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7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9/2763

  ……
  “总算闲生下来了。”黄承忠和老伴都坐在椅子上喘气。
  大家都走了,连在厨房帮忙的那些人也都走了,只有黄沁萍跟着几个女同学,还在围着冯一平的电脑,看里面存的那些美国的照片。
  “一平,我们歇口气,马上就做饭,沁萍,去洗几个苹果,你一平哥饿了。”黄妈妈喝了一大口茶,那边,黄承忠都不用杯子,直接用茶壶嘴朝嘴里灌。
  “没事,我不饿,在外面有时也吃得挺迟的,阿姨,晚上煮面条就好,简单点,我喜欢吃家里的面条。”
  也是难得来家里一趟,不好提议说出去吃。
  “你等着,我们煮火锅,也挺快的,”黄妈妈站起来,“沁萍,叫你洗的苹果呢,还有,去把你姐姐的床铺好。”
  但黄沁萍现在真是皮的很,对爸妈的话充耳不闻,端着电脑跑过来,“姐夫,这是斯坦福的大学生公寓吗?”她指着上面问。
  大家都还没改口,就她早就一口一个姐夫的叫着。
  “是。”
  “也不怎么样啊,不比我们的宿舍好到哪去。”
  “也不看看你们学校是谁建的,你要不好好学,对得起你一平哥哥吗?”黄承忠在女儿头上拍了一下,“去,帮你妈妈洗菜,你们几个,也在我家吃好不好,人多吃火锅热闹,”他对女儿那几个玩得好的女同学说。
  “谢谢叔叔。”几个女孩子一窝蜂的跟在黄沁萍身后去厨房,关键不在吃火锅,关键在跟冯一平一起吃火锅,小女孩们,真是把冯一平当明星看待。
  “叔叔。”见没外人,冯一平想抓紧跟他说几句话,这在他家,没外人的时候也少。
  黄承忠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没事,静萍和孩子好就好。”
  “我们也决定了,你再去美国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去看看。”
  那就是到时再谈吗?
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讨没趣
  这个晚上,黄承忠夫妇睡得并不安稳,之前女儿说暂时不结婚的话,无疑是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每次他们问女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比如是不是冯一平对她们不好?女儿马上摇头保证,“完全没有。”
  问是不是不满意她生的是女儿?马上遭来一顿白眼,“才不会像你们这么重男轻女呢,一平爱阿曼达爱得不得了。”
  之后他们每次打电话,都会有意无意的旁敲侧击几句,但看上去,好像真没什么问题。
  冯一平今晚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用行动向大家表明他跟家里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结婚呢?
  黄承忠其实是真想问问冯一平的,但是,之前黄静萍就特意打过电话叮嘱他们,不要跟冯一平谈这事,那还是等女儿在场的时候问最好,因为他们也看重这桩亲事,不想自己给女儿添麻烦。
  冯一平睡得很安稳,在黄静萍的房间里,盖着散发着太阳味道,跟丝绸相比有些粗粝的棉布被子,一觉睡到早上六点醒,连一个梦都没做。
  神清气爽的下楼准备洗漱,却发现厨房里热闹得很,连黄沁萍都在,锅里正在炒,灶上还摆着好几盘切好的菜,略一数,不下十个。
  “早!”冯一平走进去,“真不用这么麻烦。”
  “一平起来啦,”黄妈妈从热气腾腾的灶沿边回过头来,“河边那一段跑步不错,要不让沁萍带你去,回来我们就吃早饭。”
  “河边早上冷,去培训中心吧,那里不是有跑道。”黄承忠给他拿牙膏牙刷。
  看来他们都了解自己的作息习惯。
  “不用,”冯一平摇头,“大早上的,真不用这么麻烦,吃又吃不了,”看样子,一家人差不多早上5点就起来准备早餐,自己怎么好意思吃现成的?
  再说,只要回到老家,冯一平就放弃了晨练。
  镇里还好,你要是在村里大早上的绕着打谷场跑圈,那绝对是很矫情的一件事,有那力气,去地里干点什么不好,或者去山上做点什么不行?
  “你难得回家一趟,怎么也得正经吃顿饭,”黄妈妈说,“不然我们都过意不去。”
  “那我来烧火吧。”
  “你来啊,那你就来吧,”黄承忠把添柴的事交给他,“这些事还会做?”
  “在家里也是做惯了的。”冯一平笑。
  “听静萍说,你烧的菜也不错?”黄妈妈问。
  “初中在乡里的那两年半,也算是锻炼出来了,不错说不上,有几个菜还行吧。”
  “我也吃过,你们水平还行,”黄承忠说,“男孩子里,已经很不错。”
  “你跟静萍,早饭不会也是随便对付一顿吧。”黄妈妈问,妈妈们总是关心这些。
  “没有,只不过没有这么正式,但花样还是不少。”
  当然,现在早餐也轮不到他们做,有莱蒂西亚。
  “早餐是要吃好,”黄承忠端过来一碗汤,“知道你不喜欢吃黄豆,猪脚炖黄花,里面还加了点腊肉,先尝尝。”
  站在灶旁的黄沁萍说,“没我的?我吃醋了!”
  “家里没醋。”她妈妈说。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真没有一点隔阂。
  ……
  8点钟,吃早餐吃了一个多小时的冯一平才从黄静萍家出来,车里被他们塞进了好多东西,“路上小心点,出去的时候,就是不吃饭,也来家里坐坐。”
  “好的,还有沁萍,好好读书啊,你姐说了,你必须考上大学,她才会安排你出去留学。”
  黄沁萍现在可不是个省心的孩子,让她去美国读高中,黄静萍和冯一平,还真担心管教不好。
  “姐夫,你肯定有办法的,对吗,你帮帮我呗。”
  “我听你姐的。”
  “真没劲,你原来也怕老婆。”
  “你这个死丫头。”黄妈妈没好气的在小女儿背上拍了一巴掌。
  好吧,童言无忌。
  ……
  就是这天中午,镇里来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车队,打头的是几辆奥迪,中间有一辆依维柯,后面跟着两辆尼奥普兰的大巴。
  盛正带着手下,带着他们直接开到园区综合楼,不然,就镇政府那个小地方,这么多车,这么多人,还真容纳不下。
  省委宣传部林副部长在县委赵书记陪同下,笑着走向盛正,“小盛,真不错。”
  “部长这边请,我可不敢居功,这都是郭处长打下的基础。”盛正说。
  “哪里,”陪同前来的郭国坚连忙摆手,“镇里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大,这都是盛县长的功劳。”
  “都不错,都不错。”林副部长笑道。
  这样的话,也就他们俩会说,这两个年轻人,靠山都很硬实,再谦虚,只要是他们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对这一点,县里的赵书记认识最清楚,但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没有五里坳,郭国坚、盛正这样背景的人调到县里当副县长,他还真担心自己的位子能坐多长时间。
  有了五里坳就好,这些高官子弟,一门心思的就扑在这,完全不管县里的其它事,顺带着县里在一些项目的审批、转移资金的划拨等,这些需要上级支持的事情上,都比以前顺畅好多,他现在都希望下一个来这里任职的,来头越大越好。
  “这是?”林副部长看着眼前大楼问。
  “这是嘉盛工业园的综合楼,”盛正解释道,“镇政府还在上面,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媒体的领导,就向嘉盛借了这个地方。”
  “林部长,是现在这里转转,还是现在就去镇政府视察?”赵书记问。
  “等记者们过来吧,”林副部长说,“镇里经济这么好,却没有想着首先给自己建大楼,挺好。”
  “虽然这几年税收上涨很多,但是以前欠账也太多,镇里现在所有的财政收入,都集中在交通、教育、卫生,这几个方面。”表功,谁都会,盛正也不例外。
  “首先想着群众,这很好,有你们这样的班子,我相信五里坳肯定会越来越好,”林部长点头,“老赵,我看过不了几年,县里就可以争取改市了嘛。”
  林部长这是很有水平的夸了他们一句。
  自从97年国家冻结县改市以来,每年成功撤县改市,包括县改区的,寥寥无几,一年不足7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成功县改市,绝对是对官员们最大的认可,这说明在他们的县,在经济实力和城镇化进程上,都处于前列。
  “部长过奖了。”
  其实县里还真有这个计划。
  县改市,除了政策倾斜、项目争取、下拨资金等等其它的各种好处,关键对官员们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这意味着自己从此进入了省里的视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