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2763

  但是,要求就是要求。
  “这些卖得怎么样?”冯一平指着面包柜和热狗烤箱问。
  在亚洲的其它地方,比如日本、韩国,还有我们的海峡对岸,便利店里销售的盒饭、寿司等,平均会占到日销售额的3成以上。
  但是在国内,很多年后,大多数便利店都没有涉及这一块,这里面有需求的原因,比如,在居民社区里的便利店买类似盒饭的这些产品,销路不会太好,社区白天留在家的那些老人家,不在乎什么时间成本,宁愿自己做。
  也有政策的限制,对便利店的兼营项目,国家审批很严,比如有佳现在兼营的早餐,各地政府都有很多要求。
  比如在首都,要求在便利店中增加的经营早餐项目的占地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要有防尘、防蝇设施,在经营场所内不准有明火,不得污染环境,不得扰民;必须安装有上、下水设施……
  早餐服务只对集中配送的早餐食品进行加热,禁止现场加工制作;早餐食品实行统一配送、进货,使用食品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外包装要标明出厂日期、保质日期、食品标准和食用方法……等好多要求,非常细致。
  细致到什么程度呢,但凡看了这些要求的人,一定会笃定的认为国内绝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后来你才会明白,规定得非常细,不一定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还有更大的可能,是创收!
  而且,政府可能是出于避免便利店冲击到其它行业的考虑,一直不允许在便利店里放凳子。
  也就是你就别想在便利店买份盒饭,在微波炉加热,再来一盒酸奶,坐下来好好吃——要么站着吃,要么拿回去。
  但是,以后政府会允许在店里放椅子,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将来在乎时间成本的人会越来越多,将来在办公楼型、住商混合型和地铁型便利店里,盒饭和寿司的销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不仅能大幅提高销售额,而且,众所周知,这一块的利润,也很高,至少高于便利店里其它商品的赢利水平。
  所以,虽然现在店里还只是简单的做了些早餐,但冯一平对这一块很关注。
  “面包销售不太好,”田华说,“热狗不错,关东煮最好。”
  “为什么面包销售不好?”
  “我觉得,是口味的问题。”
  这个,还真是个问题。
  蛋糕其实容易做的美味,但是想把面包做得可口,让很多人喜欢,那还真不容易。
  “消费者到店里买热狗,买关东煮,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
  “方便,还有,放心。”田华说。
  好吧,这也正是冯一平所追求的,希望将来店里销售盒饭的时候,这些人还能持这样的态度。
  “田华,对物流公司,有没有意见?他们配货及时不及时,差错率大不大?”
  “都还在合理范围内。”这个问题田华回答得很快。
  “损耗的主要是什么原因?”冯一平问了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事,也是无U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控制得不好,影响会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损耗率控制得很好,开箱后发现一些商品已经损坏的,都能跟厂家换货,有一些损失是我们自己的失误,刚开始不熟练,补货的时候,我就打破过两瓶啤酒。”
  “还有一些,是因为商品被人调包,但结算的时候没发现。”
  “最后,盘点的时候发现有些货少了,或者晚上关店的时候,发现白天没有销售货少了一样,虽然没看到,但应该是被盗,这也是损耗最大的原因。”
  不过关于这一块,有佳目前控制得比较好,损耗率在0.2%以下。
  其它公司经常发生的内盗现象,比如收银员动手脚,有佳做得更好,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例。
  “超出部分的损耗,按制度规定的由你们承担的比例,你个人能不能接受?”
  超出部分的损耗,员工和公司七三开。
  “我觉得合理。”
  “你对日常经营,有什么建议?”
  “公司规范得都挺好的,”田华说,“不过我有一个小提议,不知道合不合理。”
  “说。”
  “我觉得,晚上十点以后,像我们这样不是在中心区的店,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关掉一些灯?有时候全亮着挺可惜的,这样多少能节省一些成本。”
  这还真是个方向,便利店的电费支出,也是成本里的一个大项,一家店省几十块,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冯一平又问了几个关于商品的问题,比如自己出品的红外测温仪功能,以及冷僻商品的货号等,刚好有顾客进来,“看得出来,你业务水平不错,只是田华,有些事情,贵在坚持,现在两天彻底打扫一次卫生,将来会不会延长到一周?”
  “放松一次,再放松非常容易,以后就会变成习惯。”
  “你要记住,成功,有时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不打扰你工作。”
  “我记住了,冯老师慢走。”
  方颖芝留在后面叮嘱了一句,“不要通知其它人。”
  她知道,冯一平既然来这一套,就不可能只看一家店。
  “如果每家店,都配上吸尘器,或者是吹尘器?颖芝,你让他们都试一试,看那样是不是能更好的保持店里的卫生,而且能大幅降低大家的劳动强度。”
  冯一平觉得,员工当然要努力,但是公司,也要力所能及的为员工减轻负担。
  “好的,我马上通知他们,”方颖芝在本子上记了一笔,又提醒道,“一平,吸尘器可不便宜。”
  是啊,现在的吸尘器,还没有全面进入家庭,价格也一点不亲民,质量过得去的,就是批量采购,至少也得在千元以上,如果每家店都配,那可是很大的一笔投入。
  “先不考虑这个,先看效果,是不是一定要用湿毛巾擦才会干净?如果吸尘器效率高效果好,那花钱多也要配置。”
  “况且,我们可以考虑让神奇工坊设计一款,这样应该能把成本控制得最低。”
  “还有,关于关灯省电这一点,我觉得也可以考虑,引申开来,冰柜、冻柜或者奶制品冷藏柜,是不是也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也省下来一些电?这个问题让他们也研究一下,如果可以,都制定一些通行的准则来。”
  今天这一趟,冯一平觉得收获挺不错,“这里要停吗?”又到了一家店门前,“再下一家吧,”冯一平说。
  这个中午,冯一平一共突袭了三家便利店,底层货架的卫生,包括商品和货架,普遍不太理想,第二家店员工的态度,不太理想,这两个问题,估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力抓一抓,应该还能改观,但是第二个问题,想要彻底改观,估计得多管齐下才可以,冯一平又萌生了聘请一位这方面的专家的想法。
  从第三家店出来不久,方颖芝接到了电话,“是戴总,吉胜,问我们在哪里。”她小声说。
  戴吉胜是最早跟着周新宇加盟有佳的人,现在是上海有佳的负责人,看来现在终于得到了消息。
  这个时候要见自己,无外乎是检讨之类的话,“告诉他不用过来,今天的这些问题和意见,你尽快发邮件给他,文华,前面的酒店。”冯一平指了指前面的那家怡佳。
第二百三十二章
任性的处罚
  这会11点多,接近12点,酒店里正是忙的时候,不大的等候区,不大的前台,都有不少人在等候,但这些客人,看起来都还算满意,没谁有特别不耐的感觉。
  本来就是退房的高峰期,谁也不好苛求自己人一下来相关的手续就搞定。
  冯一平看了一下,前台一男一女两位工作人员,效率也挺高,神情到位,至少不是类似机关里的那种冷漠脸,也不像一些五星级酒店前台的那种礼貌客气里带着自矜自傲的样子;动作到位,递找零和发票的时候,是双手,而且能微微躬身;礼貌用语也到位,言必称“您”,完全是按着培训时的那一套来;语调也到位,不是那种机械式、公式化的语调,算是亲切自然,说话时是走了心的……
  还不错。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应该是时间太紧,和顾客交流的时候,没有眼神接触,比如致道别语的时候,“这是您的发票和找零,请收好,谢谢!”
  之后还微微弯腰示意,“欢迎您再次光临本店,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匆匆扫了一眼,根本没有眼神接触,就马上接待下一位,“您好,请出示您的房卡和预付金凭证。”
  冯一平也经常住酒店,知道这样的处理,多少会让有些退房的住客有些不被重视的感觉,或者类似于我一退房,就再也不能享受到之前住店的热情,人没走,茶就凉的感觉。
  其实哪怕只热情的跟住客对视一两秒,就能消除他们这样的感觉,说不上能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走,至少走的时候心情会比较舒畅。
  冯一平带着几个人在这里驻足观察,马上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等候区的一个西装革履,抱着手站在行李箱边的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马上碰了一下身边的同事,小声说,“那好像是冯一平?”
  那位茫然的转过头来一看,哟,还真是,马上有见到了明星的感觉,激动、蠢蠢欲动,但又不敢靠近。
  对顾客,冯一平总是不吝笑容的,微笑着跟他们示意,那两位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连忙笑着点头。
  在前台帮忙的店长这时也发现了冯一平,连忙小跑着过来,“冯总。”
  前台的一男一女两位听到动静,看清楚是冯一平大驾光临,也是一震,态度更是又端正了几分。
  “带我去布草间,”冯一平没跟店长废话,“文华,你留在这。”
  他也不想让这家店对上通风报信。
  店长自然是知道他这样布置的原因,有些紧张的在前面带路,“您这边请。”
  ……
  所谓布草间,在酒店,就是存放棉被、床单、枕套、毛巾等棉制品这些通称为“布草”的房间。
  酒店和很多其它服务行业,都要有这样的房间,但是对数量并没有限制,怡佳按分店规模和具体布局,一般保证在两间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