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2763

  不得不说,这些做惯了幕僚的人的嘴,要是不客气起来,那真能活活把人说出内伤来。
  “NEXTDOOR就不担心亚马逊推出同样的业务,会对你们构成冲击?”
  “模仿我们容易,超越我们,呵呵!再说,世界这么大,市场这么大,容得下太多的同类公司。”
  “那你们公司,有没有发展成电商的意愿?”
  这个自然没有,不过,你亚马逊不是做团购给我们压力吗,那我们同样可以给你们施加压力。
  “暂时没有这样的计划,同时,我想代表公司郑重重申一点,我们推出的所有服务,都是以我们的用户为中心,做什么,不做什么,都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谢谢大家!”
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触奈飞
  因为要等摩托罗拉筹集手机货源,亚马逊已经完成的团购项目,不得不推迟一周上线,贝佐斯那个郁闷啊!
  而另一边的NEXTDOOR,却无暇理会他和亚马逊的郁闷,团购继续如火如荼进行着。
  继《海底总动员》电影票,以及苹果ipod之后,NEXTDOOR推出的第三个团购项目,是嘉盛A型电动车。
  经过乔布斯、佩奇等硅谷科技精英,和一些好莱坞明星的渲染,这辆首先环保节能,其次设计感很强,又方便实用的短途代步工具,目前在美国很火,算得上是明星产品。
  只不过,囿于产能的原因,每月出口到美国的数量也很有限,这次能做团购,自然大受欢迎,而且,在跟美国的代理商协商之后,这次团购,大气的大了9折。
  总之,第三次的团购项目,依然非常火爆,而且这一次,网站终于有了进账,不像之前那两次,完全就是赔本赚吆喝,主要目的是给自己的团购业务打广告。
  在这之后的团购项目,自然也有安排,那是之前几个月,镇里家具厂赶工,用处理过的藤条手工编织的吊篮椅,可以放在家里的门廊下、院子里,就是住公寓的,也可以放在室内,或者阳台上。
  美国人民,对这些手工制品,一向青睐有加,而网站的注册用户,就是家庭,这本来就是家庭里很实用的东西,想必效果不会错……
  之后,团购的项目自然是神奇工坊的另一样出品,红外测温仪,这玩意,国内的家庭必备,美国的家庭也一样,而且因为冯一平的要求,神奇工坊出品的测温仪,比市场上现有的那些,更精致,功能更多,换算成美元,也就100多,很有吸引力。
  总之,自己的网站,做自己家工厂产品的团购,依然是一举两得的事,一句好几得的事。
  在这之后,还有康宁的餐具、惠而浦最新款的洗衣机、飞利浦的新款吸尘器……一句话,准备得很充分,排得很满。
  这些知名的厂家,其实主要看重的,还是NEXTDOOR这个平台的宣传效果,推出的新品在这上面团购一次,会有很好的广告效应。
  最大的项目,是布坎南亲自带人跟厂家在谈的项目,那是家用的大件——汽车。
  所以,像奈飞公司这样,团购项目上线以后,才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的公司,还得等一段时间才有机会。
  “还是没有确切的时间?”哈斯廷斯又问了一次和NEXTDOOR负责联系的人。
  “他们还在统筹安排。”
  “你继续跟进。”哈斯廷斯吩咐了一句,无奈把这事放到了一边,要说,网站那几千万户注册家庭,真的让他大流口水,如果那些家庭里,有十分之一的能用上自己公司的服务,那沃尔玛推出的同样的业务,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这只是哈斯廷斯觉得值得努力的一个机会,既然暂时走不通,他还是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对他这样愈挫愈强的人来说,沃尔玛嘛,也没什么大不了。
  那当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线上的DVD租赁,只是他们的很多项目中的一个,能分配到的资源应该不会太多,而这项业务,却是自己公司的全部,他会用上自己所能调集的所有资源,结果,还真不一定就斗不过沃尔玛。
  其实,哈斯廷斯不仅很眼红NEXTDOOR现在的注册用户,也深入思考了NEXTDOOR的模式,他发现,NEXTDOOR的模式,跟现在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不一样。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先确定自己的项目,然后依据项目去找客户,而NEXTDOOR好像是反着来的,先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圈住一大群人,然后,才适时的推出一些业务——他自然不知道,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标准的创业模式,先烧钱圈住用户,然后再找盈利方式。
  这两种模式,都有可能成功,但是,他觉得,NEXTDOOR这样的模式,好像更有可取之处,反正他认为,如果解决了物流的问题,那个网站也做线上DVD租赁的业务,那对自己的公司,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希望他们对这块市场没兴趣吧,哈斯廷斯想。
  关于这家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分站点建设的公司,硅谷的精英们,之前在一起时不是没有讨论过,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网站,最好的盈利模式,肯定是广告,也只能是广告。
  但是,没想到,网站的功能越来越多,却一直没有在网站上打广告,有些人都笑话说,这好像是在花自己的钱,给政府做事,没想到,别人早就有了赢利模式,而且,看样子,肯定不止这一项。
  比如,已经有参议员竞选人,在NEXTDOOR展开大规模宣传,选举,这可是一块非常巨大的蛋糕,而且每年都在大幅增长。
  只是,这么好的基础,你们为什么就不大规模的上广告呢?哈斯廷斯有点想不通。
  总之,哈斯廷斯现在很想跟冯一平当面聊聊,能写出那样的管理著作,现在又敢以和大家相逆的方式创办这样一家公司,而且明显已经成功,和他交流,一定能有很多收获。
  ……
  布坎南现在也在为这事烦心,广告嘛,只要大规模的做,那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肯定是立竿见影的事,只是,冯一平再三向他强调过,上肯定要上,不过,一定要挑选合适的时机。
  如果刚开始,在网站功能还不多的时候,就大上广告,那肯定会影响到注册用户的增加,甚至一些已经注册的用户,也不会对这个网站感兴趣。
  现在,他看着手里的报表,非常兴奋。
  公司有部门,一直在跟踪调查已经注册的用户,其中就包括对网站上广告的态度,之前还不少明确表示反对,只接受自己分站点内部适量的广告,那些广告客户,主要是该分站点周边的一些商家的广告。
  但现在,随着网站推出的服务越来越多,大部分用户表示,只要不喧宾夺主,他们还会是网站的忠实用户。
  “呵呵,冯,”他高兴的给冯一平报告这个喜讯,“我认为,到了可以大规模广告招商的时候。”
  “真的?”冯一平也很高兴,当他有了购并的想法后,才发现自己的资金,并不充裕,所以赚钱这事,自然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他几乎是马上就想同意下来,不过,最后关头,还是改变了主意,这个网站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注册的用户,还是等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再开始广告招商,“布坎南,好饭不怕晚,还是先缓缓,等上传和分享照片的功能上线以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刚好有事情找你,希望开展团购业务的那些公司里,有一家从事在线DVD租赁的奈飞公司,你花些时间,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信息,再代表公司跟他接触,探讨我们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合作?”布坎南有些不解。
  “具体的说,我对这家公司和创始团队很有兴趣,你可以先试探一下,这家公司,有没有被整体收购的可能性,或者是接受我们的注资?”
  布坎南半晌没说话,“那是一家上市公司吧。”
  他马上谷歌了一下,市值接近20亿!好嘛,亚马逊刚说最高出资15亿整体收购我们,老板你马上就准备收购一家市值近20亿美元上市公司,比贝佐斯的动作还大,难道,今年又是大规模并购年吗?
  “整体,收购?”他有些不确定的问了一句,其实他问,“老板,你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吗?”
  “是有这个想法,我正在进行相关的准备,你先抽些时间跟他们接触,主要是哈斯廷斯,侧面多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没问题!”
  ……
  一周后,哈斯廷斯就接到了布坎南的午餐邀请,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冯也会参加吗?”
第三百三十六章
热心的堂哥
  农历四月,是乡下最好的辰光。
  远处山上的松树,在这样的日子里,变得更绿,地边的那些经济林,同样一身葱茏,里面还藏着斑鸠,“咕咕咯”的叫。
  路边、沟堑边,长满了各种野草,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叫不出具体名字的野花,蜜蜂、野蜂,还有一些蝴蝶,就在那些野花间飞来飞去,草丛里,有小虫在叫,还有一些蚂蚁,急匆匆的一会进去,一会出来。
  麦子长势很好,麦穗看上去很饱满,预兆着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总之,这是一个连麦子下面的那些黑土,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时节,迎面吹来的风,也不冷不热,就像新生婴儿的气息一样,柔柔的,又非常清新,让你能真切直接的感受到里面蕴含的生机和希望。
  冯文那驼背的爷爷,把一头老黄牛就系在路边吃草,自己坐在马扎上,忙着把早上从山上割下来的一捆葛藤处理干净,从今年开始,镇上的家具厂连这东西也收。
  偶尔抬头看看自家的牛,发现居然有鸽子停在牛背上,这日子好起来,连带着这些扁毛畜生也大胆起来。
  中午下班回家的人,经过的时候,有些会跟他聊几句,“今天又割这么多?怎么还这么下力气的做,儿子孙子都在上班赚钱,你也该歇歇,享享福了。”
  “那啊,还真是歇不下来,再说,这算什么辛苦?”日子好过了,这个原来脾气不好的老头,性子也变好了。
  老远看着冯振昌走近,他连忙站起来,把牛朝路边赶了赶,“五叔,回家吃饭?”
  “这牛肚子鼓鼓的,家里的饭应该也都好了,一起回吧就。”冯振昌邀了一句。
  冯文爷爷把东西拢了拢,牵着牛跟在后面朝塆里走,“一平他还呆在首都?”
  “是,那边人多,事情多,他不好走。”
  “这还真是,当初就该硬让他回来,不过,我听他们说,首都那边,现在情况好像也在慢慢好转是吧,一平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整个冯家冲,4月20号以后,不管是在市里、省里还是其他的地方上班或者是开店的人,都没有说跑回家来的,孩子倒是送回来几个。
  所以,村里的人,现在同样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看疫情通报,说起来,首都那,只有冯一平一个人在,但首都的疫情,不止是冯振昌和梅秋萍关注,大家同样非常关心,现在谁都知道,村里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说起来,都是冯一平的缘故。
  冯振昌自然知道不止是首都,全国的形式都在好转,但是,这事谁说的准呢?只要每天还有新增病例,那就说明这事还没过去,就还是有染上的可能,那他虽然理解儿子的决定,但心里肯定还是悬着的。
  “那就借你吉言了。”
  “五叔,这些藤,明年肯定还收吧。”也许这才是他最想问的话。
  “放心吧,肯定收,用它做的家具,销路很不错。”
  “那就好,真是托五叔你的福,我这样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现在每天轻轻松松的也能有钱赚,”驼背的老爷子一脸的笑,“这两个月,一个月至少有千把块,这样的事,以前哪想得到?”
  “这不也是大家帮衬着,就说你家冯文,在公司做销售就做得不错,他们工作做得好,厂里对藤这些的用量就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