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763

  王昌宁正在做口哨,这个要有点技术。选一段大小适中,直直的柳枝,截中间的一段,小心的在手里搓,最后把树心和树皮分开,得到的那段完整的柳树皮,就是个口哨。
  他做好了一个,在嘴里试音,“是啊,什么歌,好像从来没听过。”
  冯一平暗道,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嘴里敷衍道,“不是什么歌,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
  听到这句话,他们两个刹那间就像猎犬一样,在对面的女生中来回扫视,奈何今天班上的女生空前团结,对面的一堆里,囊括了一班大部分的女生,他们两个实在找不到重点。
  对面的女孩子越走越近,虽然还想看,他们也不好意思,或者好意思,也要装着不好意思看,所以都转头看向其它地方。
  王昌宁别有深意的笑着对肖志杰说,“哦,我知道,春天来了!”
  肖志杰摇头笑着对冯一平说,“对啊,春天来了。有些人啊……”
  对面的女生越走越近,在校外,又自觉人多势众的女同学可不像在教室里那么文静。泼辣的,如王金菊已经叫嚣起来,“肖志杰,你们刚才看什么呢?”她估计本来想加句色迷迷的,可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对面十几个,他们这边只有可怜的三个,气势本来就落在下风,听王金菊这么一问,本来就有些心虚的肖志杰少有的满脸通红,却说不出话来。
  没有二班的女孩子,王昌宁装作事不关己的样子,竟然背转过身看着河对面,冯一平双手勾着他们的肩膀,笑着对女同学们说,“他们两个觉得花很好看。”
  肖志杰说,“是是,花很好看,我们刚才在看花。”
  冯一平补了一句,“但他们更觉得,你们比花还好看,所以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又几眼。”说完把这两个家伙朝前一推,自己几步跨下河堤,跳到河滩上。
  虽然这句话是女同学们想听,也喜欢听的,她们还是要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作势围拢上来。王昌宁很机警,紧跟着他就跳下了河滩。
  肖志杰估计是有些醉了,还笑呵呵的准备和女生说话,突然就发现他们两个跑路,一个激灵,转身就朝后跑,边跑边说,“冯一平说的是他自己,不要找我。”
  朝前跑了好一截,才跳下河滩,女生们当然不是真的要把他们怎么样,也就仗着人多,逗逗他们,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觉得取得了这场遭遇战的胜利,估计心情相当之愉悦,边笑边回头看,看了又笑。
  肖志杰追过来,朝他们两个一人擂了一拳,“我总算是看清了你们两个的真面目,都是没义气的家伙,”指着冯一平说,“特别是你,冯一平,不但没义气,还阴险,出卖兄弟,放在以前,你就是出卖同志的叛徒蒲志高。”
  县电视台这两天在放《红岩》电视剧,不少同学在熄灯前,总要凑到校长们的小院里看一会,剧中的人物,这些天就免不了被各种引用。
  冯一平笑着对他说,“是你自己太乐在其中,你要是被关在渣宰洞,都不用什么老虎凳辣椒水,一个美人计,你就什么都招了。”
  就在这一年中最舒服的一段日子,《故事会》终于刊登了冯一平一篇小中篇,他又拿了四百多的稿费。还有一篇截取了几部电影和电视剧精华糅合而成的,反映进城务工人员的小说,又一次被《收获》采用,这一次篇幅最长,稿费也最多,拿到了两千六。
  这让不少本来不服气的同学,再也无话可说。肯定是有不少人怀着各种心思,期待着冯一平狗屎运尽,或是江郎才尽,冯一平当然不能叫他们如愿。
  一些人的心思,冯一平不是不知道,不过他继续投稿,并不是在意这些人的看法,想反驳或是证明,他只是单纯的需要钱。
  期间不少同学向各种杂志投稿,绝大部分都是杳无音讯,连出自冯一平之手,柳菲寄到故事会的那个小笑话也没被采用,可能是这个时候,事关海峡对岸的话题还比较敏感。只有一个二年级的同学,在故事会上发表了一个小笑话,拿了五块钱稿费。
  随着气温稳稳的回升,身上的衣服越穿越少,渐渐的,已经不用穿外套。随之而来的,是下午上课的时候,愈来愈多的同学感到没精神。
  天气确实变化快,前天白天穿长袖的衣服,早晚可能还要加外套,到今天,天气已经不能说是暖和,而是热,穿T恤衫最合适。最高兴的是女同学,她们不约而同的穿上各色裙子,走起路来,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上周六,大家迎来了劳动节,现在的劳动节还没有附带着黄金周,其实,冯一平在学校里度过的所有的劳动节,只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可以光明正大的睡午觉。
第五十五章
第一个青年节
  可能也跟气温升高有关系吧,老师们严防死守的一些现象,现在也逐渐露出头来。
  周一中午,冯一平从食堂洗碗回来,经过走廊的时候,林慧握着双手迎面走来,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这边,那眼里的热情,一准能把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冯一平看了一眼,身上还是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
  这一幕很熟悉,原来也曾经历过,当时他一抬头,对上林慧那能把人都融化的眼神,一时不明所以,不知所措,呆立在原地,谁知林慧眼里根本就没有他,越过他,径直迎向面的一个男生。
  所以这一次,他连忙低头,闪在一边,露出身后一个三年级的男生来。
  那个男生个子很高,看来年龄也不小,不知道是不是复读的同学。
  两个人并没有走在一起,都倚着柱子,中间隔个两三米的距离,痴痴的望着,搞得跟牛郎织女似的。
  他们这一番大胆的作派,并没有引来同学们的围观或起哄,一个二个经过这里的同学,反而都尽量靠着教室的墙走,以免影响到这一对。
  冯一平不知道这个男同学的姓名,只知道林慧将来的老公,绝对不是这个人,好吧,这压根就用不着他操心。林慧学习不怎么样,但她在情情爱爱这些事上,是有天赋的,不用担心她会吃亏。
  周二,冯一平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青年节。
  也不知道这一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反正学校通知,今天一天不上课,参加集体活动!冯一平深深的记得,在他的学生时期,这样的待遇是唯一的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享受到。
  学校是这样安排的,上午,大家去乡里电影院看电影,中午返校吃饭,下午还是在乡电影院,看团委组织的欢度青年节的联欢会,晚上,学校在操场放露天电影。
  早操后,听到校长说这个消息,不少同学当时就自发的鼓起掌来,然后连带着今天的早自习,各个教室里读书的声音都比平常大,听说了今天的安排,大家有劲啊!
  兴冲冲的吃完早饭,不用老师催促,大家自觉主动提前排好队,在班主任的陪同下,一个班接着一个班,排着散漫的队伍,沿着公路,走向乡电影院。
  因为只是青年节,乡里和平常没什么两样,街上没什么人,仅有的几间铺面,也没什么生意,一些老板就懒洋洋的,叉着手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这么多学生排队走,也算是免费的热闹嘛!
  一些得闲的大妈,也来捧场,站在院门口看着他们,有些还嗑着瓜子呢,还不时对跟着大部队走的孙子孙女吼几句,“看着点,不要跑到路中间,撞到你了怎么办?”
  那几个学龄前的小萝卜头,应该是人越多越兴奋的那种,从前面窜到后面,从这一边穿到另一边,有的还竖起拇指和食指当手枪,瞄着从眼前走过的哥哥姐姐们,嘴里发出“啪啪”声。
  到电影院前面时,总算有点节日的气氛,这里挂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欢度青年节”。
  电影是《焦裕禄》,电影院墙上,贴着大幅的彩色海报。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禄,秋衣外面套着黄色的毛背心,身披一件蓝色的中山装,双手叉腰,站在一个长着棵叶子都耷拉着的小树的黄土坡上,神情凝重的看着下方。
  大多数同学都是不知道焦裕禄是谁,看他的衣着,就和自己的父辈们差不多,虽然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
  电影院不大,几百个学生,把这塞得满满当当的。只前面有两排长木椅,老师们在那就坐,同学们就只有站着,如果大家都把凳子带来,估计都坐不下。
  也就不再以班级作为整体,大家分散开来,自己找地方,高个的自觉靠边靠后。
  刚开始还有些嗡嗡声,过了不一会,幕布上就亮起来,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
  开头荒凉的戈壁滩大家都没见过,抬着棺木送葬的场景却多半都亲历过,所以气氛略显沉重。接着焦裕禄去县委报到,路上那些和大家年岁相仿的孩子,面黄肌瘦的,大冬天里,穿着破旧的棉衣拦路讨饭,让不少同学都心生怜悯。待看到火车站里外黑压压的挤在一起,身上积着雪花,拿着包袱,扶老携幼的老百姓,原来是准备抢着坐专列出去讨饭,不少女同学都忍不住啜泣起来。
  大家看了难过,除了同情,应该还有物伤其类的原因。
  今天在场的所有同学,应该都没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困苦的日子,小时候都经历过,现在看到这些类似的场景,不免都心有戚戚。
  所以,接下来出场的那个县长,被不少同学小声咒骂。看到后来,焦裕禄走村串户察民情,拉大车送救灾物资,和老百姓一起抗洪,同学们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对在场的大多数同学来说,现在我们县的县委书记,和党中央的总书记是一样一样的,都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党也有离老百姓这么近的干部。
  快结尾的时候,乡亲们沿街送别去治病的焦裕禄,然后不一会,幕布上就打出焦裕禄病逝的字样,不少同学,包括冯一平,都眼含泪水。
  他原以为现在的自己,能对这些免疫的,谁知道感动这个东西,真不好控制,该感动的时候,还是会被感动,好像跟年龄和阅历关系不大。
  这应该是少有的几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和它类似的,还有一部,《孔繁森》。它们能成功,能感动人,能教育人,能催人泪下,可能就是因为不浮夸,不拔高,有真实的生活基础。
  这确实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相信看完以后,焦裕禄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形象,会牢牢的印在大家脑海里。
  电影散场了,虽然大家心情都很心里沉重,但肯定都充满了正能量。
  对这些单纯的农村初中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很好的教育课,所以回程的路上,队伍里很沉默,中午吃饭的时候,对碗里的粮食,大家也格外珍惜。
第五十六章
被敲诈
  等午睡后再去电影院,已经换了一个场景。舞台虽然很简陋,但墙上梁上,都挂着彩带和大红横幅,当然,这也是联欢会最主要的装饰。
  下午的电影院里,不再是只有学生,还有不少乡里的人来看热闹。奈何这台晚会,不论是硬件还是节目本身,真的不太有吸引力,所以开始不久,就有人离场。
  一场《采蘑菇的小姑娘》的集体舞之后,台上搬上来一台电子琴,团委的一个年轻干事,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弹自唱《水手》,听了几句,看着他在台上自我陶醉的不行不行的样子,冯一平再也呆不下去,也溜出了电影院。
  这个同志的歌声,可以用散文来作比。不过好的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他的这篇,那真是形散神也散,散了个彻彻底底。
  看来这哥们,要不是身份很硬,要不就是人缘不好。不,如果他身份一般的话,那就应该是没有人缘!不然不会所有的同事都会让他在这样的场合丢人现眼。
  不过人缘差到这样的逆天的,应该不存在吧!
  几分钟后,歌声终于结束,电影院里传出一阵不大,但坚定热烈的掌声,居然还有叫好声,这些佐证了他的猜测,果然是个有背景的。
  这样的事并不奇怪,冯一平也捧过类似的场。那一年,他和供应商一起招待技术监督局的一个处长,当时正赶上《金粉世家》热播,处长大人特别喜欢沙宝亮的那首《暗香》,而且也觉得自己唱的很好,但其实唱的那个差那个惨不忍听啊。但是,处长大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且兴致也很好,唱了一遍又一遍。陪着他的所有人,包括冯一平在内,大家一边忍着魔音入耳带来的不适,面上还要装出很享受的表情,一唱完,大家马上鼓掌叫好,然后,处长大人又一遍开始……
  本来晚上在外面应酬回家后,冯一平总要吃点东西填填肚子,但那天晚上,真的什么都吃不下。
  现在的这个事,就应该和冯一平经历过的类似。
  肖志杰和王昌宁还在看联欢会,电影院周围有不少同学,但却没几个熟悉的。冯一平漫无目的的闲逛,顺着街往上,快走到尽头时,一条巷子边,挂着一个红白蓝三色的旋转灯箱,这是理发店的标志,在现在,也算个时髦玩意。理发店的门,开在巷子侧面,门上还挂着珠帘,一台焗油机倚门放着。
  冯宏兵和一个同学正在门口抽烟,店门口还站着两个女孩子,打扮都挺时髦的,明显化了妆,一看就是“社会人”,这时正和冯宏兵他们说着什么。呵呵,冯宏兵他们好像都十六七岁了。
  冯一平跟冯宏兵打了个招呼,冯宏兵抬头应了一声,见是他,不知怎么很尴尬,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只朝冯一平点了点头,就又转过头去,和那领头的女孩子说着什么,另外那个同学,好像也不好意思面对冯一平,也转过身去。
  冯一平虽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也没当回事,走过去后才觉得,好像冯宏兵T恤的下摆,抓在那个女孩子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