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精校)第1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9/1593

  柳俊很小的时候,柳晋才就已经发迹了,贵为县委书记。柳俊大学尚未毕业,柳晋才已经是省委常委、大宁市委书记。柳俊刚一大学毕业,柳晋才则担任了J省省长,位居封疆。
  照此推断,柳俊打小就是锦衣玉食,整个一公子哥儿。
  如今更是高居一省之长,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地方,怎能呆得下去?
  其实对于柳俊此行的做法,曹晓国心里是很不认同的。
  这也太离谱了。
  一省之长,竟然玩起了“微服私访”的游戏。
  来丹阳市考察工作,倒是两人在京师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的。五中全会开完没多久,柳俊便邀请曹晓国一起去丹阳市转悠转悠。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行程安排,柳俊此番来丹阳市,足足安排了七天时间。这个行程表让曹晓国暗暗吃了一惊。自来省长就没有在一个地区考察那么久的。看来柳俊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摸一摸丹阳市的实际情况,准备给他们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明年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就落在丹阳市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头上了。
  曹晓国很清楚,取消农业税,在A省是一项政治任务,绝对没有腾挪闪避的余地,哪一个城市没有如期完成,柳衙内会毫不客气地出手。
  熟悉柳俊的人都很清楚,工作上你要是给柳衙内打马虎眼,那可是自讨苦吃。
  因为柳俊对待工作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A省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正在迅速转变,“勤政”已经成为A省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表现。你不勤政没事,只要你做好了坐冷板凳的准备。
  柳俊监督治下干部的方式简单而高效。
  当然,绩效考核这样的动作也是做的,但不流于形式,都是实打实的。柳俊崇尚的就是一种简单的监管制度。省政府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不管是哪位副省长分管的,在“勤政”这一块,均是直接向柳省长负责。你管理的部门若是被群众投诉次数多了,柳俊就让你挪位置。
  省政府督查室干的就是这个活计。
  曹晓国这种老资格的领导干部都很清楚,体制内很多弊端的形成,其实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执行制度不得力。体制内人才济济,无论要制定怎样完美无缺的制度,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些制度制定出来之后,执行不力。
  柳俊之所以显得能力特别突出,无非就是抓住了“执行”这个关键环节。
  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有多硬的后台,你违反了制度,没有达到要求,柳俊便收拾你,绝不含糊。有了这样一个“认死理”的省长,政府职能部门首长,谁不是胆战心惊,生怕出问题。
  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
  柳俊却做到了,这就难怪人家对这位省委二号,敬畏有加了。
  柳俊在A省政府部门的空前威望,绝不是靠着“衙内”的大招牌得来的。
  曹晓国对这一点,打心眼里佩服。
  不管他是谁线上的干部,他还是很佩服这种认真的领导。
  不过这一回,柳俊的行动还是超出了曹晓国的意料。考察丹阳市之初,柳俊还是中规中矩的,丹阳市的领导们冒着冬季的寒风,齐聚边界迎候,柳俊对大家也是笑容满面,并没有指责他们搞形式主义。对于这样的事情,柳俊不感冒,但人家做了,也并不当回大事去批评。柳俊不喜欢官场上的繁文缛节,同样,对这些东西也不是那么看重。你们要走个形式,也无所谓,反正迎来送往上的过场,你做得再好,也不能改变柳俊用人的标准。
  在柳俊手下做事,要想进步,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出成绩”因为柳俊的强势,在人事问题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要进步出成绩”的六字真言,大有在全省“蔓延”的趋势。很多地市领导干部,均在自觉不自觉的按照柳俊的标准要求自己。
  丹阳算得是刘飞鹏实力雄厚的一个城市,市委书记市长等党政主要领导人,均是出自刘飞鹏的门下,但对于柳俊的视察,谁也不敢大意。
  洪天敬就是试图与柳俊掰腕子落马的,最终成为第二个李政儒,被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
  要说牛,A省地市一级的主官,还没有谁能牛过洪天敬的。
  都说柳衙内“心狠手辣”果然名不虚传,要么不动你,一旦决定动你,就下死手,绝无翻身的余地。
  丹阳市的领导人,对于柳俊此番视察,无不心中惴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柳俊在丹阳市区呆了三天,马不停蹄地考察了丹阳市的一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柳俊还是保持着老习惯,看得很仔细,问得也很深入,很认真的和丹阳市的干部一起探讨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
  丹阳市的领导们也渐渐放下心来,看来柳省长此番视察,目的确实比较“单纯”这对于丹阳市的干部们来说,还真是好消息。谁不知道柳省长是经济建设的超级强人?能够得到柳俊的指点,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何况柳俊手里还握着钱袋子,只要他笔杆子一偏,多给丹阳市一点扶持款,岂不是意外之喜?
  柳俊上回去了一趟原南市,眼下原南市的情况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造纸企业正在正规化,污染得到了控制,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也逐渐开始取得一定的成效,坚持几年,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丹阳市如果也能得此机遇,经济加速发展是可以预期的。主政一地,能够造福一方,也是干部们普遍的心愿。
  但是到了第四天,情况就起了变化。
  柳俊召见了丹阳的市委书记和市长,明白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将不必由丹阳市的干部陪同,柳省长打算独自去丹阳市的其他县走一走,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
  柳俊此言一出,丹阳市委书记和市长面面相觑,“惊骇莫名”柳俊如此吩咐,实在太出人意料了,他们从政多年,还真的从未碰到过这种情况。从未有一位省长,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当时在柳俊身边的曹晓国也是大吃一惊,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柳俊又打算找丹阳市的麻烦了。估计丹阳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想法也和曹晓国如出一辙。
  目前省里的局势,大家都比较清楚,柳俊基本上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在省委常委会上至少具备了和刘飞鹏分庭抗礼的实力。一些政治嗅觉特别敏锐的干部,甚至已经看出了刘飞鹏的颓势。柳俊只是顾虑影响,没有明着架空刘飞鹏罢了。
  柳俊“摆平”了省里的局势,就打算对刘飞鹏控制力比较强的地市“下手”了。
  因为刘飞鹏接手了瞿浩锦留下来的班底,在地市一级,刘派实力远远强过柳派实力,柳俊要强力推行他的执政方略,这些地方“诸侯”便成为了他下一步要清理的对象。
  政治斗争,历来是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
  丹阳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柳俊真要是存心“找茬”的话,确实难以抵挡。
  柳俊当然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却并不多做解释。很多事情,都是解释不清楚的。而且,柳俊也没有必要做解释。
  丹阳市不是独立王国,一省之长要去县里走走,需要做什么解释?
  丹阳市委书记邓文愣怔了一阵,壮起胆子提出了意见,说是,省长关心群众疾苦,了解最基层的真实情况,这种胸怀,值得大家学习。但丹阳市有义务保证省长的安全,所以,省长视察其他县乡的时候,市里干部可以不陪同,不过警卫人员还是应该跟随的。
  应该说,邓文这个提议很是得体。柳省长担心市里干部陪同,会事先安排,看不到真实的情况,那么我们都不陪,但是警卫人员还是应该派的,万一省长在丹阳市出了什么状况,咱们可吃罪不起。
  柳俊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道:“丹阳市又不是龙潭虎穴,也没有恶霸横行,这个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就是随便看看,了解一下情况,就这么决定吧!”见柳俊态度坚决,邓文不敢多说,只是以眼神向曹晓国求援。
  曹晓国又哪里敢出这个面了?
  于是便有了柳省长忽然出现在德城县药材交易市场的一幕。
  
  第1816章
笼子里的金丝雀
  
  曹晓国担心柳俊受不了药材交易市场的混乱肮脏,柳俊看上去却不是很在意,慢慢在市场里行进,不时东张西望,脸上带着微笑,似乎很是兴致勃勃。
  他这一回“微服私访”还真没有要找茬的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这也是柳俊的习惯了,尽可能了解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减少偏差。
  柳俊深知,上位者一个疏忽,到了下面,会造成何等巨大的损失。
  制定贴近现实的政策并努力贯彻落实,才是领导人的第一要务,其他的均只是辅助措施罢了。
  另外,柳俊也很喜欢这种深入民间的生活,随着他地位的上升,融入普通群众的时间和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了。柳俊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这个比如很熟悉,似乎也很恶俗,却是事实。
  束缚柳俊的那只看不见的笼子,就是各种各样的规则,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其中也包括柳俊自己亲手编织起来的,那张在普通人看来,庞大到不可思议的关系网。因为柳俊到了如今的位置,有很多规则,他必须要去遵守,很多的关系,必须要去梳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柳俊很不喜欢这种约束!
  没有人喜欢这种约束。
  但是,这却是现实。仕途之道,原本就是一条单行道,没有掉头的说法。古时候资讯不发达,地球还不是“村”官员老了,可以上书“乞骸骨”如今资讯发达了,科技进步了,地球也成“村”了,“乞骸骨”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柳俊只能走下去。
  故此,这一趟“微服私访”柳俊是当做难得的旅游来享受的。
  丹阳市虽然经济不发达,风景却是极好的,绿化程度更是全省最高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堪称真正的绿色家园了。
  昨天从丹阳市区驱车赶往德城县,一路上绿树成荫,柳俊感到胸怀大畅。丹阳市的公路等级不高,单是这道路两旁的绿树,似乎也足以弥补不少了。
  柳俊甚至和同车的曹晓国开玩笑,说就算不去风景名胜区,仅仅在这些公路上开车跑一趟,也可以当做是旅游了。
  曹晓国点头称是。
  眼下这个药材交易市场,在别人眼里混乱不堪,柳俊却饶有兴趣。
  不过胡浩然就不这么认为,他现在神经绷得紧紧的,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这样的环境,对于警卫干部来说,乃是极大的考验,似乎任何时候,均有可能发生意外。
  当然,负责警卫柳省长和曹副省长安全的人员,不止胡浩然一个,省武警总队也派了两名精干的军官,追随在左右。加上柯启帆和曹晓国的秘书,只要不是发生“针对性”的事件,还是足够应付的。
  柳俊不担心这个。
  如同他对邓文所言,丹阳市不是龙潭虎穴。相对来说,丹阳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
  德城县这个药材交易市场,是丹阳市最大的中药集散地,甚至也是A省东南数市最大的中药集散地,规模很大。它的前身,就是一个小城镇,因为德城县山高林密,盛产各种珍贵药材,一些山民采到了中药,都会拿到这个集镇上来出售。随后一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便在集镇上开了几个专门收购药材的商行,做开了药材生意。随着时间推移,来这里收购药材的商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规模。发展到现在,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药材生意。很多外地人,也跑到这里来做生意,小集镇俨然成了一个“移民城市”南腔北调,各种口音都有。窄窄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加上摩肩接踵的人流,当真是好一派热闹场景。
  不过柳俊这一行人的出现,还是让一些见多识广的老板暗暗纳罕。
  看上去,柳俊和曹晓国均是气度沉稳,俨然大人物,凭直觉,应该是身价很高的大老板。但是看上去,对药材却很不内行。柳俊不时会走进一些店铺去和老板攀谈,问的也不是药材的价格,品位,而是生意流通的情况。诸如什么时候那种药材好销,什么时候生意最兴隆,都是来自哪里的客人在收购药材等等,倒像是做市场调查的。
  见柳俊和曹晓国不像是普通人,大部分老板倒是客客气气的回答了柳省长的提问。也有个别老板忙不过来,对一省之长也就爱理不理的。而且这部分老板,大都是女性,耐心比较差。这人不买药,只管喋喋不休的问个不了,谁见了不烦啊?
  搞不好就是竞争对手派来做秘密调查的。
  风流倜傥,自负魅力无穷的柳省长,在这里并不受女性的欢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9/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