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763

  叶主任就把事情说了,刘老师听了也不分辩,“我中午回宾馆的时候,两个女生看到我就哭,说是在贵校被人欺负,然后冯一平也承认他动手打了人,不过事情的经过和起因和您所说的有些不一样。”
  刘老师就把冯一平他们说的复述了一遍,“我个人认为,冯一平动手打人,虽然不对,但确实情有可原。原本还想向贵校反应,不过为了少给两个学校间添麻烦,我想想还是算了,谁知道竟然被人倒打一耙!”
  “我校的三个学生,其中一个女生是我们副校长的女儿,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从不说谎,更不要说惹是生非。冯一平呢,据我了解,从小学三年级起,期期都是三好生,入校后两次期末考,成绩都是全县第二,在学校人缘也很好,从来没跟其它同学有过矛盾,从老师同学到厨房的师傅,都很喜欢他。这样一个学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居然动手打人,我想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吧!您说呢?”
  叶主任有些恼火,要是刘老师不承认打人,他还有话说,但是刘老师一点都不推诿,该说的都说明白了,反倒是自己这边,就拣对自己有利的说。
  他一想,就大概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好意思啊,我们管束不严,让你见笑了。”叶主任说。
  “没事,都有错的地方,要不要我把那三个学生叫过来道歉?”刘老师话里柔中带刚。
  “不用不用,也没多大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回去记得向老张给我带好!”
  都是一个系统的,他和张副校长也有几面之缘,他的女儿在自己这被欺负,不好替她做主,但再怎么偏袒肯定也不好还要她道歉啊。
  考完试后,冯一平还准备等叶主任呢,按他说的,不是要给校长打电话表扬他吗?怎么现在还不来。
  “快走吧,趁雨还没下,赶紧去车站,也就只剩最后两趟车了。”刘老师催大家。
  “走吧,人家都去找叶主任告状,不找你就算好的,还等什么。”刘老师拍了拍冯一平的肩膀。
  果然,学校的老师,不管自己的学生有错没错,肯定是要偏袒自己人,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还有,这些学校中当官的,原来也是官僚啊,他们说的话,也是信不得的。
  半路大雨就下了起来,快七点才回到镇上,昨天的那辆专车等在那,到学校时,已近八点,张秋玲自然是回家,刘老师带着剩下的同学一去教室食堂吃饭。
  饭留的很多,菜也不错,回锅肉,鱼头豆腐汤,旁边池塘采的茭白炒鸡蛋,干煸四季豆,红烧茄子,都很大份,应该是得到了刘老师的提示。
  但是大家回到了学校,在老师面前反倒有些拘谨,不像昨晚那样吓人,刘老师感觉有些好笑,环境真是改变人啊!这时他很放的开,招呼大家,“吃啊,拿出昨天的干劲来,不要客气!”
  大家低头小口吃着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想笑。
  饭吃到一半,张副校长撑着伞赶了过来,嘘寒问暖的慰问了大家几句,还特意和冯一平说了几句话,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父亲替自己的女儿向他表示感谢。
第九十六章
中秋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中秋,应该是每年最重要的一个月半吧,今年的中秋,刚好是公历9月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国庆节。
  国庆放长假的福利要到99年才开始有,今天星期四,只能老老实实的蹲在教室里学习。
  这学期一开始,历史、地理、生物虽然课本也有,但已经从课程表上撤了下来。
  课程表上,每周虽然有一节音乐两节体育课,可是音乐一般都被数学课给占了,体育课呢,数学以外的几科轮流占,大概两周能保证让他们上一节吧。
  课程进度,现在冯一平他们已经快学完了整个初中二年级的课程,估计期中后就要学习三年级的,到二年级结束,初中整个三年的课程就会修完,等到三年级的时候,就是系统的复习。
  冯一平现在还算轻松,估计接触到三年级的课程之后,会有些压力,主要还是数学,不过比起原来是好的多,毕竟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要好的多。
  今天也是午休最后的一天,第四节课后,王昌宁骑车带着肖志杰,和冯一平一起回到了502。
  他们两个对这个日子其实不太在乎,只是冯一平这个怪胎,今天实在不愿意孤零零的一个人吃饭。
  秋老虎可不含糊,相当之厉害!火辣辣的日头晒着,只一会,就一身的油汗。
  正是正午的时候,路上人车都很少,田里的庄稼和行道树的叶子,也都被大太阳晒的蔫蔫的,只有他们几个,一路洒下充满活力的笑声。
  中午很丰盛,昨晚炖好的一只老母鸡,连锅一直镇在水池里,没有变质,现在一热就好。半斤以下的小鲫鱼,有七八条,冯一平一锅红烧了,还有个回锅肉,一盘凉拌西红柿还洗了一盆生菜,等鸡肉吃的差不多,在下到鸡汤里烫一下。
  风扇在一旁呼呼的吹着,三个人身上搭着一条毛巾,吃的不亦乐乎。
  正吃的爽的时候,有人敲门。
  冯一平有些奇怪,除了每个星期固定送些菜来的舅舅,他这可没有什么访客。
  疑惑着看门一看,肖建平拎着两大兜东西,站在门口。
  冯一平忙把他让进屋里,“爸,你怎么来了?”肖志杰一手拿着毛巾擦汗,另一手的筷子上正夹着一只鸡腿,惊讶的看着走进来的老爸。
  “我怎么来了?这不是你妈说今天是个大日子,叫我给你送吃的,我当时就说,根本就不用去学校,你一准在这,果不其然。”
  冯一平给他端来一盆水,“叔,你先擦擦。”
  “对,爸,你到这边吹吹。”肖志杰把电扇定住,对着他爸吹。
  “你们这日子不错啊!难怪小杰放假都不愿意回家。”肖建平望着桌上的菜说。
  还好有四把椅子,肖志杰去拿了碗筷,“爸爸,要不要给你买瓶啤酒?”
  “不是要不要,你该问要买几瓶?”冯一平笑着说。
  “对,记得要冰的啊!”
  等肖志杰出去,肖建平问冯一平,“一平,跟我说实话,小杰这学期怎么样?”
  “他听认真的,叔。”
  “那就是还是没什么进步?”肖建平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他数学物理挺好的,就是英语语文差了些。”冯一平实话实说。
  现在看肖志杰的记性确实一般,在语言方面也没什么天份。但是冯一平可是清楚,肖志杰后来可是清楚的记得他自己经营的上千种商品价格,并且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现在就是要想办法调动他的积极性。
  “就剩下一年半,那还是有些难啊!”肖建平有些沉重。
  王昌宁闻言也是一黯,是的,如果在学校都不能排上年级前十名,那基本就没有希望升入县一中。
  冯一平当然也不敢打这个包票,只能说,“叔,还有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一定会督促他用功,如果到时还差些火候,那也没事,再复读一年,上一中那绝对手拿把掐。”
  “呵呵,也是,本来就做好了他要复读的打算。”肖建平说。
  这两年,学校的三年级每年都有插班生,都是那些家庭条件还可以,也有些想法的父母,让孩子再来搏一把。
  吃完了饭,大家还吃了一个肖建平带来的月饼,这也是冯一平他们每年中秋固定的一味。就是那种白色印花油纸包着,外皮酥脆,里面是冰糖粒的老月饼,现在可是要一块一个,也不便宜。
  中午把肖建平送走,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冯一平又迎来了一个想不到的人,几年不见的姐姐,到学校看他。
  ……
  29号的这天,冯玉萱就从市里踏上了返乡的路,没有什么行李,荷包里也只有四百多块钱,这还是她近两个月破天荒的省下来的。
  到镇里称了两斤桔子,两斤肉,又买了些月饼,带着这些东西,她坐车到了乡里,然后翻山路回家。
  一路看着这熟悉而陌生的山水,她有些亲切,又有些不耐烦。这么几年过去,外面可是日新月异,差不多一年一个样,家里却还是没怎么变,就像她看的一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的那主题歌里唱的,“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
  她穿着时髦,蓝色的连衣裙,白色的高跟凉鞋,不过这样的穿着打扮,走这样的山路真是不方便。她咬着牙坚持了一阵,看前后没什么人,还是脱下了高跟鞋,提在手里,赤着脚走路。
  山路上可不干净,路面上都是石子,还有玻璃渣,最难防的,就是那些砂石里的各种刺,比如路边板栗树上掉下的板栗球上面的刺,挑柴回家的路上,荆棘上掉下来的刺,不得不又穿上高跟鞋,总之,这一路走来,真不轻松。
  她走几步歇一阵,走几步歇一阵,原来一直最多半小时可以走完的路,今天她走了快两个小时。
  直到下午三点多,她终于进了村,路也平了些,好走多了,她松了一口气,就着包里的小镜子整理了一下,挺直了腰板,以一个城里人的姿态,骄傲的回到了阔别几年的老家。
第九十七章
失望的姐姐
  塆前池塘边的大皂荚树下,几个老人家坐在小板凳上做着针线活,旁边还有几个鼻涕娃在打闹。
  看着她走过来,几个老人家疑惑的打量着,这是谁家的亲戚?
  二伯母也在里面,正纳着鞋垫,她把手里的针在头发里篦了几下,看了几眼,觉得有些眼熟,试探着问了一句,“这是玉萱回来啦?”
  “二娘,是我,你身体还好吧!”冯玉萱停下来问,话里不觉就带上了市里的口音。
  “还好还好,你爸妈不是说要过几天才回来吗?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哦,爸妈还要过几天才回来?“他们跟我说了,我这两天不忙,就先回来看看。”
  冯玉萱从塑料袋里拿出几个桔子给围上来的孩子,“来,吃桔子。”
  其它的几个老人家这时也和她打招呼,“哎呦,这是玉萱啊,变化这么大!这一身打扮真好看。”
  冯玉萱矜持的笑了笑,有些自得。
  “还没吃饭吧,走,跟我回家。”二伯母收拾好针线箩,拿起小凳子,拉着冯玉萱往家里走。
  过塘边那条沟的时候,冯玉萱不小心又扭了下脚,二伯母看了笑话她,“你这个鞋好看是好看,这么高的跟,穿着不难受?这样的鞋在城里合适,在我们这,我还是给你找双布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