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0/2763

  “呵呵,应该的,你们毕竟是在我们的辖区内投资,为我们的辖区创造利税和就业机会,为你们排忧解难,就是我们的职责。”
  “另外,一平,我相信,这一次,你也应该做好了相关的准备,有就最好,总之一句话,需要支持,给我打电话,我支持你们一切正当的要求。”
  “没事就好,我先挂了。”
  区长后面这几句话,信息量有点大,看来吧,马闻晢的那点事,有心人全都知道。
  确实,就在冯一平他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关于嘉盛和马闻晢的那点恩怨纠葛,已经传遍了很多单位。
  这会,那天晚上岁区长一起到了会所的那些一把手,都想明白了,为什么一向低调的冯一平,那晚宴请了区里那么多的领导,为什么那晚冯一平会跟工商局的赵局长那么亲近……
  这些,原来都是他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首富果然就是首富,虽然看上去阳光温和,人畜无害,但这手腕还真不赖,连对手可能用什么招数,都猜了出来,并且有了对应的预案。
  当然,冯一平自己也是真没想到,这事怎么就这么巧,区工商局的早上刚到,市局的跟着就到,刚好撞上,想回避都回避不了,跟着估计就直接闹到市局局长那去,有些人是想蛮都满不住,呵呵,自己这运气,也真是没谁了。
  也不知道马闻晢那边,这会是什么反应?
  他也不知道,这事扩散得这么快,深度这么广,还应该要感谢市工商局的路增超处长。
  “一平,”刚跟区长通话完,赵局长的电话就来了,“对不起,给你们带来麻烦了。”
  “不麻烦,作为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嘉盛一直模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也是我们的义务嘛,我个人能理解。”
  “真的很抱歉,我第一时间问市局的领导,主要是因为一些沟通的问题,造成了今天的失误。”
  “请你放心,局里一定会给你一个交待。”赵局长说。
  “谢谢。”冯一平其实不太在乎工商局追究不追究先关责任,相信经过这次以后,工商局再遇到嘉盛的时候,一定会慎重。
  但冯一平可以无视他们追求,不代表所有人都这样,有些人却不一样,比如说这会间接帮了冯一平一把的路增超处长,真的急得差不多撞墙。
  他帮着挽回了好几个兄弟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让他们不至于像自己一样,被人当枪使。但是,这会真没几个人能拉他一把。
  ……
  金翎看来已经陪着总后的人聊了不少,冯一平进去的时候,刚好一位提问道,“电池的知识产权没问题吧。”
  金翎抬头看到冯一平,“这个问题,由他来回答。”
  “谢谢,不错,我们嘉盛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著名材料物理学家,蒋教授的发明,但是,嘉盛早就购买了全部的专利。”
  “我们后续的改善和完善,也是我们研究院里的一些成果的应用,这座研究院,是我们嘉盛全资的几家科研机构之一,这几家科研机构研发出的所有成果,全都属于嘉盛。”
  “虽然蒋教授,依然是首席专家,但是,研究所里挑大梁的研究员,都是国内相关的科学家……因此,我们的电池,是百分百的国产电池。”冯一平直接回答了那位的担忧。
  在国防设备方面,一向很开放的美国国防部,都坚定的选用美国工厂生产的电池,总后他们有这样顾虑,当然可以理解。
  电池这玩意,关系到好多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运作周期,这里面,有一些高精尖的设备,比如,卫星!
  “呵呵,我们很荣幸,相信现在一平亲自向客户解说产品和项目的机会,应该不多。”卫大校笑着说。
  “这真的跟产品和项目无关,主要是跟客户有关,”冯一平认真的说,“我同样有一个军旅梦,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既然这个梦实现不了,那我很高兴能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冯总,我们知道在国内,嘉盛的锂电池,确实享有盛誉,但是,军需产品,因为适用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原因,有它的特殊性,对锂电池这样的产品来说,稳定性,是重中之重,这方面,你们做得如何?”一位中校问。
  “这方面,我们相信部队会有很严格的要求,应该也会对我们的产品做很多严格的测试——我们非常欢迎部队这么做。”
  “我在美国投资了一家纯电动汽车,嘉盛锂电池,自然是候选者之一,这些数据,都是在硅谷的锂电池实验室,进行的一些破坏性实验后得出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的锂电池,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稳定性最好的几种产品之一。”
  “当然了,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具体的数据,大家接下来在工厂和研究所参观的时候,可以跟我们的科研团队交流。”
  “我想再重申一遍,我这真不是为生意,我这也不是推销,我很荣幸能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基于这个目的,基于对我们产品的信心,我非常希望自己生产的优秀产品,能为我们的部队服务,我坚信,我们的产品,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部队的战斗力。”
  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理智的愤青,作为一个还是了解一些相关情况的伪军迷,这些话,是冯一平的真心话。
  虽然不能扛枪保家卫国,但他真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间接实现自己的军旅梦。
  老实说,当初买下蒋教授的专利,他可能在潜意识里,就有这样的想法。
  ……
  下午,总后的大队人马,前往工厂和研究所,冯一平并没有作陪,专业的问题,他没必要掺和,也掺和不进去。
  他正在研究公司搜集来的,关于国内电子地图公司的资料,方颖芝走了进来,“一平,前台说市工商局有一位姓路的处长,坚持要见你,说有很重要的事,一定要跟你当面说。”
第一百四十八章
让他等着
  “这位路处长是吧,什么来头?”冯一平放下那一大叠资料,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确实如他所料,哪怕是国家控制得很严,除了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国企,真的已经有很多民企涉足其中,2000年以前,就有不少好些公司在这一行里打拼。
  哪怕他们当时都明确知道,导航业和地图测绘这事,因为和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很难对民企开放,获得测绘资质,那更是只能在梦里想一想的事,但是他们还是做了,义无反顾的开始做。
  其实,不仅是在导航和电子地图领域,那会,很多公司都是这样,选定了看准了,也不管政策支不支持,就埋头去做,因为前面不少人的经验告诉后来者,很多事,开始做的时候,只能想办法钻空子,但是做着做着,政策就允许了。
  刚好那会,先行者们在那一行,已经有了些基础,再加上政策以支持,哎,成了!
  说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对社会和民间资本来说,机会是很多,但是,想把一件事做成一桩事业,再把它做大做强,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不多。
  后来,甚至有些人就专门找一些目前国家保护,但是对比国外的情况来看,未来一定会放开的方向来做。
  中关村的元老,段永基先生有句名言,阐释那个时代在中国做哪些事情可以成功,一是外国人做不好的,二是不让外国人做的。
  像当时联想、方正、电信、华为都是这样的企业。
  投身电子地图这一行的,可能也都看准了,在将来,这事一定会放开,而目前,虽然不对民企开放,但同样不让外国人做,所以,这就是一个机会。
  当然,选择做这一行的人,肯定也都看到了这一领域可能带来的高回报。
  冯一平看到资料里的有一个部分,以为搞错了,特意打电话郑重的问过,结果,上面说的还真是真的。
  在他读初二,也就是93年的时候,国内有一家公司,设计了一个用GPS监控车辆的项目,想要把这个技术放在汽车上做一个防盗系统,这样的事,对20年后的人来说,那算个什么?
  可是,就凭这个项目,他们当时拿到了工行整整的30个亿的受信额度!
  那可是93年的30亿!
  考虑物价和通胀等等方面的因素,那会的30亿,绝对相当于2013年时的300亿。
  这样的先例,想必也是不少人选择进这一行的动力。
  可是,对冯一平来说,光看这些资料,同样很难决断,该跟那些公司合作。
  虽然金翎和他,都排斥跟国企合作,但是,跟民企合作,同样有很多困难。
  区别最大的一点,对国企来说,它的资产和利润,肯定不属于那些领导的,所以在谈双方持股比例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国企领导,主要追求的是政绩,双方持股比例只要过得去,那就好说。
  但是对民企的股东来说,你要稀释他们的股份,就是摊薄他们的收益,那个谈判的过程,肯定是一场劳心劳力,斗智斗勇的拉锯战。
  而且,国企虽然反应迟钝,但是它的架构相对稳定,民企则不一样,可能一夜之间,你合作的对象,全都换了人,新的合作伙伴,搞不好就是你的竞争对手(这样的事真的屡见不鲜,最新的事例,大家可以看看360和酷派的合作)。
  由此带来的内耗,实在让人伤脑筋!
  看资料看得头昏脑胀的冯一平,觉得这些好像都不是自己的良配,和已经有基础的公司合作,前期是省事一些,但是,后来的这些麻烦!
  要不,干脆自己招兵买马,新起炉灶,从头打造一家公司出来?
  这个念头一萌生出来,他就觉得,好像真的不是不行哦!
  因为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上,电子导航仪普及力度的加快,由此肯定会倒逼国家放宽对相关领域的管控,又有领导愿意出力,加上自己现在总算也有了一些影响,拿到测绘资质,好像也不是特别难的事。
  况且,自己在美国收购的电子地图技术提供商deCarta,虽然已经整体转让给谷歌,但是,作为曾经的老板和谷歌的大股东,应该还是能用一个比较实惠的价格,来取得他们一些专利的使用权。
  NAVTEQ这样世界顶级的电子地图提供商,自己同时又是它的大股东,这样的条件,在国内可以说是独一家,为啥不自己做呢?
  老实说,在国内,一些未来本来就能发展得很好的公司,冯一平也真的不愿意去摘桃子。
  知道发展方向,可以得到技术支持,那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人的问题。
  好在现在不比以前,相信以自己现在的名望,找相关的人,虽然不会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那么夸张,但是,找应该还是好找的。
  那就自己做,省事,清爽!
  那就自己做,他睁开眼睛,突然在桌上拍了一下。
  “怎么了一平?不愿意见吗?”拿着一杯水过来的方颖芝,不太明了他为什么拍桌子。
  “哦,不是,想到了一点事,这个,路,路处长是吧,是什么来头?”
  “郑处长说,这是市局稽查部门的负责人,之前来公司,说要调查我们的那四个人,应该是他的手下。”
  “哦,那就没必要见吧,他现在来,除了道歉和求情,估计不会有其它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