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2763

  此时坐在桌旁的,除了盛正他们三个处级,其它的最低也是副厅级干部。
  此时听着冯一平的通报,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埋头做笔记,当然,这并不是冯一平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管那些人这会在本子上记什么,这都是他待遇的又一次升格。
  “好,”盛副省长笑着说,“我们都知道,嘉盛每前进一步,我们地方就会跟着朝上升一截,这一点,我们很欣慰,也很放心。”
  他朝窗外指了一下,“闻名不如见面,我这第一次来,就被惊到了嘛,这是我们全国贫困市下面的全国贫困县里的一个小镇?这不是南边的那些典型的经济强镇吗?而且整体规划上还更要好。”
  “昨天下午,我们到下面的一些村子实地走访,很震撼,”他敲着桌子说,“村里的变化,同样大得让我不敢认。”
  “第一印象,就是现代了,最直观的就是进村的路,都已经硬化,还有我们老百姓的房子,很现代,很漂亮,而且选址都经过规划,一些公用设施也建设得很好,商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品类齐全。”
  “第二个印象,就是环境变好了,山更绿,水更清,完全不是好多人印象中的道路坑坑洼洼,到处农家肥的脏乱差的景象,倒是比城里的环境更好,比那些住在高楼里的市民更舒服。”
  “第三个印象,是大家的日子,确实是真的富足了很多,穿的好了,精气神也好了,机动车也多了。”
  “老实说,之前我在省城办公室看报告的时候,不是没有过疑虑,真的有这么好?实地走访后才知道,确实是好得让我们出乎预料。”
  “这些可喜可贺的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的各级组织的努力,嘉盛,是最主要的因素,一平你的大笔投资,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冯一平又一次表态。
  “呵呵,一平你总是这么谦虚。”盛副省长赞赏的看着他说。
  “嘉盛对地方的带动,是多方面的,尤为可喜的是,我看到了镇里这些年不断增长的工商企业注册,这说明,在嘉盛的带动下,我们这些只会握锄头把的乡亲们,也看到并能把握住眼前的商业机会,其中的一些,估计已经在创造一些商业机会。”
  “这样的特质,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底蕴和保障,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职业农民,成为了工人,成为了商人,我们的经济,自然而然的就会实现起飞,而且在我看来,这一天不会太远。”
  “五里坳的扩张,今天是第一次,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原本还很困难的村庄,会受到这样的良性影响,而带来这一变化的源头,或者说播下火种的人,就是一平和他的公司。”
  “我们的各级官员,在感谢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适应这样的转变,不要还跟以前一样做老爷,要切身的替企业考虑,要从思想上明白,替嘉盛这样的良心企业考虑,就是替老百姓考虑,替老百姓考虑,就是替我们自己考虑。”
  领导讲话嘛,最后都会落到工作上。
  听他这么说,冯一平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官员们纷纷点头。
  ……
  “一平,你计划嘉盛在今年,正式大规模进军娱乐行业?”盛副省长问。
  此时,会议室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是的,内容产业,是我计划的未来集团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娱乐行业,又是我们内容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们省,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省有很多难得的自然景观,从我的角度,我是希望你将来在制作一些影视剧的时候,能更多的在省内取景,在风景优美的景区取景,也算是为我们省的旅游打打广告,如何?”
  “或者是,按国外的经验来看,旅游业也是未来大有作为的一个方向,你有没有兴趣加大这方面的投资?旅游局的负责人,这次随我一起下来,需不需要我让他给你做个专门的情况介绍?”
  “你看看,发展旅游,也能提高你们酒店的入住率,对不对?”
  别说,真还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冯一平原本只想到依托将来在国外的便利店,发展海外游,还真没想在国内涉足这一行业。
  “省长您说得对,我们一定会慎重考虑。”
  “嗯,”盛副省长点点头,“还有一个问题,你要做好准备。”
  “省长您说。”
  “我们接到了上面的一些问话,问你有没有加入人大或者是政协。”
  还有人问自己这个方面?
  “这个,可能是你在美国随访时的一些言行引起的吧,呵呵,你自己应该清楚。”盛副省长笑着,其实有些羡慕。
  那样的领导亲自过问这个问题,这足见冯一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一查,你居然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这确实是我们工作中的疏忽,经过讨论之后,我们决定提名你为省人大代表候选人,这事,将由郭主任亲自协调,郭主任你也见过,对吧。”
  “是郭处的父亲?”
  “对,你的提名,将很快交给你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以你的表现,这次补选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接下来你就要做好准备,参加人大会议,履行你代表的职责。”
  “将来,你还可能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直接参与最高级别的选举。”
  “有一点你可能不清楚,在当前省里的人大代表中,和你一样的民企代表,不多。”
  也就是,自己很快将从人民的一份子,一跃成为人民的代表?
  这个自然是好事,但是,我的时间真的很紧张的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揭幕
  此时镇上的另一个中心,在黄静萍家里。
  楼上楼下,三台空调全力运转着,加上此时屋里挤满的各路大妈小媳妇以及哪也缺不了小萝卜头,很热,以及很热闹。
  不少人都穿不住身上的袄子。
  从黄静萍牵着女儿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起,家里就是这么热闹。
  虽然此前大家都有了猜测,但是真看到一个打扮得小公主一样的小姑娘被领了回来,从左邻右舍开始,很快,镇上那些在家带孩子看家的婆婆和小媳妇们,就蜂拥而至。
  没多久,甚至连河对面那边的人家,也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的赶过来。
  她们绝不是看热闹来的,虽然未婚先育这样的事,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但是,在农村,在他们这样的地方,最先改变的风俗,就是婚嫁方面的风俗。
  之前到外面打工的越来越多,有不少小伙子,带回来了天南地北的媳妇,也有不少,和冯一平他们一样,是直接抱着孩子回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风言风语自然不会少,但是随着这样的事越来越多,连那些最古板的老人,也渐渐都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甚至比变得比城里还要激进,回归了婚姻的本质:只要他们日子过得好就好。
  何况现在的对象,是冯一平这样的人。
  在大家的心目中,他这样的人,是完全可以超脱在一般的规矩之外的,他们既然这么做,肯定就有这样做的道理。
  他们哪怕是不举办婚礼,大家随便也能找出十几条理由来。
  所以没人问黄静萍结婚的事,焦点都集中在阿曼达身上。
  “这姑娘,长得真好,真好看,过来,让奶奶看看。”
  “哟,看这眼睛,看这鼻子,跟她妈一模一样。”
  “不过,我觉得,她这跟一平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是,我觉得这眼睛像妈妈,鼻子像爸爸。”
  之后是统一的“真好看”,“真乖”。
  然后,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来,塞到阿曼达手里,“乖,拿着,这是给你的见面礼。”
  看样子,那红包都还挺厚实。
  这就是她们这么多人今天来的另一个任务,也是最主要的任务。
  按这的规矩,姑娘带着孩子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娘家人都要准备红包——当然,国内大多数地方,可能都是这规矩。
  只不过,现在黄静萍的娘家人有点多,整个镇都是。
  黄妈妈马上赶过来,“哎呀,心意我们领,这红包真不能收,这是一平早就定下来的。”
  “不,这不是其它的事,这个红包一定要收,我们又不是给一平,也不是给静萍的,是给我们的小公主的,莱,乖,收着。”
  “对了,阿曼……”
  “阿曼达,”黄静萍说,“这是她的英文名字,中文的,我爸和他爸,现在都还在争,一直就定不下来。”
  “婶,谢谢啊,心意我领了,但这红包真不能收,她爸说了,谁的都不收,连他几个舅舅舅妈发的,他也全都不让接。”
  “那不行,我们是娘家人……”
  总之,那是好一番谦让。
  这背后,是大家都想通过这些事,对冯一平表示感谢。
  但他家这些年,没有一件可以摆酒的事,大家想通过送礼表示感谢的机会都没有。
  本来冯振昌也到了可以做寿的年纪,但是,每年他生日的那一天,在家里肯定是找不到人的,早就躲了出去,过了几天才回来,就是不想让大家破费。
  像今天这样添丁进口的事不表示一下,什么时候表示?
  阿曼达原来还挺乖巧,虽然没叫人,但一直呆在那,任大家看了又看,夸了又夸,但她可不是一个安静的小公主,没多时,就带着越来越大的糖果楼上楼下满世界的窜。
  很快,她身后就缀上了一大串,小家伙们有些是稀罕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有些是稀罕她那条听话的大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