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2763

  佩奇跟布林耳语了两句,“确实不错,还有吗?”
  “还有,我们能不能加上历史记录查询功能?以列表的形式罗列最近一段时间的浏览记录,这样无论我们是在无意中关掉了浏览器,或者想再看看刚关掉的那个网页,都会非常快捷方便,即使出错后,重启浏览器,还可以把打开的网页找回来。”
  这个,对精通搜索的谷歌来说,应该也不会太难实现。
  “第三,安装完成之后,能不能实现自动的将系统默认的IE浏览器中的密码信息等,导入到我们谷歌的浏览器中?省得我们打开相关网站的时候,又要从头开始一个个的输入。”
  “同时,在有些时候,我们又能不能可以通过设置和定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是否保留或者自动清除上网过程中留下的历史记录,个人信息等?”
  “比如我们一些不想让男女朋友看到的浏览记录?……”
  冯一平一边回想后来自己用浏览器的一些经验,一边朝白板上一条条的写着意见。
  从大家的神情可以看来,他提的大多数意见,大家都没有考虑过,而且他们也确信,如果真能做到冯一平所说的这般,那自己浏览器的用户体验,绝对是一等一的棒。
  工程师们,包括佩奇和布林,还有施密特,此时都在紧张的思考,要实现冯一平刚刚提出的那些目标,现实不现实?
  几位到任不久的副总裁,这会都有些异样的看着冯一平,这究竟是什么眼光?只试用了十几分钟,就能提出这么多大有裨益的意见?
  他们并没有思考多长时间,因为大Boss已经替大家做了决定,“一平提的这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都是很好的方向,初步分析了一下,要额外实现这些功能,难度并不大,请大家马上组织进行相关的开发。”
  ……
  “冯,真高兴有你在,”佩奇高兴的看着他说,“我坚持让你体验即将上线的产品,现在看来,果然十分有必要。”
  “跟我说这些不是见外吗?我很高兴我能帮上忙。”
  “呵呵,对,接下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征求你的意见,是关于上市工作的一些安排。”
  这个,就是他不提,冯一平也准备主动问,这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冯,上市的最新消息,我先简要的向你做个说明。”这部分,是由施密特负责介绍。
  ……
  郑佳怡和武馨阳,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跟其它的那些同事一起,被临时编入了NEXTDOOR的几个项目组。
  不同于此时冯一平在谷歌会议中的举足轻重,第一天,他们并没有被分配到什么有挑战性的任务,似懂非懂的旁听项目组的讨论会,努力记下那些资深员工们发表的意见,然后,资深员工们根据会议的讨论结果开展工作,他们,大多数都只能帮着整理资料,能帮着收集资料的,都是少数。
  但哪怕是这样丝毫没有任何难度的工作,他们依然做得一丝不苟。
  现在的他们,急需的不是如何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一鸣惊人,而是要了解这边的工作流程、习惯,惯用的方式方法,如何分工和协作……等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经验。
  “感觉就像是又回到了大四刚去单位实习的时候一样。”午餐时,武馨阳跟自己小组一起用完餐后,还是找到时间跟郑佳怡感慨了几句。
  “现在本来就是另一个实习期,”郑佳怡说,“其实,我更感觉好像是刚被爸妈送进一年级,准备启蒙的时候一样,什么都不懂,但是非常向往,准备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努力。”
  “只不过,那些高年级的老生们,看起来并不是领先我们很多,对吧。”武馨阳又有些轻松。
  她们都有过工作经历,对刚才自己小组讨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感觉带着他们的那些资深员工的看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奇。
  “是啊,”郑佳怡也表示赞同,“一下子就有了信心。”
  “哎,你看看,为什么这边的人,不管是我们公司的,还是其它公司的,都穿得这么随便,难得看到一个穿西装的?”武馨阳说出了一个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她们虽然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国内知名的一些程序员都有印象,从之前的求伯君,到今年富豪榜的第二名,丁同学,平常出现的时候,可都是西装革履的。
  “我也是听冯一平说的,硅谷这边对着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不看重求职者是否西装革履,而是在乎学识,而且好像还有一个研究,据说穿西装的人失败率超过穿休闲装的。”
  “真的?”
  “真是这样,当然,这肯定不适用于所有的行业,背后的原因,怕是公司希望员工能在尽可能在放轻松自在的环境下工作,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工作的效率会高。”
  “但是,一些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又说,至少在面试的时候,穿牛仔裤和旅游鞋是不合适的。”
  “总之,美国这边崇尚个性,很多公司也一样,因此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要求。”
  “比如,有些公司在招聘时,希望遇到的是那些一板一眼,连办公桌上的陈设,都严格按照标准来的员工,但有些,比如通用,他们招聘员工的时候,则特别注意办公桌上是不是很凌乱,甚至会问你挤牙膏是不是从中间或者后面挤起,他们认为这样不循规蹈矩的人,会不走寻常路,会很有创造力。”
  “也是冯一平说的?”武馨阳笑着说。
  “还真是他说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困难重重
  冯一平到特斯拉的时候,身边多了一个人,“我来介绍,公司负责并购的副总裁,怀特·康明斯先生。”
  这位刚年届四十,毕业于耶鲁,有过公司、律所、风投、投行的任职经验,最近的一个职务,是华尔街知名投行的高级副总裁。
  “各位好。”康明斯在座位上稍欠了欠身,跟那三位打招呼。
  他是嘉盛第一个有投行工作经验的高管,个人风格又是独树一帜,不同于马丁·艾伯哈德、马克·塔彭宁、JB斯特劳贝尔这些熟悉公司基层,以技术见长的人,又比布坎南这样政界高级幕僚出身的人要高调。
  怎么说呢,玩钱的商人,跟一般的商人,总是会有区别的。
  那三位也不以为意,康明斯只是负责并购业务,还管不到他们头上来,而且,他们也不是一般的员工,而是特斯拉的董事会成员。
  “好了各位,辛苦几个月,让我听听最新的进展和成果。”冯一平打开笔记本笑着说。
  “冯,我们得说,进展不是太顺利,”艾伯哈德说,“目前来看,取得了明显进展的,依然只有电源系统。”
  纯电动汽车,它大体由三个系统组成,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和辅助系统。
  电力驱动系统,顾名思义,其功用是将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的动能,包括电子控制器、功率转换器、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等装置。
  电源系统,其功用主要是向电动机提供驱动电能、监测电源使用情况以及控制充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包括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等部分。
  除此之外的部分,都可以归入辅助系统,主要是提高汽车的可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老实说,对艾伯哈德说的这个结果,冯一平有心理准备。
  原时空的特斯拉,在艾伯哈德和马斯克的努力下,前后经历了整整十年,才推出了轰动业界的modelS系列,他也不奢望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能取得全面的进展,毕竟技术研发不同于商业运作,是来不得一点虚的,没有积累,也放不了卫星。
  “电源系统能取得进展,我们都知道,主要也是由于冯你的建议,”斯特劳说,“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创造。”
  “我那也是从谷歌得到的启发,凑巧而已。”冯一平还是按着上次提出自己建议时的说法来,反正,他不在乎功劳,只希望借由这件事,在这三位股东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专业懂行的形象来,也算是提前绝了一些后患。
  马斯克可是很无情的,如果冯一平只是一个财务投资者,那他以后在特斯拉的地位,不会太稳当。
  “其它两个系统的研发,目前到了什么程度?有多少子系统已经完成了理论设计,有多少子系统已经开始工程试制?”
  “驱动系统的核心,电动机,目前还在进行各种论证,马斯克说得对,转速要高,功率要大,寿命要长,体积要小……”爱哈伯德说着摇头,“这确实是我们接下来最大的一个拦路虎。”
  这些具体的核心部件,冯一平是知之甚少,毕竟后来提到特斯拉,大家谈得多的,是它的电池管理系统,像电机这样传统的部件,很少有信息披露出来。
  “是我们现有人员的能力不够,还是这个问题,对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电机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冯一平问。
  “都有,”艾伯哈德看了看团队的另两位成员,“我们想向你建议,为了成本和效率,这样的部件,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和其它的专业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
  “没问题。”冯一平想都没想的就说。
  这样的一个项目,如果想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即便不是不切实际的,那也是非常愚蠢和狭隘的行为。
  如果没记错的话,其实特斯拉在推出modelS之前,跟传统的汽车公司,比如奔驰和通用,都有合作,后两者还对特斯拉进行了投资。
  “当然,前提是,要能。”
  “要能设计好科学严谨专业的专利保护体系。”艾伯哈德说。
  “对,”冯一平看了他一眼,低头想了一下,“鉴于目前的现实,关于工作的分配,我有一些想法,马丁,对外合作的事宜,由你全权负责。”
  “斯特劳,既然电源系统进展最快,为了发展的均衡,我希望你接下来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另外两个系统的推进上,我还有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电池系统已经基本定型,有了这个基础,那么,底盘的相关设计,是不是已经可以进行?”
  懂车的人都知道,对一个车系来说,底盘有多重要。
  “马克,接下来电源系统,主要由你负责,虽然目前进展不错,但是面临的问题,同样也不少,比如充电问题,还有至关重要的,电池的寿命问题。”
  “关于这个,”马克说,“冯,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也采用松下的锂电池来做对比性实验?”
  “我们自己的锂电池既然性能和松下的锂电池不相上下,有些数据还比它突出,那我觉得,没必要再找一家电池的供应商。”
  不说冯一平成立锂电池部门,本来就是为电动汽车做准备,就冲特斯拉后来自己建厂生产电池,就知道这一块的供应,最好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知道,对一辆纯电动汽车来说,电池成本,占到了整车成本的至少三成,这一块的采购成本要是下降哪怕一个点,对公司总成本的影响,也将非常巨大。
  “哦,好的,我只是希望能让电池的综合性能更突出。”马克解释道。
  “这方面你不用担心,锂电池公司已经加大了研发的投入,我们敢保证,在成本固定的前提下,我们的电池性能,每一年都会有提高。”
  “斯特劳,你跟负责车身设计的说一声,关于外型设计,我有了几个不成熟的方案。”
  油泥用了那么多,但还是没能做出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模型。
  冯一平清楚,想单纯靠自己一个人,凭感觉一丝不变的还原特斯拉的那两款车型设计,不太现实,还是把自己做好的一些雏形,以及记得的相关数据,交给相关的团队,让他们来完成剩下的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