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855

  谭启华适当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意。
  “等人代会开过之后,我看要好好查一查根源。这样的案子,应该作为反面教材的典型,让全市的干部们都好好看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稍顷,谭启华又补充道。
  这句话的潜台词也说得明明白白,全市人代会召开之前,召开期间,这个案子必须低调处理,严格控制范围,不许扩大化。一切等人代会开过之后再说。
  范鸿宇点头称是。
  就算他自己,也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动齐正鸿等人。
  情势格禁,不得不然罢了。
  喝了两口茶水,谭启华缓和一下语气,微笑着说道:“小范啊,谈谈吧。谈谈你对今后云湖工作的看法。班子配备,发展思路,都可以谈。”
  范鸿宇便和高洁对视一眼。
  谭启华这是明摆着向范鸿宇示好了。
  班子配备都可以谈嘛。
  如果现在是办公时间,地点是在谭启华办公室,那么谭启华这句话,完全可以看做是官场上的客套。范鸿宇马上就要成为县委书记了,市委书记让他谈谈对班子配备的看法,乃是题中应有之意。谈的人不会太当真,听的人更加不会太当真。毕竟范鸿宇不是谭启华的亲信。
  然而眼下是在谭启华家里,范鸿宇带着妻子一起前来拜访,高洁还是谭启华一家的老熟人,情形完全不一样。谭启华假如仅仅只是客套,完全可以不必提起这个话头。
  看来,随着范鸿宇在齐河市完全站稳了脚跟,加上高洁准备调齐河工作,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情况就起了很微妙的变化。
  谭启华有必要争取范鸿宇的支持了。
  高洁一旦调任齐河,就意味着范鸿宇背后又多了一位重量级的省委领导撑腰。尽管小两口都还只是处级干部,却隐然在齐河竖起了谭郭之外的第三面大旗。范鸿宇高洁或许还没有能力左右齐河市市级领导班子的布局,他们身后站着的尤利民,高兴汉乃至远在首都的邱明山,却绝对有这样的实力。
  只要谁手里握着能动官帽子的权力,不管他是阿猫还是阿狗,立即就拥有了“自成体系”的资格。
  谭启华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抢在郭清华和郑美堂之前,将范鸿宇拉到自己身边来。虽然要完全将范鸿宇高洁收录麾下不大可能,至少能够保持某种较为良好的关系,也是很划算的。
  荣启高当初“突如其来”地挖尤利民的墙脚,将范鸿宇送进齐河市,为的就是让谭启华能够引以为援,有效打破齐河市“袁系”干部一家独大的格局。
  齐河一隅之地的争斗,完全可以看做是省委三巨头之间博弈的缩影。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好的,我向谭书记汇报……”
  一开始的汇报,中规中矩,主要谈的云湖县今后发展的大思路,重点依旧落在农林渔副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销售之上。现阶段,这是整个云湖县的经济命脉。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云湖县的经济总量将跃上一个新台阶,直逼几个市辖区,将所有市管县都抛在身后。仅仅两年前,云湖县的经济总量在齐河市几个市管县之中,也只是居于中等位置,全市三区八县通算起来,排名靠后。
  两年时间,跃居市管县第一,紧随在三个市辖区之后,成绩不可谓不大。
  陆玖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以及在统战工作上做出的杰出成绩,得以进入省领导的法眼,最终保住了副市长候选人的身份。
  说起来,这其实大部分是范鸿宇的功劳,奈何不得人家是一把手,总要沾点光的。
  范鸿宇打算,明年全面启动云湖县农副产品升级换代的计划。赚了钱,就必须投入回去,扶持产业快速发展,而不是统统留在政府手里,被一帮干部们挥霍殆尽。
  “嗯,这个思路很正确。”谭启华点点头,说道:“小范啊,你们那个农林渔副产品销售公司,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个很好的经验,你们总结一下,明年可以在全市推广……另外,你就不要再兼任农林公司的一把手了,工作任务太重,也不好嘛。陆玖跟我谈到过,你们县里有一个叫黄伟杰的区委书记,很年轻,能力非常不错。你的意见怎么样?要是这个黄伟杰真的不错,那就让他试试吧。齐正鸿犯了罪,县政府的正常工作,不能停摆,必须照常运转。”
  谭启华的语气很是平淡,似乎是随口而言,在不经意间轻轻将陆玖点了出来。告诉范鸿宇,陆玖也没有生受你的“好处”,还是很努力在回报的。
  而且谭启华说得明白,让黄伟杰接齐正鸿的班,出任常务副县长。
  陆玖升任副市长,范鸿宇出任县委书记,不可能再长期兼任县长,上级总是要给委派一位新县长过来的,预先将范鸿宇的嫡系心腹安排到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还兼任农林渔副公司的总经理,掌控着“小县政府”,新县长想要和范鸿宇对着干,掰腕子的可能性,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
  范鸿宇本身如此强势,又占据了有利位置,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在云湖县一言九鼎的“土皇帝”权威。
  倒也不是范鸿宇这样喜欢争权夺利,喜欢搞一言堂。实在现阶段而言,范鸿宇真的很需要树立绝对权威,以手中所握的绝对权力,来施展胸中抱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云湖的经济全面发展上去。
  全省第一经济强县且不去管他,怎么说也要搞成全市第一。
  这是范鸿宇的既定目标。
  彦华有枫林模式,齐河就应该有云湖模式。
  范鸿宇倒也并不是太看重个人政绩,关键云湖模式的复制,难度远不如枫林模式。如同谭启华刚才所言,明年就可以在全市推广。也就是说,范鸿宇虽然暂时只管着一个云湖县,却能造福更多的群众。让齐河市其他区县的普通群众,都能享受范鸿宇带来的“未来思想”所衍生的红利。
  好的制度和好的模式,事实证明,是可以打破人为禁锢,造福更多人群的。
  “谭书记,我非常赞同陆书记的意见,黄伟杰是个很不错的人才,可以给他压一压担子。”
  范鸿宇一本正经地答道。
  原本就是他“逼着”陆玖给谭启华进言的,一转眼,就变成陆书记自己的意见了,范县长还“非常赞同”。官场上所谓云山雾罩打机锋,大抵如此。
  彼此心照不宣。
  范鸿宇没有再提其他条件,尤其没有提到新县长的人选。这个遗缺,应该留给市领导。这是官场上的基本规则,范县长再强势,也得有个度。
  谭启华暗暗松了口气,对范鸿宇的表现,还算满意。
  不管范鸿宇的性格多么跋扈,只要他识进退明大体,那么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第848章
高洁的新职务
  不过范鸿宇随即提了朝阳农场的班子问题。
  “谭书记,关于朝阳农场的情况,我也想向您做个汇报。”
  谭启华抽了口烟,瞥他一眼,点了点头。
  范鸿宇照例向谭启华汇报了农场的整体情况。
  “借省工行的两千万还没有还?”
  别的内容,谭启华只是听着,不吭声。朝阳农场的基本情况,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在范鸿宇的领导下,农场打了翻身仗。朝阳农场和云湖县十原区群众的矛盾,得到了根本缓解。只要农场保持这样良好的经济效益,加上范鸿宇坐镇云湖县,估计很难再闹起来了。
  当范鸿宇谈到农场的欠债问题时,才有点诧异地反问了一句。
  范鸿宇说道:“是的,谭书记,暂时还没还。农场现在是有了点起色,不过以前欠债太多,不但欠银行的,还欠农场干部职工的奖金津贴,这笔钱要先发给职工们,稳定情绪,振奋士气。银行的钱,只能先欠着,慢慢再还。”
  这话说得有理,谭启华微微颔首,以示认同。
  由此证明,范鸿宇首先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然后才是经济建设强人。一把手总是将和谐稳定放在第一优先顺位来考虑,经济问题的重要程度,就要等而下之。
  但谭启华其实并不清楚,范鸿宇这是跟他打了个马虎眼。朝阳农场欠工行的两千万本金是没有还,但已经在清偿利息,朝阳农场优先偿还以前欠农业银行的贷款。农业银行贷款拖欠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利滚利吓死人。照朝阳农场的发展速度,偿还工行贷款,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三五年之内,就能还清。
  范鸿宇得把朝阳农场面临的困难夸大一些,让谭启华觉得农场依旧是个烫手的山芋,不是什么香饽饽,就不会“打主意”了。
  “谭书记,目前朝阳农场基本已经走上正轨,今后我想集中精力管好云湖的工作,农场那边,我担心没有精力去兼顾。”
  谭启华就笑了一下。
  这理由倒是冠冕堂皇,只是经不起细细推敲。就算范鸿宇出任云湖县委书记,继续兼任朝阳农场党委书记也不会增加多少工作量。以朝阳农场的辖地面积和总人口数,还不到十原区一半,范鸿宇完全可以将朝阳农场当作云湖县下属的一个区来管理。
  但小范同志要这么说,谭启华也不揭穿。
  且看他要提什么要求。
  果然,范鸿宇接下来说道:“谭书记,如果市委同意的话,我打算辞去朝阳农场党委书记的职务,由黄子轩同志来接手这个工作。黄子轩这个同志,脾气是有点犟,但清廉正直,在农场威望很高,相信他能够胜任。”
  实话说,在谭启华的内心,半点都不待见黄子轩。他再清廉正直,在谭启华眼里,也就是个“二杆子”。不过范鸿宇既然这么说了,谭启华也得给个面子。不是想要向范鸿宇示好么?总得拿出些诚意来,光嘴里说得好听可不顶用。
  范鸿宇不好糊弄。
  “嗯,朝阳农场的情况,你最清楚,如果你觉得合适,市委原则上不反对。不过,小范啊,朝阳农场和云湖县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这两年有所缓解,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点,你一定要和黄子轩交代清楚,让他好好收敛自己的脾气,不要动不动就闹。还有,省农业厅那边,也得征求他们的意见,毕竟是共管单位嘛。”
  范鸿宇忙即说道:“好的,请谭书记放心,我会向农业厅的领导汇报清楚的。”
  谭启华不担心这个,只要齐河市领导没意见,农业厅那边更加不会有意见,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前任省府一秘的大牌子,在省直机关可不是一般的管用。只要尤利民在任一天,省直机关的头头脑脑们,就得给范大秘三分薄面。
  范鸿宇接着说道:“至于谭书记刚才谈到的矛盾问题,我认为书记的指示十分英明。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让黄子轩兼任云湖县委副书记,方便协调处理双方的矛盾纠纷。”
  好嘛,在这等着的呢。
  黄子轩出任云湖县委副书记,尽管只是个兼职,理论上不能参与云湖县内部的决策,然而这也因人而异。只要范鸿宇呆在云湖县委的位置上,黄子轩这个兼任的县委副书记,就有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毕竟兼任的副书记也一样有资格参加书记办公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在会议上同样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不过范鸿宇的理由很充足,谭启华也不好拒绝,没怎么细想,便点头认可:“嗯,这样安排也可以。小范,还是那句话,黄子轩脾气不好,你要多琢磨琢磨他,玉不琢不成器嘛。”
  真要说脾气,黄子轩够呛,范鸿宇又哪里比他好了?
  让一个“二杆子”去琢磨另一个“二杆子”,天知道会琢成什么模样。
  “好的,谭书记请放心,我一定多多和他沟通。只要农场能不住向前发展,相信黄子轩的脾气肯定也会改的。”
  其实黄子轩的脾气已经改了不少。以前农场穷,黄子轩每天憋着气,能有什么好心情?心情不好,脾气自然就差。如今范书记引领着农场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黄场长每天小酒喝着,大把钞票数着,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心情大好,哪里还会轻易朝人发火?
  黄子轩同志又不是属打火机的。
  有关朝阳农场场长的继任人选,范鸿宇心里也早已有了合适人选,只是现在却不必向谭启华饶舌。只要谭启华不反对黄子轩出任农场党委书记,这个场长位置迟早会空出来,到时再直接由省里将范鸿宇中意的人选空降下来就是了。有工行那两千万的巨额债务压着,市里主要领导,估计没谁有兴趣让自己的亲信去农场那破地方跳火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