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2763

  一看她那身材,李家伦有些惊讶,“你快请坐。”
  见冯一平也不按习惯请他坐坐,或者客套的叫他尝尝,他也知道,自己这会,怕是打扰到了他们两个,“我找你有一件小事,过两天,又是湾区的留学生聚会的日子,到时要不带着你女朋友来看看?多认识些朋友总不是坏事。”
  这其实已经是他第二次邀请,只不过,在这的留学生,大多数都还在想着如何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以便将来能有好的发展,而冯一平早过了这个阶段,已经有一批美国人围在他身边,想将来能有好的发展,所以他感觉和那些留学生,应该没什么共同语言,第一次的邀请,他拒绝的非常干脆。
  不过,都第二次相邀,再一口回绝也不好,“好的,定下来时间地点,你通知我。”
  到时去打个转就行呗。
  “冯一平不是刚20岁出头吗,怎么现在就想着要孩子?是意外?”一回到车上,女伴就问李家伦。
  “要是意外还好,就怕是计划好,专程要生一个美国籍的孩子。”李家伦看了一眼那边两个说说笑笑的在学校里野餐的人说。
  “不会吧?”女伴质疑,“冯一平既然能写的出来那样的书,不至于会这么急着的做这样的事吧?”
  “怎么不会?”李家伦笑着说,“内地的人啊,有时候就是精明得过了头,呵呵,还是格局太小,”他摇了摇头。
  ……
  这一次聚会,是在旧金山,离得有些远,再想想可聊的话题也不多,冯一平狠心丢下黄静萍,“乖,好好在家里睡觉,我很快回来。”
  结果,他回来的比预计的还要快。
  聚会的房子挺不错,环境也不错,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金门大桥,房主据说是一个老爸身份不好透露的二代,目前在旧金山城市学院读艺术。
  在旧金山的这么多名校里,城市学院,应该是最好进的一所,因为说白了,那就是一所公立社区学院,混文凭的好地方。
  冯一平按这里的规矩,带了一瓶加州本地的葡萄酒上门,李家伦很热情的把他介绍给参加聚会的三十多个人,“冯一平,对,你猜得没错,就是蓝海战略的作者,目前在我们商学院做交换生。”
  聚会也很美式,大家都拿着酒杯,在屋里四处站着,只不过提供的食物里,有扬州炒饭和炒面这些中餐。
  “原来就是你啊,真厉害!”几个一看可能是领头人的家伙,把他拉到客厅的大落地窗前坐下,这儿看出去,同样能看到金门大桥。
  虽然都是华人,但是这几个人里,有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有海峡对面的,还有香港的,当然,还有和冯一平一样,来自内地的。
  寒暄了几句,大家自然而然的把话题转向内地,都是这边如何如何好,内地如何如何差,说得那叫一个热闹,那叫一个精彩。
  冯一平听了几句,真的听不下去,其它的几个还好,他有些生气的看着那个上海出来的留学生,你怎么也这样说?
  那哥们同样有些不爽的看着冯一平,你看什么看?
  真特么没意思!
  冯一平放下酒杯,“几位,不好意思,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家里有事,我得早点回去。”
  李家伦正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着内地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如何改,很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风范,听了冯一平的话,笑着说,“对,你是该早点回去,大家不知道吧,一平同学,不但是我们这些人里,第一个在美国扬名的,还肯定是第一个当爸爸的,他女朋友,现在已经有孕在身。”
  大家看着现场最年轻的冯一平,不禁都有些讶然,不过,都笑着对他说,“恭喜,恭喜!”
  “一平,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对,冯专家,说说你的看法呗。”
  “我没什么看法。”冯一平真不想跟他们废话。
  “别,你怎么会没看法?还是说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二,你不会是要收费吧!”李家伦笑着拉住他。
  好吧,这可是你一定要我说的。
  “在我老家有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冯一平说。
  这话一出,周围的几个人都变了脸色。
第一百三十五章
孩子
  不管是原来还是现在,要说冯一平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在国内赚了不少好处,沾了内地开革开放的光,又说国内这不好那不行的人,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眼前的这些,不管是美国的华侨,还是港澳台的同胞,更别说就在内地做官或者经商的人,谁没从国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获利?
  想在发达国家过上好日子,这不是错,只是,为了融入发达国家,就比那些本来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外国人,还更卖力,更费心的去批评、唾弃、谩骂自己的祖国,这样的行为,真的叫人不齿。
  “是,我们国家是有很多问题,可是,哪个国家没有呢?是,除了经济,我们国家好多方面也赶不上美国,那你们朝前看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又能比我们现在好到哪儿去?完善总需要一个过程,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他也懒得管那些人不太好看的脸色,反正以后就是用八抬大轿抬,他也不会来这样的聚会浪费时间。
  这样的圈子,融不融入的,又有什么所谓!
  “站在大洋彼岸说这些事很容易,我想诸位学业有成后,想回国的可能没有一个,如果六七十年前,那些在欧洲留学的老一辈们,同样只是喝着红酒,说着国内怎么那么黑暗那么腐败,没谁愿意回国出一份力,能有现在我们这样一个走在崛起路上的大国吗?四五十年前,在美国学有所成的那些专家,如果同样是在喝着红酒,闲谈国内各方面的落后状况,没谁想着回去报效国家,我们国家,能有现在这样愈来愈强的综合实力吗?能在好多个领域,追赶或者领先国际水平吗?”
  “说一万,不如做一件,我个人认为,就是国内那些最偏僻的山区里,大字不识几个,可能终其一生,连县城也没去过,一辈子只知道种地的乡亲,或者是那些刚初中毕业,就一直呆在流水线上的年轻人,也比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对国家的贡献要大。”
  “正是有了不少像他们这样踏实肯干的人,我们国家,才在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进步,哪怕现在和美国比,和很多国家比,我们依然还有很多不足。”
  “想在好地方过上好日子,这样的想法,谁都能理解,只是,融入一个社会,和他们保持同步就可以,如果想把自己彻底和他们同化,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宗,连自己的祖国都嫌弃,这应该是一个问题。”
  冯一平看着周围那大多不爽的目光,叹了口气,说这些干什么,“不好意思扫了大家的兴,我先告辞。”
  冯一平的这些话,很不给人面子,但却有句句在理,那几个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冷眼相看,或者以示轻蔑的连看都不看,让冯一平扬长离去。
  原本挺热闹的聚会,被冯一平这么一说,搞得有些冷场,一个油头粉面的家伙,有些衣衫不整的从楼上一个房间闪到走廊上,身后半掩着的门里,还有女声在叫,“你快点回来。”
  “怎么了,这么安静?”
  这就是房子的主人。
  “没事,你忙你的吧。”
  “是,抓紧做你的正事,别耽误了。”男人们都意味深长的笑。
  李家伦举着酒杯,笑着对大家说,“大家别介意,我看一平同学,应该是党员吧!”
  “哦,难怪呢,原来是信共产主义的!”
  好些被冯一平说得有些心虚的家伙,一下子又找到了话题,“他这种人,要是在几十年前,就是电视里的那些在后面挥着枪,喊‘同志们,给我冲’的家伙。”
  “不管怎么说,一平同学可是比我们厉害得多。”李家伦说。
  “李家伦,难道你也是党员?”旁边的一个人不满的问。
  “我还没说完呢,”李家伦笑,“我们顶多是说说而已,哪像冯一平,看到了好处,马上就付诸行动。”
  “他做什么了?”
  “你们知道吗,他在美国做交换生的时间,只有一年,所以啊,随他来的女朋友,现在已经怀孕,等明年回国的时候,他就有了一个美国国籍的孩子。”
  “靠,说得那么大义凛然,原来早就计划好,把下一代变成美国人,真他妈虚伪!”
  有一个看着周围的人里,没有官二代,笑着说,“可以理解,现在那些有能耐的官员,谁不是变着法子的把老婆孩子朝国外送?只有我们这些没关系的,才只好花父母的血汗钱,出来留学,冯一平这么做,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对的。”
  ……
  客厅里,灯还亮着,电视也还开着,黄静萍却把手放在肚子上,躺在沙发上,睡得很香——她现在已经变得很嗜睡。
  刚把她整个人抄起来——份量还真不轻,她就醒了过来,“你回来啦”她眯着眼睛问,“几点了?”
  “不到十点。”
  “这么早?”
  “聚会没什么意思,你又一个人在家里。”
  “嗯,”黄静萍把他抱紧了一些,甜甜的看着他,然后觉得不对,“你怎么这么吃力?我真的变重了很多吗?”
  “哪有,”冯一平坚决的否定,“只是,我现在抱着你,很紧张,生怕绊了或者是摔了。”
  “嘻嘻,那放我下来,我自己走。”
  “那你等会,我去把拖鞋拿过来。”冯一平又狗腿的回沙发哪里拿拖鞋。
  “一平你真好,那我帮你放水搓背吧。”她玩味笑着说。
  “别,”冯一平又连忙拒绝,“我冲一下就好。”
  把我的兴致逗起来,你又不管不顾,管杀不管埋这样的事,很好玩吗?
  现在还在头三个月内,不能那啥的。
  再说,就是过了头三个月,冯一平也不想和大着肚子的黄静萍那啥,里头还有个小家伙呢!
  憋一憋吧!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封建社会大户人家娶媳妇,媳妇会带几个同房丫头,不得不说,还真挺人性化。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