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2763

  这些收获,真不好用钱来衡量,几个早上在田里帮家里收割谷子的小年轻就在嘀咕,“辛苦这么长时间,看起来这么多东西,其实还不抵我一个月的工资,我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回来一大仓谷子,还比我们这的谷子好吃。”
  话音刚落,一只解放鞋打在他身上,他老子提着镰刀,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要是我们都不种田,你拿着钱到哪里能买到粮食?”
  “上了几个月的班,就看不起你老子了吗?要不是有这些东西,你能长大这么大?”
  “你说是不是三叔?”他问正好的经过的冯振昌。
  “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钱买,这样的家伙,该打。”
  92年之前的每年这个时候,不也都是他最大的盼头吗?虽然现在早就不靠这个过日子,但为了家里每年的口粮,他们依然种了一块田。
  不多,估计也就十多担草头(刚收割的谷子),约好了几个侄子下午一起帮他们收回来。
  其实按这几年的惯例,到时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帮忙,去年吧,也就半个小时的功夫,田里的稻子全都割完,捆成了捆,再十多分钟后,就整齐的垛在晒谷场上,等着脱粒。
  “你家的什么时候收,提前言语一声。”
  “不用麻烦,我家就那么小一块地,几个侄子说不用我们动手。”
  虽然他这样说,下午家里的那块田一开镰,马上就聚拢了很多人,热热闹闹闹的,有点像以前大集体的时候一样,不少是放下自己家田里的谷子过来帮忙。
  “这怎么好?还是先忙你们自己的,我这人手够。”
  “没事三爷,看了预报,这两天天气好,在田里多长半天没事。”
  大家在忙,梅秋萍和厂里食堂的师傅,从厂里的小四轮上抬下一张桌子和一个大钢桶,“吃碗水饺啊,我包了一下午。”
  她早就想到了这一幕,忙完了他家的,大家还要继续割自己家的,也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吃饭,送点东西给他们垫垫肚子挺好。
  “这个好。”不少人笑着过来拿碗自己舀。
  刚刚还长在田里的谷子,现在都变成一小捆一小捆的躺在田里,接下来捆成打捆,再装到小四轮上就好。
  梅秋萍还一人塞上一包烟,“也不是什么好烟,不管抽不抽,都装着。”
  去年的时候,她送来的是包子。
  插秧,割谷,对农村来说是大事,按理呢,帮家里插秧和割谷的人,伙食得参照匠人的水准,要比较隆重,现在大家时间都比较紧,只能这样意思一下。
  当然,这会不好用钱来打发,或者是送一些花钱买来的成品,你那是骂人呢!
  现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哪怕是下碗面,那才代表了你的诚意和心意。
  等十二担草头在现在又变成打谷场的广场上,堆成一个小垛,上面再盖好一层塑料纸,冯振昌拿着镰刀跳上车,“你先吃吧,我去给他们帮帮忙。”
  “小心点你的腰。”梅秋萍在后面喊。
  农村做事,就是讲究而个将心比心,大家帮着把自己的谷子收了回来,然后你就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看电视?这样的事,他们做不出出来。
  冯振昌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十点钟才回家,挺累,但精神还挺好,“快烧水,我洗一洗。”
  “不先吃饭?”
  “又是面条,又是包子,吃了几家,早饱了,好多年没这样点着灯抢稻子。”
  “你看你,”梅秋萍接过他的外套,都湿乎乎的,“你上了年纪,比不过那些壮劳力,要不明年我们不种田了,省得这么辛苦。”
  “怎么能不种?再说,辛苦个什么?别看出的汗多,那是因为天太热,我就是抢着做重活,他们也不让啊。”
  虽说不饿,等他洗完澡出来,梅秋萍已经摆好了几样小菜,还主动给他拿出来两瓶说是德国的啤酒,冯振昌美滋滋的喝着,“还真有些大集体时候的感觉。”
  “大集体有个什么好的?”梅秋萍说,“不过,这日子好起来,这风气也跟着好起来,还真是不错。”
  “是啊,我们这里还能保持这样的乡风,真的难得,有些地方的村子里,现在跟城里也没区别,左右隔壁有个什么事,同样不闻不问,你找到他头上,他还不乐意。”
  冯振昌先感慨,跟着就自夸,“嘿嘿,说起来,这主要也是我们的功劳,我们热心,大家都跟着也热心起来。”
  “得了,喝了点酒,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梅秋萍说。
  “忘了什么?”冯振昌不解。
  “这个时候,按理是不是该给静萍家送些节物?”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是得送,该送,静萍这孩子,都帮我们生了一个孙女,你理一理,我明天一早就给亲家送到镇上。”
  “你说一平他们俩也真是,一到美国,就都不回来,他们的事,也该办了啊。”
  “最近几次见面,不知道我是不是想多了,我觉得老黄好像是有点意见一样,你说,他们是不是怨我们这事没抓紧?”
  “这有什么难的,明天直接问问他不就清楚了?你自己吃,我得去翻翻,看明天带什么东西给他们好。”
  ……
  省城,经过刘继忠的再三努力,主要是一次次的送礼请客之后,在今天,他向工行贷款的一个亿,终于批了下来!
  和集团财务一起走出银行大门,他感觉整个世界都美丽了几分。
  家里,在阿姨的协助下,沈雪也已经做好了一桌饭菜,听到车声,她笑靥如花的迎到门口,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恭喜你啊刘老板。”
  “同喜同喜,”刘继忠也喜笑颜开的搂着越来越有风韵的老婆,“嗯,好香,还是你做的菜最好。”
  这些日子,为了贷款的事,频繁的陪同银行那些部门的头头脑脑们,出入各种楼堂馆所,喝吐了好多次不说,吃酒店里的那些宴席,也都快吃吐了。
  “老公,为了我们的新项目能顺利开工干一杯。”
  “这杯得喝,也为了雪你这一阵的辛苦,”刘继忠笑着一饮而尽,伸出杯子,“再来?”
  “这杯为什么?”
  “为什么?当然为了答应你的事。”
  “什么事?”
  “呵呵,”刘继忠伸出一根手指,“按现在的趋势,这个项目顺利结束之后,我们能进账这个数?”
  “一亿?”
  “嗯?”刘继忠摇头,“你再猜。”
  “十,十亿?”沈雪紧张得说都不会话。
  “呵呵,对咯,”刘继忠大笑,“你看,我们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哇,太好了。”沈雪如小鸟投林一样,轻快的跃进刘继忠怀里。
  ……
  “老公,你快点。”卧室里,灯光被调成了粉红色,沈雪在娇滴滴的叫。
  “好咧。”刘继忠用浴巾擦着头发,关掉书房的台灯,关电脑之前,顺手刷新了一下,然后,他觉得自己真是手太欠,网上的那条新闻,让他的好心情霎时消失殆净。
第五十五章
硕果累累
  看到这个消息,像刘继忠般恼火的人还是极个别,第二天一早,这条消息让很多人很是雀跃了一番,咱的小冯同学,自己公司在美国上市都不够,今天又收购了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
  各路纸媒自然也是争先恐后的报道这一消息,连包括意向作风稳健的财经日报这样的报纸,今天都变成了这样的标题党,《中国公司第一次成功的收购了美国的知名上市公司》。
  什么第一啊,十大啊什么的标题,老百姓就好这一口。
  于是,好多人看了这条消息以后,也不去管这次收购的主体,其实是在美国注册的公司,也不去管这家知名的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就几个亿,他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好,咱也牛了,咱也能收购美国的上市公司啦!
  嘉盛集团的员工,可以说是最早知道这事的人,此时有些奔走相告的意思,旗下所有酒店、便利店、专卖店的电子屏幕上,都打出了这一消息。
  如果做一个统计,今天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至少会提升10个点,所有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从今天起,也会永远提升10个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事持乐观态度,或者说,有些专家就是希望靠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搏出位,到晚上,网上、报纸上,已经有一些专家不看好嘉盛这一次收购的言论。
  公允一点的,或者说说了跟没说一样的,一般是这样的观点,“收购容易整合难。”
  这其实也是客观事实,国内的大多数公司,国际化的起步比较晚,不熟悉国外的商业环境,不习惯国外的商业运作方式,不少看上去不错的并购,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何况,嘉盛这次收购的公司,看上去个它的主业关联性不大,想有机整合,更是难上加难。
  这还算好,那些纯粹为搏出位的人,直接这样写,“一个快速辉煌的公司,即将衰落的开始。”
  “我们国内的公司,跟欧美相比,向来平均寿命都不长,现在看来,目前国内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嘉盛,可能也会如此,这个创造了很多记录的嘉盛,将有可能比它飞速崛起更快的速度衰落。”
  “我们承认,嘉盛之前在国内运作的所有项目,都很成功,然而,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也许并不是一个同样优秀的守业者。”
  “也许是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嘉盛的决策者现在也非常随性,据说,这次的并购,就是他在西雅图度假时临时起意的。”
  “首富的想法,我们肯定不好猜度,但是,我跟我的很多同事,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始终想不明白,收购这样一家经营硬币的公司,对他的主业会有什么加成?”
  “不认同的应该不止是我们,我们注意到,当今天SEC批准收购的消息的传出后,这次被并购的公司硬币之星,它的股价应声大跌,截至发稿前,目前已下跌近10个百分点。”
  “整整十个点,这应是市场和投资者,对这一并购,非常明确的回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