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763

  “不要高兴的太早,哪怕你现在吃什么都不长肉,这么吃下去,过两年就知道厉害了!到时就餐餐吃素也减不下来,就和高胖胖一样,整天顶着个大肚子,一年到头,就像总是怀胎十月一样。”
  “不会的,我有独门秘籍!”冯一平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
  “切!”那两个人都不屑一顾。
  “你们还别不信,我自创的这份秘籍,本来想作为将来我冯家的传家宝,传男不传女,一代代的传下去的。我看两位,特别是胖哥,骨骼精奇,今天我就破个例,将它传给你们,只要每天坚持,保证你男的变猛男,女的变貂蝉。”
  “我怎么觉得来了位走江湖卖艺的!”高志毅笑着说。
  “你们炼了就会心服口服的,相信我。”
  冯一平接着把平板支撑的要点告诉了他们。高志毅看了看自己突出的大肚子,有些犯难,李嘉想了想,“我觉得有点道理嗳,可以试试。”
  说说笑笑的把所有的菜一扫而光,高志毅告诉冯一平,那两本书对他来说,肯定有难度,有实在理解不了的,可以写信找他。
  告别了这两位难得有共同语言的朋友,接下来冯一平也没耽搁,跟爸妈说了一声,去家具厂向小舅他们辞行。
  现在见到冯一平,蔡虹总是马上就从车间跑出来,看来她是真的不耐烦在车间做事。
  老蔡在忙,过了一会才出来,留冯一平说了会话,把名片拿给他,叫他有事就打电话。
  小舅呢,说明天早上去送他。
  这一晚上就没怎么睡,梅秋萍拉着他说了半宿,翻来覆去的叮嘱他,一个人住外面要如何如何注意,有时间也要去外公家,不要让他们担心。
  冯振昌呢,就一句话,好好读书,然后拿出一块带闹钟功能的电子表给他,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买的。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梅义良急匆匆的赶到小屋,跟着一起吃早饭。
  下个月就要去干装修,他是一边憧憬着,一边又觉得没底,毕竟是个新行当,偏偏这事关系重大。
  所以他总是问问题,虽说都是问冯振昌他们,实则是想冯一平回答。
  冯一平看出来了,因为这件事太重要,关系到能不能顺利娶到蔡虹,能不能有钱赚,小舅有些患得患失,其实他注意是打定了,只不过要别人的肯定。
  呵呵,和自己后来决定单干的时候一样。
  看着冯一平和梅义良骑着车转过前面街角,梅秋萍眼睛又有些红,冯振昌握着三轮车把手安慰她,“有什么好担心的,蔡老板都说,就是现在把他一个人放在省城,他都不会有事,可能会比我们做的还好,何况是在家里呢?”
  梅秋萍其实心里也明白,他们这个儿子,现在真的不用他们操心,可是作为一个母亲,和儿子远隔几百里,她又如何不担心?
第八十八章
去,还是不去
  梅义良帮着把自行车放到班车顶上,找司机敬了几根烟,说了几句拜托的话,又买了面包和火腿肠送到车上,看着车开出车站,这才回去。
  车没满员,冯一平找了个靠后没人的位置,把身上带的钱换到里面口袋里,就安心的睡了起来。
  真困啊,昨天晚上,就睡了几个小时而已。
  班车一路颠簸着,中间停了两次,让车上的人下去方便,冯一平是一直没动,没办法,年轻啊,两个肾杠杠滴。
  这一觉睡的真好,到下午两点多,班车停在县车站时,他才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醒过来。
  下车了才觉得饿的慌,推着车走出车站的大铁门,闻到两边的几个小摊子传来的香味,更是饥肠辘辘。
  面包火腿肠刚好可以带给那些小家伙,他骑着车,凭着记忆,在人民广场旁的电力招待所隔壁,果然找到了那家牛肉面馆。
  这家传说中的牛肉面馆,貌不出众,招牌都没有,门头上都黑黑的。
  店里粉刷过的白墙,现在成了土黄色。两边各摆着三张桌子,木凳零散的摆在桌子周边。桌子连带凳子,说好听点,很有岁月的厚重感,直说就是,相当旧,估计年龄不比冯一平小多少。
  不知道是不是小工偷懒,水泥地面上,还有烟头纸巾这些东西。
  如果不熟的人,看到这些估计扭头就走。但是县里的人都知道,这是全县味道最好的牛肉面馆,没有之一,也是生意最好的牛肉面馆,还是没有之一,一到吃饭的时间,那个一座难求啊。
  其它的面馆根本就比不过,后来,就流传说,他家的牛肉汤里,加了罂粟壳,不过,这都不是事,大家还是趋之若鹜。
  中专的时候,肖志杰出钱,他们吃过两次,他后来又带老婆孩子专程来过几次,每次都赞不绝口。
  冯一平把自行车锁好走进去,这时不是饭口,没有顾客,钉在两边墙上的两台摇头扇咯吱咯吱的吹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工,各占据一张桌子在趴着睡觉,也没人招呼他。
  冯一平喊了一声,“老板,一碗牛肉面。”
  睡着的那个女孩子抬起头来,双眼有些迷离的看着他,冯一平对他笑了笑,重复了一遍,“一碗牛肉面。”
  女孩子踢踢踏踏的趿拉着拖鞋走到厨房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句,“牛肉面一碗。”
  不多时,一个缺了几个口的大碗端了上来,冯一平从桌上的筷子筒里挑了双筷子,用纸筒里的卷纸擦了擦,挑起一筷子一尝,就是这个味!面条劲道,肉香韧而不腻,汤鲜浓而不杂。
  冯一平就像饿牢里放出来的一样,哧溜哧溜的,不一会,一大碗面就下了肚。他一擦嘴,抬手对那女孩子说,“再来一碗。”
  “带走吗?”
  “不,还是我吃。”冯一平笑着说。
  “哦。”那女孩子扫了他一眼,估计是觉得冯一平真是人不可貌相,饭不可斗量吧,又朝厨房喊了一声。
  两碗牛肉面下肚,冯一平踏实了,觉得格外的畅快,连带觉得这个完全没有服务意识的小姑娘也顺眼起来。
  从面馆出来,他骑着车,慢慢的在县城里绕了一圈。
  从县政府、法院、县酒厂、实验中学、县一中一路看过来,前后也才半个多小时。
  县政府大门,虽然也灰蒙蒙的不起眼,不过目前还有武警站岗,档次一下就提高了。
  冯卫东工作的县酒厂,老远就闻到酒的味道,据说,酒厂前面河里的河水,都做酒味。
  至于实验中学,他两次期末考试,都输给这里的一个同学,也不知道他在那层楼。
  一中嘛,两年后,如果考不上市里的中学,他就应该在这读书。
  最后还经过了卫校,冯宏兵当然没有考上一中,听说开学后就到卫校读护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一个大老爷们读这个。
  最后又回到车站,他在水果摊那称了两斤香蕉,还有两斤葡萄,这两种果子,镇里卖的不多。
  他是牢牢的盯着秤,没办法,站前的这些摊贩,你不看着,指望他能不短斤少两,那宛如痴人说梦。
  结账的时候,他又费了些口舌,让老板抹掉了五毛的零头。
  原来的他,特别是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可不会讲价,现在重来一次嘛,还是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锻炼这些技巧。
  到下面乡镇的车,都是直接上车买票。
  他一路走过去,看到了到邻县的中巴,愣了一下,这趟车他后来可是坐过。
  哎,要不要现在去一趟呢?看看张彦现在究竟胖成什么样?
  不过张彦她家现在还没搬到公路边,还在里面村子里,他这个生面孔进去不好找理由啊。
  再说认识的时候,她家的老房子早拆了,他也不知道具体在哪,总不好到村里找人问吧,那不是平白让人起疑心嘛。
  不过,他还真想去看张彦一趟,无它,张彦后来和小时候的性格相差很大,据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爬树可是很厉害的。
  在农村,会爬树,爱爬树的孩子,一般就意味着比较调皮,比较厉害。比如冯一平这个出名的乖孩子吧,就不大会爬树,冯文那个惹是生非的,就经常爬到泡桐树上拆喜鹊的窝。
  真想看看张彦现在调皮厉害的样子,最好是能拍下来,这样翔实的一手资料很有意义。
  究竟去,还是不去呢?他犹豫了好久,算了,现在还是不去吧。以后怎么见面,他已经有了计划,现在这么去,太过突兀。
  况且,他现在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学习标兵,可没有搞什么“养成”的不正常心态。
  为了怕自己反悔,他马上坐上了到镇里的车。
  坐上车,售票的见他人小车好,硬要把自行车也算一个人的票。
  冯一平又把这当作一次练习,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和售票员唇枪舌战了好几分钟,最后终于讲到半价,当售票员让步的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那酸爽,可不是区区几块钱能衡量的。
  快六点的时候,车到了镇上,他去肉摊那,捡新鲜的称了两斤,末了,又让老板抹掉了四毛的零头来,感觉今天讲价无往而不利,顿时自己也为自己骄傲起来。
  又花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骑到了梅家湾。
  老远就看见外公抱着瑞瑞在路边晃,看着他到了,外公责备了一句,怎么这么迟,他解释说在县里转了一圈,耽误了点时间。
  把小舅买的面包拿了一个给瑞瑞,他和外公到公用电话那,给老蔡打了个电话,叫他转告小舅,他已经平安到家了。
第八十九章
自由自在
  乡医院宿舍楼外,冯一平送走在这住了一个晚上的外公,一路穿过梧桐树洒下的斑驳的光影,回到了租住的502。
  昨天,大舅带着外公,把他的衣服行李,还有一些菜一起送过来。中午,两人亲自检测了冯一平独自生活的能力水平——主要是吃了餐他做的饭,吃完后两个人都表示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