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2763

  你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停下脚步呢?看着冯一平的脸,她想。
  不过,她心里其实很清楚,男人,怕是没有满足的那一天,成功了还想更成功,得到了还想要更多……
  而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们好像有病一样,困难越大,挑战越难,他们居然好像更兴奋。
  就比如这两天在做的事,每天累得不成样子,然而精神状态却是最好的。
  男人啊!
  ……
  在西雅图仅三天后,冯一平的“度假”,进入尾声,不过,他还有最后一项行程,参观星巴克总部。
  这也是早就计划好的,这趟旅程值得公开的,也策划好了要公开的部分。
  冯一平其实不太喜欢喝咖啡,只是有时候喜欢自虐似的尝两杯原味的苦咖啡,当然,细究起来悲哀的是,工作之外,他现在好像还真没有特别喜欢做的事。
  星巴克总部大楼,位于南犹他州大道,这是一栋看上去有点年头,红砖的9层建筑,真没有嘉盛旗下的那些大厦气派。
  造型也很常见,两肩平,中间是高耸的钟楼,钟楼四面,各立着一面星巴克标志性的头戴星冠的美人鱼Logo,不过只露出半张脸——不熟悉的还真看不出来那是什么玩意,似在俯瞰着楼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星巴克粉丝。
  在楼下迎接冯一平他们这一行的,是一位副总——冯首富在美国的待遇也终于升级,这些公司再也不是随便派一个公关部门的员工来打发他。
  “冯,很高兴您的莅临。”这是一位典型的成功美国男人,身材敦实,已经不在浓密的头发,打理得极为用心。
  迎接现在在美国商业界也不仅仅是以理论出名的冯一平时,热情,但又不失骄傲,略略带着点世界头号大国,和世界一流零售企业的骄傲。
  “谢谢你德鲁克,可不可以。”冯一平没有跟着他朝里面走,而是指了指左边的那家咖啡店。
  他没去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总部,不知道他们总部楼下,是不是也会开一家这样的店,但是,等以后有佳有了独立的办公楼,倒是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好像从这个小气劲上来说,星巴克的这一点,跟自己真有点像。
  “没问题,”德鲁克笑,“这边请。”
  专程安排了一趟这样的行程,冯一平自然不只是来看看而已。
  一走进他们总部楼下的这家店,咖啡的香味扑面而来,与此同时,你感受到的,还有那扑面而来的热情。
  收银台后脸上带着不少小雀斑的姑娘笑着说,“你好,欢迎光临。”
  她这么热情,并不是因为工作地点就位于总部楼下,在美国这么长时间,冯一平去过不同地方的星巴克,里面服务员的态度,都是如此。
  这正是他此行重点要考察的对象。
  美国的星巴克,没有它在中国开的好多店那样高冷,很寻常的一个场所,这一点,跟冯一平对有佳的定位相似。
  然而,随着分店越来越多,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母公司嘉盛集团越来越成功,现在的有佳,从业绩上看,是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如果真从服务上看,这里指的主要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真的比刚开始的时候差太多。
  欢迎用语还是有,但那语气,一般都干巴巴的,别说真诚的笑容,就是一个非常职业的笑容,也很难看到。
  冯一平很清楚,有佳这几年一直保持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布点,以及一向实惠的价格,还有所售商品过硬的品质,一线的员工,对增长的贡献,真的不大。
  很多顾客选择有佳,也许是已经习惯,也许是离家近,方便,也许是冲着嘉盛的名声来的,这在目前,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他知道,日后的便利店,竞争将会有多激烈,有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被赶超,那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为了不打扰这里的顾客,冯一平点了一杯原味咖啡后,没有停留,跟我着德鲁克朝楼上走,“德鲁克,为什么你们每一位员工,面对顾客的时候,笑容都能那么真诚?”
  这是一栋可能在美国来说接近文物,所以是保护对象的建筑,因为不允许做大的改动,在屋顶上,布设了很多管道,显得有些凌乱。
  德鲁克的回答,却非常美国,“我们星巴克,从1971年年开第一件店起,我们的定位,就不只是销售,而是为顾客提供超出期望值的服务,我们销售的不止是咖啡,我们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这样的回答,冯一平很不满意,拜托,你不是哈佛毕业的,你是佛学院毕业的吧!给我扯这些人文的,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企业文化,什么核心DNA,那都是用来宣传的,我要的是,具体的做法。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继续不耻下问,“重点是,员工如何实践你们的这种理念?而且非常优质的在工作中体现出来?”
  “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在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时,首先接触的就是公司最坚持的这些理念,这边请。”
  他们来到了八楼,八楼才是星巴克总部的接待大厅,这确实比较奇葩,因为原本接待大厅的位置,被他们开了一家咖啡店——就是楼下那家,老实说,这还真跟冯一平的性格挺像。
  但是,德鲁克这样的说法,冯一平依然不满意,要是知道就能做到,那早就世界和平了好不好!
  德鲁克显然知道了冯一平的不满,在办公室里坐定的时候,笑眯眯的说了一句,“我们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始终把利润和对员工的投入做到最平衡,比如,我们大部分的员工,原来包括兼职的员工,都有公司期股,贵国我们直营店的员工也一样。”
  这才是画龙点睛的一句!冯一平顿时眼前一亮。
  企业文化什么的,那都是虚的,员工服务太多好坏的关键因素,可能都还是收入。
  有佳此前折腾来折腾去的那些绩效工资方案,激励计划,现在想想,还是没能解决基本问题,如何让一线的员工,也能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这倒真是一个方向。
  “那么,如何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地段门店的员工收入?”
  “关于这个,我们的薪酬委员会,做了一个科学的模型……”
  ……
  回硅谷的路上,冯一平还在消化最后在星巴克的收获,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很契合我们一些传统的观念,简单说,就是有舍才有得。
  关键是,即便是知道这个道理,这样的“舍”,还真不是一般人和公司能做到的。
  “舍”之后的安排,也同样重要,不满足的并不只有冯一平,所有人都这样,人心就这样,如果一线的员工,把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视作理所当然,那会不会又和现在一样?
  与此同时,一直在关注嘉盛官网的哈斯廷斯,看到这则报道,总算松了一口气,他是真度假,不是掩人耳目,你就多玩几天吧,最好等我们准备好你再回来。
第二十九章
难兄难弟
  布吉关口,就像是得了肠梗阻一样,人、车,全挤在一起。
  后来有人形容,“英雄难过梅林关,超人难过布吉关”,当然,那形容的是后来这几处的交通拥堵,不过现在,对那些想到特区,想进关淘金的人来说,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关卡。
  人太多,王昌宁站在验证大厅门前的台阶上翘首以盼,终于看到从一辆中巴车上下来的肖志杰,高兴的奔过去。
  肖胖胖同学一手拖着一个行李箱,一脸好奇的东张西望,嗯,和以前一样,有不少目光,依然落在周围人群中的那些妹子身上。
  “这里,”王昌宁挤过去,在他肩上拍了一下,“看什么呢,死性不改。”
  “老王,”肖志杰高兴拥抱了他一下,顺道把脖子上的汗擦在他的肩膀上,“你这是肿么啦,就个把月时间不见,怎么这么瘦,还这么黑?”
  “别唠叨了,赶紧排队过关,不然到家天都黑了,”王昌宁接过一个行李箱,用身体挡着,塞给肖志杰一样东西,“边防证,拿好了!”
  “我没办啊。”
  “我知道,这是花钱找人买的,你的暂住证没办下来之前,这东西可不能丢。”
  “不会有事吧,会不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
  “以前会,现在没那么严,再说,你看上去就是有点傻,倒也不像坏人,就是被抓起来也没事,那就真不愁减掉你这一身肥膘肉。”
  孤身一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呆了这么长时间,好容易见到亲人,王昌宁变得特别絮叨。
  “我就跟在你后头,我要是被抓,你放心,我立马指证你,”肖志杰业务非常熟练的低头在王昌宁衬衫袖子上擦额头的汗水,“这么热,看来我这个夏天真得瘦几斤。”
  王昌宁看着自己白衬衫上的油印,非常无语!
  上辈子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这辈子才会碰上他这么个无赖的兄弟?
  肖胖胖同学的心理素质真的没话说,递上去假证件,还若无其事的跟王昌宁闲聊,“我都想好了晚上要吃什么,要三黄鸡,要沙井蚝,还要南澳的鲍鱼……”
  说得前后左右的人马上流口水,王昌宁也配合,“这次该你请。”
  检查的武警哥哥看了看这个拿着一本杂志扇风的胖子,不言语的把证件递给他,“下一位。”
  “怎么样,咱这功力?”轻松过关的肖志杰自夸。
  王昌宁没工夫理他的吹嘘,拖着箱子在前面快走,“快点,不然赶不上车了都。”
  “大哥,你不是吧,我第一次来,拿着这么多行李,你居然让我挤公交车,当然得是打车啊!”
  “从今天起,你就把打车戒了吧,快点跟上。”
  肖志杰颠颠的跟在后面跑,“我这是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来了吗?”
  “别瞎扯,跟你说的你记住了?手机和钱包,一定要保管好,不然上车以后你真还不一定能再看到它们。”
  “这还用你说?早放得好好的,你不就是早来个把月吗,在我面前摆什么老资格?”
  虽然一直不停的斗嘴,但两个人的配合,依然非常默契,不但顺利的挤上了车,还都抢到了一个位子。
  “老王,你这过的,看来比我想的还要惨,不过没关系,哥过来了,哥打救你,从今天开始,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我们。”
  王昌宁懒得理会他的疯言疯语,“家具厂就在那边。”
  “哪呢哪呢?”肖志杰连忙凑到窗口,却只看到那边的一片厂房。
  “绿化最好的那一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