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2763

  “老板说笑了,我们本来就没什么赚的,我们这家店是有年头的老字号,你看我们的金条,都是按国标做的,一等一的好,不过你一次性买这么多,我们就走走量,算您86,你可以满城去问一问,这绝对是最低价了!”
  “老板,我也知道一点,今天的牌价是不到270美元一盎司,86一克,你们不要赚太多!”冯一平当然是做了功课来的。
  拉锯半天,最后总算定下来85一克,这也是冯一平的心理价位。
  那个老板,一边用点钞机刷刷的数着黄静萍从袋子里拿出来的一沓沓人民币,一边说,“今天这生意,真是一分钱没赚。”可是,现在的他,脸上想挤出一个苦笑来都做不到,是赚的少点,但是冯一平这一出手,店里一公斤这种的库存都空了。
  这回是黄静萍说,“对,你没赚我们的钱,赚的是人民币!”
  谢绝了老板竭力推荐的金猪金象什么的——老板是真心想把他们袋子里剩下的十几匝人民币留下,又悠着装了十公斤金条的袋子,在金店一干员工眼热的注视下走出店门,冯一平总算完成了一项夙愿。
  这样的场景,后来他可是设想了好多次,不过,那时的他,也只能想想而已,十几年后,十公斤黄金,至少要两百多万,他哪买得起。
  两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到了家里,都忍不住马上拿起两块来把玩,“就放在家里没事吧。”黄静萍问。
  “没事。”冯一平任性的拿起两块摩擦起来,会不会有金屑掉下来呢?
  安全方面,他早有计较,今天之所以用现金,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刷卡是方便,但是雁过留声,刷卡留名。
  “这块给外公,这两块给我爸妈,这两块给你爸妈,这一块给我当镇纸,剩下的这些,都给你。”冯一平笑着划分了用途。
  “嘿嘿,我爸妈的这两块,家里放着不安全,我帮他们保存,这些,我替我们的孩子留着。”一向对钱不怎么在乎的黄静萍,笑着把地毯上的六块金条都拢到自己面前,非常之拜金,非常之财迷。
  看来大家说的果然没错,女人就和传说中的龙一样,就喜欢这样金灿灿的玩意。
第三百章
不乐观的巡视
  坐落在平原上的三水市风光不错,特别是临近市区的那一段路,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荷塘,碧绿的莲叶挨挨挤挤,重重叠叠,随风摇曳,十分壮观。
  在这田田的莲叶上面,已经有不少粉红的花骨朵探出头来,于是,随着水汽一起进入车厢的,还有冷冷的暗香。
  换做平日,冯振昌怕是早就要叫陶师傅把车停一停,他们两个下去好好拍拍照,但是今天,他和梅秋萍都没有这个兴致。
  他们已经出来了近半个月,生活上倒还适应,都是苦日子出身,没有那么多讲究,况且这些天,每到一处,村里那些开店的都热情的很,安排他们吃得好住得也好,还一分钱都不让他们出,可是,夫妻俩就是高兴不起来。
  和刚开始开店的时候相比,这两年已经赚了些钱的乡亲们,普遍都有些松懈。
  他们去的时候,有的店里,还有顾客在用餐,老板就坐在餐厅里,脚踏在凳子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吞云吐雾之余,还美美的就着煮毛豆喝啤酒。
  三分之一的店里,厨师和服务员,没事就在餐桌上打牌,不顾店里还有食客,大声用家乡话笑骂着,连收银台的小姑娘也跑过去凑热闹,要等新上门的顾客叫一声,才会去收银。
  至于那带着孩子的,孩子把餐厅当游乐园,在店里玩闹,更是天经地义。
  再三强调的卫生方面,也很松懈,有几个厨师居然留了长发,大多数厨师的头发都油腻腻的,肯定没有一天一洗,厨师帽歪戴着不说,白帽子上面的污迹很明显,走进了,制服上的油烟味非常重,怕是一个星期都没换过。
  厨房的案板和灶台,同样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地也拖得不干净,梅秋萍在一家店的厨房里,差点就滑了一跤。
  最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他们就看到过一次,厨师把面放到取餐台上的时候,指甲里有黑垢的手指,就直接戳到了面汤里,他也不怕烫?
  负责餐厅清洁的也图省事,不是地上有了垃圾就去清扫,而是等到有一些之后,才去扫一下,而且精准的很,就扫那几块,旁边的绝对不管。
  其它细节不说,再说擦桌子,标准的应该是向一个方向擦拭,大多数姑娘小伙子,现在也都是来回擦几下了事。
  至于污水随便朝门前泼,以至于门前那一块,比周围店铺面前的颜色要黑上一截,更是很普遍的事。
  十家店,至少有三家,这个时候店里已经有苍蝇。
  十家里,至少有三家,电扇的扇叶,看上去就没清理过。
  怕是下一步,顾客在面里就会吃出来头发,搞不好还有苍蝇。
  对其它事没有以前上心,但是大家普遍对成本都关心起来,只在厨房草草转一圈他们就发现,现在采购的原材料,一律都只讲价格便宜。
  ……
  更揪心的是,不只是经营上不上心,这些有了点钱的后辈,其它的毛病也冒了出来。
  就说以前还踏实肯干的新华吧,冯振昌和梅秋萍到他店里等了半天,他才被媳妇从一个牌桌上揪回来,虽然他说是没打钱,就消磨一下时间,谁信呢?
  冯振昌没客气,把他拉到店后面结实的训了一通。
  春堂小舅子的媳妇,昨天晚上招待他们吃饭的时候,当着他们和自己男人的面,哭着告状说他在外面有了野女人。
  ……
  这样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
  该管的管,该说的说,可是冯振昌他们都知道,虽然他们当面都答应的好好的,一定注意,一定改,一定加强,可等他们俩一走,十有八九还是老样子。
  “陶师傅,前面停一下。”心里郁闷的冯振昌吩咐了一声。
  “好的,冯总。”陶师傅把车拐进江边的一条岔道,还抢着帮他们拉开车门。
  冯振昌也不拿相机,阴着脸背着手朝江边走,梅秋萍连忙跟上去,“你也不要太担心,好在大家的生意都还不错。”
  “这还叫不错?我们初开店的时候,一平担心的那些事,现在都出现了,还有他担心有了几个钱,有些人就会去赌,有些人会连结发的老婆和亲生的孩子都不要,现在哪一件事没有?”
  “你朝我吼什么?只管店里就不错,其它那些事怕是连他们亲娘老子都管不了,我们哪里管得过来,话说到了就算是尽了心。”梅秋萍心情也不爽,见冯振昌朝自己发火,也忍不住。
  冯振昌叹了一口气,“理是这个理,可要是十家里有个一两家会这样,你心里会快活?”他这说的是生意之外的事。
  梅秋萍听了也叹气,是啊,在外面赌钱可不像在村里打牌赌钱,新华今天这样赌小钱,明天在人教唆下,说不定就会赌身家。
  还有春堂的小舅子,看样子已经被外面的女人迷了心窍,可是,能拿他们怎么办?
  两个人看着眼前烟波浩渺的长江,都沉默起来。
  电话响了,梅秋萍接起来一听,是王昌安打来的,“姨,你们到哪里了?过了入城口的收费站停一下,我就在这儿等。”
  “安安啊,我们马上到,”她拉着冯振昌,“走吧,现在上火也没用,别让安安他们等急了。”
  见到他们的车,等在转盘旁边的王昌安笑着跑过来,“姨,姨父,你们身体挺好的?路上顺利吧?”
  王昌安现在比以前胖了些,气色也好了很多,穿着也很得体,已经是个地道的城里姑娘,看着她,冯振昌他们心情总算好一点,“你等了多久,不是告诉你们,我们自己能找到地方吗?”
  王昌安笑着说,“我知道,这不是怕你们绕路吗?知道你们要来,我爸妈一直等着,师傅,麻烦你跟着我的车走。”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
  和肖志杰家的两家店一样,她家的两家店,那也是没话说,绝对和省城自营的店没什么两样,主要王昌宁的爸妈,亲自在两家店的厨房里,以身作则。
  进了店里,方方面面,都感觉和村里那些松懈下来的家伙家的店不一样,这样的店,才有点餐厅的样子。
  在他们家租的房子里,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地道的家乡菜,“晓得你们这些天天南地北的吃,我们特意做了这些菜,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王昌宁爸爸说。
  还是家里菜的味道好,冯振昌和他碰了一下杯,感慨了一句,“要是家家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怎么了?”王昌宁妈妈问了一句。
  “别提了,”梅秋萍把他们今年这一路的见闻说了一遍,王昌宁妈妈也生气了,“这些人怎么能这样?真是不懂事,一分钱没收他们的,按理做事的时候应该更用心才对啊?”
  “可不是吗,现在加盟的越来越多,我们就担心,让他们这样,把这个牌子砸了。”冯振昌说。
  “姨,你们不用担心,当初不是每一家都签了协议吗?这些事玉萱和一平他们肯定知道怎么处理。”王昌宁说。
  “就是,我看,处理一两家,他们就知道厉害,”王昌宁爸爸说,“还有,他们生意之外的事,你们也别太担心了,尽了长辈的心就好,自家的日子,关键还要他们自己过,你们都带着他们赚钱了,也不比一般的城里人差,他们要是自己折腾得日子过不下去,怪得了谁?”
  “是,秋萍,我们尽了力,问心无愧就好,放心吧,他们要真是放着眼下这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自己作,谁管得了?怪得了谁?乡里谁又能昧着良心说你们的不是?”王昌宁妈妈说。
  她明白冯振昌他们的心思,虽然他们没提,但到了他们这个地步,会很在意在老家的风评。
第三百零一章
回炉培训
  王昌宁妈妈想的对,对于冯振昌和梅秋萍来说,虽然他们还算年轻,但他们现在确实在意乡里人的看法。
  虽然不确切的知道儿子有多少钱,虽然村里人问起来的时候,他们都说的很含糊,不要看好像场面很大,其实借了不少贷款之类的,给外人的印象就是顶天了不起也就是上千万——这已经让大家大呼了不得!
  但他们心里清楚,就看看那家酒店,再看看在银行没有一分钱贷款,他们心里就大概有个底,还在上学的儿子,已经有了上亿的财富,上亿!
  这样的数字,就是现在在梦里,他们也不敢想,现在村里的人,也就是开面馆的那些收入高的,算起来最多一年也就赚十几万,一个亿他们要赚多少年?近千年!
  梅秋萍有时就拿具体的东西来量化,比如家里最贵的电器,那台电视机,2300块,一个亿要买多少台?4万多台!可以给周边几个乡里的人,一家发一台。
  就按家里最贵的大件算,那辆世纪车,也能买三百多辆!三百多辆车,排在一起有多长?有好几里路!
  何况怎么看,儿子也不止一个亿。
  再说家里的那些公司,让村里这里,多少人家有了工作的机会?
  都有了这样的身家,他们当然更珍惜身上的羽毛,儿子提议免费让村里的人加盟开面馆的时候就提起过,要提防这些家伙有了点钱就出问题。
  乡下都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要是他们带出来十对,结果回去时只有八对半,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