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7/2763

  和向晓芳一样,不少人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到昨天,纽约的暴风雪已经持续了30多个小时,虽然从今早起,雪停了,但是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就这样等候在空旷的肯尼迪机场上,老实说,那滋味是不太好受。
  但有了太阳,不管从心里还是身体上,真的暖和很多。
  冯一平抬头看了看天,脸上的笑不由得浓了几分,这老天也真会凑趣,就这么一会,居然就变成了一幅蓝天白云的样子。
  工行纽约分行的方行长笑道,“这还真是个好兆头。”
  “是啊,确实是个好兆头。”冯一平说。
  这有时候,有些事,看上去还真挺凑巧的。
  当然,也不排除是那个经常不靠谱的气象局,预报纽约的天气,比预报国内的准。
  “一平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方行长在冯一平面前,是个话不少的人。
  “嗯,第一次,挺新鲜的。”
  排在前头的几个年轻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轻松的笑了起来,冯一平循声看去,正看到向晓芳和浮同学看过来。
  她们俩,原本是站在冯一平身旁的,不过,大家陆续到场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冯一平就成了场内的中心人物。
  一些原本没留意,或者只留意他身边女孩子的接机人员,后来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不少中资机构和留学生看着他,眼光火热,要不是有穿着黑西装,板着脸,带着耳机的美国安保人员就警惕的站在前面,怕是冯一平就会被给围起来。
  因为虽然他跟中央好几个部委打过交道,但还真不包括外交部。
  当时她们俩就有些不好意思,这样子,好像会引起误会的呀。
  后来来了一个更热情的人,那是专程回国来接机的美国驻中国大使克拉克·兰特,当然,国人一般称他为“雷德”,那是他的中文名字。
  在国内,他一家人都姓雷,老婆叫雷婷,三孩子分别叫雷鸣、雷杰和雷蕾——真够雷的。
  当然,“雷”字在这会,还没有被赋予后来的那层意思。
  这是现场中美两国官员中,冯一平唯一打过交道的,没想到,他在跟中国的同行交流的时候,随意扫了眼这边排队的人群,居然一眼就看到了冯一平,竟然还记得他,虽然没有走过来寒暄——这样的场合,不太合适。
  但是在那边笑着扬手打了个招呼,“嗨,冯。”
  这个可以确定是冲自己的,冯一平也笑着点了点头,“你好雷德大使。”
  雷德好像在那边圈子里说了几句,这下,那边聚着的两国高官,都看了眼这个人群中乍看不太起眼的留学生般的年轻人。
  我们的两位大使,这次是看着冯一平,应该是面带嘉勉的笑了笑。
  这下,浮同学有点站不住,吐了吐舌头,拉着向晓芳的手,慢慢的朝其它地方走。
  “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浮同学小声说。
  “什么?”
  “周星驰的一步电影,好像是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像暗夜里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噗嗤,”向晓芳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还真挺贴切的。”
  只是冯一平有点不太好受,官员们这一关注,接机的人看着他更是热切,他这边的,已经有不少人在够着身子跟他打招呼,冯一平的脸上,只能一直带着淡淡的笑容,真挺累的说。
  终于,两点钟左右,一架747呼啸着在远处的跑道上降落,在机组人员精准的控制下,缓慢而又轻巧的滑行到这边。
  两点二十左右,机舱门打开,个子不高的大人步出机舱,笑着站在旋梯上挥手,掌声、欢呼声马上响起来,欢迎的人群挥舞起了手中的国旗。
  冯一平看着大人一抬手,那显得有些宽松,不太贴身,像套在身上的风衣,好吧,在时尚这一块,俺们国家还真的有不短的路要走。
  雷德大使带着一个捧着鲜花的女职员,踏上旋梯一步,热情欢迎大人的到访,随后给他介绍美方接机的人员,随着大人朝这边越走越近,身边的人都激动不已,个个都大喊,“大人,大人。”
  大人挺亲民的,刚开始是笑着朝两边挥手,后来干脆跟大家握手,恰好冯一平这一段包括在内,“你好大人。”冯一平大声说。
  大人好像愣了一下,明显对他有些印象的样子,杨大使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哦。”他在冯一平的手上拍了拍,点了点头,这样额外的两个动作,让隔壁只捞到握手的方行长都压抑不住羡慕,别说那些连握手都没捞到的人。
  大人在机场发表了一个简短的书面讲话,之后在美国安保的护卫下驶往下榻的酒店,冯一平他们这些,自然没有随车队一起走的待遇,等他回到华尔道夫时,看到不少拿着彩旗的留学生和侨民还聚在酒店门口舍不得走。
  听说,刚才大人在这,执意下车问候等在这儿两三个小时的超过1500位留学生和华人华侨,跟他们握手,向远处的致意,向他们表示感谢。
  虽然这会,他已经抵达联合国会见秘书长安南,但是据说稍迟,会在酒店会见大家。
  “冯,”布坎南迎了出来,“你的那些同行们,都齐了,就等你呢。”
  ……
  随访的几十位企业家,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但是,这会国内的互联网还不是经济的主流,里面冯一平认识的不多,但是,认识他的显然不少,他一进门,“冯总”“冯总”的招呼不绝于耳。
  还有人问,“见着大人了?”
  一时好不热闹。
  “冯总,这边。”前天一起晚餐的吴总站起来招呼他。
  一坐下,旁边就有一位自我介绍,“冯总,敝姓佟,久仰您的大名!听吴总说,您在华尔街人头很熟,我现在急需这样的关系,虽然是初次见面,还是想厚颜托你介绍介绍。”
  “佟总您客气,完全没问题,说实话,我已经做了这样的准备,你看,明天的银行家协会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机会。”
  刚好明天,他们会随着大人,去纽约银行家协会参访。
  “谢谢,谢谢,我就是想,你倒时能不能帮我介绍几位认识。”佟总说。
  冯一平觉得自己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做做中介的生意。
  这么多人,难得借着这个机会聚在一起,大家聊得很热络,不断有人过来跟冯一平打招呼,“冯总,您这次准备了什么大项目?”
  “惭愧,还真没有,您一定是有准备的,对吧。”
  “呵呵,时间太短,我们也就准备了一个小项目,刚过亿而已。”
  “我们也就准备采购一条生产线。”
  “我们……”
  那些来问冯一平这个问题的,不少还真是有准备的。
  听了冯一平的回答,虽然都说什么“冯总之前的投资我们都比不上。”
  但是渐渐的,不少人看着冯一平,就不是原来那么客气恭敬,多少有些也不过如此而已的意思。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微澜
  还有一些是另外的反应,有两位年长的国企领导,同样很客气的过来跟冯一平打招呼,没办法,没有业务联系的,冯一平不太喜欢主动人寒暄。
  但不说冯一平的成就,就说国内目前在美国基础最牢靠,发展得最好,关系最扎实的公司,还就是冯一平,以后说不定就有要仰仗他的地方。
  再说,他们这些老前辈主动一下嘛,肯定会给人一个有气度的印象。
  “冯总真是年轻有为,也真是为我们这个群体争光啊,在美国,轻轻巧巧的就置办了这么大一份产业,不但让我们这些不懂高科技的汗颜,也让国内那些高科技企业汗颜,更重要的,是让不少牛哄哄的美国人汗颜。”
  他们握着冯一平的手,说来语气真诚。
  冯首富向来是个尊老爱幼的,这两位都过了古稀之年,不摆架子,又给这么高的评价,他自然也非常谦逊,“叫我名字就好,两位过奖,我这还真是运气不错,恰巧有了一个主意,稀里糊涂,我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呢,就做到了现在的地步。”
  “我相信,同样的条件,如果让两位这么做,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应该说,到了冯一平今天这样的地步,态度谦虚一些,并不会让人看不起,反倒会让人对他的印象更好。
  两位上了年纪的国企领导此时感觉就是如此,客客气气的翩翩少年,谦虚得不得了,偏偏不管能力还是眼光,样样都没话说,样样都不得了。
  最难得的就是,冯一平虽然已经创下了偌大的一份产业,但他涉足的一些行业,都不是国内目前最热的行业,因此别说跟他们这样相当于专营的国企有冲突,跟民企的冲突都少,可以说走了一条非常清爽的路。
  一家公司是这样,两家公司是这样,三家公司还是这样,要说这不是他刻意选择,怎么可能?
  但他连这些刻意选择的并不热门的行当,都做得这么出色!
  这不是能力,什么是能力?
  国内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如果能再多几个,公司像他这般岁数的小年轻要是能有他一两分的能力,或者是一两分的敬业,他们真是乐见的。
  “那我们就托大,喊你一声冯老弟。”见他说得真诚,那两位也没客气。
  坐在吴总他们让出来的位子上问,“冯老弟,这次随访,你准备了什么大礼?”
  冯一平有些羞赧,“这次还真是没什么准备,我自己没经验,国内的那一帮子人,同样没经验,虽然看到了新闻联播里公布的出访信息,但是没想到这里还会有我们什么事。”
  “等知道的时候,我们这边该做的安排,都做好了,调整都调整不了,这次,很惭愧,还真的是没什么准备。”
  那两位还真的愣了一下,有些不相信的样子,一时有些冷场。
  但看冯一平这样子,知道他真不是故弄玄虚,再想想嘛,冯一平他们这样由年轻人领导的年轻民营公司,确实没有这样的经验,“哦,也是,这样不怪你们,你们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你们之前就做得挺好,做得挺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