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763

  厨房的桌上有一碗面,用罩子罩着,旁边的盘子里是几根已经软了的油条。
  蔡虹把面条重新过了一把火,把油条也丢进去煮,再盛到碗里端给他,也不走,坐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他吃。冯一平猜想,她这肯定是借故偷懒。
  这样被人观摩着吃饭不是个愉快的事,冯一平低头扒拉了几大口,然后问她,“你不回车间?”
  蔡虹头搭在椅背上笑了,“这就不好意思了?又爱睡懒觉,这才有点小孩子的样子!吃完了你自己先玩一会,去我爸办公室看报纸,或者去二楼看电视,要出院子一定要跟我们说。”
  蔡虹回车间不一会,冯一平面还没吃完呢,老蔡就来了。也穿着工作服,带着手套,一边耳朵上还吊着个口罩,上了年纪吧,车间的木屑又多,还是要防护一下。
  “呵呵,起来了,够不够,不够我再去买。”
  “够了够了,很饱很饱的。”冯一平几口扒拉完,跟着老蔡到了办公室。
  老蔡泡上茶,照例是寒暄几句,晚上睡的好不好之类的,老蔡就直接问他,“小伙子,你人聪明,头脑灵活,想法也多,不像我这个老头子,现在脑袋都转不动。今年开始,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有没有什么点子,你帮伯伯想想。”
  老蔡其实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不过看冯一平这一天多的表现,有些话还都说到了点子上,抱着生意人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做法,他还是想问问,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我一个山里出来的,家具这一块,还真不怎么懂。不过,从今年起,不仅仅是您这一行,好多行业竞争都会越来越激烈,您也知道,从去年开始,下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有好多人加入进来,他们为了抢生意,肯定会用尽各种手段,所以,短期内,原来就做这一行的,生意多少都会有些影响。”
  这些原因并不出奇,老蔡他们自己也分析过,不过冯一平一个初中的小孩子就能看到这些,证明他确实没看错人,今天说不定会有个惊喜。
  “你说是短期内,这是个什么说法?”老蔡问。
  “好多刚下海经商的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下海而下海,就是为了赚钱而下海。他可能今天看到开饭馆不错,就开了个饭馆,但如果效果不太好,可能不会坚持太久。几个月后,可能又觉得倒服装不但赚钱,也比开饭馆轻松,就转去买服装。”
  “对对,你说的不错,呵呵,开年的时候,就我们这一块,就开了四五家家具厂,好些还找了我那些退休的老同事,到现在,也就过去半年多,已经倒了一大半,剩下的一两家,也是硬撑着,没多少生意。”老蔡提起这个,就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对,您是过来人。肯定知道,不管进哪一行,最难的就是刚开始的那半年,如果那半年都熬不过去,那什么都不用说。”冯一平小小的恭维了他一把。
  “是啊,我刚开始的时候,头几个月也没什么生意,赚少亏多,当时也想的是,再努力一把,不行就算了。不过后来到处找关系,又凭着我这张老脸以前的一些交情,总算拉来了一些生意,后来才慢慢有了起色。”不管是谁,有机会都会炫炫自己的成功史,老蔡也不例外。
  “是,不管哪个行业,原来做的好的只要不犯错,肯定会越来越好,后来的,只会更不好做。”
  老蔡吸了一口烟,“你这话说的在理,我们难做,那些后来的更难做,是这个理。就看谁能坚持,发展的好,发展的快。”
  “你真是个聪明的小伙子,几句话一说,这些情况你就都清楚。那你看,现在这个情况,你有没有什么好点子?”老蔡又问。
  “好点子肯定谈不上,我倒是有些粗浅的看法,说出来您不要见笑。”冯一平想着该怎么组织语言,话说的很慢。
第八十四章
老蔡问计续
  好歹也在商场打滚了十几年,也参加过各种培训,听过不少人成功的励志故事,耳濡目染了各种先进的理念,真要给现在的人上课,随随便便说上个一天那也是小意思。
  还是那句话,说出来的话,首先要契合现在的自己。
  “抛开品牌、原材料和价格因素,买家具,款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的历史课本上有不少图片,我发现,关于家具,在以前,有不少规制,什么人才能坐什么样的椅子,睡什么样的床,所以原来的时候,我们的家具,更多的不是考虑使用的人怎么舒服,而是为了礼制。比如我们课本上有紫禁城金銮宝殿上的龙椅的图片,确实威严大气,但是我想皇帝坐在上面肯定不怎么舒服。”
  为了少露破绽,冯一平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出了这番话。
  “买家具的人首先看的就是款式,能吸引客户的也是款式。要想买的好,首先款式上最好要出新。”
  竞争激烈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而且高度同质化。如果不看商标,把它们摆在一起,可能生产他们的人都分辨不出来,哪是哪家的。那此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开发一款外观新颖的出来。
  说实话,这个老蔡还这真没怎么想过,他现在想的,主要是怎样接到更多的单子。他在市家具厂差不多干了一辈子,有些东西已经固化。在原有的款式上,做一些改进,一些微调,他能做到,可要真是做一款全新的出来,还是有难度。
  冯一平大概也知道他的难处,接着说,“现在我们的住房,我们的照明,我们的厨房,我们的卫浴洁具,很多很多,都是向西方学或者干脆照搬。家具也一样,西方可不像我们有那么多讲究,是人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可以多买一些这样的专业期刊,学学上面的款式,您是老师傅,自己还可以做一些改进。”
  老人家对改变这些方面,还是比较谨慎,“那如果我做出新款来,我想过不了多久,肯定会有人跟风,那不是和现在一样。”老蔡问。
  “这个情况肯定避免不了,”冯一平说,这样的情况他经历的不要太少,“但是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一步领先,就步步领先,如果其它人也跟风,我们接下来就做一些小改动。比如在下面加一块挡板,比如在抽屉里加一个暗格,比如给小型保险箱留一个位,再或者在旁边垂直着组合一截出来,让人专门放电脑……您是专家,这些可以做的改进还会有很多吧,总之,别人跟一次,我们就加一点小变化,让他们总是模仿,但始终超越不了。”
  这些老蔡倒是精通,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款式改动,牵涉到要改的东西太多,冯一平也不指望他全盘接受,就换了一个角度,“如果做老款的生意也不错,还能赚钱,那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做新款的,其实新款老款不重要,赚钱才重要。”
  老蔡听的这话,直点头。
  冯一平指着面前的茶几说,“打比方,就说这个茶几,如果到后来,大家都做这一种,款式差不多,颜色差不多,用料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甚至比我们的还低,已经没什么钱好赚。那我们就干脆不再做这一种,做种新款式的出来,那定价权就在我们手里,那样才有赚头。”
  这样一说,老蔡就有些听进去,现在就是这样,大家都没什么名气,东西都差不多,虽然说也有生意,目前也还有钱赚,但斗来斗去,最后肯定只能打价格战,那到最后肯定没什么赚头。
  “你等一等,我这上了年纪,记性不大好,我拿笔记一记。”老蔡真跑过去拿来本子和笔。
  老蔡像个学生一样,认真的把冯一平说的都记下来。在商言商,冯一平并不觉得他这样做是什么没面子的事,反倒觉得老蔡是个做事的人,有些佩服他,一个老人能有这样的学习精神,难得。
  “我们是不是最好要有个门店?”冯一平问。
  “对,门市部,我想过,”蔡德祥说,“原打算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在这前面见几间房子,用来做门市,现在看来,这事得放一放。”
  其实就厂里现在这个软硬件,门店放在厂门口还真不合适,不过囿于现在的身份,这些不说也罢。
  “门店里面,除了我们代表性的产品,最好是用好材料,做一套高档家具放着。虽然买的人可能不多,但是对提升我们品牌的档次有好处。”
  这个一说老蔡就懂,好多开店的都会有镇店之宝之类的,门市里搞这么一套也好。
  “况且,这两年冒出来的有钱人不少,大多数人觉得几百块的东西就太贵,他们反倒觉得几千块的都没档次。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家具,大路货多,高档的少,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方向,一举两得的事。”
  这个老蔡也明白,高档的虽然量小,但利润高啊。
  “最后一点,可能就比较长远,那些专业期刊上的款式,我们如果做出来了,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同,那可以考虑做外贸。”
  “做外贸?这个太难了!”这点老蔡深有感触。他还在市家具厂上班的那会,能赚外汇的企业,都是明星企业,都是各级政府眼里的红人,他所在的家具厂,连一个美元的外汇也没赚到。
  这个时候做外贸当然不容易,你就不要想什么自营进出口权,能找到一家贸易公司帮你代理就不错,哪怕要交高额的佣金,哪怕回款到了贸易公司以后还要有个账期,都没关系,只要能做就好。
  想想后来那些规模一般的家具厂,一年外贸随随便便大几千万,现在只要接一笔上百万的,这个厂不是就发展起来啦?
  “是难,也是个远期目标,但早做准备总没坏处吧。我在报纸上看到,国家始终大力鼓励出口,还提供各种补贴,所以这是一个趋势。关于我们的优势,报纸上也说的很清楚,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人工成本现在很低,特别是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在国际上,还是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所以这个事要趁早做,等到所有的同行都意识到,都准备做的时再跟风做,那不又是没什么优势?”
  “你想想,外贸单子多是以美元结算的,不说多的吧,一单几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那就是十几几十万。”冯一平抛出了一个大蛋糕。
  这两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就说今年,把钱存在银行,年化收益率加起来,让后来的人都不敢想,居然近20%。
  另外,据统计,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半年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一半,所以现在虽然说美元已经称不上美金,但是在这段日子,不要说能赚美元,你就把美元汇进来,就会赚钱。
  老蔡此时也没有去想,你一个农村的小孩子,上万的钱估计都没见过,怎么动辄就面不改色的说几十万的事,他此时已经沉浸在几十上百万的外贸生意的美好想象中。
  “是,是要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好。”他都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被冯一平抛出的这个外贸的大蛋糕给砸的晕乎乎的。
  当其它同行还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厮杀时,他就已经着眼世界,感觉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提升了一个境界。
  冯一平本来还想着中午赶回去给爸妈做饭的,结果老蔡东一问西一问的,居然扯到午饭时还意犹未尽。
  他也不是所有的都说,老蔡问的一些问题,他懂,但还是装做不懂,所有说出来的话,还是比较契合现在的他。
  蔡虹下班过来,看到他爸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听冯一平说话做笔记,还不是给冯一平续水,大感诧异,这是怎么一回事?
  老蔡合上笔记本,用手在上面拍了拍,“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得不服老,这一上午,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一平,你说,我该怎么谢你?”
  冯一平显摆了一上午,卖弄了那么多,也有些累,咕咚咕咚的把眼前的一杯茶一饮而尽。“我那都是些信口开河一家之言,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顶多就给您做做参考,能帮的上什么忙?”
  “哈哈,还这么谦虚,好!好!走,去吃饭。”
  冯一平跟在后面,想了想说,“蔡伯伯,可以的话,还真有事想麻烦您?”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说。”老蔡也在他肩膀上一拍,“和我不要这么客气。”
  “好的,是这样,我爸妈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太辛苦,而且他们现在的这个小摊子,养家糊口可能勉强够,谈不上有什么发展。我就想,还是要找个门面最好,哪怕就开个面馆啊,也不像现在这样整天风吹日晒雨淋的。您人头熟,看能不能帮我们留意留意?”
  “你还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你父母有你这样的孩子,也是他们的福气!放心,这件事就包我身上,一定给你找个满意的,最好是楼下店面,楼上住人的那种,这样也方便,好不好?”
  “那当然好,那就先谢谢蔡伯伯!”
  “你这个孩子,都和你说了,不要这么客气,走,没其它事了吧,那就先吃饭。”
第八十五章
决定租店面
  吃饭的时候,老蔡一直用公筷给冯一平夹这个夹那个的,蔡家老大老二都觉得不对,老爸对义良的外甥也太客气了吧!
  吃完了中饭,冯一平就要回去,老蔡说,“也该回去了,省得你父母担心,大磊,骑车送一平回去。”
  “不用了,我自己坐公交车,很方便”。
  “没事,我摩托车很快的,”蔡磊三口两口把碗里的饭吃完,过来大手一拍,“走吧。”
  老蔡送冯一平到门口,“有时间就过来玩,当自己家一样,你说的那事,我放在心上了,马上就托人找。”
  “那我先谢谢您!”
  小舅和冯一平也说了几句话,这时蔡磊神气的骑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停在门口,递给冯一平一个带挡风镜的头盔,等他坐上后座,一加油门,“轰”的一声飙了出去。
  摩托车这玩意,冯一平真心不懂,到他有工资可领的时候,大多数城市都已经禁摩,所以,他对摩托车,是真心无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