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2763

  黄静萍悄悄的咬着他耳朵说,“我又没有蛋。”
  这话把冯一平雷得,小半会说不出话来!
  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美国住了几个月,父母长辈都鞭长莫及,她又恢复了些以前大胆的本性。
  不过,在冯一平的注视下,她还是有点脸红,巧妙的转移了话题,“我怎么觉得,在这,好像比在国内还要热闹?”
  从某些方面来看,还真是。
  国外这些地方,一些看起来比较无厘头,或者说是出格古怪的习惯,他们都能坚持上百年。
  而在国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移风易俗的步调越来越快,就是在农村,好多以前坚守的一些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风俗,为了因应这个时代,已经做了改变,或者是干脆不再坚持。
  而在城市,随着西风东渐,一个大趋势是,舶来的各种洋节,往往比我们传统的节日,更加受人欢迎,更加热闹。
  在这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全国上下,大家普遍希望目前占上风的西方文明,对自己的认可吧。
  冯一平看着眼前这些热闹的场面,它背后,是丰富的物质支撑,如果在类似原来的老家那样贫困的地方,年复一年,大家都在为生计发愁,那还会年年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那些让我们感到快活的事,其实好像也是一种穷快活,只是,那时候,全国人民的日子都差不多,都很贫困,大家也不了解国外的生活水平,所以感觉都还挺不错。
  “放心吧,等以后物质水平再上一个档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找我们自己的传统,小时候的那些热闹事,会一一回来的。”
  “真的?”黄静萍有些不信。
  “肯定的,你就看一点,国内越是发达的地方,原本近乎销声匿迹的地方戏,现在不是又焕发了活力?端午节的时候,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是不是越来越多?在我们老家那一带,现在正月十五都不闹元宵,但是你看看沿海那些富裕的地方,元宵时舞龙舞狮,是不是一年比一年热闹?”
  “你说的,好像还真是,”黄静萍笑着在他脸上摸了一下,“也是,你总是有理。”
  这是夸奖吧!
  “嗨,冯。”卡尔端着一杯可乐,应该是特意从他身边走过,有点尴尬的打招呼。
  “嗨,”冯一平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转头跟黄静萍说,“听说压轴戏,都是由校长表演。”
  “真的吗?”黄静萍笑着问。
  她其实有点好奇,一向与人为善的冯一平,对这个开学第一天就遇到的同学,今天怎么好像有点不太给面子?
  也得亏她不知道,要是知道原因,怕更是不会给卡尔什么好脸色。
  “那你们好好享受,我就坐在那边。”卡尔朝旁边指了指。
  冯一平头也不抬,很没诚意的说一句,“待会见。”
  他是有些生气,因为和卡尔的关系,还没有熟到心甘情愿的被骗被利用的那个份上,更没有到可以为他犯错误的那个程度,对于这样不太有原则,更不懂得做人的老外,他是打定了注意,以后敬而远之。
  今天的卡尔,又是孤身一人,那天的两个女孩子,一个也没跟着,他看了看后面那非常和谐的一对,捂着耳朵,给简打了一个电话,“嗨,简,明天晚上的party,你们会来吗?冯肯定也会参加。”
  “按他的说法,因为要照顾怀孕的女朋友,所以不会参加晚上的活动。”这是那天冯一平提前离开时说的理由,简重复了一次,冷冷的挂掉了电话。
  ……
  都是急就章的看了一下橄榄球的规则,他们俩对这个不是很熟悉,也不是很喜欢的运动,还是有些不太懂。
  不过说老实话,这场比赛的乐趣,好像也在赛场外。
  比如,应该是一个新入校的女孩子,在比赛前,好像是有事,穿着斯坦福cardinai(也就是斯坦福红)的队服,抄近路从伯克利方阵前经过,结果好家伙,前排的伯克利学生,一把把她抓住,然后迅速的传给后一排的同学,就这样沿着看台往上方传递。
  不过,这样的事估计不是第一次发生,看台上方,有一支机动的斯坦福救火队,倒霉姑娘被传到最上方的时候,才被早有准备的校友救了下来。
  比赛开始之前,体育场成了两校的乐队和啦啦队对抗比赛的场地,乐队那是能有多大声,就发出多大声,啦啦队,腿能踢多高,那就踢多高。
  泾渭分明的两校观众席,训练有素的观众——这个还是以在校学生为主,整齐划一的用喇叭喊着肯定排练过的口号——自然是挖苦对方的。
  黄静萍有些兴奋的对冯一平说,“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到现场看比赛,这场外的事,都比比赛本身,更有吸引力。”
  可不是吗,来了这一趟,冯一平也有点喜欢这场打着比赛名头的嘉年华。
  和以前的大多数比赛一样,斯坦福的橄榄球队,又是技高一筹,到中场的时候,以三比零领先伯克利,然后,高潮来临,伯克利的一个方阵里,整整一排的学生,突然脱下裤子,用光屁股,对着斯坦福的球队和啦啦队。
  “哈哈。”这一次,不但是黄静萍,连冯一平也淡定不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的。
  毫无悬念,这一次比赛,斯坦福又拿到了那把“斯坦福斧”。
  只不过,离场的时候,有伯克利学生,看不惯死对头那副得瑟样,气急闹事,连维持秩序的警察,身上都被丢了鸡蛋。
  之后自然是没什么好果子,当着大家的面,领头的几个家伙,被警察给逮了起来。
  不过,他们被警察押着走过球场时,居然有一种英勇就义的壮烈,他们的同学,也为他们鼓掌喝彩外带欢呼……
  这些家伙,真是会玩,也真是敢玩。
第一百三十八章
纽约市长站台支持
  感恩节假期前最后的一个工作日,同在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主楼前,驶来了由几辆警车,和几辆黑色的雪弗兰萨博版组成的车队。
  先行下车的制服警察,和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迅速控制住现场,之后,年底就将卸任,本来支持度不高,因为婚外情和离婚,声望也一般,但却因祸得福的因为在处理911事件中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面无表情的走下车,带着几个官员,走向站在门前的布坎南的等人。
  “你好鲁迪,”布坎南握住他的手,“这边请。”
  朱利安尼抬头看了看那边的天空,原来高高耸立的那两栋楼自然看不见,感觉天际线空出来一大截,“进展如何?”
  “还不错,这些天,本地已经建立了30家分站。”
  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同时也经过两个月的组合宣传,在感恩节前夕,NEXTDOOR正式在旧金山和纽约,这一东一西两个城市开始推广。
  不得不说,它以家庭为单位注册用户,又主打真实、隐私,安全,真的很契合现在这个时机。
  911之后,骄傲的美国人民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就可能隐藏着不少胸怀异志的恐怖分子,类似这样的恐慌心理,为NEXTDOOR的推广,增添了非常有益的助力。
  而美国各类政府机构,特别是和安全有关的机构,对这样的网站,也秉持了欢迎的态度,在布坎南的努力下,目前已经有23家相关的机构入驻网站。
  同时,在他的努力下,911事件所在地的纽约市政府,对这样网站的上线,非常支持,所以才又今天纽约市长的视察。
  而新组建的这些团队,拿着可能都比以前还低的工资,却爆发出了比以前还要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推广工作中。
  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事,在硅谷每天都有好几家公司倒闭,这样艰难的世道里,斥巨资投资互联网领域的,真是凤毛麟角。
  911之后,美国的经济,更不乐观。
  911之前,美国经济处于下滑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技术产业下滑,但对消费者和消费信心,影响面并不是太大。
  911之后,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表明,消费已经开始收到影响,对美国这样一个主要靠消费拉动的经济体来说,这个影响,简直是致命的,因此,目前,美国的经济下滑,全面进入了深化的阶段。
  美国的大多数居民,都是提前消费,可不像我们的老百姓,总是在为将来积蓄,就是失业一个季度到半年,问题也不大,他们可不行。
  “30多个社区,还不错。”朱利安尼笑着说。
  “现在每天申请建立这个网站的社区,平均都在两位数,以上。”
  布坎南知道,以纽约市的规模来说,30个分站,真不算什么,但是,看增速和总申请数,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网站。
  坐在桌前,详细了解了网站的特色,并实际操作了几次以后,朱利安尼个人认为,这个网站,确实还行。
  “网站不错!”他夸了一句,“既然申请的社区那么多,为什么推广情况,却不太理想?”
  “主要还是受制与人手不足的影响,”布坎南说,“大家对这个网站的欢迎,出乎我们的意料,不过,支援的员工,即将抵达。”
  “那就好,”朱利安尼点点头,“我看这样,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知道这个网站,我们可以在政府网站上,帮你忙推广。”
  “谢谢你鲁迪,为社区服务,是我们公司的宗旨。”
  ……
  在这样的时刻,纽约市长召开新闻发布会,和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一样,受到了很多记者的追捧。
  大厦大厅里,演讲台上,摆满了话筒,朱利安尼笑着一出现,闪光灯就此起彼伏的亮起来,“在社会各届的协同努力下,废墟清理工作,进展很快,我向此时还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市长先生,善后处理方面,有新的消息要披露吗?”一个被点到的记者大声问道。
  “后续方面,我没有新的消息披露,我只是向大家保证一点,极端分子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世贸原址上,很快将矗立着一栋,比原来的大楼还高的现代化大楼。”
  “那么市长今天来,是检查洛克菲勒中心的安全措施吗?”第二个记者问。
  “我今天来,是和安全有关,和所有社区居民的安全有关,”朱利安尼语调铿锵的说,“我们硅谷的公司,新上线了一件网站,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欢迎的网站,值得我们在纽约市大力推广的网站。”
  他简要介绍了NEXTDOOR的情况,“这个网站,可以增进政府与广大市民之间的关系,从了解你的邻居开始,帮助人们了解本社区的基本情况,各种社会服务计划和社区活动,帮助我们建设更和谐安全的社区。同时,它能帮助每一个注册的家庭,在发生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及时了解身边的情况。所以,纽约市政府和我个人,都赞成大力推广这个网站。”
  要是剩下的任期还长,也没有倒霉的撞上911这事,布坎南再做工作,朱利安尼也不会在记者面前,这么直白的夸奖一家公司的网站。
  但是,谁叫他任期只有个把月,又偏偏遇上了这样的倒霉事呢?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