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0/2763

  “这倒是个不错的成绩,我们知道,宜家到目前为止,在线上还没有什么成绩。”
  熊玉良他们的腰,稍微直了一点点。
  “还有,综合来说,我们在产品研发方面,同样不比宜家逊色。”
  这主要是因为,美佳在研发领域投入大,且国内的综合研发成本,要远远低于欧洲,以及和其它领域不同,我们在家居这一让日子更舒适安逸的领域,并不是没有基础。
  但对这些成绩,冯一平只是轻轻带过,提了两句之后,他就扶着椅子直接问熊玉良,“老熊,你认为,我们目前和宜家存在这样天堑般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全球布局冯总,虽然我们的单店销售额,不比宜家低,”熊玉良不忘借机突出一下自己的成绩,“但我们在海外分店的数量,比宜家少很多。”
  “看,”冯一平坐了下来,“原因,你们都清楚,但为什么就没有针对性的行动?”
  “美佳,可是集团各公司里,率先进行国际化的一家,对不对?我们同样在一开始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一定要全球布局,全球布局。”
  “但看我们现在的进展,真的是,让人很失望!”
  熊玉良的头都快杵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没脸啊!
  “我们都知道在海外扩张的难度,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作为一个行业追赶者,我们在分店的选择上,是有天然优势的。”
  “看看国内线下家电零售巨头的战略,他们是怎么和竞争对手竞争的?简单点,就是你在人民路东侧开一家店,我就马上在人民路西侧开一家店。”
  “这正是对紧跟战略的完美诠释,也是我希望各位要做的,也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制定我们的海外扩张路径?很简单,看宜家,宜家在哪里有开店,我们就重点考察哪些城市。”
  “这,难道还不简单?”
  老马忍不住看冯一平,他还真的少见冯一平这么不顾忌面子的时候。
  但在商场上,尤其是作为这样一个行业的后来者,有时候,就只能选择这样不要面子的办法。
  “你们知道我在看美佳今年的发展计划和预算时的感受吗?”冯一平问。
  熊玉良轻轻的说,“冯总,我们一定重新调整。”
  “当然要调整,”冯一平说,“看到其它公司的计划,我总担心,他们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也总想着在他们的预算上这里减一点,那里减一点。”
  “但看美佳的计划,一年开店27家?这是我们在国内一年要上马的项目吧。”
  “是,经过这几年的布局,我们在国内的分店总数,已经达到了46家,是宜家11家的4倍多,但在国内,一年新上27家分店,真的很多吗?”
  “想想看,我们国内有多少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接近150个,对不对?”
  “难道这其中的大多数,还撑不起一家家具大卖场来?”
  “看看这些年,全国各地建设了多少新房就知道,当然不是!”
  “国内的家具市场,那也是一个至少几千亿乃至上万亿的大市场,我们现在才销售多少,247亿。”
  “增长空间巨大啊各位。”
  “为什么我们在占据各种优势的主场中,也不加快步伐?”
  “哦,因为宜家在国内目前只有11家店,所以我们将来50多家就够了?”
  “那我倒是想问问各位,”他拿起一份资料,“宜家去年依然有50%的商品,是在我们国家采购,这大概就意味着,他们在中国,采购了1000亿人民币的商品。”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一步?”
第八百七十四章
期望
  “我们希望赶超的对象,在国内采购了超过1000亿的商品,这其中的97%以上,被他们销售到国外,这说明什么?”
  “这充分说明,国内的产品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优势!”
  “所缺少的,只是一个同样能力杰出的运营团队,以及他们那样的销售渠道。”
  “在运营方面,我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打磨,经过这么多年不断的对团队的充实,我们和宜家的差距,应该有,但不应该太大。”
  “同样,就像我们在线上销售一样,在一些方面,我们理所当然的应该比宜家做得更好,更出色。”
  “不仅因为我们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也因为在一些方面,我们本就有综合优势,在国外,我们强大的社交网络,能充分的为我们家居产品的销售引流,不是吗?”
  “对这方面优势的发挥,我们是不是做得很充分?”冯一平问。
  “是不是和对国内在家居生产领域的优势一样,重视得不够?”
  老马补充道,“作为一家有着浓厚的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我们应该在新零售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得,这下由单打,变成了混合双打。
  冯一平还没说完,“也许大家还会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问题,但我想,美佳在这方面,虽然和宜家是有差距,但我们同样不是没有优势,摒除我个人的因素……”
  老马马上捧哏,“冯总个人对美佳品牌的加成,是巨大的。”
  熊玉良他们马上附和,“这正是我们很快被一些国外用户接受的主要原因。”
  这些话,真还就不是单纯的吹捧,想想老马他们后来跨界做的那些事,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不正是他们个人声誉的加成?
  公司负责人的形象,对公司品牌的影响,那是巨大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用户,那些第一次见到美佳家具的人,在听说这是冯一平的公司后,一定都能迅速的对这个品牌产生不错的印象。
  至少,这绝不会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品牌,去这里购物,不会让人觉得不踏实,或有多少后顾之忧。
  冯一平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这方面,我们不讨论,我想说,我们其它公司,包括美国的那些公司,如在国外用户众多的Facebook、安卓、特斯拉等,一定会极大的美化包括美佳在内的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宜家,他们有这方面的优势吗?”
  老马笑着补充,“可以说,美佳,就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投胎投得非常成功的公司。”
  熊玉良他们,此时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他觉得,自己只能说,“我们罪该万死!”
  “所以,”冯一平总结道,“我们差的是什么?我们差的就是销售渠道。”
  “而销售渠道,我们该怎么去加强?紧跟战略啊各位。”
  “我同样记得,我不止一次的和各位说过,大胆一点,让我们的步子更大一点,今天,我还要跟各位说这句话,也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跟各位说这话,”他提高了一些声音,“大胆一点,让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让美佳的分店,更快的开遍全球,让美佳的会员,更快的遍及全球。”
  “未来,美佳的销售额,突破1000亿人民币的时候,请不要欣喜,至少到突破2000亿人民币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小小的高兴一下。”
  包括老马在内,大家闻言,都猛吸了一口气,这要求……还真不愧是首富的要求。
  “还有,注意不要被有佳甩下太多。”
  在去年,有佳在国内外的销售额,加起来,已经成功的突破700亿人民币。
  尤其是在国内,有佳同样把先发优势,发挥得非常充分,总是提前在一些热点区域布点,而原本那些黄金地段的分店,现在单店销售额在千万以上的,也已经越来越多。
  考虑到那些店的面积,多半都只有美佳大卖场的三百分之一,这就又是一个让熊玉良他们非常脸红的数字。
  除开在一些中小型城市里开设的超市,有佳便利单店面积,大多不过100多平,而美佳单店平均面积,都在5万平以上。
  100多平的便利店,有不少年销售做到了过千万,对应的,如果是5万平,那么,年销售额,得在30亿以上,打个三折,那也有10亿。
  但美佳国内去年单店的平均销售额,不过才5.3亿多。
  “总之一句话,市场就在那里,标杆就在那里,该怎么做,就看在座的各位。”冯一平说。
  熊玉良站了起来,“冯总,我们这就回去,制定新的计划。”
  “老熊,稍安勿躁,”冯一平的手,向下压了压,“我还想问另外一个问题,到现在,有些工作,你们有没有准备做。”
  熊玉良在紧张思索的同时,又望了望周围的同伴,我们还有工作没有做到位?
  冯一平笑笑,“别紧张。”
  被你摁着批评了这么一通,我们能不紧张吗?
  “从目前来看,我们和宜家的关系,还是不错,当然,我们进入这一领域,并不是要和宜家一较长短,我们是希望,能把家具市场做得更大,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熊玉良大概知道老板要说的是什么。
  “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趋势,我想,我们和宜家的关系,多半不会特别融洽,考虑到宜家一贯在国内采购超过他们总采购量一半的商品,由此也不难推断,届时,在供应商上,他们应该会针对性的采取一些行动。”
  熊玉良心说,总算有一个我能直起腰来说话的方面,“冯总,这方面我们的工作很成功,”他声音洪亮的说,“因为宜家对代工企业要求很高,实际上,就是压榨得厉害,相关商家,都倾向于更支持我们。”
  “我向你保证,当我们需要在这方面着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对宜家的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要说,在这方面,来自东北的他,天生自带优势。
  因为资源以及物流的原因,在家具制造,尤其是实木家具制造领域,在国内,东北一直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他,原本就是东北家具制造业的知名人物,在业内交游广阔,不然,当初也不能被嘉盛相中,担任家具公司负责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