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2763

  而且,公司上个月推出了“我就喜欢”的新口号,以求博得年轻和时髦顾客的青睐,正好也需要这样的机会来进一步宣传和巩固。
  而在中国,在广交会这样广受重视的场合,又是和冯一平这样在中国备受关注的合作对象站在一起,那宣传效果哪还有话说?
  所以他们比嘉盛还积极,非常卖力的到处请人。
  ……
  11点一刻,羊城人民非常熟悉的一位女主持人拿着话筒走到台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签约仪式现在开始。”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大单
  已修改,抱歉给大家带来麻烦和不便,同时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也相当于加更了呵!
  美女主持人逐一介绍了双方出席的嘉宾,中方这边并不为记者熟悉的几个人身份被披露出来,其中有教育部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的曹司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的许司长,另一位,则是刚刚赶到的范区长。
  他本来就是清华人,清华和创业园都在他辖区内,嘉盛也是区内最重要的投资商之一,出席完市政府的一个会议以后,他匆匆乘坐民航班机前来站台支援。
  也就是,加上杨副校长和羊城本地的副市长,嘉盛这边,一共有三正二副五位厅级干部。
  麦当劳大中华区总裁身材高大,看上去跟罗伯特·德尼罗有点像,中文名叫罗树嘉的GuyRusso(让他提前一年上任),笑得特别和蔼的走到话筒前,“大家好,自创办以来,麦当劳一直致力于为所有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为了进一步让大家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从明年起,在麦当劳餐厅用餐的顾客,将有可能得到我们送出的电子计步器。”
  “我们诚挚的希望,大家不但每天能吃得健康,每天也能坚持适量运动。”
  “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麦当劳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和支持,我们的新口号就是‘我就喜欢’,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喜欢上麦当劳。”
  他不失时机的宣传他们的新口号。
  “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大陆的朋友,我们决定,在近期内,把麦当劳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至内地,我们同时承诺,将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尽更大的努力。”
  “谢谢大家,”他微微颔首,“下面,请我的朋友冯,来为大家介绍他的公司,为我们特备设计的两款产品。”
  得,他这是把主持人的工作都给抢走了。
  “谢谢罗素先生,更诚挚的感谢到场的各位领导,”他挨个把台上的那些人谢了一遍,包括美方那边的几位,“也非常感谢拨冗前来出席的各位嘉宾和媒体界的朋友。”
  “感谢麦当劳公司,最终选择了我们的产品。”他指着摆在桌上的那两款产品,让下面的记者拍照。
  这事走到今天,其实并不容易,虽然有坎塔卢波的支持,但是,在竞标中成功的击败了日韩的产品以后,神奇工坊针对麦当劳的意见,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调整了一些功能,好在利润还是相当不错。
  “这两款优秀的作品,均由我清华的同学设计,他们大多数也是今年刚刚毕业,在此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接下来,其实就和后来司空见惯的新品发布会类似,只不过,作为乔布斯的特别顾问,冯一平不能和后来的那么多公司老总一样,把苹果风头正劲的ipod3各种踩,他也没扯什么情怀,什么国货之类虚头巴脑的话,只是用平实的语句,简要的介绍了自己这两款产品的独到之处。
  还费了一些口舌,赞扬自己母校在设计方面的优势,以及自己那些同学的才华,“每年的春秋两季,全国众多优秀的公司,云集于此,积极的参与世界竞争,参展的很多商品,都具备国际领先的水平。”
  “但是,跟其它一些国家的产品相比,在设计方面,我们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势,客观的原因,也是因为国内的工业设计,起步较迟,但是无论如何,我认为这个问题,到了该得到大家真正重视的时候。”
  “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在以后的交易会期间,大会能不能组织一些关于工业设计的论坛?同时,嘉盛集团将在明年发起首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以期为国内工业设计的发展,略尽绵力,谢谢大家。”
  这个主意,也不是他临时想到的,已经跟教育部和科技部达成了共识,除了引起大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也希望能为神奇工坊,网罗更多的人才,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和教育部及科技部这两个本来关系就不错的部委,联系得更紧密。
  不得不说,他的这番发言,至少让在场的媒体很有好感。
  他并没有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自己公司的产品上,一门心思的只为自己考虑,重点着眼于业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并且自己也已经准备付诸行动,这才是首富的风范。
  不过,感慨之余,大家更关心的是,签约级别这么高,这么隆重,嘉盛又头一次这么大方,这个签约金额究竟有多少呢?
  仪式的最后,谜底终于揭开,在大家的注视下,金翎代表神奇工坊,和来自麦当劳总部的约翰·麦肯劳交换了协议,麦当劳第一批采购神奇工坊的两款产品,一共110万只,总金额6500万美元!
  双方并没有对外公布采购明细和单价,但之前那位记者的猜测比较靠谱,麦当劳以50美元的单价,采购了100万只简化版的电子计步器,以150美元的单价,采购了10万只豪华版的电子计步器。
  其中有60万只,将下发给全美所有的员工。
  坎塔卢波清楚,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才能进行的更顺畅,他的各项改革措施,要想能顺利的推进,离不开员工的配合,这也算是他给员工的一项福利。
  剩余的40万只,将主要在美国本土的餐厅里随机赠送。
  6500万美元的投入,看似不少,其实对麦当劳来说,这真的很稀松平常。
  麦当劳每年的广告支出,高达十几,甚至二十几亿美元,虽然看似庞大,但是分摊到它全球3万多家餐厅头上,那就真的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举个例子,香港去年全年的广告费用为296亿元,其中麦当劳以3.89亿元的广告投入成为全港最大的广告客户,今年,麦当劳在香港的广告投入,铁定突破4亿。
  而这6500万美元,也不过接近5亿人民币,只比它在香港一年的广告投入略多而已。
  何况健康运动,是坎塔卢波改革最主要的三板斧之一,投入6500万,真是不太多。
  至于随机送给顾客的那40万只计步器,看起来非常多,但是,麦当劳在美国就有1.3玩多家餐厅,平均每天接待450消费者用餐,在全球范围内,每天接待的顾客更是高达4500万,这40万只又不是一天赠送完毕,算起来,顾客真正得到的机会,不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高。
  而且这玩意还是值点钱,50美元,由此肯定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去它的餐厅用餐……总之,不但做了很好的广告,又有力的增加了销售,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谁要把这样的老牌巨头当傻子,那他自己才是无药可救的傻子。
  ……
  单项6500万美元,这真不是一个小数目,估计是本届展会上单笔成交最高的一单。
  马上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这是第一批,那是否就意味着,还有后续的采购?”
  “你听到的,就是你以为的意思。”罗索笑着说。
  至于为什么要分批采购,自然是因为电子产品的特性,比如明年这个时候,类似的产品,应当比现在价格更低。
  “冯总,冯总,请问贵公司目前其它项目的签单金额是多少?”又有人问。
  “刚收到的消息,我们在一期签单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谢谢大家。”他还有这么多领导要接待呢。
  也就是说,本届广交会,嘉盛的成交额,至少超过1亿美元!
  本届广交会共有48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参展,如果总成交额按冯一平预估的200亿美元来算,那岂不是他的嘉盛集团,就占到了总成交额的两百分之一?
  记者们都清楚,嘉盛本身,并不以出口业务为主,这随便玩玩,成就就超过绝大多数企业,首富,果然不愧是首富!
  ……
  展会里的那些大频幕上,自然不可能播出签约的全过程,给了冯一平和罗索每个人一些时间,重点,自然也是那6500万的金额。
  好多企业看到这一幕,那个羡慕嫉妒恨啊,给我个零头行吗,或者,也让我能签个你这笔单子金额百分之的单子可好?
  如果他们知道除了这笔单子,嘉盛其它的项目签单业已超过5000万,那估计会郁闷得中午饭都不想吃。
  而且,这一幕被重复播出好几遍,并不是因为这是今天最大的一笔签单,也不是因为主角是冯一平……那些通通都没用,要想在展会里的这些电视频幕上播送相关的签约仪式或者自己公司的广告,拿钱来!
  和嘉盛的广告打包在一起,冯一平又额外拿出了60万的费用。
  但他真不是想让大家郁闷,他是想让神奇工坊的这两款产品,得到更多采购商的注意。
  计步器不说,这始终需求有限,但现在的mp3,可是个热门的电子产品,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都很强劲,而他们的代工厂打着包票说,一年绝对可以加工超过千万只,那自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推销一把。
  麦当劳把冯一平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希望借此能在大陆好好宣传,反过来,冯一平也把麦当劳和自己的计步器,和带mp3功能的计步器,或者说额外有计步器功能的mp3,也绑在一起。
  麦当劳可是全球知名的公司,他们看上的产品,其实也是一种保证。
  冯一平的这个盘算,没有落空。
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爆
  这里不是后来琶洲的国际会展中心,可以通过空中连廊直接到达会展中心的威斯汀酒店更是没影子,他们只能规规矩矩的下到大堂,再老老实实的乘车去展馆——领导们总得去嘉盛展区看一眼。
  刚到大堂,方颖芝的手机响了起来,好像约好了一样,副秘书长的秘书也拿着手机,匆匆的跟他说了几句话,“呵呵,看来金总也知道,展会现在去不成,”他笑着跟大家解释,“嘉盛的展区,现在挤满了人,过去,也进不去,都是问刚才这两款产品的。”
  “呵呵,好事啊,”范区长率先大笑,“一平,再接再厉,再多签几个大单子下来。”
  企业希望能多接外贸的单子,政府领导也一样,企业不怕赚的钱多,政府领导同样不怕GDP太高,这神奇工坊,可正儿八经的就是他辖区的企业。
  校领导和园区领导,也是一脸喜色,一直在谈产学研联合,一直在讲把学校的技术转换成生产力,但是之前一直没什么大成果,冯一平已出现,两三年功夫,就顺利鼓捣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
  原本他像闹着玩似的,从在校生里,找了一帮子人各个专业的人兼职——而且听说里面漂亮女孩子好几个,取个名字也怪怪的,叫什么神奇工坊,好多人都觉得那不会做出什么成果来。
  结果呢,去年就做出两款爆款的电动车来,也是大量出口到国外;设计出红外测温仪,外观漂亮功能全,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之后因为在非典期间大量的无偿捐赠,一下子又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得到了好多人的认可,目前已经成为居家必备的一样必需品。
  现在,做出来的计步器和mp3,一下子就签到了6500万美元的大单不说,看样子,也很受其它采购商的青睐,这么说,这个神奇工坊,岂不是做什么成功什么,做什么火什么?
  神奇工坊的主力,可全部都是自己学校的学生,还有比这更让人信服的广告吗?
  不,这不仅是广告,这更是学校教学成绩的一种具体体现,杨副校长马上靠近部里的两位司长,“呵呵,真是想不到,我们的一群应届毕业生,竟然有如此出色的能力。”
  不愧是副校长,自夸都是这么别致!
  赵院长很为冯一平高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