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763

  现在的相机可都是用胶卷的,胶卷贵不说,一卷胶卷只能拍三十张左右的照片,哪像后来的数码相机,经常“咔咔”连拍,现在要瞄个老半天,才好按一下快门。
  好不容易按梅义良要求的,凹了个造型,等他拍好,冯一平和他商量,“小舅,你们去玩呗,我一个人在这乘凉挺好的。”
  梅义良还没说呢,蔡虹抢先接过去,“那怎么行?我们今天主要就是带你出来玩的,怎么,不喜欢公园?那我们去动物园?”
  所以说啊,女人,你的名字叫矫情!你说你两个大人这样欲盖弥彰的有意思吗?怎么就一定要拉我做陪绑呢?
  看来是躲不过,好吧,那就一起折腾吧。
  冯一平叫小舅把相机给他,“来,这不错,我给你们拍张合照。”
  “你行吗?”梅义良疑惑的问,就他知道的,冯一平不要说拍照,就连被拍也没有几次。
  “放心吧,”冯一平不由分说的从他手里把相机强行拿过去,“我和老师学着画一年多的画,构图绝对比你高明,你等下就知道啦!”
第七十八章
居然成了专业人士
  “好,你们两个,面对面站着,小舅妈,你右脚脚尖踮地,右手扶在小舅左肩上,小舅,你右手握着小舅妈左手,好,小舅妈你抬头看着小舅,脸上带笑,自然一点,深情一点,小舅,你腰板挺直,不要看镜头,看着小舅妈,好,不错!”
  冯一平按下了快门,于是,柳树下,荷塘边,一对热恋中的男女深情凝望的瞬间被定格下来。
  这下,小舅还没说话呢,蔡虹马上觉得这样不错。当然不错啦,这是冯一平按照他拍婚纱照时的一个姿势复制的。
  于是,之后冯一平就成了蔡虹的御用摄影师,她在一个一个景点摆出现在最流行的姿势,然后,每被冯一平纠正一次,拍照的热情就高涨一分。
  在湖边一块卧石那,冯一平干脆亲自示范,要怎么坐,拍出来才显得腿更长。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张彦其它方面还好,就海拔嘛,天生差了一些,后来为了拍出让她满意的照片,冯一平可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卧石这,是来公园的人拍照的圣地,冯一平示范的时候,周围有些人,看他示范怎么摆腿,脸上还露出妩媚的表情,周围的人,从老人家到小朋友,都笑翻了。
  我去,做事太投入,有时也不好,这不,无意中就当了回谐星。
  蔡虹也是乐得不行,不过,还是按照冯一平示范的坐好,望着前方,让冯一平拍了一张。
  等他们走后,接下来,坐上去拍照的女同胞们,全部按照冯一平说的这个姿势来。
  冯一平拿着相机,蔡虹走在他身边,开心的和他商量,“接下来有片竹园不错,我该摆什么姿势好?”
  他们两个说的兴高采烈的,梅义良一个人走在后排,略显落寞。
  这时,后面有传来一阵喊声,“等一等,等一等。”
  他们回头一看,一个穿着记者马甲,胸前挂着一个装着长镜头的相机,留着长头发的爷们追了上来,气喘吁吁的问冯一平,“这位小兄弟,鄙人是省摄影协会会员,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我看你拍照很专业,不知师从何人,有时间交流一二吗?”
  呵呵,就我这二把刀,现在居然成了专业人士,冯一平心下暗乐。
  要是其它人,摄友之间交流一下也无不可,可他就一直看不惯这些留着长发,以为很有艺术风范的爷们,马上婉拒,“呵呵,我是和我初中老师学的,都是地道的野路子,二把刀,当不起交流二字,我们还有事,您忙!”
  要知道,任何技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发酵,一定会是越趋完美。而且,一项技术,只有真正普及了,才会得到大发展。现而今,摄影只是少部分人的专利,相比后来农村的大爷大妈们都人手一个高像素拍照手机,现在大多数人拍照的技术,真的很一般。
  加上后来,各种达人,包括模特,在各种平台上向大家传授这些技巧,冯一平觉得很平常的东西,难免会叫现在的一些水平不太高的专业人士技痒。
  冯一平说完转身就走,那个人还不罢休,梅义良把冯一平说的话当真,以为他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就把那还想追上来的人给拦住了下来。
  那人看冯一平确实不愿意,就说,“我留张名片,有时间可以去我那转转。”
  意外闹的这么一曲,却让蔡虹更肯定了冯一平的摄影水平,于是接下来就不是逛公园,而是变成了蔡虹的拍照之旅,也幸好公园里有卖胶卷的,至于梅义良,想插话也插不上,彻底的沦为了拎包的跟班。
  蔡虹现在还没有成为小舅妈,冯一平就不好敷衍了事,每一张都精益求精,也累的够呛。
  他这才发现,在这个拍照并不方便的时代,女人们对拍照的热情,原来也这么高,肯定不亚于她们逛商场的兴致。
  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任你技术再好,这台傻瓜相机也拍不出好照片来时,蔡虹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梅义良这时也终于松了口气,下午大多数时候,他反倒像是个多余的电灯泡。
  对小舅下午故意流露出来的落寞,冯一平当然看在眼里,不过他懒得理会,叫你拿我当幌子!
  蔡虹他们带着冯一平回到厂里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工人们拿着盆,里面装着肥皂和衣服,去水房洗澡。
  现在的家具车间,木屑粉尘可是不少,冬天还好,有衣服隔着,现在穿的少,汗又多,工人们有时开玩笑,洗澡时,身上能搓下半斤泥来。
  一个大汉,真的是大汉,看上去比梅义良还要高半个头来,露出的手臂绝对冯一平的大腿粗,穿着蓝色短袖的工作服,正在小楼前的走廊下抽烟,看到他们进门,咧嘴一笑,“回来了,下午都去那玩了?”
  “就去了下公园,还能去哪儿。”蔡虹一进门好像就精神萎靡下来,“不过大哥,你知道吗,义良的外甥一平拍照技术很好,下午帮我拍了很多照片,当时还有省摄影协会的追着找他交流呢!”
  “哦,这么厉害,冯一平是吧,我是蔡虹大哥,来这就不要客气,当成自己家一样就好。”大汉是蔡虹大哥,蔡磊。
  楼左边厨房里这时一阵笑声传出来,“一平是吧,经常听你小舅说起你,没想到你不但会写文章,照相水平也这么好!”一个剪着短发,穿着淡蓝色丝质衬衫的少妇迈出门来,人未至,笑声先至,颇有几分王熙凤的意思。
  她脖子上带着一串银链,身上还系着围裙,眼睛朝他们一扫,掠过冯一平时稍顿了顿,“义良,要不带你外甥去看电视,蔡虹,还不进来帮忙,晚上爸要请街道办的朋友,我一个人忙的手忙脚乱的。”
  “我就不该这么早回来,”蔡虹嘟囔道,看着一个戴眼镜的拿着盆往这走,走到台阶那,把盆放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眼镜布来,对着光擦眼镜,“二哥,你女朋友呢?怎么不来帮忙?”
  蔡虹二哥蔡鑫对着眼镜哈了口气,“小丽下班迟,过来还要坐八站路,哪有这么快到,你今天都玩了半天,帮着做个饭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回来了,”他朝梅义良点点头,对着冯一平笑了一下,“这是一平吧。”
  “是的,叔叔好!”
  “经常听你舅提起你,先坐一下,马上开饭。”他说着端起盆就往楼上走。
  蔡磊这时对梅义良说,“走,我带你们去跟爸打个招呼。”
第七十九章
给小舅涨脸
  蔡德祥这些天尤其忙,他们去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话,见他们进来,示意他们先坐下。
  和蔡德祥同龄的市家具厂的同事,大多数这时都在家里含饴弄孙,他也算是有想法的,能自己找块地办个家具作坊。自己做事,大事小情都要过问,本来就忙,这两天,为了一件事,更是着急上火。
  对外说是厂,其实就是个家庭作坊。作坊里的人,除了他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还有另外收的几个徒弟。
  为了做事方便,原来一家人都住在厂里小楼的二三层,就大儿子结婚后,住一起不方便,于是和媳妇一起搬回了厂里分给他和老伴的那套房子里。
  去年有了孩子以后,大儿媳妇时不时的总跟他说,是不是能把现在的这个院子买下来。
  老人都说多子多福,他现在是越来越觉得多子多烦恼。
  大儿媳妇这样说的目的他很清楚,把这里买下来,市家具厂分的那套房子,理所当然的归他们所有,蔡鑫和蔡虹现在肯定不好和他们争。
  他也是不堪其扰,再一想,能把这块地买下来也不错啊,按他的身体状况,还能做些年,厂子总是租地方,也不是长远之计,于是就和街道办常打交道的老汪提了提。
  谁知道老汪听他这么一提,顿时竖起大拇指,夸他有想法,有见地。改革进行到现在,特别是南巡讲话发表以后,那些熟悉政策,或者是吃透了政策,并对政策有信心的人中,也有不少预测到了,未来地价肯定会大涨!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涨,能涨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他糊里糊涂的背了个表扬,回到厂里,琢磨了几宿,终于明白过来,现在租的这快地,还真是一定要拿下来!有了这快地,即便将来生意做不成,儿女们也有个依仗,就把这块地转卖了,也比一般人过的好。
  不知道、没想明白不说,想明白了,他立马把买地这事放在了首位,能把这事定下来,得顶他做多少生意啊!
  于是通过老汪,他在外面酒店请了洪主任几次,联络了下感情,这次的家宴,本来是想正式探探口风,没想到都准备好了,老汪突然说洪主任来不了。
  冯一平听他电话里说的,好像正是街道办的某干部。“什么,洪主任来不了,怎么了老汪,不是都约好了吗?”
  “哦,哦,好的好的,你当然要来,怎么会不欢迎,一定要来啊!”
  他放下电话,对蔡磊说,“洪主任有事来不了,就老汪一个人来。”
  蔡磊往椅背上一靠,冯一平都听到了椅子发出不看重负的咯吱声,“这洪主任还真难请!”
  “不要多想,他估计是真有事。”
  蔡德祥起身坐过来,挤出来一个笑脸,“呵呵,一平是吧,不好意思,怠慢了啊!”
  冯一平忙站起来,“是我不好意思,来的冒昧,叨扰了!”
  “坐坐,不要客气,随便点,就当家里一样!”蔡德祥把他按在椅子上,“来省城这么些天,去过哪些地方,感觉怎么样?”
  “省城挺好的,很大,而且发展很快,我明年如果再来,肯定会大变样!”
  蔡德祥本来是随便聊聊家常的,听冯一平这么说,还真有了点谈的兴趣。一个十来岁的农村小孩子,就能看到这些方面,还真让他有些刮目相看,“哦,你说说,这个变化是好还是不好?”
  “当然好,工地越来越多,工厂越建越多,这样我们村里的人,出来打工也好找工作。”蔡德祥听了点头,“对,这些越建越多,工作机会肯定也越来越多。”
  “不过,我们老师教我们说,事物总是两面的,这件事也一样,也有不好的方面。”冯一平话头一转。
  蔡德祥这时坐直了身子,目光熠熠的看着这个小朋友,“哦,还有不好的地方?你且说说!”
  “其它方面且不说,我坐车上看了,工厂越建越多,占地也越来越多,地总量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地价肯定会上涨,将来想在省城安家,肯定不容易。”这些话,冯一平想都不用想,二十年后谁都知道的事。
  蔡德祥他们听了可不一样,现在能想到这些问题的,绝对都是有头脑的人,他先是想,义良把要买地的事和他外甥说了,不可能啊,这事目前就他自己在运作,连两个儿子都瞒着,也正准备今天晚上说开的。
  他转头问梅义良,“一平就一直在乡里读书?这是第一次来省城?”
  “是啊,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梅义良也觉得冯一平这些话说的很有见地,这些问题,他平时是想都没想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