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4/2763

  对急于想做出成绩的印度公司来说,这当然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或者说,他们应该是承受了来自拉丹塔塔和穆克什安巴尼的压力,才会选择和老马在第一时间就交流这个问题。
  冯一平那边,同样被问到了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急于求成,不但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很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看,从去年底的压力测试结果来说,我们从技术部门到客服部门,成绩都很不理想,尤其是物流方面,离我们的要求,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在这样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购物节,其结果,满怀期待,还特意熬夜的用户,在终于等到可以结算购物车中的商品时,发现我们的网站崩溃了。”
  “但这可能还是一个开始,因为他们接下来发现,今年双十一下单的商品,居然得到隔年年初才能收到快递……”
  以印度公司目前的物流体系而言,冯一平这看似笑话的话,很可能就是事实。
  “如此一来,毁掉的就绝不止是一个购物节,而是我们的品牌。”
  “我可不想,大家辛辛苦苦的结果,却成了一个欲速则不达的反面例子。”
  看着大家不好意思又忍不住失望的样子,他宽慰到,“先耐心打好基础,只要我们的基础好,未来有的是出成绩的时候。”
  “我还想请各位放心,我们不会在这方面,给大家太大的压力。”
  这话才让不少人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之所以这么关注购物节,除了想出成绩,来自上头的压力,也是主要的原因。
  冯一平这么说,应该意味着,他会就这方面,和另外两位经常来公司的塔塔和安巴尼就此进行沟通。
  他们都高兴的举起酒杯来……
  ……
  餐台前,拿着一根春卷的冯一平,和拿着一碟年糕的老马终于相遇,这也是宴会开始后,他们俩终于有机会吃几口。
  老马感慨的说,“这些印度的同事,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的人学习。”
  “他们一个个真的是都像学者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总能结合实际的引经据典,真的都有几分博古通今的架势。”
  “高层人才方面……”他看着那些聚在一起的印度人,又看了看从国内挑出来的那些公司的精英,感受到了不小的差距,“他们向我汇报的时候,可很少提及这些方面。”
  “不过,也不难理解。”
  这当然不难理解。
  从国内派过来的精英们,怎么可能在向他汇报的时候,还说印度的同事多么多么厉害?
  冯一平从他碟子里叉了一块年糕,“唔,味道不错,我也得来一份。”
  看着老马的样子,他知道老马这一定是联想到了其它方面,比如,我们会被超越之类的问题上。
  “老马,你也不要想太多。”他点头和一位包着头巾的印度高管示意,对方看他还吃着春卷,只得暂时离开。
  “印度公司聘请的这些高管,不是来自印度理工学院,就是来自印度国家管理学院,这两家大学,在印度那是真的万里挑一。”
  “被录取之后,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当年我们的中举一样,大好前程,指日可待。”
  “因为经过这两家大学的培养,这些被录取的人,一定能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中的每个人,在毕业之前,都会被世界一流的公司相中。”
  “因此,尽管在国际上的排名,印度的这两家大学,低于我们的一流高校,但实际上,这两家学校的毕业生,比我们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真的更有竞争力。”
  “很多印度人因此都很骄傲,这两家学校的不少人都说,他们不在乎排名,他们只在乎成绩。”
  “但从大的层面说,这真就是件骄傲的事吗?”
  老马想了想印裔的人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点头道,“确实有可以骄傲的理由。”
  冯一平笑了笑,“你想想,如果我们把国内给所有工科大学的资源中的8成,集中到一所大学上,而这所大学,一年只招收4000人,你觉得,从这所大学里出来的毕业生,还会比你刚刚接触的这些人差?”
  “哦。”老马一下子有些明白过来。
  冯一平点头,“知道了吧,再怎么样的一个国家,倾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一小撮人,当然不会差,但国民的整体素质呢?”
  “和这一小撮精英相对的,是这里还存在的大量文盲。”
  说到文盲,冯一平又想摇头,我们在秦始皇那会,就做到了书同文,但在印度,作为官方语言的印度语,全国竟然有近一半人不会说,这你敢信?
  因为印度的每个邦,在立法上,都有着高度的独立性,为了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他们在邦内的教育机构中,都只教授邦内的语言,每个邦内,还有不同的语言,整个印度,加起来,通用的语言有三百多种……
  举例说,在印度卢布上,为了让大家能看懂,不得不用超过三十种语言来说明面额……
  一个邦的大学生,辛辛苦读了十多二十年的书,到了隔壁邦,发现自己居然特么还是个文盲……这真不是笑话。
  这样的结果就是,印度的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主要用英语——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所以有些事,还真是不好说。
  但总体来说,在了解印度之后,对他们会超越我们的这个命题,冯一平真的是不太担心,梦想啊,有时候就只能是梦想。
  “这么一说,我放心多了。”老马笑着和冯一平碰杯。
  “再想想印度的物流。”冯一平摇头。
  老马也会心的笑起来,“哈哈,说到这个,我有些理解,你这么个总喜欢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家伙,为什么在印度会这么慷慨大方。”
第八百九十章
借重
  很多人都知道,冯首富行走商场,奉行的就是双赢,但是,那针对的是他公司的合作伙伴。
  至于他的公司,对不起,他一般喜欢自己一个人单玩,不想外人掺和。
  在国内就不说了,没人有那个本事强着入股他的公司,就是在美国,经过一系列早有预谋的运筹,他也把那些觊觎和垂涎他各项生意的各路人马,成功的挡在外头。
  有美国作为样板,又有美国企业这层外衣,在欧洲开展相关业务的时候,他也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麻烦。
  一开始在印度开展业务,也是如此。
  印度这个国家,因为在相关方面发展的落后,主要是相关人等在相关观念上的落后,整体看起来,在很多方面,非常开放,冯一平也没有一定要和人合伙的压力。
  直到他启动电商项目,竟然主动找上了此前也算一直交好的塔塔集团和安巴尼的信实集团。
  虽说此前,在孟买成立特效公司,他就已经和塔塔集团合作,但那并不算是他的重点项目,以及他之所以那么做,主要是希望通过塔塔对宝莱坞的影响力,尽快得到更多的练手的机会。
  而电商,可是他的核心项目之一,印度,也是他非常看重的市场,竟然一下子就拉进两个合伙人进来,这让非常熟悉他的老马,相当不解。
  但在他从派驻印度的员工口中,得知印度的一些情况之后,很快就明白了冯一平为什么会如此反常。
  如果说,因为印度的特色,而造成的全印度从语音到书写到文法都不相同的主要通用语言,就多达数十种,并人为的提高了印度底层民众成为文盲的几率,让印度实际上的通用语言,并不是他们法定的官方语言印度语,而不得不选择英语,也就是书不同文的问题,还好解决一些。
  比如Facebook在印度,就推出了多达15个版本,当然是针对15种主要的语言——这导致在印度一个国家,推出的版本,就和整个欧洲接近。
  这当然导致了研发以及运营的一系列成本的提高,但好在,只要舍得投入,这样的困难,自身不是不能克服。
  但在和电商有关的重要方面,有些问题,就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
  谁都知道,离开快递谈电商,那就是正宗的耍流氓。
  而在印度,一个外来户要发展电商,最难解决的,就是包括快递在内的物流问题。
  因为电商的日渐兴盛,在我们国家,和物流费用相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很多人都意识到,物流系统的低效和高成本,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及对一些价格敏感型物资,比如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水果等价格的影响。
  但在印度,和其它方面一样,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同样相当滞后,因此在这方面,他们依然非常原始且极富特色。
  这个特色就是,如果你从物流方面看,那么,这个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皿主国家的印度,真不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印度今天的每一个邦——相当于我们的省,在很多方面诸如立法等,都有非常大的特权,如果要做比喻,印度各邦,很像是我们历史上还真正在封建时代时期的诸侯国。
  到和企业发展特别有影响的,那就是税收。
  从印度的一个邦,横跨到另一个邦去送货,那一定要交税。
  这导致在印度做物流非常困难,有时候还没发货,沿路各邦的特派员就会积极主动的向你征税。
  因此,印度的很多货运公司,并不是指我们熟知的那种给你运送货物的公司,而是专门帮你去搞定沿途各邦的各种税收衙门,好让你在少交税的同时,清关过卡的效率还能高一些……
  对于冯一平这样的外来户而言,想在印度尽快把电商发展起来,如何处理物流方面的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
  更早在印度发展电商的eBay和亚马逊,就是小看了这方面的影响,才导致到现在业务一直不温不火,亏损倒是非常可观。
  冯一平在印度,没有帮助印度重建一个骨干物流网络的雄心,也没有平推各邦尤其是各邦底层,那些和物流相关的各个关卡上的大小官员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得不借重塔塔和信实集团这样在印度发展多年,触角早就伸到印度方方面面,到处都有关系的地头蛇。
  如若不然,他的电商公司想尽快发展起来?
  那就和印度的一些精英,总是信誓旦旦的想在各方面赶上我们一样不现实。
  拿钱开路?
  且不说成本,就说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就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