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2763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众筹项目
  来接室友的还有黄静萍,她刚拿到自己的新车,兴奋的很,晚上总带着冯一平出去兜风,都想说她开车接送冯一平上学,另外,就一辆车坐不下,加上她的刚好。
  而且,经过上次左青的事之后,冯一平不想再沾染这些麻烦,女朋友都跟在一起,那些怀揣着小心思的人,总该偃旗息鼓吧。
  不止宿舍的五个人,梁永高还带来了他的女朋友,美院的那个小蔡,她这是第一次见到黄静萍,暗叹果然名不虚传,聊了几句,她自然上了黄静萍的车,梁永高和韩贵亮也跟着,其它的三个,坐在冯一平车上。
  “一平,这是我们几个的一点心意。”金宝提着一大袋子水果。
  “还有这个。”颜志达还拿着一个一面是塑料纸的盒子,里面是一对瓷质的小猪,还在玩亲亲?
  “跟我还这么客气。”
  “这是礼数!”陆文青说。
  好吧,大家也都算成年人,第一次上人家里拜访,空手也确实不好。
  现在的首都也很大,就是颜志达和韩贵亮这两个本地人,其实也不是到处都熟,他们的学生时代,没有冯一平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多年,一般也都是学校、家这样的两点一线。
  等他们看到温榆河畔那已经建好的那些别墅区,或者是正在动工兴建的别墅,都有些艳羡,然后就想着,自己一定也要在这弄上一套。
  他们看到冯一平的房子感触也一样,单说房子,其实并不是太出彩,但是它处的地段,赋予了它一些不一般的品质。
  陆文青楼上楼下,前前后后的转了一圈说,“一平,我决定了,就把你这里的房子定为奋斗目标。”
  这句话,现在看来好像是有些没志气的,在校的时候,大家心都大着呢,所以没有一个附和。
  “老陆你太谦虚了,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放心吧,这些东西,对你而言,将来一定唾手可得。”冯一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其实还真未必!
  虽然大家现在也算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可是学历高,并不就意味着成就高,学历只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还说不上是必要条件,更不用说是充要条件。
  就是二十年后,在国内各省会城市,或其它一二线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套三居的房子,一辆中级车,比较而言,其实也就相当于美国的中产,是好多人奋斗的目标。
  能住上冯一平这种后来被称为豪宅的房子的人,终究还是少数,而且那时的房价,和那时的人均收入,更不成比例。
  当然,梦想还是要有,万一见鬼实现了呢?
  “应该这样说,一平的成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韩贵亮搂着陆文清说。
  他是工程力学系的学生,有着理工男的严谨,也没有自大的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超过冯一平,很简单,按一般规律来说,冯一平这样基础好的,起步高的,将来肯定比他们这些两手空空的要发展的好。
  “老韩,你这是捧杀我啊,”冯一平笑着把他们两个朝屋里请,“这些事怎么说的准,现在变化这么快,像我这样从事传统产业的,很容易被超越。”
  “传统产业永远是基石,没有传统产业,其它产业也兴旺发达不起来,”也在院子里的金宝插了一句,还隐蔽的朝他们招手,低声说,“快过来。”
  “怎么了?”见他和颜志达奇奇怪怪的,冯一平问了一句。
  “注意动作不要太大,十点钟方向,二楼阳台上。”
  陆文青一扭脖子,金宝就拍了他一下,“自然点。”
  冯一平看了好笑,看到金宝戴上了眼镜,又搞得这么神秘,就猜得到他们看的是什么。
  那边住的是一家老外,也不知道哪个国家的,当然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九点钟的那家人,其实那家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家的女主人,金发碧眼,面容姣好不说,关键是那身材,简直好到凶残啊,真能让好多微波荡漾的妹妹想死的心都有,比如她现在躺在那,就她胸前的那两坨,冯一平老家的那种大海碗估计还罩不下,不是学校的那些不多的留学生妹妹能比的。
  “好啦,够啦,别这么没志气,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像这样身材的外国美女将来也会有的。”冯一平把他们朝家里推,女人的感觉很敏锐,他们几个就这样稍加掩饰的看着那边流口水,人家肯定会有所察觉,他可是还要在这住下去呢!
  金宝还意犹未尽,“一平,这里老外多吗?”
  “多,不但有欧美的,还有我们亚洲的。”
  现在的中央别墅区里,老外不少,不过冯一平一点都不感兴趣,听说他们对隐私很看重,所以在这个小区里,冯一平和邻居们,老死不相往来,不要说登门拜访,路上遇到了,别人不跟他打招呼,他也不会多看别人一眼,免得自找没趣。
  梁永高表现最好,这会在厨房里给黄静萍和小蔡打下手,见到他们进来,感慨了一句,“一平,你这厨房都有我们宿舍两三个大。”
  “不也是只能用来吃饭?”黄静萍和小蔡在摆餐具,“好啦,大家请坐吧!”
  这还是家里的大餐桌第一次派上用场,桌子上,除了两三个素菜,其它的都是肉,冯一平拿出两瓶白酒,“我们随意点,就这么多,每人也就三两多点,行吧,但是,菜一定要多吃,争取扫光,不然就浪费了。”
  冯一平保证不了他们喝好,但是能保证他们吃好。
  在冯一平家里,在女孩子面前,他们开始还有点放不开,后来看到两个女孩子也是大块肉大口饮料,也就不再端着,吃的好生畅快。
  “一平,我正想问你呢,”女孩子胃口总是小一些,吃不多时,小蔡就放慢了节奏,“关于众筹的项目,好多人都觉得开个书店不错,投资可大可小,比如我们可以经营二手教材,也符合我们学生的身份,利润也相当可观,前景也不错,如果我们努力,也未尝不能把它打造成类似诚品书店那样的牌子,你觉得怎么样?”
  小蔡就是三个发起人中的唯一一位女生,她来自商业氛围浓厚的沿海地区,家里生产塑料玩具,从小耳濡目染,虽然学的是美术,但对经商一道并不陌生。
  “开书店啊。”冯一平沉吟着。
  学生创业,想到开书店,这个不出奇,不过,这还真不是个好路子。
  比如现在很繁荣的万泉河书店一条街,过不了几年,就会全军尽墨,就是各大学内外的那些书店,存活下来的也都不到半数,而且大多数都租不起地上的店面,只能转入地下室经营。
  “港台地区和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不一样,这个不太有可比性,诚品书店在港台能成功,在内地还真不见得,另外,诚品其实不仅仅是书店,它是综合性的文化产业,运营范畴很大。”
  “可就附近这么多高校的学生,书籍需求量就很大。”
  “是,需求肯定大,但是,各个高校的藏书量也大,这就抵消了好大一部分,另外,我们买书的预算也有限,平均一个学生一年能买几本书?而且学校周围竞争也激烈,利润虽然是不错,但是将来的经营费用,比如房租也上涨的很快。”
  知道了结果,去找理由,总是要容易些,看小蔡脸色有些黯淡,冯一平话题一转,“如果要做,我倒建议可以换一个方向,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而主要针对企业和机关,专门经营精装书籍。大家都知道,现在不管看不看,一些领导和老板的办公室里,总少不了一书架精装的大部头,这块市场也不小,而且都是批量购买。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是,不管我们这个协会,学校批不批,我们几十个人做的头一件事,一定要成功,不然谁都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我建议,不要急,决定做之前,还是要再进行缜密的市场调查。最好是按教科书上的来,针对大家提出的每个项目,都做一份合格的企划案,等到企划案出台,就能很容易分辨究竟有没有做一个项目的必要。”
  金宝也在旁边听着,“一平说的是,那我们就正规一些,前期工作多做一些,另外,关于项目,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个人觉得,干洗店其实也不错。”
第二百二十五章
赴港
  三月的南国,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带着另外两个人的期待,冯一平和黄静萍又一次赴港。
  提行李的时候,冯一平就看到出口处的包卓远在笑着向他们招手,气色看起来不错的样子,不是电话里那愁苦的范。
  司机推着行李车,包卓远为了照顾黄静萍,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一平,第三期发行之后,这几天,终于引起了不少反响。”
  “那就好,等着吧,等到中旬以后,反响肯定会更大。”冯一平自信的说。
  包卓远没有接茬,他实在是不知道冯一平哪来的这么些信心。
  “我们先去酒店还是先去公司?”
  看他那急切的样子,冯一平笑着说,“先去公司吧。”
  与国内其它公司的办公室相比,虽然员工的精神面貌还不错,但杂志社的整体氛围并不理想,有些压抑,不太活跃。
  公司成立之后,老板终于又难得的大驾光临一次,其实杂志社的员工心情蛮复杂,这三期的成绩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在烧钱,私下里,裁员或者歇业的议论就没断过。
  所以,当包卓远在办公区,向那些没见过冯一平的员工们,介绍那个被第一批员工簇拥着的小伙子,说他就是杂志社老板的时候,掌声稀稀拉拉的,有些女性职员惊慌的四下张望,终于来了吗?是要大裁员还是歇业?
  冯一平猜得到这些人的心思,当包卓远叫他讲两句的时候,他走到办公区中央,决定讲两句,“虽然我们见面不多,但是我们就是一个集体,就是一家人,所以,我也懒得说客套话,只讲几点。首先,大家的从去年到现在的工作,都卓有成效,不管是我个人,还是集团公司,都很认可,也都很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辛勤工作。”
  在那些本来就怀疑的员工耳朵里,这话就是要裁员或者歇业的前言啊。
  好在冯一平没给他们猜测的时间,马上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杂志社,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各位同仁,都是集团的优质资产,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放弃一个员工。”
  “最后,大家都清楚,目前发行的这三期反响一般,但是进步也是明显的,一期比一期乐观,所以,我在此寄希望于大家,抖擞精神,再接再厉,力求一期比一期办的好。好了,都放心了吧?那就都接着工作!”冯一平安抚鼓励完,看着那些露出笑脸的员工们,跟在包卓远身后到他办公室。
  他的话一说完,办公区的气氛马上活跃了不少,茶水间那边,更是传来了女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包卓远站在百叶窗前,看着外面这几个月来少有的一幕,感慨了一句,“还是一平的话有份量。”
  可不吗,人家是老板嘛,大家的工资都是从他手里拿,说话当然有份量。
  “冯总,请看,”高屹铭把一些报纸,主要是外文报纸拿给他看,“这就是这几天报道我们杂志的报纸。”
  包卓远也高兴的打开了好些网站,“这上面,也都有对我们杂志的报道。”
  冯一平略略看了一下报纸上的评论,绝大部分都是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就是一家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哗众取宠的杂志,还说要不是因为每期连载的蓝海战略的文章,这本杂志,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网站上的内容也差不多吗?”冯一平问了一下。
  他猜测,网上估计还会批的更凶一些,这些知名网站背后,都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有些烧钱烧的正爽着呢,你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胆敢这样泼冷水,摆明了就是不想好好相处嘛,那又怎么会客气?
  黄静萍看了狮城一份繁体报上的批评文章,看着冯一平他们三个好像还很高兴,有些不理解,“这不都是批评我们的话吗,你们这么还这么高兴?”
  “我们当然高兴,批评就意味着人们对我们的关注,批评的人越多,也可以说明我们的关注度越高。”冯一平解释道。
  这其实和娱乐圈差不多,那些刚刚出道,只有少量作品面世的新人,哪怕受到的都是差评呢,报道的都是绯闻呢,只要有人关注,那也比那些没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的其它演员好。
  “我估计,这些网站后面的公司,此时说不定也发现了问题,所以他们这样横加指责,是不是有心虚的成份在里面?”高屹铭说。
  “哈哈,你说的对,怕是有不少人已经感到了这种危机,他们怕了,他们越怕,说明我们的方向越正确。”包卓远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