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2763

  “也不尽然,那些家里有老房子的,一拆迁,这辈子什么事都不用做,日子也舒服的很。”冯振昌说。
  “那样的人总是少数,要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首都,得工作多少年才能买上房子?”
  “妈,你不知道吧,有多少人,就是为了一个留京的机会,也会到处花钱送礼。”
  “现在的这些人啊,我是想不通,有那个钱,在其它地方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有什么不好?”
  得,和爸妈这样的人说机会机遇什么的,根本就说不通。
  “你们不是说要在上海买房子吗?定了吗?”
  “昨天还在跟周总说,他过年的时候,还真在老家那看中了一个楼盘,说是地段不错,升值潜力高,生活也方便,又闹中取静,公司不少人都想买,我们也想着是不是也买一套。”冯振昌说,这个话题他们感兴趣。
  “那就别只买一套,叫姐姐也买一套吧,她不是一直就想当个上海人吗?”
  “还说呢,你不是说让她当香港人吗?你可能都忘了,你姐一直记着呢。”梅秋萍笑着说。
  “呵呵,买,那边我也准备买,先买办公楼。”
  现在香港那边,杂志社和投资公司,都在租楼办公,真挺可惜,虽然现在并不是入手的最好时机,不过,想着买来是自用,就是买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价格会跌一点也没事,因为以后还会涨回来。
  但是,由于冯一平还是坚持要么买一小栋,要么买地皮自建,这些日子还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到了别墅,冯振昌和梅秋萍现在眼光也高了,没觉得这些房子有什么新奇的,只是和上次来的金宝他们一样,看着周围的那些黄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挺稀奇,“这么多老外?”
  带着爸妈参观了下房子,冯振昌他们没留意别的,就是一处处的和家里房子比较着,等再暖和点,家里的房子也要收尾,跟着就要装修,他们现在也想借鉴一下。
  冯振昌喜欢二楼阳台的布置,梅秋萍则非常稀罕一楼大厅里的那个壁炉,“要是在家里也建一个这样的多好。”她都把头伸进去瞄。
  好在这壁炉就是一个摆设,冯一平他们从来没烧过,里面干净的很。
  冯振昌把带来的东西一样样的往外拿,“你就别想了,这也建一个,那加上厨房的烟囱,房顶上有两根烟囱,让别人看稀奇啊!”
  爸妈带来的东西不少,而且都是这比较难买到的,有菜园里椿树上采下来的香椿,还有已经汆水的嫩竹笋,专门磨豆浆摊的豆腐皮,还有两只已经处理好的鸡,以及晾好的腊肉……
  总之,闻到那些熟悉的味道,冯一平口水都留下来了。
  梅秋萍还特意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是两双手工布鞋,“这是我从去年腊月开始做的,现在眼睛不太好,手也比不上以前,不过做的还算结实,一平从小就喜欢我给他做的鞋。”她把大的那一双递给冯一平。
  “这双是你的,静萍你试试大小,看合不合脚,在家里当拖鞋穿还是挺舒服的。”
  冯一平结果妈妈递过来的布鞋,看着上面细密的针脚,眼睛有些红,他低下头穿在脚上试了试,大小很合适,老实说,浆洗得硬硬的布,再一针一针的纳的很密,鞋底其实很硬,但是,他还是觉得这是最舒服的一双鞋……
第二百四十二章
爸妈的意见
  梅秋萍和黄静萍在厨房做饭,不过,冯一平知道,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做饭,梅秋萍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考察冯一平喜欢的这个女孩子,比如她做饭的水平怎么样。
  以前,对自己的媳妇,老家有个称呼,“门里的”,就和旧社会的时候,一些人向别人介绍自己老婆,会说“贱内”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也许新时代的女性,会很不爽这样的称呼,但是,至少在梅秋萍她们心中,一个合格的儿媳妇,一个家门里的所有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就算是他们再依着冯一平,要是冯一平找一个对家务活一窍不通的女孩子,他们一定会跟儿子好好说道说道。
  不过,黄静萍作为家里两个女儿里的老大,厨房里的事也算精通,特别是切菜的时候,那刀工,梅秋萍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在家里的时候,没少帮着干活,她挺满意。
  这会,黄静萍正教她怎么用烤箱,晚上她们打算烤一条鱼。
  外面没太阳,冯一平和爸爸在书房下棋。
  他记得小的时候,爸爸还有时间和心情,跟冯卫东还有冯家升他们下下象棋,为此,还特意用木头做了一个象棋匣子,里面装着象棋,一打开,又能拼成一个棋盘。
  夏天在乘凉的时候,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摇头晃脑的拉会二胡,拉的是什么曲子,冯一平现在记不起来,只记得那时一家人都挺欢乐。
  只不过那把二胡,冯一平一向离得远远的,因为那上面,蒙的是蛇皮。
  后来,爸爸闲的时候,就好像就只会坐在椅子上闷头抽烟,就是坐在那里,也让人感觉有座山压在他头上一样,轻松不起来,顶多就是在春节期间,在山岗上晒太阳的时候,和一些老兄弟打打纸牌,不打钱的,输赢也就是几根烟。
  至于象棋和二胡,渐渐的,连找都找不到。
  妈妈也一样,以前喜欢看电影,正月的时候,当时还没撤并的富山乡,会在供销社仓库里放电影,她也会狠狠心,花上几毛钱买一张票,不过,肯定是要把姐姐和自己都带进去的,好几次还因为姐姐要不要买票的事,和那些看门验票的争执起来。
  平日里,就是隔着好几里路的村子,因为喜事放露天电影,她也会带着姐姐和自己,走夜路赶过去看,那时一户人家还只用得上一个手电筒,而且也就是在路不好走的时候照照,好多时候,大家都是扎个火把,没有明火的,用炭火的光照着路。
  等到了地方,有时候在那个放电影的村子里借不到凳子,她就一直站着看,还多半抱着自己,另一只手还要牵着姐姐。
  每次回外公家,要是拿到了一本杂志,每天睡觉前,她也会在昏黄的油灯下,读给自己和姐姐听。
  到后来,这些都不算什么的闲情逸致,也都被她放弃了,唯一的娱乐,也就是忙完每天的事,吃完晚饭后,看看电视,为了省电费,往往连灯都不舍得开。
  这个后来,其实就是冯一平家搬进新建的房子没几年后的事,说起来,那时妈妈不到四十岁,爸爸也不到五十岁,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为钱发愁,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情做其它的事,所有的嗜好,全都丢个干净。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不叫生活吧,只能叫生存。
  直到冯一平后来终于混出了点样子,把他们接到身边后,这样的状况才算有所改观,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曾经的那些嗜好,捡都捡不起来。
  所以,现在听说爸爸还有空练练字,看到他又捡起了象棋,冯一平是真的很高兴,很欣慰,能让爸爸妈妈过的日子叫日子,他这个做儿子的,干什么都行。
  他一直在想这些心事,以至于没听到冯振昌在问他的话,“该你走了。”
  “哦,”冯一平缓过神来,“刚才想点事。”
  “学习怎么样?”冯振昌问,“我看你这书架上的书,没几本是课本。”
  “爸,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不只是数理化这几门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要看很多不是课本的书,你看看,柜子上的那一堆,都是老师这个月给我们开的书单。”
  冯振昌有些敬畏的看了那些大部头一眼,“那就好,既然是老师教你们看的书,那就不是课外书,一定要好好看。”从冯一平上小学五年级起,他们就辅导不了他的功课,就一个原则,老师叫做的,一定要好好做。
  “是,我晓得。”
  “你们,这过的也挺好的?”他又问了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
  “是,静萍你也接触过,是个性子很好的女孩子,事事都依着我,总是把我想在前面,我们过的挺好的。”
  “那就好好过,你眼光不错,静萍这姑娘,是个好孩子,也是个能持家过日子的主。就这一两年来看,她父母也不是那多事的人,换做其它不少人家,估计早就找上了家里的门,她父母不错,听说你之前让静萍给家里钱的时候,她爸妈还不要是吧,这很难得,这样以后你们日子过起来也省心。不过,你要晓得做人,她不是还有个妹妹吗,现在供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等她上大学的时候,学费就你们出。”
  “我记住了,爸爸。”
  “按理说,你还在读书,将来说不定还要读硕士,或者出国留学,我和你妈都觉得,这些事不好太早提,不过,既然你和静萍现在处得这么好,那我就问你一个态度,虽然现如今年轻人好多都这样,但你们就这样住一起,总不是个事,是不是趁她爸妈这次来,我们两家把话说开了,结婚等以后,现在把这个事先定下来?不然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和他爸妈相处。”
  想到张彦,冯一平心里,这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不过,这事都顺理成章的走到了这一步,当然要有个明确的态度,“我没意见。”
  “那行,我明白了,”冯振昌看着儿子有些严肃的表情,以为他不想这么早定下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着后来还会遇到更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再说,早点定下来也好,这样你就有负担了,做事的时候,会想的多谢,更稳重些。”
  “是,我知道,”冯一平这会要是敢说一句,“爸,我还想找一个,”冯振昌绝对会拿起拖鞋抽他。
  等到灯亮了不久,梅秋萍就在楼下喊,“楼上两个偷懒的,饭好了,下来吃饭吧。”
  晚上的菜当然很丰盛,而且很有家乡的味道。
  香椿煎了一个鸡蛋饼,汆好的笋子,就用油清炒,那味道,美极了,还有用带来的腊肉炒蒜苔,用一只鸡炖的汤,还有上面撒着洋葱和金针菇的烤草鱼,再加上一碟也是家里带来的花生米,还有一个肉沫豆腐。
  冯一平闻了闻味道就说了一句,“还是妈妈炒的菜香。”
  “我可没炒几个,都是静萍做的,她比我烧的好吃。”
  “哪有啊,还是阿姨手艺好。”
  虽然看着样子,黄静萍和妈妈之前,都还挺客气,不过,这个开局是不错的。
  菜好当然要配酒,冯振昌见冯一平拿来红酒就摇头,“我喝不来这个,没有白酒?”
  当然有,冯一平特意买了几瓶茅台,陪着爸爸一人喝一小盅,也就是意思意思,好在冯振昌现在真的改了好多习惯,不像以前那么贪杯。
  梅秋萍和黄静萍喝加热过的玉米汁,“其它的不说,这个烤箱,等装修的时候,一定要装一个,听静萍一说,有这个,能做好多菜。”
  作为主妇,梅秋萍还是很关心厨房里的这些东西。
  “装,要不洗碗机也装一个?”现在也不是为买台电视还要发愁的时候,冯振昌爽快的很。
  “爸,妈,明天你们想上哪去玩?”冯一平问。
  “你去忙你的就好,不能缺课,该去的地方,去年我们都去过了,让静萍带我们去公司看看,然后随便转转,等后天她爸妈来了,我们再一起出去玩。”
  “那行,叔叔阿姨,首都其实我们也有好多地方没去过,我买了几本旅游指南,等会我们好好看看。”
  冯振昌说随便转转,一心想表现好的黄静萍可不敢随便。
第二百四十三章
准亲家见面
  金翎亲自在办公楼下迎接冯振昌他们,“叔叔阿姨,这边的天气还习惯吧?”
  冯振昌和梅秋萍笑着打量着眼前这干练的姑娘,“还行,能适应,你爸身体挺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