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855

  京海铁路目前还在规划论证之中,计划联通首都到岭南省最南端的国际大都市,如果建成,将成为我国贯通南北的超级大动脉,对于沿途省市,尤其是对于和岭南省接壤的青山省,意义极其巨大,经济建设将跃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范鸿宇嘿嘿一笑,说道:“省长,有句俗话不是叫一招鲜吃遍天么?”
  尤利民不禁莞尔,眼里闪过一抹赞许的神情。
  这个家伙,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自己这一省之长面前也敢开玩笑。这种自信,很让尤利民欣赏。年轻人,就应该朝气蓬勃,而不是谨小慎微,未老先衰。
  “好,那你就说说,这一招怎么个鲜法?”
  范鸿宇点点头,手指地图,说道:“省长,京海铁路确实是在规划之中,这条铁路建成之后,肯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这中间还是有三个问题……第一个,京海铁路还在规划,真正要破土动工,估计还得几年,全线贯通,又得一两年。这么一算下来,差不多要等到六七年之后,这条铁路大动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几年期间,我们和岭南的联系,很不方便。第二个,京海铁路尽管南北贯通我们青山全省,但严格来说,这条铁路的管理权以及运力的分配权,不在我们省里,归铁道部管,我们没有太大的自主权。第三个,就是铁路运力的限制。京海线建成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认为主要会用于客运,货运量上不去。申报计划,调拨车皮这些手续又比较繁琐,耽搁时间比较长,所以铁路只适宜大宗货物长途运输。零散货物短途运输,现阶段主要还是依靠公路交通。故此我认为,修建洪南高速公路,和京海铁路的修建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网的拉动效应比铁路更加明显。”
  “呵呵,洪南高速公路,你连名字都想好了……你凭什么认为,修这条公路是当务之急?”
  尤利民继续“出题”。
  “省长,岭南有政策,我们没有;他们有地缘优势,我们又没有。这些年,他们高速发展,我们是近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吃肉,一点好处都分不到,这心里面,总有点不是滋味。咱们得想办法,把那边的好处分润一点过来。就现在这交通状况,咱们青山和岭南,连一条陆路交通干线都没有。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要去岭南,还得绕道楚南。天南山脉,横亘在两省之间,变成一道天然的屏障,物流沟通不畅,人流更加不畅,就想要分点好处,也是无从下手。我觉得,就算砸锅卖铁,我们也得在最短的时间内修一条公路大动脉,才能分润到他们那边高速发展的成果。”
  范鸿宇很认真地答道。
  实话说,他是真没想到,一进门,尤利民便直接“考校”经济建设领域的问题,而不是时下敏感的政治局势。这让范鸿宇又惊又喜。
  看来不管高层发生何种政治博弈,至少尤利民的心思,其实还是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上。也就是说,尤利民很清楚,这一回,自己不会受到“牵连”,还将继续在青山省工作。
  而且,这也折现出尤利民的执政风格,相当的脚踏实地。
  “砸锅卖铁?你觉得,咱们砸锅卖铁了,就能修得起这条路吗?洪州到岭南,八百来公里,修高速公路,得多少钱?工期多长?也许现在开始动工,等京海铁路全线贯通了,这条高速路也还没有完工。到那个时候,岂不是成了鸡肋?”
  尤利民严肃起来,问道。
  高速公路,现阶段绝对是个新名词,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四年前在北方某省破土动工,设计全长三百多公里,迄今尚未竣工通车。修建高速公路的费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范鸿宇坦然说道:“省长,事发突然,我确实没有仔细算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要多少资金……”
  我又不是省长,没事老操心省里的大事,未免太不务正业了。
  “不过工期,却是可控的,只要资金链不断裂,争取四到五年全线贯通,我认为还是很有希望。从长远计算,这条公路动工越早越好。其实,只要这个项目一开工,不用等到全线贯通,就已经能极大地拉动经济增长了。沿线的几个主要城市,都可以围绕着这条路做文章,兴建区域性的公路交通网络。说句极端的话,就算这几年,全省别的项目都停下,只要将这条路修起来,就是极大的成绩。”
  尤利民有点惊讶。
  这小子,还真不小家子气,干什么都是大手笔。而且目标定位非常清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尤利民熟知历史,自身也身居高位,自然很清楚,古来很多成大事者,几乎都是这种性格。
  领袖人物历来是举重若轻,只抓主要矛盾,高瞻远瞩;而事务总管方面的人才则是举轻若重,凡事细致谨慎,务求尽善尽美。
  范鸿宇一个小小镇委书记,就几乎撬动了最高层的政治大博弈,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科级干部,全国独一无二。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还是正确的!
  对范鸿宇这个话,尤利民没有马上置评,微蹙双眉,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听萧郎汇报,你要去首都见朋友?”
  尤利民没有直接将“熊艳玲”的名字说出来,但料必萧郎一定向他汇报过。
  向省长汇报,可不能说一半留一半。
  “是的,省长,李春雨让我去首都。李春雨是我的朋友,熊艳玲同志的小孩。”
  范鸿宇没有半点隐瞒,答道。在省长明明已经知晓内情的情况下,再遮遮掩掩,故作神秘,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尤利民点点头,又沉吟起来。
  范鸿宇垂手站立,静候指示。
  “这样吧,你从首都回来之后,去省委党校学习一段时间。组织关系暂时调到省政府办公厅来,就在秘书一处,学习闲暇之时,协助萧郎做些工作。”
  稍顷,尤利民轻轻一挥手,说道。
  范鸿宇吃了一惊。
  听这话的意思,尤利民分明就是要将他调到省政府办公厅来,直接进自己的秘书班子。这可真有些意想不到,却又是一种极大的信任。
  尤利民想要亲自栽培他!
  似乎还有点担心熊艳玲也是这么个意思,索性先下手为强。
  当此之时,范鸿宇不能犹豫,立即答道:“是,谢谢省长。”
  尤利民点点头,眼神里流露出鼓励之意。
第342章
给你做个媒?
  范鸿宇没有在洪州多所逗留,歇息一晚,次日大早,便即搭乘早班飞机,赶往首都。
  熊艳玲亲自发出邀请,且不说熊艳玲的身份地位何等尊崇,就算从他和李春雨的铁杆关系上而论,也无论如何都怠慢不得。
  远远的,范鸿宇就在候机室看到了李春雨。
  李春雨今天的衣着打扮,相当正统,西装革履的,甚至还打着领带,黑皮鞋和他的头发一样,油光铮亮,看得范鸿宇一愣一愣的。
  李春雨平日里最讨厌的就是这样规规矩矩的装束,这家伙的性格太飞扬跳脱了,在岭南的时候,有时候装扮得就像个小混混似的,吊儿郎当,玩世不恭。不熟悉的人,任谁也不会将他当作是首都来的世家子。
  李春雨不是一个人来接机的,身边还站着一位美女,个子高挑,长发飘逸,浑身都透出一股轻灵文秀的气质,和她秀美的长相相得益彰,背着一个小背包,静静地立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线。
  李春雨身边从来都没缺过漂亮女孩子,“李寻欢”的花名不是白叫的,也算是习以为常。不过这一回,范鸿宇却总觉得说不出的别扭。实在李春雨和这女孩子的气质太不般配了。
  李春雨是典型的红尘中人,俗不可耐,浑身没半根雅骨,平常喜欢的也是热情奔放的火辣女郎,不是这种娇娇怯怯的世家大小姐类型。
  难道换口味了?
  “嗨,范二!”
  范鸿宇个子高大,混在一群旅客之中,宛如鹤立鸡群,显眼得很,李春雨也老早就看到了他,立即就连连扬手,大声嚷嚷起来。
  这一嚷就“坏事”了,将他好不容易才装出来的“成熟稳重”毁得一塌糊涂。
  顿时人人侧目。
  李二少哪里去管这些?照样我行我素。
  “寻欢,这是演哪出啊?”
  范鸿宇快步来到李春雨身边,上下打量着他,诧异地问道。
  旁边文静娟秀的美女便抿嘴一笑,似乎觉得很有趣。
  李春雨忙即说道:“范书记,请你注意一点,在下李春雨。”
  边说边拿眼睛的余光去瞥那女孩子,好像很在意她对自己的看法。
  “对不起,李科长!”
  范鸿宇立时一本正经地说道,强忍笑意,称呼李春雨的“官衔”。看上去,李春雨有点怕这女孩。搞不好真改性子了。这也很正常,很多男人都愿意为了心爱的女人改变自己,尽管很多时候这种改变只是暂时的。
  “得,你瞎猜什么呢?我告诉你,佟颜可不是我女朋友,没这福气。”
  李春雨脑袋瓜子不是一般的好使,顿时就猜出了范鸿宇的心思,又嚷嚷起来。
  文秀女孩白皙的脸颊一下子变得红彤彤的,嗔怪似的瞪了李春雨一眼。这女孩子实在太斯文,就算生气,也是这么娇柔婉转,偏偏李春雨就很怕她似的。
  也算怪事。
  “你好!”
  范鸿宇连忙转向文秀女孩,微笑问好,眼神却更为诧异。
  这女孩子,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好,范书记,久仰大名。我叫佟颜,佟雨是我姐姐。”
  文秀女孩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主动朝范鸿宇伸出了纤纤小手。
  范鸿宇恍然大悟,难怪似曾相识,原来是葆兴的小姨子,长相轮廓和葆兴的妻子佟雨有几分相似。
  “不客气,久仰大名真不敢当。”
  在这样娟秀的美女面前,范鸿宇同志立即就染上了和李春雨一样的毛病,规规矩矩的,彬彬有礼,俨然君子了。
  “范书记太谦虚了,我是真的久仰大名,你发表在《群众日报》上的文章,我拜读过的。”
  佟颜文静地笑笑,轻轻将手抽了回去。
  范书记登时就闹了个红脸。刚刚只顾着惊诧,却忘了放开人家女孩子的小手。搞不好就要产生某种误会,让佟颜在心中将他归类于李春雨的“同好”——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走吧。今儿这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两个人都接到了……我跟你说,范二,葆兴去野营拉练了,三五天回不来,让我代表他好好招呼你。”
  葆兴如今已经是首都卫戍区某师副营长,卫戍不对负责拱卫京师安危,训练方面,一直抓得挺紧,不敢稍有松懈。好在葆兴本就一直在主力野战部队服役,倒也习以为常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