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精校)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1119

  主席台上也坐满了人,领导们同样来得很准时。
  刘伟鸿依旧坐在台下的第一排位置,个代表团的团长,都在前排显眼的位置落座。
  昨天的会议,是由大会执行主席李学智主持。大家都知道,县人大老主任孙文阁退休,将是李学智接替孙文阁出任人大主任。至于由谁来接替李学智的遗缺,暂时还不得而知。想来地委肯定会做安排的了。今天下午,却是由大会执行主席慕新民亲自主持。
  慕新民还是板着一张方脸,很有威严的样子,拖着长声,说了几句开场白,便大声说道:“下面,有请夹山区代表团团长刘伟鸿同志上台发言,大家欢迎!”
  说完这句话,慕新民带头鼓掌,大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不管刘伟鸿是不是会退出选举,至少这掌声代表着大伙对他的肯定。一般般的家伙,大家也不会想着要将他推上去。
  刘伟鸿在前排起身,朝大家鞠躬为礼,缓步走上了主席台,向主席台上的领导们点头致意,然后来到发言席。
  大家都看到,刘伟鸿手里,并没有拿发言稿,就这么空着双手上来了。
  “同志们,大家好!”
  刘伟鸿站在发言席上,声音清朗。
  台上台下又响起一阵掌声。
  “感谢大会主席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代表说说心里话。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大家都知道,夹山区以前是林庆县最贫穷落后的一个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八万群众,人均水田耕种面积只有一亩多。区内一镇五乡,有国家级贫困乡一个,省级贫困乡一个,以前只要提到夹山区,都习惯性地说夹山是农业大区,农业是夹山区的支柱。其实这个定位是不准确的。一个人均水田耕种面积只有一亩多的区,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农业大区。事实上,夹山区这么多年,一直在吃救济。区财政不足以支付干部的工作,年年要县里财政转移支付。农民们也是年年都要吃返销粮。但是,就这么一个情况,农业确实又是能够成为夹山区支柱产业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开动脑筋想办法,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要想办法实现多样化的农村经营……”
  刘伟鸿站在那里,侃侃而谈,毫无滞窒之意。
  数百人的大礼堂里静悄悄的,所有人,包括主席台上的领导们,都很专注地听着刘伟鸿的演讲。
  “目前夹山区正在探索多样化农村经营的模式。水稻,我们要坚持种植,还要想办法将一些旱田改造成水田。我们楚南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水稻种植是我们的强项,不能放弃。除了种植水稻之外,还要种植多种高产的经济作物。养殖业也要大力发展。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这是一个系统的配套工程。比如种植什么样的经济作物才是最合适的呢?这个不一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这一两年,国内的纺织企业还处于活跃阶段,对棉花的需求量比较大,那我们就多开辟山地种植棉花,销路不愁。过几年,国内纺织业不那么活跃了,大面积棉花种植就要小心,不能盲目。种什么东西,首先就要搞市场调查,看看市场是不是有需求,然后才决定是不是种植。盲目地种植,销不出去,对农民的伤害是很大的。我们的群众还很不富裕,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养殖业也同样如此。大家不要以为,养了猪养了牛羊,就一定能够销得出去。那可不一定。也要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合理安排。所以,我们县里成立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夹山也成立了分公司。干的就是这个工作。调查市场,分析市场,开发市场,引领群众做正确的种植和养殖。现在夹山的生猪,已经开始销往全省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宁,洪阳等城市。岭南省的销路,也在积极的开拓之中。只要打开了销路,养殖业就不愁了。这个才是可持续发展,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下来,都能够搞下去。”
  所谓可持续发展,刘伟鸿也是借用了后世的“成语”,后世的可持续发展,也远不是如此简单。但眼下,只需要紧扣夹山区的发展这个话题就行了,太多的新鲜名词,没必要讲出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有后劲,不能只新鲜一两年。一两年时间,不足以改变一个区的面貌,更不足以改变一个县的面貌。唯有持续发展,才是根本的出路。”
  刘伟鸿有力地一挥手,大声说道。
  大礼堂里蓦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452章
如意算盘
  眼见得掌声经久不息,刘伟鸿不得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潮水般的掌声才慢慢止歇。
  “那么,一个区,一个县,或者更大的区域,要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很多因素。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上级的政策和文件,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干部队伍的建设。唯有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才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刘伟鸿又挥舞了一下手臂,以很有力的语气说道。
  这一回,大家没有鼓掌,而是很专注地望着发言席上这位年轻的干部,听得极其认真。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深思之色。
  主席台上的几位县领导,则是神情各异。张平安神色镇定自如,几乎没有表情。只要刘伟鸿待会宣布不参加选举,那便大功告成,林庆县的选举,按照事先拟定的名单完成,他张平安就尽到了责任,可以一身轻松的回地区去交差。至于刘伟鸿和慕新民乃至邓仲和之间,到底怎样“攻守合作”,他就不管了。想必慕新民不会让刘伟鸿有好果子吃的。
  慕新民则板着脸,尽力压抑自己的怒火。刘伟鸿说要在大会上发个言,形势格禁,不能不答应。原以为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言语,趁机拉拢人心。也为自己留个面子。不料刘伟鸿却高谈阔论,俨然将自己当做了此番人代会的主角。而且口气很大。听听,“一个区一个县甚至更大的区域”,你以为你是谁啊?县委书记还是地委书记?现在又口口声声说到了干部队伍的建设。虽然说你区委书记谈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不算离谱,但这是什么场合?这是全县人代会,我慕新民才是县委书记好吧!
  且看这个家伙,到底还要放什么厥词。
  邓仲和脸上则流露出讶异的神情。刘伟鸿刚刚谈到可持续发展,让邓仲和眼前一亮。
  很有道理啊!
  而且结合刘伟鸿在夹山区的所作所为,这个话不算是纸上谈兵。他确实就是这么做的,效果非常显著,夹山区已经开始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再有一两年时间,完全可以大变样,打一个大大的翻身仗。这个年轻人的脑子,始终十分清醒,思维脉络非常清晰。
  然而刘伟鸿谈到了干部队伍建设,就让邓仲和惊讶了,心里几乎立即就想到刘伟鸿跟他说的“陆书记另有安排”。陆大勇要关照刘伟鸿的意图非常明显了,不然也不会在首都就给他打电话,叫他无论如何要拦住慕新民对刘伟鸿的职务调整。眼下可谓是天赐良机,一举选上副县长,慕新民就难以再随意对刘伟鸿发动“进攻”了。虽然县委书记还是可以找副县长的岔子,但想要挪动刘伟鸿,就必须向上报告,经过浩阳地委的同意,远不是那么方便的。而陆大勇却要求刘伟鸿“遵守组织纪律”,主动放弃这个机会。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陆大勇会另外安排刘伟鸿的职务。
  是什么职务呢?
  与干部队伍建设相关的职务?
  有点难拿!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也有句俗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村,支书村长就是领路人。领路人好不好,有没有眼光,有没有魄力,是不是清正廉洁,对于整个村庄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一天到晚只会喝酒,打自己小算盘的村支书村干部,能够带领全村的群众共同富裕吗?显然不可能。推而广之,一个乡,一个区,同样如此。我们必须要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持续高速地发展。我认为,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各级党委头一要注意的问题。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基础再好,自然条件再好,都无济于事。一盘散沙,是搞不出名堂的。”
  刘伟鸿继续侃侃而谈,阐述自己的思想。
  大礼堂里,蓦然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慕新民的脸色完全沉了下去,张平安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安的神情。瞧这个架势,莫非刘伟鸿要“反悔”,准备参加选举?那可就太混蛋了,简直是玩人嘛。当我张平安是什么人,由得你戏耍不成!
  但刘伟鸿真要是反悔,张平安还真是拿他没辙。毕竟林庆县的人代会不可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最多能延迟到明天,选举一定要进行。不能因为一个刘伟鸿,就让整个林庆县政府的班子难产。事后再怎么处分他,也于事无补。
  “不可否认,夹山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都要归功于整个夹山区一镇五乡的干部队伍,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取得了这点成绩。至于说到我刘伟鸿个人的作用,那是没有什么的。如果一定要说有成绩,也只有一点,就是团结好了夹山区的干部队伍。这才是我最感到高兴的。干部队伍建设好了,夹山区今后的发展,就有了充分的保证。昨天,部分代表联名提出了一个议案,要求将我列为副县长候选人。我很感谢代表们对我的信任和厚爱。非常感谢!”
  说到这里,刘伟鸿朝台下的代表们深深鞠了一躬。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但是,我必须告诉大家,我不能接受大家这个好意。如何使用干部,上级党组织自有安排。不能因为我个人,破坏了这个整体的安排。这其实也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关。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首先就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所以,我正式宣布,我退出副县长的选举。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
  说着,刘伟鸿又是深深一鞠躬。
  掌声再起!
  张平安长长舒了口气,整个人都感到轻松下来。总算从刘伟鸿口里听到这句话了。慕新民一张方脸,也黑得不是那么难看了。
  好,只要你退出,那就行了。这个会开完,我老慕就要搞“干部队伍建设”了。
  林庆县人代会上第一次代表们的自发推举候选人,因为刘伟鸿的正式退出而宣告中止。接下来流程就顺畅了。
  全体代表投票选举邓仲和同志为林庆县人民政府县长,投票选举产生了六名副县长,依照县长邓仲和的提议,任免了好几位局长和委员会主任。
  全体代表投票选举李学智同志为林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投票选举产生了四名副主任和十九名人大常务委员。
  同日结束的林庆县政治协商会议,也选举产生了新的政协领导班子。
  林庆县两会圆满结束。
  林庆县两会结束之后第三天,慕新民坐在办公室内,沉思了一会,将手伸向桌面上的电话。慕新民打算通知县委副书记徐文浩和县委组织部长周云舟,一起过来开个碰头会,商量一下干部的人事异动。
  刘伟鸿的问题,必须解决了,解决得越早越好,免得夜长梦多。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干部的异动,也必须好好商量一回。慕书记上任也将近半年了,到了动干部的时候。再不动干部,县委书记的威信很难建立起来。
  慕新民估计,这一回要动刘伟鸿,必定还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邓仲和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只怕徐文浩也会持保留意见。
  但这个没什么,只要慕新民坚持,就能动得了。
  县委书记管干部,是文件规定的,哪怕他慕新民再是初来乍到,这个权力也依旧是掌握在他的手里,上级领导不能不支持。不然,就是坏了最基本的规则。祝省长想必也不会坐视不理。
  至于将刘伟鸿挪到哪个位置上去,慕新民也有了初步的设想。人代会刚刚过去,不可能像上次的提议一样,真的将刘伟鸿调任县农经委副主任。那也太着相了,给了邓仲和坚决反对的借口。还是要安排一个看上去还比较有实权的位置,但却不能是正职,只能安排副职。这个刘伟鸿太刺头了,脾气很大,让他当了正职,等于又是直接面对慕新民了。得安排个比较强势的人看住他,慕新民就能多一个人帮忙了。
  慕新民考虑,将刘伟鸿放到县纪委去,担任专职副书记。级别还是正科,而且区委书记调任县纪委专职副书记,也不算是贬谪,正常调动罢了。刘伟鸿不是口口声声要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吗?那去县纪委可谓是十分合适。
  至于今后张平安书记是不是对林庆县纪委专职副书记刘伟鸿同志满意,那就不好说了。
  慕新民觉得自己这个安排,还是很周密的。
  慕书记的手刚刚触及到电话,急促的铃声忽然震响起来,把慕新民吓了一跳,手猛地缩了回来,随后才再次伸出去,抓起了话筒。
  “你好,我是慕新民。”
  “呵呵,慕书记,你好啊,我是魏爱国。根据陆书记的指示,我等下就会去你们林庆县,进行干部考察工作啊……”
第453章
巴掌甩得“啪啪”作响
  魏爱国来得极快,给慕新民打了电话一个多小时,三台小车就驶进了林庆县委大院。慕新民按照官场礼节,在县委大院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县委的几位主要领导都到了。
  地委组织部这一回前来林庆进行干部考察,阵容很庞大。地委组织部长魏爱国亲自带队,三位副部长来了两位。只有常务副部长留在地区主持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和司机,足足十几个人。慕新民等人就吓了一跳,从政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干部考察阵容。
  这是打算将林庆县的干部都换上一茬吗?
  慕新民心里更是惴惴不安。在此之前,地区没有任何人通知他,要对林庆县的干部班子“动大手术”。在他想来,林庆县目前只有两个干部需要进行考察。
  王化文与米贤华。
  王化文拟出任县政协主席的提案,慕新民在两会召开之前,就向地区主要领导汇报过,陆大勇和曹振起原则上都同意了。县委书记坚持要换县委办主任,一般都是必须支持的。后来地区迟迟没有动静,慕新民又再次向地委书记陆大勇进行了请示。陆大勇倒是比较客气,告诉他对王化文的任职去向,地区另有考虑,等两会召开之后,再行决定。原则上同意由米贤华接任县委办主任一职。
  所以在三天前召开的全县人大会上,米贤华辞去了副县长职务,现在等于是一个“闲人”了,没有任何职务在身。但却已经开始和王化文进行工作交接,实际上接手县委办的日常工作了。这个时候地委组织部派人来进行干部考察,也就是走个过场。用不了两天,便该宣布新的任命文件了。
  两名副县级干部的异动,无论如何都不需要地委组织部下来三名正副部长进行考察。基本上,这是早就定了的事情,魏爱国难道闲得无聊了?
  摆出如此庞大的阵势,可以肯定,需要异动的干部,远不止王化文与米贤华。
  慕新民心中感到了严重的不安。
  地区要动干部,这个很正常,问题在于,他事先未曾得到半点风声。行署专员曹振起亦未曾给他任何消息。曹振起不是慕新民的老上级,但慕新民一到任,曹振起便召见了他,对他很客气。此后也有些关照的动作。比如慕新民坚持要更换王化文,曹振起便表示了明白的支持。慕新民知道,这是因为祝联盛的关系,据说祝省长和方东华书记,关系很不错。至于是不是“政治同盟”,慕新民便不得而知了。
  楚南省的政治态势,亦是很复杂的。本土干部各有“山头”,省委书记胡高山远未达到“江山一统”的权威,需要协调各个“山头”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派利益。祝联盛与方东华关系密切,在省里要算得是一股很强大的政治势力了,便算是胡高山,也要给几分面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