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32

  如今都在说韩赵魏三家得三嘉禾,顺应天命;如今若能找人整理出轮回天命之说,田氏代齐也算是一段美谈。
  既然三代禅让,大可以先行禅让事,再请周天子顺应天命封田氏为侯。
  姜尚乃是炎帝的后代;而陈姓也正是以黄帝为祖。黄帝胜炎帝、陈代姜,正合天命。
  若再遍寻儒生方士,弄出轮回天命德行始终之说,便再无忧虑!
  至于说数国伐齐事,在田氏兄弟看来都是小事,三晋没有那么大的胃口灭亡齐国,最多是换取声望来求封侯事。
  兄弟俩议定此事,也不管齐侯态度真假,既然知趣也就不必当成他想要谋反,就当自己也信了他的话,将那胡乱言语的越女剁成肉酱喂狗就是。
  齐侯寝中,之前看似已经喝醉的齐侯,清醒地看着那柄尚且沾染香血的剑,喃喃道:“我生平至今,最恨之事,不是田氏欺我,而是在你死前不能让你知我的心思。”
  “田氏势已成,国氏、高氏、晏氏均已破灭,齐国之城十中有九属田氏,又在封地行邀民心之策,坏官山海之略,我纵有心,又能如何?”
  “昔年简公不过是心怀不满,就被田氏追杀致死,我又能如何?田常下葬,以九鼎相陪,天下皆知,又如何?简公薨,那是弑君,但诸侯又有何震动?仲尼怒,又有何用?如今儒生不也照样事田氏?”
  “数国伐齐,不过是三晋借机封侯寻事,我这个齐侯还要出面求周天子封三晋为侯,为将来田氏取代我姜齐准备。数万人的死活不过是个玩耍,有谁真的在意?”
  “雄心啊雄心,我哪里还会有?只求这一世这样混过去,将来他田氏若真能取齐,终究这齐是他们的国,总会善待百姓,不会像如今一样为了逼我出丑将数千齐人做奴隶送与越王,也不会像如今一样连将士的尸体都不安葬收回只为了让齐人骂我昏庸……”
  “收尸事、男女奴、与越王驾车……我若连这个都不懂是为了什么,也枉活天命之年。”
  “罢了……你既从越地来,若将来一日我被逐,只求田氏一件事……勿伐越。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日后黄泉相见,再与你说我心思。届时,太公、桓公、景公……三十代先人,又会怎样看我?”
  “这剑我会留着,等我死了便做陪葬……我只是不想死。”
  孤独的半老之人就这样喃喃自语,擦干了泪,挤出了笑,等待着明日继续行乐,当一个只知道安乐全然忘却了太公血脉与前人辉煌的昏主。
  那些祖先的旧梦,他已经不敢做,只余隐藏着不被人发现的泣涕涟涟,还有一直想忘记的曾经辉煌的血脉。
  那些旧贵族们将要流的血、那些旧贵族们此时流的泪,都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事实:一个混乱而充满变革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还多少讲些礼乐礼法的春秋,马上就要结束了。
  PS:
  《吕氏春秋》有载,田和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阴阳五行学说,差不多也快出来了,最开始出现就是因为田氏代齐需要一个法理的合法性。于是黄老学才在齐国兴起,五行相生相克,直到秦王水德尚黑,皆由此始,但在这之前并无金木水火土体系。田氏祭祀的礼器中,的确尊黄帝为祖;姜子牙也算是炎帝的后裔,就图那个黄帝胜炎帝来证明田代齐是合乎天命的。
第九十三章
紫电鸣响雷威震
  一个时代的结束,总会有些异象。
  据说是这样子的。
  所以在宋地沛邑西边的大泽深处,某一天忽然响起了一声惊雷。
  空中无云,并非打雷。
  成群的栖息在大泽中的野鸭率先听到了这一声惊雷,振翅而非,嘎嘎直叫,引动着其余的鸟类也跟着顺势飞起,乱成一团。
  墨子、禽滑厘、高孙子等墨者中的重要人物,松开了捂着耳朵的手指,惊喜万分地看着远处被炸的不成模样的草人。
  适正举着一支火把,空气中飘过一股难闻的味道,若有心人嗅到定会想到那日适做墨觋装神弄鬼做出踏云而出之景时的气味。
  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物爆燃后的味道确实不好闻。
  但墨子却迫不及待地从适的手中抢过火把,亲自走到前面点燃了另一支名为“雷”的东西。
  很简单的制作。
  石匠挖出的外壳,里面装满了黑色的、适配置的粉末,一根长长的线露在外面。
  再一声巨响后,公造冶这一次没有堵住耳朵,用一种很大的声音喊道:“先生!适弄出这个,看来守城备城的手段又要增加了!”
  墨子也喊道:“是啊!这东西从城墙上往下扔,正可以破‘蚁附’之法。适,这东西的配方万万不能被人得到!按照墨者之令,也只有少数几人能够知道!”
  适早有准备,将耳朵早早堵上,半张着嘴,所以耳朵并没有发出嗡嗡的响声。
  听着这些墨者高层们嚎叫一般的话音,他知道自己的声音太小这些人听不到,便等了一阵。
  刚才的那枚“雷”,装了大约一斤半的完美配比的黑火药,就是个大号的爆竹,威力也远胜那些装药量极小的炮仗。
  石头太重,青铜可以做外壳,技术上并无难点,就是青铜外壳实在太贵,一个外壳就值大约百十斤粮食。
  在农业没有大发展之前,一斤粮五克铜的物价将会维持很长时间,这百十斤粮食就相当于九口一户的授田制农夫一年的余粮收入,实在是用不太起。
  适将这东西称之为雷,众人毫无反驳。
  燃烧的时候是紫色的火焰、产生如同云雾一样的烟气、爆炸的话会发出惊雷之声,暂时用来守城最为合适。
  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不过之前墨者忙于其余的事,又不可能在沛邑演示,那里耳目众多容易走漏风声,便选择在这人迹罕至的大泽之中。
  好半天,这些耳朵被震的嗡嗡响的墨者都缓了过来,聚在一起坐下,把玩着剩下的那枚石头雷。
  适说道:“先生,这东西用来守城最合适不过。之前您不是还担心楚人围宋、三晋争霸导致无辜小国被波及吗?有了这东西,墨者就更有威慑,但凡攻城总要考虑我们的存在。”
  “您记得我说约天下之剑吧?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当初若非大兄带人在商丘,楚王焉能被您三言两语就说服而不去攻宋?要保证能惩罚,才能保证约法可以实施。”
  墨子嗯了一声,想起了适说的九重乐土之事,问道:“按你所说,这东西应该是出现在在下一重乐土才对。提前弄出来,我也知道守城大为有利。可剑有双刃,可救人亦可伤人。”
  “那些跟随我学习守城之术的叛墨,可以守城,也能攻城。与你说的这发火药一样,可以守城也能攻城啊。配置如此简单,只要配方外泄,以粪堆养硝的手段传出,岂不是各国都能用?若是用来炸城墙,又该怎么办?”
  这时候的城墙都是夯土的,真要是有个三五千斤火药,莫说商丘,就是洛邑这样的古都王城,也足以在三天之内炸开。
  适觉得这是无解之题,摇头不答。
  墨子又问:“先不说这个,你说的另一物,也拿出来看看。”
  适又取出一个竹管,竹管的外面包着一层牛皮,里面装着火药,前面放着一枚很轻的棉花团堵塞。
  这一次就没有什么危险了,棉花团塞的并不很紧,点燃后发出一阵硝烟,棉花团向前喷出了大约十几步,速度很慢。
  适道:“刚才先生说的问题,其实不只是炸开城墙那么简单。这东西一出,城门已经无用。”
  他指着那个简陋的竹筒,公造铸已经明白过来适的意思。
  墨者中多有做过冶炼匠的,墨者守城也必备皮橐风箱,所以时常有用力太大导致皮橐难以承受气压而爆开的情况,后来换了木风箱才算是解决这个问题。
  适既然只是用竹子,公造铸明白适的意思适如果把这东西换成铜的,只怕就不只是可以打棉花团这么简单了,飞出一个铅丸岂不可以伤人?若是再做的大些,岂不是可以把石头飞出去,砸碎城门?
  如此一来,什么门闩之类的城门防御,确实是毫无用处了。
  墨子也明白了适的意思,问公造铸道:“你曾学过铸钟,以你来看,做一个如同竹管模样的东西,应当不难吧?”
  适心说,当然不难,火炮火枪刚出现的时候,后面还有漏气的呢,更别提那些五花八门的奇怪模样,是否实用另说,可如果把靠火药推进铅弹的东西就称为枪炮,现在做出来个技术验证的玩意确实不难。
  公造铸果然点头道:“不难,无需再请别人帮忙,我就能做出这样的铜管。”
  墨子嘿然道:“我本想着今后几年,做出守城用的劲弩,可这东西一出,我做这弩竟似无用了。弩箭昂贵,又要磨砺又要黏羽,按适说这东西只需要把铅化开成丸即可使用……”
  “若有三五千墨者,持此物,另携带之前的雷,怕是三晋强楚都不能攻下一座城啊。”
  墨子此时,仍旧有些想弄出一支中立的干涉武装,专门帮着弱国守城,也就是他所理解的约天下之剑的另一种形态。
  适的想法和墨子不同,可此时却不好说,只说:“先生所言极是。先生不说凡有光则必有影吗?矛盾始终存在,总不好因为这东西可以用于攻城就不去制作。”
  墨子笑道:“我还没有那样迂腐。但此事暂时一定要严守秘密,提前准备,以防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到时候我们可能要到处前往,帮助弱者守城,以疲惫强国攻城之心。”
  适连忙称是,却在想如何才能在墨子生前的情况下,不超出墨子的考量范畴之内,增强力量又不让墨子觉得有些野心。
  一众墨者又说了几句,纷纷坐在草地上,讨论起今后的事。
  火药的事就暂时这样定下,先秘密准备硝石和硫磺,配置火药的秘方只有七悟害、巨子和适知道,具体将来如何配置,等秋天的事解决了便要着手。
  北地的一些牛马已经赶回来一些,之前的烈酒也在齐鲁的宫廷贵族中售卖出了个好价钱,远超成本的好价钱,又算是缓解了一下墨者的财政问题。
  高孙子虽对此事不同意,可暂时也没说,要等到秋季的事了结之后、墨者大聚之时再来提这件事。
  他前一阵以督检首的身份去各个村社转了一圈,整体上墨者在沛地外围的发展相当不错。
  装神弄鬼用的葵花籽已经长大,马上就要开花。
  高孙子听说了这种花向阳,而且开起来远远看就像是太阳一样,因而适那句装神弄鬼的必有金乌栖于上的谶语无需解释,一旦开花民众必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借着上一次篡夺巫祝祭祀权的事,以及民众笃信巫祝和淫祀的基础,墨者用这份信任很容易就展开了适在村社里做的那些事,并无滞涩。
  一些逃亡的隐户,也因为盐的问题提前编成了什伍,名义上只是为了防止有人低价买盐再卖出,实则墨者就是在花钱控制基层。
  加上芦花带着一些懂一些医术的墨者深入村社,治疗一些疾病,在一些地方已经取代了之前巫祝的存在。
  巫、史、医原本是一家,如今中原旧国已经分家,这里的村社却还未分,所以行走乡间为行义也很顺滑。
  现在民众的信任已经差不多,等到那些做样本的作物收获、葵花绽放揭穿巫祝的骗局,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