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2763

  这好像有些不对?刘教授想,哦,对,这不是自家学校,那个姓冯的小子,是赵院长的学生。
  不过没关系,跟组织该怎么打交道,他太有经验,他还有招。
  “赵院长,作为当事人,我知道这根本就不是误会,是他一个侥幸做出了点成就,就目中无人的新人,想拿我这样勤勤恳恳的人立威,如果中心不能给我一个交代,真的叫人寒心,那我也真的没脸再在中心工作下去,不过,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晓得大局为重,不能因为自己受了委屈,就耽误研究工作的进展,你放心,我手头上的工作,一定会尽快交接。”
  就像一个女孩子对男孩子说,“你爱不爱我?你不爱我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就像批发市场里顾客和摊贩老板讲价,做转身欲走的样子,“这件衣服我最多就出80块,你看看这做工这料子,给你80,你已经赚的不老少,怎么样?不行我去其他家看。”
  此乃刘教授这么多年跟组织打交道的终极大招,要挟!
  “你要什么样的交代?”院长叹了口气。
  “首先,让他当着大家的面给我道歉,外加不少于两千字的检讨,在布告栏张贴一个月。”
  还“首先”,看来自己说的那些话,这位压根就没听进去,他都不想听他接下来“其次”的要求,“老刘,你不知道,你们学校校长应该知道,这位冯一平,是我专程征询了学术委员会陈主席的意见,得到他的首肯后,在学术委员会会议里,力排众议,引进来的优秀研究人员。”
  “你可能也不知道,他本来不太愿意来研究中心,是我们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他最终才同意加入,想为我们相关的研究做些事,出些力。”
  院长他们这个层次的人,不会做了什么工作就到处嚷嚷,所以这事刘教授是现在才知道,感情那个姓冯的小子,不只是他院里的学生,还是他的得意门生?
  那自己这还真是,自讨没趣。
  让他力邀加入的冯一平给自己道歉,自己是有了面子,可是你让赵院长的面子往哪搁?
  他看了看那边沙发上,低头吹着茶杯上面浮茶的赵院长,“对不起赵院长,我想可能是这一阵子工作压力太大,遇事真的想太多,冯一平同志,是个优秀的研究员,虽然年轻,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那是有目共睹的,我一定会在中心和他搞好关系,互帮互助。你忙,我不打扰!”
  他站起来笑着告辞,现在哪还看得到之前那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样子。
  这也是他多年跟组织打交道的套路,哎,在组织面前低个头认个错算个啥?在组织面前,该从心的时候,就得从心。
  一个协会的理事好混,国内这些知名研究所的工作资格,就真不那么好混。
  “那我就不送,老刘啊,回去安心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是难处,欢迎你随时向我,或者组织上反应。”
第二百四十一章
鼓动
  “一平早。”这到办公室的一路,问好声不断。
  不过,和以前还是有些区别,以前可是有不少家伙,在他身后拍他的肩膀跟打招呼,现在就鲜有这样的情况。
  这些人,以前有大把的时间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今有钱人,他们或许还有过这样的梦想,只要有一个机会,在毕业前后,自己也能和冯一平一样有作为。
  但是现实已经不给他们做梦的时间,都已经大四,主动被动的都从自我麻醉或者是空想中清醒过来,也都已经参加过招聘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和冯一平的差别。
  别人早就上亿美金的到处投资,自己还为一份几千块的工作四处奔忙,这目前看上去有些叫人绝望的差距,这残酷到让人无力的现实,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对冯一平的态度。
  冯一平今天到办公室,并没有和往常一样,马上埋头开始工作,放下包,就笑着走了出来,“趁大部分人都在,我想耽误大家几分钟时间,说几句话。”他拍了拍巴掌。
  除了少数几个人还在画图,工坊里的大部分人都围拢过来,“一平,是要发奖金还是请吃饭?”梁永高笑着问。
  “呵呵,这些都少不了,”圈子中间的冯一平笑着说,“不过,首先要感谢大家这一年多来的辛勤工作,感谢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出色的完成了工坊的设计工作。”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和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太合拍的保守人物,今天偷偷告诉大家,其实我还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物。”
  “虽然顺着这个大时代的潮流,年轻的嘉盛,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说,甚至在这个大家公认的互联网行业的冬天,我们在国内,在国外都加大了对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并且出人意料的都很成功。我们在其它领域的公司,同样都有长足的进步,这两年,我们一直保持着翻番,甚至翻几番的平均增长率……一切看起来都好得不能再好,很多同仁都理所当然的为我们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进而盲目乐观。在大家都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个人,其实时时都在警醒,我们会不会和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一样,不知不觉就被这个时代边缘化,因为一些我们没能预见的问题,就和我们的快速崛起一样快速破产?在困境中,我们常用一句话鼓励自己,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常把这句话反过来问,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人群外,金翎带着方颖芝静静的站在那里,原来这些年,他的压力这么大?
  汽车网的一些员工,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过来凑热闹,然后也都被吸引住。
  “我不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因为从客观规律来看,就没有任何事务,会始终像正弦线一样向上增长,一直兴盛,那我担心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们遇到不曾想过的危机,该如何应对,该如何渡过难关?”
  “我认为我想出了一个答案,首先要尽量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那么,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战略方向,绝不能出现大的偏差,甚至逆势而行。”
  “在这个大问题面前,我们内部的那些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因此,积极悲观的我,在嘉盛创立之初,就先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如何保证我们的战略不会出错?我始终关心全球各地的资讯,考虑到我个人的看法可能会比较片面,所以创办了那本严肃的《前沿》杂志,就一些我关心的问题,向那些知名学者约稿,并在杂志社下面,创办了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研究机构。”
  “但是,这些还不够,有那么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一些时候,大部分人认为是对的方向,还真不一定就是对的,例子很好找,比如已经爆发一两年的互联网泡沫。”
  “所以我又考虑,那么,有没有一个是风险相对较小,抗压能力又强的方向?比如像做豆腐生意这样,做硬了可以做成豆腐干,做稀了就当豆腐脑卖,做成好豆腐,却卖不掉,也没关系,因为还可以做成臭豆腐。”
  冯一平在那个不大的圈子里来回踱步,“当时我只是模模糊糊的有一些概念,在这个从国家到地方到个人,大家都在热烈欢迎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经济的时代,其实很多人不愿意投资和从事的工业,却比新经济有更好的抗压能力。”
  “因为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不管是什么经济形态,始终离不开工业生产,可以说工业是所有经济形态的基础。”
  “但是,工业行业也有它的劣势,前期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平均回报低,作为一个逐利的资本家,我试图在工业系统里,找出一个抗风险能力强,回报又可观的方向来,后来我觉得,工业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所以,我成立了这家神奇工坊。”
  “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曾经说,现在企业靠价格竞争,明天靠质量竞争,未来将靠设计竞争,这很有见地。但在硅谷的这一年多时间,接触了世界上众多的知名企业之后,我觉得不仅仅是如此,在工业界,甚至可以说,设计就是生产力,设计也是核心技术。”
  金翎这会大概明白冯一平长篇大论这么一通的用意,有些啼笑皆非,既然是为了这个,那有必要把铺垫讲得那么沉重吗?
  不过,她也承认,那样的开头,确实能抓住人。
  “现在很多人都骄傲的说,我们国家是制造大国,确实如此,在美国,不管是买日用品还是工业品,要在众多的中国制造找出美国本土生产的,就和玩找茬游戏一样很有挑战性。”
  “我又进而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生产了很多商品的制造大国,经济上却落后于美国那么大一截?”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找到,这是产业转移造成的,欧美发达国家,把利润相对较低的工业生产,转移到我们这些劳动力成本、用地成本、环境成本等各方面成本都较低,但又渴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而他们的一些工业企业,只生产一些核心部件,或者是干脆把生产全部外包,只专注于工业设计,所以,从美国的经验看,工业设计,是一个很有前途和钱途的方向。”
  “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奋斗的方向,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总有一天,我们的人口红利不再,用地成本高企,到时我们的选择,会和现在的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把生产向其它综合成本低的国家转移。”
  “但是,对于一向悲观的我来说,这还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更大的可能是,一方面,我们的综合成本大幅提高,而我们的产品设计,始终不能达到现在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领先水平,继而不得不跟那些综合生产成本低的国家竞争,到那时,大规模的工厂倒闭,或者关闭,将不可避免。”
  “所以,不管是从大局还是公司和个人方面考虑,我都觉得很有必要加强我们在设计方面的投入,我的设想是,把我们的神奇工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设计中心,在实现我们追求的同时,为我们国家产业系统的更新升级出一份力。”
  “南边即将动工建设的商务中心,大家都知道,那里面,有一栋楼,就是留给我们神奇工坊的,虽然我们现在设计的,只是电动自行车这些构造简单的产品,但将来,我们肯定会设计纯电动汽车;现在,我们只是设计智能红外测温仪这些小设备,将来,我们会设计智能机器人,甚至是宇宙飞船这样复杂的系统……”
  “而且,我设想在将来,我们的神奇工坊,不只是进行工业设计,同样可以进行空间环境设计,以及视觉传递系统设计,囊括设计的方方面面。”
  “我热切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携手前行,去追逐这个梦想,所以,我真诚的呼吁大家,加入嘉盛吧,为了我们幸福的明天,一起奋斗!加入嘉盛吧,为了我们国家更光明的未来,一起奋斗!”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选择加入嘉盛,冯一平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虽然现在大学生的就业,不像前几年那么吃香,但对这些清华以及旁边北大的家伙来说,选择余地真的很多。
  和十多年后的择业观不一样的是,不出国留学的,大部分人的首选,依然是公务员系统,排第二位的,自然是外资企业,第三位,效益好的国企,第四,才是私企。
  从现在到将来,人才,都是公司需要的宝贵资源,冯一平不想最后选择加入嘉盛的,都是被前几位挑剩下的。
  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学后来的那些创业者,从情怀到理想到责任,讲了这么一大通。
  只是这效果?他一时还有些忐忑。
  马上,他的忐忑被热烈的掌声冲散。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风云人物,冯一平的这一番演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很接地气,而开头的那些担心和忧虑,让大家看到了他风光背后的巨大压力,产生“他也不容易”这样的感慨,拉近了大家和他的距离。
  总之,他的这一番演讲,比那些获准到校园里宣讲的企业,出色太多,很抓人,很鼓动人。
  金翎跟着大家鼓掌,对方颖芝说,“把一平的这番讲话传达给人事部,让他们也学一学,不要再去大学里宣讲的时候,还是干巴巴的那一套。”
  有些人的动作比她还快,当天中午,冯一平演讲的这段视频,就被挂在校园网上。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利的影响
  “嗨,小金同学,”冯一平从人堆里挤出来,叫住了金翎,“有事要跟你商量。”
  “怎么回事?”冯一平关上办公室的门,“你这些天一直在这,怎么总是见不到你的人?”
  他没察觉到,金翎还真是特意避着他。
  醉后在车上说的那些话,冯一平自己是一点印象都没有,金翎可没忘。
  “以为谁都像你那么闲,上市之前有多少事你不知道吗?为路演要做多少准备工作你不知道吗?”
  在那些渴望投资冯一平旗下其他项目的美国风投公司帮助下,效益不错,前景良好,公司结构单纯的怡佳快捷酒店,已经拿到纳斯达克挂牌生效日许可通知书,初步定在12月6号挂牌。
  本来都挺好,但是,就在前几天,也就是10月底,国内电信业巨头,中国电信,本来预定在下周三,也就是11月6号,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11月7日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但让广大股民和投资者跌破一地眼镜的是,就在这当口,电信发布了推迟上市的消息,关于原因,公告里语焉不详的说,“因为一些监管方面的原因。”。
  但是随后,更多的消息被挖掘出来,根据国内的科技媒体报道,电信推迟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全球巡回路演失利,导致国际认购不足所致。
  本来这也不是问题,按惯例,如果机构认购不足,主承销商将会承接剩余的股票,但遗憾的是,它的三家主承销商并没有包销的意愿。
  关于电信推迟上市的原因,以及何时上市,媒体上各种猜测的消息都有,这对于大多数想买都买不到它股票的内地投资者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一些调剂,但对于同样处在上市静默期的怡佳来说,那就不啻于一颗高当量炸弹。
  连电信这样的大鳄都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怡佳这样的小公司,又怎么可能保证路演和招股顺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