高层会议上还亲口提出来过。那次最高层会议,讨论的就是大洪水过后的善后措施。洪总理点了范鸿宇的名,说他跑了那么多省份那么多城市,向他夸口说大堤固若金汤的一共有三位干部。后来事实证明,只有范鸿宇说的是真话。另外两处地方,大洪水抵达之后,都出现了溃坝的情况。
  唯独齐河大堤安然无恙,洪水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整个沿江大城市,齐河的防汛措施做得最到位,损失最小,基本上对正常工作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其他主要领导同志说,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范鸿宇同志那样,把工作踏踏实实做到位,那就好了,能省不少心。
  如此评价,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赞誉。
  最高层的大佬们,估计对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谈谈吧,谈谈齐河的情况。主要谈一下齐河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听说你去年搞了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先谈谈这个制度。”
  尤利民又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好的,书记……”
  范鸿宇忙即点了点头,开始向尤利民解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
  这个制度是范鸿宇去年年底在齐河试行的,尤利民已经调离青山,前往黄海任职。不过继任省委书记邱明山对范鸿宇的设想也很支持,让他先在齐河进行探索尝试。
  “干部任职公示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干部离任审计,第二个是干部任职公示。主要目的是将干部的权力置于更大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尤利民轻轻重复了一句,双眉微蹙,似乎在细细咀嚼这句话的含义。尤利民在青山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
  “是的,书记,这是出发点。权力监督,其一是干部选拔,其二就是在职监督。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就在这两个方面。选拔好的干部到合适的岗位上,是起点。干部离职审核,是监督。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说详细点。”
  “好。干部任职公示,是对我们现阶段干部选拔制度的一个补充。目前我们的干部选拔,主要是掌握在上级党组织手里。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基本没有制约。所谓干部考察流程,可以说就是走过场,完全封闭性的运作。一把手想要提拔哪个干部,给组织部门打个招呼,考察完毕之后,在书记办公会议和常委会议上讨论一下,就直接下达任命文件。整个这个过程之中,除了组织部和被考察干部,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参与。这个干部到底怎么样,上级领导说了算。其实,上级对一个干部的认识,永远都是有限的。相反,他身边的同事,周围的群众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我考虑加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的环节。目前暂时定在县处级以下干部提拔任免。任命前,公示一个月,公示期内没有接到重大问题举报,再正式颁布任命文件。”
  他现在只是齐河市委书记,有权任免县处级以下干部。副厅级以上干部的任免权,在省委。
  “嗯,达摩克利斯之剑。”
  尤利民缓缓点头,说道。
  范鸿宇说道:“说的,书记。我希望透过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达成一个警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想要查出哪个干部是不是有问题。其他干部也一样会提高警惕,自我约束。”
  “那么你们在执行过程之中,有没有碰到故意捣乱的情况?比如一些人无中生有,故意中伤,扰乱干部提拔工作?”
  尤利民开始切入技术角度,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认可了这个干部公示制度。
  “有的。毕竟是头一回,大家都觉得新鲜。第一批干部公示的时候,没有接到什么反映意见。第二批公示的时候,意见信就多了,雪片一般,几乎每个公示干部,都有人反映问题。对于这些意见,还是老规矩,实名举报或者附有确切证据的举报,我们受理。匿名举报的,一概不受理。”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
第878章
中央党校进修
  “是应该有这么个规矩。干部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干部队伍要是乱了,人心不安,整个工作都会受影响。这个前提不能丢。”
  尤利民说道。
  “好的制度,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工作,所以要尽量想得全面细致一点。”
  身为政治局委员兼省委书记,受任封疆,安定一方是首要大事。
  “是。”
  范鸿宇说道。
  “那干部公示的效果怎么样呢?”
  “效果还算不错。目前一共公示了三批县处级干部,真正有问题被群众举报遭到查处的,只有两名干部。不过现在整个干部队伍风气比以前要好,三公消费明显减少。”范鸿宇笑着说道,又补充了一句:“大家都怕查到自己头上。”
  尤利民轻轻一笑。
  杀鸡儆猴,自古如此。官场上琢磨人,都是这么回事。
  “那个离任审计,就是监督措施了?”
  “对。领导干部上任要审计,离任也要审计。也许不能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但能堵多少就堵多少。目前我们的干部监督措施,确实不多。而且这不多的措施,还有不少是摆设,根本就落不到实处。”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国经济大踏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国家也日益繁荣兴盛。但与此同时,贪污腐败的情况也在持续增多,特权阶层正在逐渐形成。这些年,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几乎都不约而同谈到一个问题,就是职务高了,监督少了,容易犯错误。
  越是手握实权的干部,越是无人监督,为所欲为。
  单单靠领导干部的自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尤利民淡然说道:“那你怎么能保证,你这个上任审计,离任审计,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范鸿宇说道:“我不敢保证,但效率不一样。不搞这个离任审计,就是我一个人在督促全市的领导干部,最多再加上班子里的几位同志一起督促。比例太悬殊了。不要说科级干部,就是实权正处级干部,全市加起来也是好几百人。真要靠我们几个班子里的同志去监督这么多人,累死也白搭。搞审计,我只要管好审计局就行了。加上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相对来说,效率还是要高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