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77

且说郑屠家中众人,救了半日不活,呜呼死了。老小邻人径来州衙告状。正值府尹升厅
(117)
,接了状子,看罢,道:“鲁达系是经略府提辖。”不敢擅自径来捕捉凶身。府尹随即上轿
(118)
,来到经略府前,下了轿子,把门军士入去报知。经略听得,教请到厅上,与府尹施礼罢,经略问道:“何来?”府尹禀道:“好教相公得知,府中提辖鲁达,无故用拳打死市上郑屠。不曾禀过相公,不敢擅自捉拿凶身。”经略听说,吃了一惊。寻思道:“这鲁达虽好武艺,只是性格粗卤。今番做出人命事,俺如何护得短
(119)
?须教他推问使得
(120)
。”经略回府尹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
(121)
。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
(122)
。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府尹禀道:“下官问了情由,合行申禀老经略相公知道
(123)
,方敢断遣。”
府尹辞了经略相公,出到府前,上了轿,回到州衙里,升厅坐下,便唤当日缉捕使臣押下文书,捉拿犯人鲁达。
当时,王观察领了公文,将带二十来个做公的人,径到鲁提辖下处。只见房主人道:“却才拕了些包裹
(124)
,提了短棒,出去了。小人只道奉着差使,又不敢问他。”王观察听了,教打开他房门看时,只有些旧衣旧裳和些被卧在里面
(125)
。王观察就带了房主人,东西四下里去跟寻,州南走到州北,捉拿不见。王观察又捉了两家邻舍并房主人,同到州衙厅上回话道:“鲁提辖惧罪在逃,不知去向。只拿得房主人并邻舍在此。”
府尹见说,且教监下。一面教拘集郑屠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
(126)
,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
(127)
,再三检验已了。郑屠家自备棺木盛殓,寄在寺院。一面叠成文案
(128)
,一壁差人杖限缉捕凶身
(129)
。原告人保领回家
(130)
;邻佑杖断有失救应
(131)
;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132)

鲁达在逃,行开个海捕文书
(133)
,各处追捉。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挂。一干人等疏放听候
(134)
。郑屠家亲人自去做孝。不在话下。
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却似:
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
(135)
,乘水势翻身冲浪跃。不分远近,岂顾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这鲁提辖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惶不择路,贫不择妻。鲁达心慌抢路,正不知投哪里去的是。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
(136)
,在路却走到代州雁门县。入得城来,见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骈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
(137)
,诸物行货都有
(138)
,端的整齐。虽然是个县治,胜如州府。
鲁提辖正行之间,不觉见一簇人众,围住了十字街口看榜
(139)
。但见:
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攘攘难分贵贱
(140)
。张三蠢胖,不识字只把头摇;李四矮矬
(141)
,看别人也将脚踏。白头老叟,尽将拐棒柱髭须;绿鬓书生,却把文房抄款目
(142)
。行行总是萧何法
(143)
,句句俱依律令行。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
(144)
,也钻在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
“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该准渭州文字
(145)
,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
(146)
,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
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直扯近县前来
(147)

不是这个人看见了,横拖倒拽将去
(148)
。有分教:鲁提辖剃除头发,削去髭须,倒换过杀人姓名,薅恼杀诸佛罗汉。直教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毕竟扯住鲁提辖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
(1)
 此诗见于《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开篇诗。略有异文。
(2)
 机关——计谋,心机。
(3)
 干净——喻没惹麻烦,与坏事无关。
(4)
 恁地时——犹言这样的话,如此说来。
(5)
 赚——骗。
(6)
 别作缘便——另想办法,另作打算。
(7)
 兀自——还。
(8)
 平人——清白无罪、奉公守法的普通百姓。
(9)
 畜生——禽兽。骂人语。
(10)
 把来——抓来,拿来。把,动词。
(11)
 有的没有——指所有、无遗漏的。
(12)
 即便——立刻。
(13)
 打叠——打理,收拾。
(14)
 一壁——一边,一面。
(15)
 拽扎——绑紧,捆扎。
(16)
 打拴——包扎。
(17)
 头势——势头,形势。
(18)
 粗重什物——此指粗大笨重的家产器物。
(19)
 家私庄院——此指财产、土地和房屋。
(20)
 出身——个人最初的经历、身分,也有出路前途的意思。
(21)
 不堪歇马——不能歇脚。谦卑客套的问话。
(22)
 题——通“提”,说起之意。
(23)
 抓角——即裹角。角,发髻。指以纱绢所做头巾裹起发髻。
(24)
 明黄——鲜黄色。
(25)
 梅红——红梅色。
搭膊——系在腰间的腰包。
(26)
 行缠绞脚——用绑腿布缠脚。行缠,绑腿,多用粗布制成。
(27)
 多耳麻鞋——用苧麻编织的鞋,鞋帮左右有多个孔眼,用绳穿孔系于脚上,便于长途行走。
(28)
 磬口——形似僧磬(钵形打击乐器)之口。
雁翎刀——短刀名。
(29)
 六街三市——泛指热闹街道。
(30)
 茶博士——此指卖茶人或茶坊伙计。
(31)
 泡茶——一种用干果、茶叶之类泡成的茶。
(32)
 点——用开水冲。
(33)
 借问——请问,打听一下。
(34)
 结束——装束,打扮。
(35)
 部——量词。此称胡须。
貉——即落腮。
(36)
 围——量词。计算周长的单位,其长度各说不一,一般以两臂合围之间的长度。
(37)
 提辖——宋时在各州郡设置的地方武官,以训练兵士、维持社会秩序为职责。
(38)
 官人——当时对一般男子的敬称。
拜茶——请人喝茶的敬语。
(39)
 洒家——宋时关西(陕西、甘肃)一带男子自称我。
经略府——指经略府官家。
(40)
 小人——旧时平民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的自称。谦词。
(41)
 小种经略——本书上回注为陈师道,尝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南路宣抚使等。但亦有认为是其弟师中者,其尝为河北制置副使。在进军解太原围时,身被数创而死。究竟小种经略是师道,抑或是师中,存疑待考。
(42)
 白地——空地。
(43)
 纸标儿——即纸做的标签,表示出卖之意。
(44)
 开手——开头习武。
(45)
 吃三杯——意谓敬酒。如今亦是三杯为止。
(46)
 回钱——卖出货物当收之钱。这里指卖艺应收的钱。
(47)
 挟着屁眼撒开——犹言赶紧滚蛋。
(48)
 一哄——一阵喧闹。
(49)
 行头——此指卖艺使用的服装道具。
(50)
 寄顿——寄放。
(51)
 望竿——酒店门前挑出的旗杆。
(52)
 酒旆(pèi配)——酒店门前旗杆上挂的酒旗,以示卖酒。又称酒望子。
(53)
 漾——晃动。
(54)
 李白——字太白,生于中亚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后随父回四川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因号青莲。唐代大诗人。尝任翰林院供奉,因蔑视权贵被出京。遍游江湖,纵情诗酒,世称“酒仙”。因坐永王璘事遭流放,被赦后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著有《李太白全集》。新、旧《唐书》有传。
(55)
 渊明——姓陶,名潜,又名渊明,字元亮,寻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宋间大诗人。志行高洁,不慕荣利,世称靖节先生。曾为州祭酒、彭泽令等,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著有《陶渊明集》。《晋书》、《宋书》有传。以上两句:“李白点头便饮,陶潜招手回来”,常作为酒店的门联。
(56)
 济楚——整洁舒适漂亮。
阁儿——房间。
(57)
 角——用兽角制成的盛酒器,此作量词。宋时已不用兽角器量酒,但仍沿用其名。
(58)
 铺下——摆上。
(59)
 下饭——指下饭的菜与羹汤等肴馔。
(60)
 聒噪——啰唆扰人。
(61)
 下口——指鱼、肉、鸡、鸭类荤菜,与“下饭”所指有别。
(62)
 入港——情投意合,对劲儿。
(63)
 抄手——叉手抱在胸前,以表歉意。
(64)
 绰酒座儿唱的——在酒肆赶座子卖唱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