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8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0/2763

  那就这个!
  他相信,这样的帖子,肯定会有很多人感兴趣。
  他搓了搓手,一个接一个的打开这几天每天一定要顶上一贴的那几个网站和论坛。
  话说这几天晚上,他都要回上几贴,才睡得安心。
  “咦?”那个热门的帖子,怎么找不到了?他翻了半天,没找到最热门那个,换了一个论坛,这里的也没有……
  几分钟后,他无奈的发现,昨晚还很热闹的帖子,现在一个都找不到,他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真特么的仗势欺人。”
  不消说,肯定是冯一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些网站和论坛,把那些爆料的帖子全删了呗。
  还能不能让我出口气,还能不能让我睡个好觉?
  不过,哼,既然热门的帖子都删了,我就不会发一个?
  他打开一个时下最火的论坛,闭上眼睛想了想,主要是想以前看过的那些小说,然后一气呵成的打下了近五百字——他都有些佩服自己,没想到我还有这方面的天份!
  在看了一眼标题,“冯一平和女下属不得不说的故事。”满意的点点头,点击了发送。
  哈哈,这个帖子一定会热起来的,他想。
  几分钟之后,他叼着牙刷,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这个帖子现在有多少人回复,但是,他又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明明刚发的,怎么就找不到?
  牙膏沫流到脖子上,他才想起一种可能,一定是被删了。
  我特么还就不信了,他胡乱漱了下口,准备再来一贴,但是,这一次,他发现居然连发帖都做不到,这是被禁言了吗?
  你们这群没原则的管理员!
  ……
  今天晚上,还有另一位跟冯一平没有太大关系的人,此时也在研究冯一平,他就是之前和谢教授一起上节目的许教授。
  看了白天的那一套组合拳,他马上明白,从今天起,谢教授在国内,肯定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可惜啊,应该说,谢教授在专业方面,还是有些建树,只是人品,哎,总之,自己选了什么路,就要承担什么后果。
  他有些感慨的同时,决定更新自己好几年没什么变化的讲义,想跟自己的学生讲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判断自己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
  他能明白谢教授这些天所作所为的动机,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谢教授选择这么做,无疑是不经济的。
  ……
  冯一平依然是早上六点就自动醒来,但是今天觉得头有些晕,昨晚好像做了一晚上的梦。
  他突然觉得有些凉,一看,得,这被子要洗。
  冯一平啊冯一平,你这就是自找的。
  楼下,同样做了一夜梦的梅耶尔,恼怒的看着揉成一团的床单,要不,把它丢到垃圾桶里?
  吃早餐的时候,两个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看对方。
  “我就不送你去机场了,”冯一平说,“你转告他们,20号之前,我会回硅谷。”
  “好的。”梅耶尔公事公办的答了一句。
  “另外,”冯一平补充了一句,“你也不要那么辛苦。”
  可能是觉得现在说这话有些暧昧,他马上补充了一句,“99年时你还年轻。”
  刚稍觉得有些窝心的梅耶尔,闻言差点把牙齿咬碎,“你这是说我老吗?”
第二百三十章
上就上呗
  “一平,你没去送梅耶尔小姐?”方颖芝刚检查完冯一平的办公室,看到他背着包走进来,有些惊讶的问。
  “不用,文华送就好,会议室准备好了吗?”
  方颖芝顿时觉得心情就和今天的天气一样爽朗,昨天晚上,她非常纠结,一直想着要不要借故去冯一平家里看看,目的就是相当个电灯泡,现在看来,也许不像是自己想的那样?
  “准备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不用,你觉得好了就行。”
  冯一平看了看表,她这会应该还没关机,还是打了一个电话,“登机了吗?”
  梅耶尔也是等他的电话,才到现在还没关机,“还有不到十分钟起飞。”
  “一路平安,到了硅谷记得给我来个电话。”
  “我依然很生气,”那边说,“下次到硅谷,记得带个用点心的礼物。”
  这还真是,我真不是影射你岁数大,这是真诚的关心好不好?
  由此可见,女人对年龄的焦虑,不论国籍,都概莫能外。
  ……
  十点整,冯一平走进会议室,笑着打招呼,“各位领导好。”
  “冯总好。”坐着的一票人哗啦啦的站起来。
  “冯总,这位是证交所的万总。”方颖芝指着前面那个富态的中年男人说。
  “你好万总,很高兴认识你。”
  “冯总你好,好高兴见到你,”万总握住冯一平的手,把右手也搭在上面,很热情,“真应该早点见到你,那样冯总就有可能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他这话也算是有感而发。
  此前国内的最年轻上市公司董事长,是此时已经广受外界质疑的张海。
  这位也是一牛人,早年以知名仁波切弟子的身份传授气功起家,之后在南方靠玩资本发家,2000年4月,收购位于深圳的外经贸部下属的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
  而东方时代,又是位于上海,由36所全国著名重点大学共同发起,全国174所高等院校及单位投资入股组建的新型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中国高科的第一大股东。
  由是,2000年5月,26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当然,他最知名的举动,当属去年1月,以3.38亿元闪电收购国内最大的饮料厂,知名民族企业健力宝。
  并在去年底,玩起了富豪们都喜欢的足球,斥资一亿买下了原平安深圳足球俱乐部,改名健力宝足球俱乐部……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冯一平崛起的太快,太耀眼,这位张先生,绝对是国内最有作为的年轻人。
  当然,这位年轻俊彦现在的日子不太好过,健力宝在他手里境况变得日益惨淡,而且,关于他当初自己没花一分钱,空手套白狼的买下健力宝的传闻,现在愈传愈烈,而且看上去还多半就是这么回事。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豪门。
  但是这位却很有手段,而且他偏挑那些创始人看起来水平最高的公司下手,你看看,外经贸部,以及国内那么多知名高校组成的一家上市公司,还有名气很大的方正,都被他玩得团团转。
  据说,他收购健力宝的那一亿的首付款,就是方正垫付的。
  这也是万总这么感慨的原因,现在披露出来的那位的所作所为,相当于是在很多人脸上——包括他们交易所,狠狠的闪了几耳光,而且是扇到让他们眼冒金星的那种。
  跟那些说好听点叫玩资本游戏,说不好听点,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人不同,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才是扎实做事的,很长时间连银行的贷款都不想借。
  “万总过奖。”冯一平继续跟上证的其它人员握手,这里有发行上市部、投资者教育部、债券业务部、基金业务部、资本市场研究所……一系列部门的代表。
  “各位领导的莅临,真让我们这儿蓬荜生辉,公司上下,倍感荣幸。”
  冯一平这样不全是客套话。
  如果深究的话,国内最牛的单位,不是两桶油,也不是电信移动……而是沪深两家交易所。
  能让国内的众多公司,排着队求审核,求辅导……只有这两家公司。
  经常性的是有超过500家公司等着他们的垂青。
  对,求银行的企业更多,但是,那些想上市的银行,最后也要求到他们两家头上。
  所以,这么牛的单位找上门来,冯一平还真的是有些小高兴。
  上证的这一拨人找上门来,自然是探讨嘉盛旗下的公司,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
  虽然等着上市的企业很多,但是,他们也会主动挖掘一些优秀的企业,交易所嘛,也有业绩方面的追求,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在这里上市,自己的市值越来越高,跻身全球交易所的前列。
  其实在这之前,就有国内的知名券商来公司做过工作,探过口风,上交所这次这么隆重的前来拜访,冯一平热情的出面招呼,也算是有备无患吧。
  “冯总您太客气,”万总笑着说,“机会难得,我就不绕圈子,想必冯总您也知道我们的来意,对,我们就是希望冯总的下一个公司上市的时候,能够考虑我们交易所。”
  “这个问题,万总,我想说,不是我们不考虑上交所,而是我们的很多公司,还不能满足贵所的要求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