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2763

  这段录像,连梅秋萍也没看过,叫她有些欣慰,同时也有些失落的是,和其它录像里呈现的一样,儿子的气色很好,虽然没胖,但也没瘦,看上去,个子好像又窜高了一点,看来被照顾的不错。
  “过去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在全球经济疲软,在集团有几个大的建设项目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实现了近翻番的增长,这是集团所有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我向你们致敬!
  同时,我诚挚的感谢那些目前依然在酒店、便利店、物流公司、杂志社、汽车网等公司,坚守岗位的同仁们,以及那些在已经歇业的公司和工厂里值班的同事。
  我也代表集团,对家属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理解。
  几年过去,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一些当初需要仰望的对手抛在身后,在便利店行业,在快捷酒店行业,在管理软件行业,在装饰业,在丝绸制品行业,在物流业,在专业的汽车网站……等等领域,无论是规模还是赢利能力,我们已经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但成绩只代表着过去,在风口上,连一头猪都能飞上天。
  这大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呆在美国的硅谷,这里现在正处于低谷期,几乎天天都有公司倒闭,而这些倒闭的公司,不久前,还是市场追捧的对象。
  他们的员工,原来在家里,或者在咖啡厅里,就快快乐乐,轻轻松的完成工作,还能得到不菲的收入,但现在,这其中的不少人,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
  嘉盛作为一个新生的集团,刚开始的高速增长,一般可以预期,但接下来,当我们的基数已经比较可观的时候,如何保持目前的告诉增长态势,才是我们大家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
  更进一步的说,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一般公司的平均寿命,均不到十年,如何让我们的嘉盛,在保持稳健增长的情况下,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是我,和在座的各位,需要时刻牢记的问题。
  所以,我希望,在新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能把过去的那些成绩也好,荣耀也好,都丢在身后,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大家都学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我希望嘉盛,能像一只乌龟一样,不管路两边的风光如何秀丽,野花如何绚烂,始终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心无旁骛的在路上向前爬。
  我相信,就这样爬下去,就这样持续努力下去,大家都能成为富裕阶层,而我们的嘉盛,也将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当然,我们也希望大家,在努力向前奔跑的过程中,能借鉴一下兔子的速度。
  具体到个人,希望集团从总裁到刚入职的员工,都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从熟悉,到胜任,到最后能有所创新。”
  这是他所讲的第一部分,说完了大方向,接下来要讲的,是和大家息息相关的事。
  “嘉盛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是秉持了公司和员工一起成长的理念,我们希望所有的员工,都能分享公司成功所带来的喜悦。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一直以来,增长的不仅仅是公司的业绩,所有人的收入,也都实现了同比的增长。集团的用人制度和薪酬体系,入职前都学习过,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我们摒弃大锅饭式的分配,同样也摒弃按级别分配的做法,那些工作出色的同事,他们的绩效奖金,完全有可能高过自己的直属主管。此外,从今年初开始,我们就制定了一套考核方式,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在集团所有员工当中,甄选出了几百位的优秀员工,他们大部分来自一线,而这几百位员工,都将得到,优先购买我们即将上市的公司原始股的资格。因此,我的建议是,不要只顾着向上升级,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
  可惜的是,他的这句建议,大多数人都没听进去。
  原来大家以为,优秀员工,只是跟以往一样,多拿一些奖金,并且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的福利,现在怎么突然变了,有了购买上市公司原始股的资格?
  因为是录像,幕布上的冯一平,并不知道现场的情况,依然在继续他的发言,“既然说到了收入,那么手里有钱了以后,该如何花?这也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关于这方面,我有一些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它投资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自身,不管本来是博士学历,还是初小毕业,大家都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抽时间花钱去参加一些培训,无论如何,都是不会亏的。另外,还是那个建议,希望大家能把手头的资金筹措起来,没买房的,先定一套房子,至于已经买房的同事,相信已经尝到了甜头,可以酌情再投资一套。总之,把辛苦赚来的钱,拿去挥霍掉,是最不好的选择,拿去存在银行,也不是个好办法。”
  房价这事,作为重生者的冯一平,看得很清楚,早买,总是比迟买划算,也许,短期内会有小幅度的下调,但长期来看,总是上行的。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
  综合楼对面,有一家新落成的小酒楼,占地三层,装修也不错,在镇里,也算是个有档次的地方。
  此时,三楼靠路边的圆桌上,副县长郭国坚,带着镇里的一干人等,就着几样农家菜,喝着酒楼自酿的米酒,不过,他的注意力,好像都在对面。
  听着那边综合楼里传出来的欢呼声,看着那一家家已经建成的工厂,以及那些还搭着脚手架的工地,眼前这个日益繁华和充满活力的小镇,让他深深的佩服自己老头子的眼光。
  黄承忠在这样的场合,始终很守自己副镇长的本份,非常低调,虽然在镇里的不少干部心里,他的份量,其实不比郭国坚轻。
  这是个好搭档,郭国坚心说,他端起酒杯,“老黄,我敬你一杯。”
第一百六十三章
姐姐的选择
  立春之后的头一天,刚好是小年,放在以前,这一天是各店正式歇业,准备去年货展上打年货的时候。
  冯玉萱开车到几个大店去逛了一圈,看着一个个店长,纷纷封存店里的设备,断电关气,最后锁上大门,才终于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下来。
  辛苦了一年,总算能有十多天的假期!
  回到总部,属于“老家味道”的办公区里,只有寥寥几个人在做扫尾工作,见她回来,依然有几份要处理的文件,“没事你们先走吧,我来锁门,春节好好休息!”
  “谢谢冯总。”
  等人都走尽,看着空落落的办公室,她突然觉得心里也空落落的,看来这人啊,还真是贱,忙的时候,想休息,等突然真的空了下来,又有些不适应。
  “玉萱,中午来家里吃饭,晚上去我爸家过小年。”小舅妈蔡虹打来电话。
  这是怕她一个人过节冷清。
  现在过节,和平常的日子没什么大区别,就是做的菜精致一些而已,她帮着小舅妈把一桌菜做好,梅义良才匆匆的赶回来。
  他一进门,慧慧马上捏着鼻子躲得老远,“爸爸,你身上好臭。”
  “这不是臭,这是酒气,不信你闻闻。”梅义良去追儿子。
  “好啦,这么重的酒气,你快去冲一下,等你吃饭呢。”在家里,蔡虹是话事人。
  “舅也不容易,”冯玉萱说,“年底的这些天,免不了要四处赶场,一天几喝,辛苦得很。”
  “这算什么辛苦?吃好的喝好的,好多人巴不得这么辛苦呢!”蔡虹说,“现在也算是有身份有地位有身家,总要付出一些吧!”
  “你是不知道,以前我还在家里家具厂上班的时候,那才叫辛苦呢,我记得,为了能多赚钱,好几个年底,我爸都是带着我们赶工赶到除夕的前一天,不止一次,是除夕的前一天下午,才上街去办点年货。”
  总之,蔡虹对现在的日子很满足。
  “舅妈,晚上我就不跟你们去。”冯玉萱说。
  “怎么了,有约会?”蔡虹马上机警的问,“是哪里的人,干什么的?”
  “哪儿呀,”冯玉萱哭笑不得,“我是这一松下来,就浑身没力气,只想快点回到家里,蒙头睡大觉。”
  其实呢,去蔡家,冯玉萱总觉得自己隔着一层,她毕竟和老蔡家,没什么直接关系,蔡家对她也很客气,她去了,也是带着应酬的性质。
  要是换作以前的她,会想办法把这个关系拉近,变得融洽,现在的她,则不太想费心费力的做这些事,也有了点这样的资格,与其跟一群人应酬,还不如自己一个人随便吃点自在。
  “这样啊,来,那我们先把菜给你留一点,你什么时候睡醒,热一下就可以吃,怎么也是小年,空肚子总不好。”蔡虹也不勉强,她知道冯玉萱这一年年的都很辛苦。
  ……
  冯玉萱并没有真的一回家就蒙头大睡,回到家后,蜷在沙发上,很认真的想想写写的,就这样过了一下午。
  第二天一早,她就拨通了弟弟的电话,连问候的话都没有一句,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弟,我不想再负责面馆。”
  冯一平指了指电话,示意黄静萍自己在家周围散步,“为什么呢?”
  “主要是我觉得自己非常用心,非常辛苦,有些事还是做不好,你还是另外再找人负责这一块吧。”冯玉萱说。
  现在自家直营的面馆,包括高速服务区里那几家,一共有36家,如果只管理这36家,那问题不大,关键是,现在加盟店的数目,十倍于自己的直营店,而且申请加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虽然自学了不少,可是冯玉萱真的觉得自己天资有限,力不从心的时候越来越多,“这是爸妈起家的生意,也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意,应该多找几个专业的人来管理,我现在真的跟不上。”
  “那也可以,你就当董事长,下面的事,找人做。”冯一平说,他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安排的,在面馆这一块,充实进去一些专业人才,减轻姐姐的负担,也让这一块更规范。
  “甩手掌柜可没意思,而且,我想了好长时间,我的长处也不在管理上,更别说管理现在这么大规模的加盟网络,我做得心累身也累,最后效果还一般。”
  “那你以后想做点什么?”冯一平问。
  “我想了好久,昨天又想了一下午,想来想去,长处真的不多,如果真要算,在跟人打交道这方面,我还算可以,所以,我想去婚庆公司。”冯玉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说她的这个想法,只是说她对自己的认识,现在真的比较客观。
  “这事你跟爸妈商量过吗?跟金翎和小舅通过气吗?”
  “我跟谁都没说,”冯玉萱说,“说来说去,最后拍板的还不是你?还不如直接跟你商量。”
  看来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姐姐现在做事也很有分寸,比以前稳重得多。
  如果她先跟爸妈商量,再跟金翎和小舅谈,最后才找自己,那其实有些逼迫的意味。
  “问题是,婚庆公司那边,现在的负责人做得不错,而且,在婚庆公司,也不只是跟人打交道,同样要涉及到管理的问题,相比而言,面馆这一块,你还熟悉些,对婚庆公司的业务,你可是一窍不通。”
  现在的婚庆公司,其实不仅仅是婚庆,也在做一些安排相亲的事,按规划,相亲网站,也会在这两年上线。
  而且,不管什么生意,冯一平现在秉持的观念就是,能连锁就连锁,至少,将来建有嘉盛假日酒店的地方,都可以考虑成立一家婚庆公司,到最后,可能同样会面临现在的面馆一样的问题。
  “那有什么,我也没要求一过去你就让我当总经理,不熟有什么关系,多轮转几个岗位不就熟悉了?”冯玉萱说。
  不过听她这口气,以后这婚庆公司的老总,还是得让她来做。
  “真不是这么简单,”冯一平跟她说了自己对这一块的规划,“所以,以后你大概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的想法是,趁过年,你到镇上的工业园里逛逛,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岗位,工业园区的管理团队,就需要人。还有,到明年,我们婴幼儿方面的那些工厂都会投产,这一块,需要一个新的负责人。”
  “我对工厂没兴趣,更不耐烦和那些和当官的打交道,我还是喜欢婚庆公司,整天帮别人筹备婚礼,我觉得很喜庆,也很有意思,不过你说的也对,让我全盘负责起你规划的那么多事情,我肯定还是办不到。”
  冯玉萱想了一下,“那这样好不好,其它的我不管,以后我就单只负责省城的这家婚庆公司,就一家,我自信还是能做好的,你说呢?”
  “那到时你头上可有不止一个管你的人,你能适应?”
  现在的面馆,其实和集团保持了相对独立,只是在有困难,需要支持的时候,会向集团开口,但是日常的管理和运作,并没有纳入集团整体的体系里。
  “那有什么,只要我工作做到位,我头上有再多的人管我,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你难道还担心会有人为难我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