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2511

  方运微笑道:“既然那位翰林先生说可行,我不反对。”
第635章
进皇宫
  方运说完,马车里又陷入了沉默。
  方运现在的地位太高,高到连孔圣世家的嫡长孙见到方运都得主动问候,其余同辈之人更不用说。
  这些进士都想与方运结交,但他们没有一个是江州人,之前只是举人,与方运没有交集。方运身上的光芒太亮,他们不好胡乱开口。
  高庸年纪较大,发觉现场的尴尬,微笑道:“方兄,我看你与其他人都是初见,不如我一一为你介绍,相互熟悉一下,莫要等到春猎之时才相识。”
  方运多次圣前,早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别说进士前十,就连三百进士的名额也已经记在脑海,而且其余九人都是各地优秀举人,都曾在学宫里读过书,方运一看名字就能想起有关他们的事,对这些人都有了解。
  不过,方运没有阻止高庸,而是微笑道:“诸位都是学宫的杰出举人、景国的栋梁之材,我都有耳闻,不过却不甚熟悉,请高兄帮忙一一介绍。”
  高庸听到方运称呼高兄,心中更加高兴,“兄”在读书人中与年龄无关,只要文位相同,都可以相互称呼,是一种敬称,但在亲属之间还要严格遵守辈分。
  高庸把手指向身侧,微笑道:“这位是会试第三范成豪,出身京城名门,娶了名门宋家家主的嫡孙女。范兄诗词文章都在我之上,当年曾以一首鸣州震京华。”
  “范兄。”方运微笑拱手道。
  范成豪急忙回礼,然后无奈笑道:“高兄误我,方镇国面前提诗词,无异于班门弄斧,不说也罢。”
  “此言差矣,若非要与方兄比,我早就一头撞死,不活了!这位是……”高庸继续介绍其他人。
  方运一一相识,无奈发现这些人中有半圣世家之人,有豪门名门之子,却唯独没有寒门出身。
  方运在心中暗叹,科举制度和后世的考试制度已经算是相对公平,但高门大户所得的教育资源是普通人的几十上百倍,这是难以改变的。若是没有科举,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更加难以出头。
  十国一开始出现过保举制,就是由世家豪门保举在某方面优秀之才,给予额外录取名额,这种制度本身没错,但各家终究有私心,只保举亲近之人,最后众圣发现苗头不对,一旦保举制发展下去,将把寒门子弟的晋升渠道堵塞大半,果断制止。
  后来有人言幸好人族有妖族危机,众圣也不敢断了寒门子弟的晋升之途。若是没有外忧,这保举制早就大行其道,最终会让极少数优秀的寒门子弟与大量的士族子弟成就进士。
  现在没有保举制,可以保证至少一半的进士出自寒门。
  科举不是完美的制度,但却是最公平的。
  介绍完毕,众人就熟络起来,先是聊了聊此次会试的考题,然后把谈话重点放在今日的朝会之上。
  “按照惯例,朝会先表彰我等进士,之后由吏部公布殿试进士名单,并宣读代掌哪一县,让我等做好功课,上任前不至于眼前一抹黑。圣院的圣议恐怕已经结束,陈圣必然颁发了圣谕,之后会讨论对蛮策略,除了方镇国,我等只能再门外听着。”高庸道。
  会试第七的石崇智低声道:“陈圣未下圣谕,家主传下话,大概是说陈圣全力疗伤,军国之事由朝廷决定,他只阻拦妖圣狼戮。”
  石崇智乃是陈圣世家的女婿。
  方运看向另外两个跟世家有关系的进士,都在轻轻点头。
  高庸反应极快,道:“陈圣素来高风亮节,很少干预军政,现在不出面也实属正常,到了最后,必然出马力挽狂澜。”
  “就算陈圣可拦截狼戮,但那亿万草蛮怎么办?”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九国了。”
  “可惜当年十国皇室对立,曾有约定,败与蛮族者当归入邻国。不然东圣一声令下,其余九国必然会全力相助。”
  石崇智轻声道:“所以今天朝堂之上会很精彩。”
  方运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一个可能。
  “石兄有何高见?”另一进士问。
  石崇智摇摇头,不再说话。
  方运却又仔细看了一眼石崇智,不愧是被陈圣世家看重的人,说出那话看似没说,实则是提醒在场的进士小心,算是同年进士的情谊;但不说具体内容,是口风紧,不该说的话一句话也不说。
  一个进士顿时笑道:“石兄只说半句话,真是不该。”
  方运扫了一眼,一共有三个进士不喜石崇智的话,而其余进士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方运心中暗暗称赞,虽说考中进士的大都是拼命读书的,的确有人不通世情,但大多数的头脑要更好。就算那几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将来多接触外界,也会在短时间内改变,除非实在不喜与人交往。
  认可并学习别人的长处,是进步和成长的最好阶梯,否定则相反。
  方运发现自己想得似乎有些多了,随后有所明悟,这些细节看似无足轻重,却证明自己在成长,证明自己没有浪费那些才气。
  方运稍稍松了一口气,认知自我比追寻圣道都更加艰难。
  高庸轻咳一声,道:“我们还只是进士,这等军政大事要认真对待。”
  其余进士收敛不满,哪怕不知道确切出了什么问题,他们的头脑也会本能地阻止自己再说下去。
  “快到皇宫了吧?”方运问。
  “应该快了。”
  不多时,马车停下。
  方运一边下马车,一边向前看。
  一抹红墙立在前方。
  皇宫东、西、南和北各有一道大门,但百官觐见时只能走南门,南门才是皇宫的正门。
  正门旁边两道侧门,也叫掖门。
  马车停在皇宫的护城河外,方运前方有三座桥,正前方的桥通往左掖门。
  原本规矩是文官走左掖门,而武官走右掖门,但因为文官数量太多,各国都改成文官走左掖门,而军官与文院官员走右掖门。
  车停在护城河门前,由进士自己选择。
  在两座掖门前面,站立着满朝官员。
  十二月初四的早朝乃是大朝会,再加上昨日内阁已经命各地官员前来上朝商讨对蛮策,景国最顶尖的官员齐聚于此。
  这些人都竭力收敛自身力量,但周围的人太多了,进士、翰林、大学士与大儒等等数不胜数,才气激荡,导致上空的天地元气轻轻翻滚,一道道强风不断向四面八方吹拂。
  风声呼啸,蛟马躁动。
第636章
上庙堂
  百官成两列立于前方,或穿官服,或穿文位服,衣衫不动,但皇宫的守卫身上的衣服却猎猎作响,被大风吹得睁不开眼睛。
  文武百官齐齐望了过来。
  当朝四相、六部尚书、各地州牧、各军首领、皇亲国戚和世家家主等等都在列。
  方运只觉空气凝固,呼吸静止。
  换做平常时期,多一倍的人都不会让方运有任何感觉,但这里是一国皇宫门前,眼前百官即将上朝,气势已经积累良久。
  朝堂之上,是实践圣道之地!
  数百目光,就是数百种力量的审视。
  “咴咴……”
  就见拉车的马成片成片地倒下,一辆辆马车倒地,众进士的惊呼声连连。
  方运的衣衫猛地向后掀动,下一刹那,文胆之力外放,衣衫回落。
  方运向百官一拱手,然后向通往右掖门的桥上走去。
  许多官员露出笑容。
  方运走右掖门所代表的意义重大。
  方运若走左掖门选文官队伍,不一定会倾向左相,但走右掖门一定不会倾向左相。
  方运目不斜视,稳步前行,但余光却在打量两支队伍。
  文武百官还好说,方运没想到此次大朝会召集了皇亲国戚和世家家主,这可是很少见。
  皇亲国戚来只是为了履行皇室血脉的职责,若是真想插手军政,除了有半圣世家撑腰的康王,其他人必然会被清洗。
  世家家主在景国都有加衔,来此也未必会参与军政,但既然来这里,就代表一种态度,支持景国皇室。
  这些世家在景国国灭后损失最小,因为哪个国家的国君都会倒履相迎,但他们也最不希望景国灭国。
  除了陈观海所在的世家是建国后成立,其余所有世家都是建国前成立,为景国付出极大,与相邻的庆国与武国的世家更是有血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25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