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763

  九月二号,昨天还喧嚣无序的学校,迅速回到了正轨,随着起床的电铃响起,新的学期,正式拉开了序幕。
  冯一平早上六点起床,下了一碗鸡蛋面,吃面的时候,又煮了两个鸡蛋,准备带给那两个货。
  六点半,骑车去学校,这时楼里还静悄悄的,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里。
  六点四十五进教室,住校的同学跑操还没回来。过了几分钟,看到大部队跑进学校,随后,听到操场上校领导训话,解散后,同学们三五成群的走向了教室。
  中午放学后,他又急匆匆的骑车回到乡里,把饭煮着,炒了个干煸豆角,见饭还没煮好,先去睡觉,一个小时侯起来,洗把脸,干掉了两碗饭,之后神清气爽的在一点半以前赶到了学校。
  下午,他是和王玉敏夫妇一起回家的,朱老师骑着他的自行车带着冯一平,王玉敏骑着冯一平的山地车,前杠上坐着小燕子。
  进屋后,王玉敏先看了下手表,“接近十五分钟。”
  朱老师带着小燕子转了一圈出来说,“你这硬件比我们的还好啊!”
  王玉敏则毫不客气的检查了冯一平桌子上的书,还打开抽屉找了找,连床下也瞄了瞄,看见没有一本杂书,也没有其它玩物丧志之类的东西,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天来是突然袭击,冯一平事先并不知道,所以不可能有准备,现在看来,和他妈妈说的一样,还是个能让大人放心的孩子。
  既然来了,冯一平干脆就留饭,反正这两天厨房里的各种菜很多。
  王玉敏要当主厨,朱老师帮忙,冯一平就带着小燕子,到街上小店里买牛奶和冰棒。
  王玉敏的厨艺尚可,口味偏清淡,也许是就着小燕子的缘故吧,反正冯一平知道,朱老师是喜欢略咸偏辣的。
  饭桌上,王玉敏提起,现在还好,到下个月,午休取消后,来回半个小时,加上作饭,中午就比较匆忙。
  冯一平都想好了,到时天气转凉,他可以把菜做好,早上用保温桶带到学校,中午就在学校吃饭。
  不过,他是不是可以不去学校上晚自习的要求,被王玉敏一口拒绝,又说,要是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倒是可以向她请假。
  就知道没这么容易,还是要像个办法让她同意才好。
第九十一章
悲催的比赛之路
  接下来的几天,访客纷至沓来,三舅带着三舅妈来了一次,姨夫姨妈带着林锐也来了一次。来了后,总要检查叮嘱一番,没办法,谁叫现在年龄小呢!
  好在他们来的时候都不是空手,冲着他们带来东西的份上,冯一平一直表现的非常听话,谁的嘱咐都装作用心记下。
  又到了周六,恰好这周轮到冯一平值班,值班也没多大事,所有同学都出教室后,他要负责关窗锁门,然后把钥匙交给班主任。
  这个星期,是他们这些二年级的同学,第一次在学校上两个星期的课后,才放一次假,大家更是归心似箭。几分钟的工夫,教室里就空荡荡的,只剩下他和肖志杰,以及王昌宁这三只,哦,还加一只女生,张秋玲。
  几个人议论的很热烈,因为明天,冯一平他们就要去县里参加作文大赛。往年这样的大赛,学校只会抽调初三的同学,不过因为冯一平同学有些小名气,学校也把思路放宽了一些,一年级和二年级也都选了同学参加。
  一年级的好像是个女孩子,二年级一个是他,另一个就是张秋玲——没办法,有个当副校长的爹就是机会多,至于三年级有哪些人,他不清楚。
  这次比赛是市里组织的,每县只设一个考场,这个考场当然是在各县里。虽然考试时间定的是下午,但从学校到镇里,从镇里再到县里,再顺利的话也要三个小时,也不知道是今天就到县里还是明天去。
  办公室里,校长放下电话,一脸恼火的对教导主任说,“镇里的老朱说,他们的车没租到,准备今天下午就走。”
  教导主任也一愣,“不是说好了,他们找个车,明天早上我们一起走吗?”
  “谁知道,我看,以后不管什么事,都不要指望他们。你去把带队的刘老师叫过来,我们也下午走,不就多花点钱嘛!”
  吃中饭前,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三一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来通知大家,中饭后去校长那集合,下午就去县里。
  下午集合时,三年级来了三男一女,所以一共有七个同学参赛。
  临行前,校长和颜悦色的鼓励了一番,教导主任送大家到校门的时候,则板着脸强调大家一定要听带队老师的话,自觉遵守纪律,表现好一些,尤其不要在其它学校面前,给梁家河中学脸上抹黑。
  去镇里坐的是专车,那是隔壁村里的一辆单排座的小货车,货厢上蒙着绿帆布。刘老师当然坐在前面副驾的位置,学生们只能窝在货厢里。
  虽说是去比赛,可这样出远门去比赛,估计都是第一次,所以大家现在都很兴奋,一直有说有笑的。
  不过大热天的,坐在这个三面密封的货厢里,真不是件舒服的事。也没有座位,就是一块木板,车在路上颠簸不休,大家都要抓紧身后的撑篷布的钢条。
  这也没什么,有个车坐就不错,但是,好像出远门的都不多,坐车的机会也不多,坐上车不一会,好几个人都觉得不舒服。
  最可怜的是一年级那个文静的女同学,一手拉着钢条,一手捂着嘴,还没到梅家湾呢,就忙着把座位换到了最后面,把头伸出车外,任风吹着。
  不一会,张秋玲也换到了另一边,学她的样,探出头去吹风。
  到了镇车站,刘老师去办公室倒了两杯开水,给那两个吐的脸色惨白的女同学,然后统计买晕车药的时候,居然只有冯一平一个人不用。
  冯一平还是去买了两斤桔子,果然上车后就派上了用场。不过,七个同学,还是有四个吐的稀里哗啦的,反正到站的时候,司机拉住刘老师不让他走,非要他出洗车钱。
  张秋玲还算好,看在肖志杰的份上,冯一平和她坐在一排,一路悉心呵护,只干呕了几次。
  出校门的时候还个个生龙活虎,貌似很有战斗力的一只队伍,才到目的地,还没上场呢,就变成了残兵败将,刘老师有些后怕,亏得是校长他们和镇中学斗气,今天就来了,如果是明天上午出发,那还比个什么比,七个人有三个能上场就不错。
  他马不停蹄的带着大家到教育局对面的一家宾馆,开了三个房间,先让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再去熟悉环境。
  不知道那三个女生怎么样,男生们一进房间,立刻折腾上了,研究空调,研究彩电,研究抽水马桶,没一个睡觉的。
  冯一平挺惨的,都是双人标间,刘老师那屋就他和另外一个同学,这屋就有三个人,所以,他这个低年级的只能打地铺。
  好在有空调,把温度调低,把被子铺在地上当床也不热,也挺软和。
  他就不管那两个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二货,席地而睡。
  晚上,为了让几个身体不适的同学快速恢复,也为了大家能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明天的比赛中,刘老师请大家到宾馆附近的一家餐馆吃饭。
  但是他太低估了同学们的肚量,吃惯了咸菜,吃惯了家常菜,难得下次馆子,餐馆专业的炉子大火炒出来的菜,味道当然不错。
  当饭桶遇上了好菜,就好比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个反应是剧烈的,只四菜一汤?未免太小觑了大家的能力!
  餐馆又不集中兵力,总是一个菜一个菜的上,上来一个,就被大家干掉一个,再上一个,被干掉一双,等到四菜一汤上完吃完,大家连一碗饭还没吃完呢。
  没办法,刘老师只好去厨房加菜催菜,最后,总共上了九个菜,这还是大家看他脸色不太好,收敛了一些的结果。
  反正吃到最后吧,刘老师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
  离开餐馆的时候,同学们能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就刘老师有些面色发苦,也幸好队伍里有副校长的女儿在,不然他还真发愁报销的问题。
  刘老师还是带大家到人民广场那转了一圈,回到宾馆后,把大家召集起来临阵磨枪,可包括冯一平在内,没人还能听进去。
  比赛的这天早上,大家睡了个懒觉,其实还是在六点就醒了,不过都不想下床,就躺那看电视。
  9点钟,和刘老师同屋的同学来敲门,叫大家准备一起去吃早餐,然后去实验中学熟悉环境。
  对他们这些大肚汉来说,早餐的那一碗馄饨,也就聊胜于无吧。
  当他们总算来到比赛场地实验中学时,已经十点多,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估计打的都是和他们一般的心思。
第九十二章
忍不住打人
  作为全县初中的门面,实验中学自然很气派。
  校园由一水黑色的锌钢护栏围着,贝雅红的大理石上,镶着鎏金的校名,大门是现在还少见的电动收缩门,这时只开着能容两个人并排进出的口子。
  刘老师去门卫室登记后,还有人出来清点人数。登记还可以理解,至于清点人数,这就绝对是拿乔!你以为你这是什么重地或圣地啊,还会有人想方设法的混进来?
  一进门也是操场,操场上有标准的塑胶跑道。正面是五层的主教学楼,三楼的走廊外,对称的镶着校训,“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主楼四周,还有不少建筑,当然也是清一色的楼房。
  明天的赛场就在一楼,这时里面没人,也是,他们现在确实来的迟了些,那些积极的估计早来看过。
  他们在教室里坐着体会了一会,大家都注意到,教室里的课桌椅都是制式的,想来不是学生自己带的,应该是学校统一配的。
  刘老师不知道是有事还是碰到了熟人,让他们在校园里自由活动,11点在大门口集合。
  其它人都想去转转,冯一平不想在这大太阳底下四处转悠,就坐在楼前台阶上。
  一年级的那个女生和张秋玲,在前面的塑胶跑道上,又踩又跳的,终归还是大孩子嘛。
  张秋玲还在跑道上划起跑线的地方,做了一个蹲踞式起跑,一年级的那个女生在旁边跳着拍手叫好。
  两个人手挽着手笑嘻嘻的走回来,张秋玲问冯一平,“怎么样?标准吧!”
  这就是间接要求说,“夸我吧,快夸我吧!”
  冯一平当然要凑趣,也拍着手说,“标准,漂亮!”
  “呵呵。”张秋玲被他们两个吹捧的很开心,一脸开心的笑。
  这时,头顶上一声嗤笑,然后一句很轻但清晰的话飘了下来,“东施效颦!”
  下面就他们三个,此时这话当然是针对他们的,张秋玲听了一僵,脸上一点笑颜色都没有,马上就粉面含霜,狠狠的向上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