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2763

  一二把手先进楼,冯一平依然站在楼前,由方颖芝陪着,跟区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握手,交换名片。
  要说,区领导的这个安排还真是贴心,今天来的人,绝对可以召开一个扩大的区长办公会,帮冯一平省了好多事。
  ……
  他们这里笑意盈盈,宾主尽欢,另一处地方,此时则是阴云密布,气氛凝重。
  价格管理处和价格检测监督处两个部门,到现在还没下班,刘、方两位处长,面沉如水,看着眼前低着头的十几位手下,“一个问题都没发现?”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请
  会所一楼大厅,冯一平站在场中,微微朝四周点了点头,“很荣幸能请到各位领导莅临,再一次请各位领导见谅,之前没能亲自拜访各位,我先敬各位一杯茶,向大家赔罪。”
  “在各位领导面前,我也不好说是因为太忙,主要是因为那是我还是一个学生,真得以学业为重。”
  “这也不是标榜我爱学习,也是被逼的,在商场上走到现在,成就一般,但是遇到的挑战却不少,我个人能力一般,不努力充电,有些工作还真不能处理。”
  “趁各位领导难得的都在,我想啰嗦几句。”
  “我们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重镇,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一极,对上海,我们公司也非常重视,除了投资,我们金总常年坐镇上海,我们诚挚的希望,能在上海,能在东南发展好。”
  “我们也同样诚挚的希望,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完成更多的税收,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当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但我们会持续努力,也希望各位领导,能抽空监督和指导我们的工作。”
  “我这真不是客套话,虽然我们自认为,我们公司的管理水平,还算是不错,但是,我们也知道,这几年,公司扩张太快,有些方面难免会跟不上,因此,我们真挚的希望,各位领导能抽空监督我们的工作,欢迎各位领导指出我们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们公司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年轻,我们听得进意见和批评,我们也知道,相比表扬和夸奖,批评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因为年轻嘛,所以我们可能会有些激进,或者说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从一开始,我就把公司定位为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我们希望,嘉盛未来能够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只有现在把基础夯实,打牢,将来才能更适应,走得更稳健。”
  “因此,我诚挚的希望,各位领导能抽空关心嘉盛,多帮助嘉盛,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不要夸奖,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能够指出来,多谢!”
  他的这番即兴发言,可以说是出乎多数人的意料,怎么听上去,不像是求关照的意思?
  当然,在场的这些最低是处级的领导,听惯了各种官样文章,冯一平话里的那股自信,他们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自然也能听得出他话里的重点,虽然他说的是,希望大家多批评嘉盛,但说到底,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帮助嘉盛。
  “冯总,哦,一平的这番话,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书记拍着手站起来,“相信大家跟我的感受一样,一直以来,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各种求多关照,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让我们多批评的。”
  领导发言,大家自然都得笑。
  “这可能跟一平刚走出校园有关系。”
  “不过,我却是从他的话里,听到了很多的东西,有雄心,有自信,有坦诚,我想,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才早就了今天的嘉盛。”
  “一平说得很对,在这个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就是不想着跨国发展,将来也会面对来自国际的竞争,现在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那没什么不好的。”
  “我们应该要满足他的要求,老孟,你说呢?”他把主导权交给区长。
  “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嘉盛这样有追求的公司,当然,如果嘉盛能在我们区投资更多,那就更好啦!”孟区长笑着说。
  “肯定的,我们有一系列的计划。”冯一平站起来表态。
  “还有啊一平,好像你的国际化,进展得很好嘛,在美国就发展得不错,我们都知道你最近在美国的那些动作,又一次让不少人,见识了我国青年一代的厉害嘛!”
  “领导过奖,菜已经上齐,请各位领导入席,也是难得有机会请大家一次,千万不要客气。”
  ……
  三楼的包间里,墙上挂着大幅的油画,墙边,摆着两张看上去有点年头的欧式柜子,上面放着欧美神话人物造型的金色烛台。
  关掉了中央空调,四面的窗子打开着,清风徐来,里面还有青草的香气。
  棕色地板正中,铺着一张厚厚的提花地毯,上面摆着一张铺着白色蕾丝桌布的长条桌,冯一平和金翎,跟两个区领导相对而坐。
  “先敬两位领导两杯,感谢两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别,”书记摆摆手,“一平,酒随意就好,我们都知道,你酒量一般,很少陪人喝酒。”
  “一平,我们可是有好多事想跟你商量,你别是想着借机先把自己灌醉吧。”区长也说。
  “酒量再差,这第一次给两位领导敬酒,一定要有诚意,我先干了,领导随意。”
  冯一平很爽快的连喝两杯,把杯底都亮出来。
  “你这是,逼我们喝酒啊。”两位领导好像很为难的样子,然后轻轻松松的也把杯中酒喝个干净,对他们来说,这点酒,真不算什么。
  当然,他们这也很给冯一平面子。
  “一平,”区长先发问,“硅谷,我们也去过不止一次,虽然前两年,那里有些萧条,但是,我们都清楚,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那里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不可限量。”
  “我们的张江园区,也一直立志成为国内的硅谷,十多年发展下来,虽然也有长足的进步,但跟美国的硅谷,差距依然巨大,在这方面,你有什么看法?”
  “既然领导问起,我就班门弄斧的说一说我的看法。”
  “目前,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尚无‘门槛’标准,但美国硅谷犹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标杆,创新魅力四射,是无数创新创业者心中的‘圣地’,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它有一项其它竞争对手很难超越的优势,那就是人才。”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美国的硅谷不算拔尖的人才,放到世界的其它地方,都算得上瓜顶呱呱的。”
  “这些人才,推动着硅谷的科技水平,每18个月,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这些人才,主要来自硅谷的高校。”
  “论条件,上海不比旧金山差,张江更是不在硅谷之下,我们的短板,还是人才贮备,要想赶上硅谷,我们的高校必须提升科研水平,提升科研的含金量,而不是总是采用跟随态势,人有我才有,人没有我也没有,甚至人有我没有。”
  “在此基础上,还要想办法吸引全球其他高校、其他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人才能够向上海聚焦。”
  “尽管和硅谷比,上海现在还有诸多差距,但我相信,我们这,肯定是国内最有可能成为‘硅谷’的创新高地。”
  非诚勿扰的电影,还要过几年才能开怕,所以那句“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那句话,还没有广泛流传。
  “人才啊人才,”区长念叨着,自己喝了一口酒,看着冯一平,“要是能多几个像你一样的人才就好。”
  “领导您过奖,我知道自己又几斤几两,国内比我优秀的人,多得是,只不过我比较幸运而已。”
  “呵呵,我们就当你幸运吧,至少从目前来看,一平你做的事,无一例外,全部都取得了成功。”
  冯一平听着书记这话,好像话里有话的样子。
  果然,区长马上接下去,“我们知道,你在硅谷新投资了一家纯电动汽车公司,我们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也能成功,不管是从能源、环保,还是排放的角度看,这样的项目,都是我们区非常欢迎的项目。”
  “所以,我们希望,目前的研发工作,有一部分,是不是可以转到我们这里?另外,对汽车公司来说,国内总是很大的市场,想来以后特斯拉也要在国内建厂,我们也希望,你能第一时间考虑我们区。”
  “研发的事,我认为是可以的,不过,我需要征求其它股东的意见。”
  “至于将来在国内建厂,那是一定的,我也希望能建在浦东这块热土上。”
  “我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投资,我想我有这个资格说,浦东,是国内最好的投资地。”
  这样的话,冯一平说起来特别真诚。
  区长看了书记一眼,“虽然你这些话,都很虚,不过,呵呵,有这个表态就行,我们可是一定会都记着的。”
  “在领导面前,绝无虚言,干。”冯一平举杯。
  “接下来,我们谈点实在的,一平,小金你们都在,我们想具体听听,接下来嘉盛在上海会追加多少投资?”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料敌机先
  “我们目前在上海,主要是新区,累计投资额,我看了最新的数据,已经超过15亿人民币。”
  虽然最大的一笔投资,是一开始的那1亿美元,但是后来陆陆续续的投资,主要有近500家便利店,20多家快捷酒店,家具、婴幼儿用品、家纺三块,一共超过10家的专卖店,还有集团旗下所有公司在这边的分公司,两家研究中心,以及另一个大项,锂电池生产基地……
  累计加起来,其实也接近一亿美元。
  这也是这两位领导如此客气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除了已经上报的锂电池生产基地的扩建,锂电池研究中心、玻璃研究中心,我们也将进一步增资,招聘更多的研究员,加上便利店、快捷酒店的正常开店计划,财务部门预估,到年底前,至少会再增加三亿的投资。”
  “到明年初,嘉盛大厦投入使用以后,我们会在上海再设置一个软件研发中心,至少也是千人级别的规模。”
  “这样算下来,不超过04年3月份,我们在新区的投资,总共将超过20亿元。”
  “如果对其它的公司来说,这确实不少,但是对你和对嘉盛来说,这可有点诚意不足啊,”区长说,“你看看你最近在国外,动辄就是5亿美元、1亿美元这大手笔,在我们这,这算起来,从现在到明年3月,不过6000多万美元,这差距太大。”
  区长摇头,“这和你说的重视在上海的投资,不太相符。”
  “而且,你看看,你在你们省城投资的一家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你在首都的公司,同样有一家也在纳斯达克上市,那在我们这呢,难道没计划?”
  什么是最牛的推销员?这就是最牛的推销员,要你钱也要的如此理直气壮,不依不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