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77

(13)
 体统——犹体制、格局、规模。
(14)
 批帖——指旧时官府开出的证明文书。
(15)
 新来——犹言初来。
打踅的行院——此指走江湖到处卖艺献身的歌妓。
(16)
 妮子——对女孩的鄙称。妮,泛称女孩,如刘妮、王妮、大妮、二妮。山东方言。
(17)
 勾栏——宋时为表演杂剧和各种艺伎搭建的场所,实乃一大棚,内有戏台、后台、看席等等。
(18)
 品调——谓各种曲调。
(19)
 打散——泛指曲艺、杂技之类。宋、元时,每场曲艺杂剧演完,最后附加一段表演,以结束整台节目的演出,谓之打散。
(20)
 睃一睃——犹言看一看、瞧一瞧,随便瞟几眼之意。山东方言。
(21)
 帐额——此指勾栏门首悬挂的横幅、条幅,上面写有表演节目和出场艺人名字等。
(22)
 等身靠背——指各种角色表演用的服装和帐幔。
(23)
 青龙头上——指左边的第一位。古时行军布阵,以画有朱雀(鸟)、玄武(龟)、青龙、白虎的旗帜为前后左右方位的标志。青龙居左(东方)、白虎居右(西方)。
(24)
 笑乐院本——宋、元时,妓院里演唱的戏曲本子称院本。此指正式演出之前,先演一段逗人笑乐的开场戏。
(25)
 头脑——此指北方的一种汤酒,是用肉和杂味配制成的。
(26)
 磕脑儿头巾——犹言齐着脑门儿扎的头巾。
(27)
 开呵——此谓开场白。
(28)
 普天下——犹言遍天下。
伏侍——犹侍候、服侍,即为看官服务之意。
(29)
 界方——此指说唱艺人表演用的道具,又叫“醒木”,用以拍案,振奋看客。
(30)
 话本——本指说唱演艺的脚本。实则不论是小说、戏曲所叙述和发挥的故事,都称之为话本。
(31)
 风流酝藉——此乃形容演唱中的人物风雅潇洒,温文含蓄;故事亦意趣飘逸。格范——犹言样板,最为合格的。
(32)
 豫章城双渐赶苏卿——此谓昔日穷书生姓双名渐者,在求取功名得到发展后,到处寻找昔日的恋人苏知县之女苏小卿,而此时小卿因父死母亡,无力自养而落入娼门。在豫章城下,双渐正泊于钟陵浦,巧遇小卿正在一形貌古怪的老夫船上弹琵琶唱曲。两人互相认出对方后,双渐紧追不舍,终得团圆。是一场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此故事之演出多以戏曲形式,如庾天锡《苏小卿丽春园》杂剧,内容偏于双苏初识相爱定情;无名氏《豫章城人月两团圆》杂剧,内容则偏于团圆之情。此处则是白秀英独个儿演唱,可能是诸宫调之属。所谓诸宫调者,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乃是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集合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将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集合联成长篇,间以说白,来说唱故事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
(33)
 开话——即开篇的话。
(34)
 合棚——指全勾栏棚里。
(35)
 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为筑重楼以居之,名曰凤楼,后世称秦楼。此借指歌舞场所。
(36)
 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细腰者居之,人称楚馆。此借指妓院。
(37)
 宫商——此泛指乐曲。
(38)
 铿金戛玉——即敲金击石,以此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韵味非凡。
(39)
 笛吹紫竹——犹言吹起紫竹制作的笛子。
(40)
 红牙——乐器名。红檀木制作的拍板,调节乐曲节拍之用。
(41)
 务头——指演出时,说唱到曲辞并美、故事精彩的关键处。此乃伎艺人之行话。
(42)
 按喝——突然按住台上的表演,高声说唱。
(43)
 买马博金艺——比喻高明的伎艺,能吸引抓住观众。
(44)
 回一回——犹言停一停、收一收、让一让。
(45)
 衬交鼓儿——在演出院本时杂有鼓点帮衬着乐曲,以增强气氛。
(46)
 “财门上起”以下四句——此乃戏棚里演出中间在
观赏钱时所说的吉利套语。意谓场子里处处地利财旺。
(47)
 空过——犹白白地过去,意谓
不到钱。
(48)
 “头醋不酽”句——头遭儿差,往后更差。意谓开头不赏钱,以后就更不赏给。酽,指味浓,厚重。
(49)
 标首——即头一份赏钱。
(50)
 “望梅止渴”以下两句——喻以空想自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载: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饶子,果实多。前源,前边的水源。又,《三国志·魏志·卢毓传》有“选举莫取有名者,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啖,吃。亦喻以空想自慰。
(51)
 省得——犹懂得。
子弟门庭——此指嫖客们玩的门道、门风。
(52)
 狗头上长角——喻指不可能有的事。
(53)
 齐和——犹言同声哄闹。
(54)
 忤奴——指妓女的假父。
(55)
 三家村使牛的——喻指乡野小村里赶牛的穷苦力、乡巴佬。
(56)
 驴筋头——犹言驴鸟,骂人语。
(57)
 来往——交际往来,喻指有染。
(58)
 枕边灵——指妻子或情妇在枕边劝说或怂恿,极易产生效力。此显指后者。
(59)
 撒娇撒痴——恃爱做出娇憨招人的姿态。
(60)
 不行——此谓不执行或不施行。
(61)
 号令示众——此指行刑示众。
(62)
 行说——犹言游说。
(63)
 做场——此指演出。
(64)
 禁子——牢狱中看守犯人的狱卒。
(65)
 掤扒——即扒去衣服,捆绑起来。
(66)
 出名——出具某人的名字承担责任之意。
(67)
 首尾——喻指关系密切,如同一首一尾。俗谓一个鼻孔出气。
(68)
 没奈何——犹言没办法。
(69)
 吃——此乃遭受之意。
(70)
 容情——指讲情面,宽容。
(71)
 苦害——犹太伤害。
(72)
 “你这千人骑”句——此乃对女人最凶狠、最鄙视的骂词。
(73)
 吃贫婆——谓讨饭婆。
(74)
 踉跄——跌跌撞撞,东倒西歪,站立不住。
(75)
 脑浆——谓头骨破裂流出的脑髓。
(76)
 相官——指案发现场监理验尸人员工作的官员。
(77)
 表子——即“婊子”,指妓女或姘头。
(78)
 水火——大、小便的隐语。后文有“水火之处”,即指厕所。
(79)
 重枣——即深红色的枣子,以此形容人的脸色。犹今所说紫赯色。
(80)
 使唤——犹言使用,驱使。
(81)
 义气——此乃为友情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的气度。
(82)
 欺公罔上——谓欺骗官署、蒙骗君上。
(83)
 啰唣——此乃吵闹之意。
(84)
 细——犹言精巧高级。
(85)
 赔费——谓亏损,破费。
(86)
 盂兰盆大斋——古时习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设坛超度亡灵。盂兰盆是梵语音译。
(87)
 点放河灯——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夜,点莲花灯放于水上,以照幽冥。旧俗称这一天也是鬼节。
(88)
 头须——原指头发和胡须,此则指发髻上扎的饰品,其穗子宛如头须。
(89)
 驮——用肩头承受重量,亦即用肩头扛着。
(90)
 地藏寺——即供奉地藏菩萨的寺庙。
(91)
 百和名香——即百合名香,谓以百种香料所制之香。百种,是约数,言香料品种之多。
(92)
 八难——佛教语。谓难以见法闻法的八种障碍,称八难:地狱、饿鬼、畜生,因恶业重,难见佛;生于北拘卢洲(即郁单越)和长寿天,因安乐无苦,不思修道,难见佛;聋、盲、瘖、哑,求道有碍,难见佛;世智辩聪,自以为聪明,不肯信佛,难见佛;生于佛前、佛后,无缘见佛。
三涂——同“三途”,佛教语。即三恶道: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